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演说的焦虑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2015-03-23杨彩玉宗平华

关键词:缓解焦虑大学生

杨彩玉, 宗平华, 陈 凤

(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 344000; 2.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英语演说的焦虑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杨彩玉1,宗平华2,陈凤1

(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抚州 344000; 2.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要:国内的英语演说研究侧重于对英语演讲比赛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多为英语专业和参加英语演说比赛的学生。该研究则以226名非英语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英语演说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英语演说中表现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的焦虑心理,其焦虑心理很容易从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身体反应上看出来。借鉴西方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减轻焦虑”的评分标准和实施了“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结果发现这些方法能在短期内帮助缺乏英语演说经验的学生提高克服英语演说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和英语演说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演说;焦虑;缓解;否定性自我评估

杨彩玉,宗平华,陈凤.英语演说的焦虑影响及其缓解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62-366.

Yang Cai-yu,Zong Ping-hua,Chen Feng.Alleviati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impact of anxiety on english presentation [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34(4):362-366.

演说是思想的人际交流;演说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演说过程中演说者的表现是其社交礼仪的高度体现。在中国已有一些高校开设了英语演说课,或对将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学生专门开设演讲培训课。一般的演说课和英语演讲培训局限于对少数学生的英语演说“技能”的培训,对其他学生来说,大学毕业前难以得到英语演说的锻炼机会。而在美国高校,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都有过数十次的英语演说经历,因为许多课程要求学生撰写期中或期末论文,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因此,在需要使用英语进行演说的时候,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显得过于沉默和紧张。研究亚洲学生学习特点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主要源于以下二个方面:① 中国学生的“面子”;② 学习中听说分离,以听、读为主[1]。

1演说焦虑和西方运用的典型方法

公众演说与英语“Public Speaking”对应,它往往使人的内心产生恐惧、焦虑和不安。在当今社会,公共演说是人们面临的最普遍的交际问题[2,3]。交际问题体现在沉默寡言、羞怯、交际恐惧和不愿交往等。国外学者对此多有叙述,菲利普斯认为沉默寡言的人对参与口头交际的忧虑超过了其设想中的受益[4];逃避、不参与、从交际场合撤退是由于缺乏技能造成的[5];而布尔贡则认为沉默寡言就是不愿交际[6]。一些学者认为害怕、焦虑和忧虑是交际问题的主要来源[7]。交际恐惧会导致具有个性特征的恐惧,而沉默寡言是由具有个性特征的恐惧造成的[8,9]。格莱斯认为交际恐惧和逃避是认知、行为和生理特征的结合体[10]。“演说”一词译自英语单词Presentation,对学生而言,是演讲者站在包括班级在内的群体面前的讲台上或其它众人目光聚焦的位置展示自己调查、研究成果或发表个人看法或展示作业情况的演说或演讲,它可以是不借助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配合完成的演讲。为了减轻学生的演说焦虑,使学生在工作中能更好地使用演说这一必备工具,哈特曼与勒迈结合上述理论展开了一项历时六年之久的试验,在对200多名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反复出现的频率较高的演说焦虑体现在观众反应、内容、分数、神经、生理、风格、使用技术手段、手势语、举止、目光交流、外表、单词、非语言单词和声音处理(音量、语调、语速、声音的抑扬变化)等十三个方面[11]。马尔格扎特的研究发现学生在使用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演说时的焦虑主要来自担心同学的看法,害怕犯错误和即兴演说;大多数学生害怕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英语交流,这些学生经历着焦虑带来的身体反应和情感之苦,他们的紧张心理很容易从他们的语言和身体反应上看出来[12]。

