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以成都市为例

2015-03-24

四川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境要素总体规划环境影响

阮 晨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以成都市为例

阮 晨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总体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防止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特征总结的基础上,试对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程序、方法进行探讨,可为开展具体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城市; 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 识别

城乡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与其他行业的规划相比具有综合性强、规划期长、涉及面广的特点,其对城乡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相应较高,且技术难度相对较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决策质量,因此其关键在于评价的有效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概括,即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在技术层面上,有效性主要体现为规划环境影响的识别、筛选、预测和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否有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且涵盖广泛、具体。从直接指导实际工作出发,本文选取评价技术方法中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作探讨。

1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析整理评价所需信息—确定识别方法—判定主要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程序

具体而言,分析整理评价所需信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环境因子角度对本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土地资源、能源利用情况、环境风险等进行现状分析,并结合生态环境的有关规划对可能影响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子进行判定,作为下一步分析影响受体的基础。第二,对总体规划方案的要点进行分析,将规划所涉及调控的社会经济要素及其作用机制予以明确,作为分析规划具体影响原的依据。

在确定上述信息后,影响识别的第二步即是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城乡建设发展的具体特征,对影响识别的方法进行比较和选择。

通过适当的识别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详细列出总体规划的实施中各个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产生原因、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部环境影响的时间跨度、影响深度、风险程度等的比较分析,可以判定出总体规划实施产生的众多环境影响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主要影响作用的要素,并可初步了解这些要素产生影响的特征,为后续的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起到基础性作用。

2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规划,其对环境的影响差异较大。这种影响可以看成是源(影响发生的原因)与受体(受影响的环境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源与受体不同的联系方式,规划环境影响的识别方法主要有核查表法、网络法、层次分析法、矩阵法、系统流程法、情景分析法等。

根据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城市总体规划的特点以及成都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储备情况,通过对成都市各区(市)、县具体情况的摸底总结,本文建议核查表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在成都各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中具有普遍适宜性的方法。其中,核查表法适宜在影响识别初期应用,通过对照核查表逐一核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变化,再分析产生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系统而简明地将环境影响一一列出,既保证了初步筛选的全面无遗漏又能节省大量的工作精力。而层次分析法在适应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要素众多、分属不同领域的特点方面则具有优势。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初步筛选出的众多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层级关系明确的环境影响系统分类,同时能确定不同影响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关系,既对判定主要影响有决定性作用,又可为后续建立指标体系奠定基础。层次分析法应用中宜以环境要素作为判据层、规划要素作为方案层,在分析获得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后,再比较下一层的诸规划要素关于某一环境要素的相对重要度,最终可以自上而下地计算规划要素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重要度,从而确定总体规划中哪些规划内容将产生主要环境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又集中于哪些环境要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系统流程法和情景分析法。系统流程法便于使积累效应概念化,能表达因果关系,从而识别间接影响,对于深入分析城乡建设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作用具有极大优势。情景分析法实质为系统模拟的方法,通过建立模拟系统,在输入不同运行参数的过程中探寻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是理想状态的终极方法。随着基础信息数据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生态模拟系统的逐步建立,系统流程法与情景分析法将逐步成为影响识别和判定的主要方法,也将成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法主要研究优化的方向。其终极目标是模拟建立由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诸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形成解决这一巨系统运行的相关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

3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结果

3.1 以环境要素为出发点的影响识别

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风险、历史文化遗产与矿产资源、防洪与抗震、社会经济环境及施工期环境12个方面,识别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性质,分别从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环境影响类型识别和环境影响程度识别三方面进行识别与判定,最终通过层次分析,确定主要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及其受影响程度。具体环境影响识别内容详见表1。

3.2 以规划要素为出发点的影响识别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区域城镇体系布局、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等几个方面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重点对消极影响给予关注,识别并列出每项规划内容可能产生消极环境影响的对象、行为及后果,通过层次分析最终筛选、确定产生主要环境影响的规划内容及其影响程度。

(1)区域城镇体系布局产生的影响,见表2。

(2)城市性质及职能产生的影响,见表3。

(3)城市发展方向产生的影响,见表4。

(4)城市发展规模产生的影响,见表5。

(5)城市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见表6。

(6)城市功能布局产生的影响,见表7。

(7)基础设施布局产生的影响,见表8。

通过从环境要素影响识别的层次分析可以对环境要素的影响重要性进行排序,主要结论为:生态环境、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环境风险为青白江区环境要素中最为重要、受影响最为显著、对人类活动产生效应最大的几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中生态敏感区、湿地及重要水体

