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2015-03-26王伶俐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技术型实训音乐

王伶俐

(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一、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1]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大多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为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的输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完全拘泥于这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应用型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专业口径狭隘、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在教育教学方面,不热衷于教育工作、缺乏个性教学、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差。这种单一的办学模式,忽略了当地文化产业、社会大众等要求多元化方向培养一专多能音乐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新趋势

(一)我国文化市场的现实情况需要大量的音乐应用型人才。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与之相关的诸多产业如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传媒产业,演艺文化产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另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也需要音乐人才为企业注入活力,提升企业文化宣传,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地方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单一陈旧,不能适应当前就业市场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紧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音乐专业要朝着应用技术型方向发展,突出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以及大型企业的现实情况表明,这些企业也都渴求音乐专业毕业生。目前已有部分师范类音乐专业毕业生改行,进入了这些企业或团体,但这些学生改行进入职业状态的周期长,还需要一段时间锻炼才能适应。基于以上两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和行业企业合作甚至融合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音乐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更新教师队伍建设观念,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地方高校培养音乐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应更新教师观念,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评估举措。大多数音乐教师要朝着既具备较高的音乐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把引进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和艺术管理人员担任学院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计划地选送本校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等工作。此外,在教师绩效和职务(职称)评聘等方向应区别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向“双师型”教师要求倾斜。

(二)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制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1.关于课程设置改革。(1)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传统音乐专业课程体系过于窄、专、深,在专业设置上只强化音乐专业知识纵向发展,忽略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横向的联系。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构建多元知识体系;(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新分配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增加实践学时的比重;(3)面对当前音乐市场的变化,增设艺术管理、艺术策划等与行业企业相关的新课程;(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实习课程订单培养方案,引领学生深度走进企业,面向市场。

2.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备、教、批、辅、考这五个环节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1)备,即备课。根据音乐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融入企业要求,课前将课堂要讲授的内容结合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把教师与学生放在表演的场景下,想象在有音乐、有观众,或者是有干扰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学在其中,乐在其中。(2)教,即上课。课堂上多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运用想象假设观众在场,模拟演出场景。(3)批,即批改作业。对于音乐专业的技能课,不妨采用微格教学法,将教学实况拍摄后,对学生的音乐技能展开小组讨论,指导教师对此进行评议小结,经过轮流多次的微格教学,让学生们直观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使学生们的音乐技能和音乐表现力得到提高。(4)辅,即辅导。由于音乐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如举办音乐会、做公益演出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都需要教师给予个别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5)考,即考查。测试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弹奏一首钢琴作品等,而是要增加社会实践考核的比重,如企业校外实训部分的考核成绩,评选最佳工作标兵。将校外成绩与校内成绩整合,取平均值核算最后的考试成绩。

(三)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教师带领音乐专业学生到不同文化企业、音乐市场、艺术团体等文化行业企业,通过观摩交流,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将企业平时表演的真实训练情况做记录汇总,整理归纳。作为平时校内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训练部分进行校内实训、校内编排,真正为企业量身打造课程培养方案。

2.企业实训实习。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爱岗敬岗的职业道德。参加企业的日常排练及演出工作,以及文化艺术宣传,艺术策划和艺术管理。通过大量的日常排练、真演实练,与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了解舞台相关行业知识,通过现场指导、现场训练、现场表演的真实场景教学,增强学生临场应变力、舞台调度力、舞台感染力和舞台驾驭力。启发学生钻研本专业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面向市场排练艺术精品。

3.假期实习制度。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训实习,思想上、行为上都与企业高度的保持一致。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假期,在心态上,应以一名音乐职业工作者的要求规范自己,用最快速度融入企业,进入工作状态。学校与企业共同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企业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要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要达到一年以上。

4.案例展示。案例展示与分析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很好的举措。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的专家与教师,将咸宁当地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如通城的《拍打舞》、崇阳的《盆鼓舞》等优秀的民族舞蹈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并在舞蹈学科教学中,挖掘整理出“鄂南地域舞蹈”教学体系,形成了音乐学院特色的品牌教学。该校音乐学院还率先与湖北香城文化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万国咸宁》(暂定名)剧组深度合作,整场大型演出将在年底正式登上舞台。这些举措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价值,强化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1]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技术型实训音乐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音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