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溃疡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术治疗1例

2015-03-24戴如冰颉黄峰叶和军

武警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坏疽清创糖尿病足

陈 骅,戴如冰,颉黄峰,叶和军

糖尿病足溃疡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术治疗1例

陈 骅1,戴如冰1,颉黄峰1,叶和军2

糖尿病足;溃疡;负压吸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是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2014-1-10我科收治糖尿病足1例,采取清创截趾联合封闭式负压吸引术(vaccum sealing dralinage,VSD)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病例报告

1.1 一般资料 男,52岁,工人,因左足4、5趾发黑、溃烂15 d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2年,长期吸烟史,早期行口服降糖,血糖控制不理想后改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自诉血糖控制尚可。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足第4、5足趾皮肤发黑,自行外涂药膏,因未影响生活,未予治疗,此后左足红肿疼痛明显,足趾颜色逐渐发黑范围扩大,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足”,给予抗感染、降血糖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转我院以“糖尿病足”收入科。入院查体:左足红肿、疼痛,左足第4、5趾溃烂、发黑坏死,趾骨部分外露,创面少量脓性分泌物,异味明显,创周红肿(图1A),关节活动尚可,余趾末梢血运尚可。

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完善常规术前检查,同时予以患足常规换药,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同时口服改善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药物、醛糖还原酶抑制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经过5 d治疗后,三餐前30 min血糖均控制在10 mmol/L以下,创面干燥、无异味,左足红肿消退。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

1.3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术中扩大坏死创面界限2 cm,截除发黑坏死的第4、5足趾,咬除第4、5跖骨头,彻底清除无活力的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骨质、肌腱、皮下组织和溃疡周围的硬茧,直到基底出现新鲜健康的组织边缘。保留有生命活力的肌腱和韧带组织,彻底止血后,常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碘伏清创,选用敏感抗生素湿敷,采取VSD覆盖,医用生物半透膜覆盖材料。密封完毕,连接负压吸引,观察引流管通畅,创面密闭无漏气。术后除了术前使用的药物外,静脉滴注前列地尔、丹参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每日选用敏感抗生素冲洗引流管,第7天打开VSD观察创面基底肉芽生长好,少量渗血,二期予以直接对位缝合。

1.4 结果 第二次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左足无红肿、疼痛,末梢循环好,术后12 d拆线出院(图1B)。随访3个月,患足残端无再次发黑、疼痛等不适,各关节活动好,行走自如。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已改为口服降糖药控制。

图1 糖尿病足

2 讨 论

糖尿病足表现为下肢发凉、渐进性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缺血坏疽,严重者必须截肢,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受到损害,足部感知觉减退或者消失,患者早期未察觉到皮肤损坏,或者只是发现轻度的足部皮肤损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及时得到处理;随病情发展,皮肤损害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足部溃疡的发生[2]。其治疗相当困难,周期漫长,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一旦诊治不及时,感染未能控制,致死率很高。我科在控制血糖及一系列有效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清创截趾联合VSD负压吸引,二期修复创面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常规治疗有步骤如下。第一步一般均为清除坏死组织(包括骨质及软组织)。第二步一般选择一期直接对位缝合、皮瓣修复或者第一次手术后经过长期的换药,待创面基底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后二期采用对位缝合,植皮或者皮瓣修复。还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有很好的血管外科的综合性医院可以进行,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联合支架置入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是采用导管扩张技术,或联合放置血管支架使已经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然后,再行截除坏死组织、创面修复,虽有再次闭塞可能,但是未出现再次溃破,表明介入治疗是一种抢救性治疗措施,虽然可能是短暂的通畅时间,但为创面愈合、侧支循环建立与创面修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临床将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3]。由于基层医院一般都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无法开展,此方法同时也涉及祛除坏死组织和创面修复问题。我科结合自身医院的医疗条件,对本例患者采取清创截趾联合VSD负压吸引,二期修复创面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对比其他治疗方法和笔者的治疗经验,认为VSD有以下优势:采用VSD负压吸引创面,能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和结缔组织合成[4]。医用生物半透膜的覆盖,隔绝了外界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避免了由于清创术后长期换药造成的感染可能。同时,减轻换药造成的疼痛,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量,缩短了治疗周期。随着感染被控制,本例血糖在病情稳定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达到血糖控制理想指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本身及合并全身各脏器并发症时,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对于血供缺乏的肢体,血黏度增加,局部组织氧耗量增加,缺血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肢体坏疽。一旦出现坏疽,肢体坏死范围即向心性迅速扩大,可危及整条肢体甚至生命。因此,对合并感染的糖尿病患者,控制感染变得特别重要。因此,创面分泌物及时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及时、足量、足程用药,定期检测局部创面细菌动态相当关键。由于感染不易控制,坏疽发展迅速,故一开始就应选用敏感、强力、有效的抗生素。但局部及全身抗生素的使用仍不能替代积极的手术治疗。一旦确认合并有感染,应该尽早、及时和充分地切开引流,清创要以切至新鲜渗血组织、无死腔、无窦道作为原则。术中使用敏感抗生素冲洗,不做一期缝合。基底一定要止血彻底。在放置VSD护创海绵时,由于创口较深,需要修剪部分填塞于创面内,使海绵充分接触整个创面基底,但不能填塞太紧。清创后VSD覆盖要求超出创面约2 cm,或者用缝针将VSD材料固定于创缘,保证连接负压后护创海绵不回缩,以免造成的创面裸露。在贴半透膜时采用“叠瓦法”逐层逐片粘贴半透膜,贴膜时勿挤压海绵材料,以免液体被挤到周围皮肤,不利于粘贴。贴膜前创周皮肤洗净、保持干燥。负压调节在-125~-450 mmHg。每日行引流管选用敏感抗生素冲洗,防止堵管和海绵内血凝块堵塞。

总之,此法在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1] 倪良宏,王祥奎,王长春.介入治疗15例缺血性糖尿病足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22-724.

[2] 杨志清,熊 毅.糖尿病足42例临床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9):1147.

[3] 吴石白,关小宏,刘朝中,等.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J].河北医药,2009,31(20):2692.

[4] 刘三风,刘志豪,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66-68.

(2014-10-27收稿 2014-12-20修回)

(责任编辑 岳建华)

陈 骅,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chenmahua@sina.com

314000,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1.烧伤整形科,2.急诊科

叶和军,E-mail:2727123859.com

R681

猜你喜欢

坏疽清创糖尿病足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