表1 区(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续表1主要议题主要的影响环境行为和/或主要影响正/负效应影响程度影响时段与规划决策的相关性4.能源利用与大气环境废气排放导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交通规划、能源规划工业废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环保规划项目污染控制力度不够将导致有害废气排放,降低当地空气质量,或引起健康问题环保规划5.土壤环境持久性有害物质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的污水、固废处置不当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环保规划6.声环境交通噪声对外交通噪声防护距离不足可能导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不达标用地布局、交通规划工业噪声工业噪声可能对周边敏感区有一定影响用地布局7.固体废物管理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垃圾处理场处理环保及环卫规划一般工业废物企业自行收集、回用、处理环保及环卫规划危险废物由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公司收集并安全处置处理;待四川省危废处理处置中心建成后,送该处安全处理处置环保及环卫规划医疗废物建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环保及环卫规划8.环境风险大气环境有害气体的泄漏对周边大气环境和人员健康影响水环境液体化学品泄漏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工业集中区选址安全化学物料存在爆炸风险,对区内企业及周边村庄、城镇安全影响9.历史文化遗产与矿产资源历史文化遗产是否存在历史、文化古迹方面的损失城市发展方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续表1主要议题主要的影响环境行为和/或主要影响正/负效应影响程度影响时段与规划决策的相关性10.防洪与防震防洪防洪防洪规划防震按标准设计建筑物和进行基础处理城市发展方向11.社会经济与生活移民安置原住居民失去土地,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解决居住问题城市发展方向、规模新增就业需求规划方案投资与就业大规模的区域开发为各公司和层次人群增加各种投资、创业和就业机会规划方案交通便利的对外、对内交通联系交通规划公共服务按城镇建设标准配套公建和服务设施公共设施规划12.施工期环境问题占地临时占用土地交通交通堵塞、事故,增加出行时间水土流失土方开挖过程产生水土流失取土地坪垫高需要大量的土方噪声与振动对施工工人或邻近居民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废水施工废水排放可能增加地表水污染负荷扬尘与废气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排放固体废物弃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处置/影响

表2 区域城镇体系布局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

表3 城市性质及职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

表4 城市发展方向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

表5 城市发展规模产生的影响分析

表6 城市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分析

表7 城市功能布局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表

表8 基础设施布局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

为重点要素;水资源及水环境中水资源承载力、地表水环境容量及地下水环境质量为重点要素;大气环境中大气环境容量为重点要素;土壤环境中持久性有害物质为重点要素;环境风险中工业企业有害物质泄漏为重点要素。

针对筛选出的上述重点环境要素,从总体规划中各规划要素出发,对规划提出的内容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对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识别判断,将产生主要环境影响(即对重点环境要素产生的)的规划内容纳入下一步影响预测评价的重点考虑范围。通过层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总体规划内容中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方面包括:城市性质及职能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城镇布局及城市发展方向对生态敏感区、湿地及重要水体的影响及其对流域下游、下风向的环境质量影响;城市规模对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产业结构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影响;功能布局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影响;基础设施系统及设施布局对环境保护(正面)及污染防治(负面)的影响;环保专项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性的影响等。

4 结束语

城市总体规划将在较长的时间里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复杂与巨大的。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是无法通过有限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完全的将该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的,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同步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该解决对主要的、重要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因此,环境影响识别成为是否能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的关键。

国内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多是单从城乡规划或环境保护一个方面的视角来进行环境影响的识别,城乡规划工作者主要关注城市空间形态,忽略资源环境系统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而环境保护工作者则主要关注环境要素的 变化,往往忽略了城市发展是促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因,两者均难以从本质上抓住城乡规划所产生的重点环境影响,这给后续的评价工作的有效性造成了基础性的障碍。鉴于此,本文提出保持从双重视角来分析,通过两方面要素分类、分级的交叉验证来完成环境影响的识别,确保经过上述方法识别确定的环境影响是充分、有效和重要的。本文以环境影响在城市发展中所发生的主要作用作为评价标准,针对不同要素探讨定性定量结合、有清晰空间属性、能明确界定环境影响程度的识别方法,为后续开展预测评价和提出有效的减缓措施奠定基础。

[1] 尚金武,包存宽.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5-48.

[2] 刘毅,陈吉宁,何炜琪.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6):19-24.

[3] 贺楠,李小敏,海热提. 规划环境影响界定的方法与实例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30(2):72-76.

[4] 戴忱.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探[G]//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北京:2008: 1-10.

[5] 张坤民. 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02-111.

阮晨(1980~),男,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

TU984.11

A

[定稿日期]2015-07-16

猜你喜欢

环境要素总体规划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湛江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分布及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研究
电大微课程在微信中应用的学习环境要素设计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