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新文化运动研究综述

2015-04-02鲁俊茹胡国胜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学者

□鲁俊茹,胡国胜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作为近代思想文化界的一场伟大变革,这场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思想文化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在当时还是在现在,新文化运动都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影响。虽然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 世纪初,但是学界对于新文化运动研究和讨论的热情丝毫未减,且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本文主要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意义等方面,对近年来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事件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历史孤立存在,忽视对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的研究,就难以深入理解事件全貌,把握事件发展的规律,从而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新文化运动也不例外。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是这场运动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学者认为,一方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为这场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另一方面,清末,废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有异于传统士大夫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为这场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受众群体。[1]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不仅可以追本溯源,还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对于全面、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辛亥革命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夯实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所宣传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点,冲破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2]辛亥革命不仅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还从思想上启发了民众,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思想界出现混乱,为这场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现实需要。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使许多人对民主革命的理想产生动摇,而一些人企图诋毁民主共和,伺机宣传封建迷信,束缚人们的思想,为了冲破思想的禁锢,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3]为了改变中国思想界混乱的局势,一些先进人士开始探讨从文化领域解放思想,巩固辛亥革命的果实。

新文化运动主要领导力量是在晚清民初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晚清民初的革命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正因为参加了早期革命活动,认清历次革命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从思想层面加以彻底的变革,因此,彼此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新的进步力量,从而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始于戊戌维新运动,但直到西洋留学生参加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才进入了全盛时期。[5]还有学者认为,《新青年》的发行象征着这场运动的开始;而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则是20和30年代的两场争论。[6]什么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学界对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更未准确把握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学界对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始终没有形成比较一致观点的主要原因。而对这场运动起止时间的界定关系到能否正确把握和客观评价它,因此,对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与外延,学界需作出相对统一的界定,这是准确把握这场运动起止时间的必要条件之一。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还是发生了袁张复辟的闹剧。时代的变迁推动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思想解放的进程,使他们明白了只有冲破封建思想的枷锁才能建立西方的民主制度,因此,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总之,学界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历史背景的分析,各有侧重,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对今后学者进一步探讨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缘由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如果忽视对这场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研究,则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它兴起的历史原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这场运动兴起背后经济基础的探究。

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局限性

(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事件,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为当今的文化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参考,是学界一直关注的中心。

早期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首先,早期新文化运动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思想,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其次,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改造国民性的思潮,而这一新思潮激发了民族主义,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最后,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为五四爱国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培养了一批领导者和骨干分子。[7]这场运动始于1915年,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场“中国式”的思想启蒙运动,早期新文化运动有异于后期五四运动,但是作为同一场运动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一方面,早期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产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是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继承与发展。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它所主张的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而语言文字,是精神领域的生产工具,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是精神领域生产工具的变革,必然推进精神领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8]文言文难以被底层民众理解,不利于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无疑将促进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传播,为推动文化下移创造前提,从而为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的变动和文化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解放”事业的伟大进程。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首次发现了“人”,使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赋予中国的解放斗争以新的内容。[9]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的解放”,使长期处于封建思想压迫下的人们首次发现了作为独立个人的意义和价值,为此后的社会变革运动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新文化运动使青年毛泽东逐渐走向成熟。这场运动对年轻时的毛泽东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青年毛泽东的觉醒,使他实现了由一般的民主主义者向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并最终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有学者认为,在这场运动的影响下,青年毛泽东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这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0]虽然新文化运动使毛泽东逐渐走向成熟,但他对新文化运动仍然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很多领导人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非对错过于绝对,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1]

在近代中国价值观重建中,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民主”“科学”“平等”“社会主义”等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新价值观成为当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12]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3]尽管时代赋予了“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但是其基本含义仍然与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因此,加强对这场运动的研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作为一场发生在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是,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学界对其狭隘性也有所研究。

早期新文化运动只注重理论研究忽视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有学者认为,早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将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割裂开来,导致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出现分化,削弱了这场运动的影响力和变革社会的能力。[14]早期新文化运动延续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工作,但是两者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戊戌维新运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启蒙民众,而是为其政治改良目标服务的。但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最初目的是启蒙民众,这与戊戌维新运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陈独秀曾指出:“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15]新文化运动首次提出了启蒙民众的时代主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将启蒙民众的文化运动与改造社会的变革运动完全分裂则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学界关于早期新文化运动这一局限性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尚未深入研究这一局限性对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具有怎样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这场运动偏离了最初目标。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潜埋着政治的因素,而到了五四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主题又再一次压到了思想启蒙的主题。[16]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从思想文化上启蒙群众,唤醒民众的觉醒,可是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主题不得不让位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但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使人们形成了一种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果不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与变革,这种旧的思想文化观念还是会以各种形式复辟,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出现了激进主义与泛政治化倾向。有学者认为,激进主义的产生极大影响了这场运动的发展,并给中国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泛政治化的盛行,抹杀了人的个性,显示出对人性与人格太缺乏应有的尊重。”[17]虽然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具有一定的过激性,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封建势力强大,社会思想混乱,民众的主体意识不强,长期被封建思想所束缚,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只有采取一种激进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才能达到使整个社会活跃起来,实现变革社会的目的。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主要倡导者关系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因而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其主要倡导者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全貌。

