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015-04-02马文萍马晓明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媒介核心

□马文萍,马晓明

(大连交通大学 思政部,辽宁 大连 116028)

随着手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抢滩手机市场,手机功能如虎添翼,由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变为一个小巧的移动网络媒体。手机——集电话、报纸、电视、网络的移动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新媒体:读报纸、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写博客、通过MSN/QQ/微信与朋友聊天、购物等等活动均可在方寸间搞定。

一、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一)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最早出现在1933年英国学者FR Leavis 和D Thompson 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书中。面对当时大众传媒对英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冲击,FR Leavis 和D Thompson 提出“媒介素养”教育,以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我国大陆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年后期开始探讨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到目前,学界认可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大众面对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能力”。[1]伴随着高校校园里“低头一族”的不断庞大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日益显现。

第一,手机过度使用

毋庸置疑,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媒体。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时间和场合,问题也由此而生:最严重的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关注老师,影响听课、影响学习、影响师生间关系。其次是在教室、寝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域缺乏自律自控,“大声接打手机”已经上升为公认的校园不文明行为,休息时间接打手机,更是寝室里同学冲突的主要导火索。第三是虚荣心做崇,产生手机攀比心理和行为,消费增加。第四是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而造成累积性身体健康问题如视力下降,手指关节疼痛、颈椎病等,以及因走路看手机出现的偶发性问题如崴脚、车祸等。

第二,手机媒介知识匮乏

和教师、家长相比,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手机的各种功能他们驾轻就熟,印证了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后喻时代”的到来。由于我国教育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媒介知识匮乏,媒介素养水平良莠不齐。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感到陌生,对各种媒介信息产生的流程不了解,对手机里的信息真伪辨别力低,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对手机媒体的认可度低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和对待手机的问题上存在着“二律背反”:大学生消费时间最多的媒介是手机,但手机不是他们最信任的信息渠道。[2]大学生更信任从人际交流、电视、书报刊、网络上获取信息。大学生更倾向“玩”手机,很少通过手机媒体发声,更缺乏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的能力。在“沟通无限”的年代,大学生很少利用手机和老师进行交流,很少主动索记教师的电话号码,更谈不上通过手机向老师请教问题、寻求帮助。

(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媒介素养”是舶来品。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最初是对大众传媒的抵制、免疫教育,原因是大众媒介被视为“文化病毒”,因而被片面地排斥否定。第二阶段是分析教育阶段,对大众传媒的“全面批判”转变为“了解媒介”、“判断媒介”和“欣赏媒介”;第三阶段是对媒介的“解构”和“建构”阶段,更加理性地对待媒介,培养公众对媒介“解构现实”功能的破译教育和利用媒介“建构现实”的能力培养。[3]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避免走弯路。决不能把问题简单化,通过“排斥”、“抵制”、“不使用手机”来解决问题非万全之策、长久之计,要将重点放在大学生手机媒介能力结构的提高和调整上。应针对大学生在使用手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灵活的方式:对于手机过度使用、手机消费、手机危害等问题,可通过学生讨论、辩论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解决;对于媒体如何“解构现实”这一专业技术课题,可通过参观媒介组织、邀请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讲座、举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利用手机“建构现实的能力”是关键,高校要搭建让大学生爱“玩手机”的平台,如开通校内各级(和学生关联度高)官方微博,创建校园手机报,手机作品大赛(如图片、微电影)等,全面提升对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

二、手机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阵地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手机新媒体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突出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他们的商品属性。现在,我们又过分重视网络、手机等媒介的商品属性,而忽略他们的社会属性。作为高科技产品,手机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毋庸置疑。当前中国媒介的特点是媒介的破碎化,即时间的破碎化、空间的破碎化和心灵的破碎化。手机媒体从“第五媒体”到“第一媒体”,在商业价值上拉动了无聊经济加促销经济,[4]其思想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如何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阵地功能,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手机媒体在其信息传播中,同时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途径。手机媒体的“全球性”,扩展了政治社会化的传播空间;“交互性”,改变了过去政治社会化的被动教育方式;信息丰富性及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形式。

(二)积极占领手机新媒体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党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手机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手机媒体阵地的重要地位,[5]积极协调各方,通过多种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能通过手机媒体高高飘扬。

第一,转变观念,主动占领手机媒体阵地。思想阵地的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党和政府要有决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放弃手机这一重要媒体阵地;要有信心,只有通过多元文化的竞争、碰撞,受众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取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才会确立;要有耐心,任何国家的政治社会化都是漫长不间断的过程,应充分考虑手机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复杂性、艰巨性,不可盲目进行铺天盖地式的直接宣传。

第二,打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主阵地。党和政府要将重点门户理论网站做强做大,充分展现“三个自信”,使其成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平台;要重视策略,应加强与商业网站合作,开辟隐性阵地。我国传统政治社会化方式往往重明示轻暗示,事实上商业网站中一些看似“非政治性”的板块,同样也能起到暗示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要大力推动媒介大融合,加大对各种媒介的掌控力,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手机媒体传播中的主导性地位。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手机网络有效传播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党和政府要全面加强和监管手机媒体从业者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手机媒体素养,教师不能落后于学生,要具备利用手机解构和建构现实的能力,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三、手机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载体

(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手机新媒体

手机媒体能够凭借多样的形式承载丰富的教育信息,足以传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巨大信息;操作简单、便携方便能为教育主体所掌控;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使政治社会化由被动式变为互动式;细致的分众特点能够使分层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成为可能;及时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手机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完全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高效载体。[6]

(二)利用手机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在全社会范围宣传与普及,不仅仅与其内涵魅力有关系,传播手段的强弱、内容与手段能否有机结合也是决定其宣传普及效果的外在条件和重要保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样如此。

第一,丰富发展原有的教育手段。电脑网络时代,高校通过网站、博客、微博、QQ 群、电子邮件等途径加强与大学生的联系与沟通。现在手机飞信、手机QQ、手机微博客、手机微信等方式更加便利、及时,可以更好地突破思想教育工作的时空限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面性。在利用手机媒体呈现时,要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采用不同的演绎陈述方法,结合大学生的理解和践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术语、意义和言说方式等方面着力研究[7]。

第二,利用手机媒体优势创新教育手段。鼓励大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群策群力设计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手机报、手机广播或手机电视等,打造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校园手机教育平台”。

第三,加强教育载体设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力、渗透力、影响力和传播力,载体设计是途径之一。高校必须注意手机媒体的局限性,注重手机新载体与其他载体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态势。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文萍.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3]原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朱海松.第一媒体:手机媒体化的商业革命[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

[5]罗文东,郑洁.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及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J].理论学刊,2010(11).

[6]杜亮.论手机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J].文教资料,2010(12).

[7]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媒介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