APP下载

Ⅰ型子宫内膜癌中uPA蛋白与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5-04-04李美艳聂尚燕呼君瑜陈辉马利辉焦茹赵红韩新彦

河北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肌层内膜

李美艳 聂尚燕 呼君瑜 陈辉 马利辉 焦茹 赵红 韩新彦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目前已经出版的最新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为2003版[1],其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即雌激素依赖型,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和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是由内质网膜系统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它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细胞癌基因的激活。uPA和ER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是否存在相关性,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检测Ⅰ型子宫内膜癌中uPA和ER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3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9.03岁,中位年龄49.99岁,95%CI(44.50,54.20)岁。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50例(子宫内膜癌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50例(癌前病变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0例(正常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均来自于诊刮及手术切除子宫的内膜标本。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按2009年FIGO标准进行分类,Ⅰ期24例,Ⅱ期17例,Ⅲ期7例,Ⅳ期2例,高分化(G1)22例,中分化(G2)18例,低分化(G3)10例,肌层浸润深度<1/2肌层31例,≥1/2肌层19例,伴有淋巴转移10例,无淋巴转移4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无手术禁忌,且临床资料完整。由2位病理医生复习病理切片,并选取包含肿瘤组织的石蜡标本备用。

1.2 实验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试剂 uPA一抗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即用型)(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R为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北京中杉金桥公司),SP广谱超敏试剂盒、PBS缓冲液、DAB酶底物显色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

1.4 结果判定标准 ER定于细胞核,阳性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uPA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先按染色强度打分:0分为无色,1分为浅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镜下选择10个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计算其平均阳性百分率,根据平均阳性百分率分为:0分为无阳性细胞,1分为阳性细胞≤10%,2分为阳性细胞11% ~50%,3分为阳性细胞51% ~75%,4分为阳性细胞>75%;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乘积≥3分为免疫反应阳性。见图1、2。

图1 uPA蛋白在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SP×200)

图2 ER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SP×2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两者相关性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PA、ER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由uPA和ER蛋白的组织表达可见,在子宫内膜癌中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癌前病变组(P<0.05)。而子宫内膜癌中E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及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uPA蛋白和ER蛋白在不同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例

2.2 uPA、ER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参数的关系ER及uPA蛋白的表达均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见表2。

表2 uPA和ER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参数关系

2.3 uPA和E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关系uPA蛋白和ER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3,P=0.039)。见表3。

表3 ER和uPA蛋白表达的关系 例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水解作用是肿瘤细胞浸润生长和转移的分子基础和先决条件[2,3]。uPA 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它与肿瘤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并激活呈双链uPA,活性uPA能使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后者可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4]。多个文献报道,在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复发和死亡率也越高,其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情况的一个独立指标[5-7]。本研究结果显示:uPA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13.33%、40.00%、54.00%),且其在癌症组及非癌症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在子宫内膜癌组中,手术病理分期越晚,肌层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越早,uPA的阳性表达率越高,提示患者的预后越差,此结果在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均证实[8]。

正常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依靠卵巢周期性分泌雌激素的刺激,雌激素必须与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在正常子宫内膜中,ER、PR多呈阳性表达,当细胞癌变,受体的产生和作用受损,当其癌变到一定水平时,女性生殖系统组织的性激素受体就会减少甚至消失[9-11]。且多个研究发现从正常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癌的变化过程中,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ER、PR含量逐渐减少,ER、PR的缺乏是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增高的表现,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12]。

本实验结果显示:uPA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逐渐升高,而ER表达逐渐降低,两者的表达均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过程。由此可推断,临床上对于同一患者,uPA表达越高,则ER表达越低,则手术病理分期越晚,肌层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越早,患者预后越差,复发和死亡率也越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雌激素阴性者uPA的表达明显升高,因此uPA可能为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监测提供新的靶点,为早期控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转移、复发,对于术后高危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提供一条新路径。

1 闫利红,张志新,周冰侠,等.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河北医药,2014,36:1857-1859.

2 Dano K,Andreasen PA,Grondahl-Hansen K,et al.Plasm inogen activators,tissue degradation and cancer.Adv Cancer Res,2010,44:139-266.

3 Duffy MJ,O’Grady P,Devaney D,et al.Urokinase plasm inogen activator,a marker for aggressive breast cancers.Cancer,2010,62:531-533.

4 肖继平,张广德,夏文华,等.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肿瘤杂志,1999,21:196-198.

5 Cheng XL,Lu SH,Cui YP.ECRG2 regulates ECM degradation and Upar/FPRL1,pathway contributing cell invasion/migration.Cancer Letters,2010,290:87-95.

6 朱新玲,山峰.uPA、uPAR与p3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449-453.

7 Dano K,Andreasen PA,Grondahl-Hansen K,et al.Plasm inogen activators,tissue degradation and cancer.Adv Cancer Res,2010,44:139-266.

8 AI-Hassan NN,Behzadlau A,Caldwell P,et al.Differential roles of uPAR in peritoneal ovarian carcinomatosis.Neoplasia,2012,14:259-270.

9 Guo T,Gu C.Expression of hPEBP4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J BUON,2013,18:465-470.

10 Sien W,Kobel M,Longacre TA,et al.Hormone-receptor expression and ovarian cancer survival,an Ovarian Tumor Tissue Analysis consortium study.Lancet Oncol,2013,14:853-862.

11 Gottwald L,Kubiak R,Pase-Walczak G,et al.The value of progesterone and estrogen receptors expression in tissue microarray method i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ncer.Ginekolpol,2013,84:95-101.

12 娄雪玲,周梅玲,张占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557-560.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肌层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