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乙酰氨基酚片联合布洛芬在52 例小儿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5-03-30赵绍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感染性

赵绍成

(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 河北 青县 062650)

感染性发热在儿科很常见,目前国内外医学者均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用于小儿退热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对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进行大量报道,但是对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小儿高热报道比较少见。为了验证两种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随机性抽取本院收治的52 例感染性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联合用药的临床退热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中随机性抽取2014 年2 月至2015 年1 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52 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其中男性患儿31 例,女性患儿21 例,年龄区间12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7.23 ±1.8)岁。所有患儿入院检测均为呼吸道感染,体温均在38.5℃以上,病程在5h ~2d。根据研究预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 例),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 >0.05),符合临床对照试验条件。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尿、便常规、X 线胸片检查、C -反应蛋白检测、呼吸道病原抗体等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病因。两组患儿入院时体温均在38.5℃以上;患儿入院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室温保持在24℃左右,湿度保持在45%左右,保持室内安静;给予两组患儿补充液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10mg/kg 对乙酰氨基酚(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g* 24 片* 500盒/件,国药准字H41022834),每次给药间隔时间应大于4h,3 次/d,建议餐后服用。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0.5 ml/kg 布洛芬混悬液(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规格:1.2g* 60ml,国药准字H10980251),若患儿发热症状未缓解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应大于4h,3次/d。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给予配合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0.5、1、2、4、6h 患儿体温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在给予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如:呕吐、皮疹、出汗等症状。

1.4 疗效评估标准[1]

本文疗效评估标准均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并执行,其中显效:经药物治疗4h 后患儿体温下降大于1℃;有效:经药物治疗4h 后患儿体温下降0.5 ~1℃;无效:给予药物治疗4h 后患儿体温下降小于0.5℃,或者体温无明显变化或升高。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中所有检查指标、疗效评估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P <0.05 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

两组患儿经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比较分析[n=26]

2.2 组间退热时间及效果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体温测量结果比较,用药2h 内两组患儿体温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性(P >0.05);在4h、6h 内患儿退热效果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临床患儿退热效果比较分析[n=26,±s]

表2 组间临床患儿退热效果比较分析[n=26,±s]

0.5 h 1 h 2 h 4 h 6 h研究组 39.2±0.4 38.9±0.6 38.4±0.3 38.1±0.3 37.7±0.组别 治疗前4 37.4±0.2对照组 39.3±0.6 38.7±0.7 38.6±0.5 38.3±0.5 38.3±0.6 37.7±0.7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出现少数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患儿中出现1例腹泻,3 例呕吐;而对照组则出现3 例腹泻,7 例呕吐,1 例皮疹。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经停药处理后症状自行缓解。

3.讨论

感染性发热主要是因小儿机体对炎症因子、免疫复合物、感染微生物而产生的临床反应,若小儿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从而大量消耗小儿机体的氧含量,严重时可引发高热惊厥、神经系统损伤等,因此给予快速退热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两种药物均具有镇痛、解热功效,其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而阻滞致热源引起发热反应,从而避免致热源进入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发热症状[2]。两种药物目前均被美国FDA 组织推荐可以用于儿童发热治疗药物。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尝试采用乙酰氨基酚片联合布洛芬混悬液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患儿的临床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乙酰氨基酚片患儿,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表明联合用药在小儿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贺健.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42(l):875 -876.

[2] 周进科,朱发绪,卢学军.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93 -94.

猜你喜欢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S-布洛芬的合成进展
布洛芬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