(一)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尽管梁启超最有影响力的戊戌变法时期已经过去,但其在文化界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与新文化运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持一分为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梁启超一方面认同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关注青年、支持青年的运动,肯定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另一方面,他又反对这场运动中提出的全盘西化,彻底批判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同时,他主张反省现代性。[18]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无疑将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在这场运动中,梁启超起到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梁启超既反对盲目的夜郎自大,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9]这一观点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是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思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

率先将青年群体作为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有学者指出,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初始,就对青年提出了六条要求,“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20]使得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批青年,为此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了新生力量,也因此改变了一批中国青年的命运。[21]陈独秀将新文化运动的重心指向青年,使得这场运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以往的政治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赋予了这场运动以新的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后,关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多次讲话,指出,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只有当青年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22]

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尊孔复古的逆流。有学者认为,陈独秀以民主与科学为理论武器,以《新青年》为载体,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以求从根本上消除封建专制主义对民众的压迫,以开启民智,确立国人主人翁的地位。[23]其实,在对青年的六条要求中,已包含民主和科学的思想。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24]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同时,陈独秀还对孔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将孔教与帝制复辟联系在一起,通过批判封建帝制来反对孔教。陈独秀认为,“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25]辛亥革命只是打破了封建帝制的外壳,但是封建专制主义仍然束缚着人们,而倡导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的孔教,对启蒙民众,促进人的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陈独秀的伦理革命思想在近代中国伦理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陈独秀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取代中国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为政治革命奠定了前提和基础。[26]陈独秀也曾指出,“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27]

(三)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胡适率先打出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的旗帜,虽然五四以后,由于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仍然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以胡适为主导的文学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认为,作为“首举义旗的先锋”,胡适最具有开创意义的贡献是白话新诗的提倡与创作。[28]胡适所倡导的文学革命动摇了文言文的正统地位,使白话文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术界关于胡适在文学革命中重要作用的研究十分繁多,但主要集中在文学革命是什么和怎样开展的,对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对胡适个人经历在文学革命兴起中作用的研究。

在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进程中,胡适领导的整理国故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以胡适为主导的整理国故运动继承和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29]胡适是第一个对“整理国故”的内涵做出较为完整解释的人,他把这场运动的精神实质归结为“评判的态度”,也就是对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重新判断是非对错。[30]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且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事业,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解放。

(四)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强烈抨击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李大钊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的残骸和历代帝王专制的护符,[31]并且指出,他并非抨击孔子本身,而是批判作为历代君王实行专制政治的灵魂的孔子。[32]李大钊有力地批判了孔教,并且将批判孔子本身与批判“被”作为实行专制统治工具的孔子区分开来,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不仅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抨击了传统的价值判断标准。

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材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3]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迅速接受并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启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因此,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也是学术界一直持续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由于“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关注,反思新文化运动也因此成为学者思考的问题之一。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启蒙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对其进行批评和反思是很自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新文化运动在开创中国历史新局面中的作用,不能否定新文化运动是当代中国进行文化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纵观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发现,宏观叙述较多,个案研究相对不足。因此,从微观层面加强对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丰富新文化运动方面的研究成果,成为今后学界努力的方向。

[1]吴汉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历史缘由的社会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王杨.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87,1188.

[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55-62.

[5]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况[M].合肥:黄山书社,2008:6-9.

[6]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1.

[7]彭平一.论早期新文化运动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8][17]耿云志.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9]沈世锋.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2).

[10]余捧英.“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0-846.

[12]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N].人民日报,2009-06-02(7).

[1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14]陈典平,贾爱青.试论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5]《青年杂志》第1 卷第1 号“通信”栏,1954-8-3.

[1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29.

[18]郑师渠.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5(2).

[19]莫志斌.论梁启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0]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1-10.

[21]欧阳哲生.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贡献[J].史学月刊,2009(5).

[2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2).

[23]李牡丹.重新认识民主与科学的旗手陈独秀[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4]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 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2.

[25]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 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75.

[26]徐国利.陈独秀“伦理革命”思想的再认识—兼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和中心内容[J].安徽史学,2005(4).

[27]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 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4.

[28]耿云志.胡适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68.

[29]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0]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第1 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532.

[31]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李大钊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2,243.

[32]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6,247.

[33]袁仁景.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学者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学者介绍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