目前,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缓解学生演说焦虑方法有四种:“系统性降低敏感度”、“理性情感激发疗法”、“技能培训”和“设想法”。“条件性焦虑”,假定一个人会将平常的讲话经历和焦虑联系起来。对“条件性焦虑”的处理方法是“系统性降低敏感度”方法。“系统性降低敏感度”方法强调将放松技巧和交际中产生的焦虑结合起来处理焦虑[13]。“负面认知评估”,假定一个人有技能成为有效的演说者,然而此人在准备和作演说时对自己进行了负面的和非理性的评估。“理性情感激发疗法”是用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陈述来代替负面的自我言语[14]。“技能缺失”,假定一个人在做演说时缺乏必要的表现技能来进行成功的交际。“技能培训”被用来改善特定目标的行为,使其拥有必要的技能来进行成功的演说。技能缺失修正方案包括确定目标、强化训练、效仿和自我评估[15]。“设想法”是一种对满腹忧虑的演说者进行辅导,让其想象自己在进行成功的演示演说的方法[16]。在这方面新的进展是利用虚拟的现实模拟技术手段让演说者在虚拟的环境中训练演说。

1977年就开始从事声音培训的国际演说家和声音专家南西·丹尼尔斯侧重于从声音技巧上减轻演说中的焦虑、紧张和提高演说能力。她指出有活力的演讲应具有知识性、社交性、情感性、精神性和体能性等五大特点。“知识性” 指的是演说者要熟悉要说的内容,如果不熟悉和了解要说的内容,就不该去演讲。演讲者尤其要牢记演讲的开头部分内容。“社交性”指的是演说者要通过与观众目光交流来承认不仅是中间位置观众还有坐在边上座位的观众。“情感性”指的是演说者要绘声绘色,赋予感情和活力四射地通过声音变化、脸上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让所要表达的情感看得见和听得见。“精神性”指的是演说者要相信自己能够做自己能做的最好演说。“体能性”指的是演说者在说话过程中要想办法给自己说话换气和呼吸的时间,南西·丹尼尔斯认为这一技能是一般公众演说中最好的控制紧张的办法。

2研究过程与方法

论文研究对象为2013级226位学生,他们来自某理工大学,分属八个英语教学自然班,全部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会计专业72人,日语专业39人,管理专业59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56人。演说教学实验安排在《大学英语》课第三学期,每个班演说培训的课堂时数是12学时。研究过程是研究者(后文中的教师亦指本研究的研究者)讲解演说理论、策略指导学生减轻焦虑负面影响和学生进行演说锻炼相结合的过程。实验流程:教师设计评分标准→教师布置演说任务→第一轮承认演说焦虑→第一轮教师讲座→观看、评议演讲录相→学生示范性演说→第二轮承认演说焦虑→第二轮教师讲座→第二轮学生演说(演讲内容简化)→教师点评和“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介绍→学生运用“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第二轮学生演说→学生信息反馈。

同时,结合西方研究成果、二语习得理论和研究者多年观察、指导大学生参加江西省和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和辩论赛的体会和经验,设计出了一套旨在帮助学生克服英语演说焦虑负面影响的评分标准(见表1)。评分标准共有九项:观众反应、内容、外表形象、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掌控、英语发音和流利性,满分10分,除了反映英语基本功的发音为2分外,其它各项分值都是1分。其中,“内容”包括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目的是为了提醒学生观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是演讲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要求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下表现出应有礼节。“肢体语言”包括了手势语、站姿、身体动作和不看笔记;“面部表情”包括目光交流和笑容;“流利性”包括没有犹豫性动作。这三项评分标准是提醒学生注意处理好英语演说中的神经和生理焦虑。“声音掌控”包括音量、语调、语速、抑扬变化,主要是要求演说者通过处理好声音来掩饰演说者的焦虑和通过声音效果来体现演说者的感情和力量。

3研究发现

在该研究之前,研究者已经对该理工大学2011级48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过演说训练,在学生演说后发放了参照李克特量表制定的五分焦虑程度表(1=几乎不紧张;2=有些紧张;3=中度紧张,4=比较紧张;5=非常紧张),让学生评价自己演示演说焦虑,结果发现学生在下面十二种焦虑中存在一些到中等程度的焦虑。学生的焦虑程度排序是:内容(3)、观众反映(2.8)、举止/目光交流(2.77)、音量(2.63)、生理(2.6)、神经(2.57)、使用技术手段(2.56)、手势语(2.49)、非语言单词(2.36)、演讲风格(2.28)、分数(2.28)、外表(2.08)。在对2013级226位同学的问卷调查中再次重复同样的实验,发现他们也存在上述焦虑,且各焦虑指数的平均值在允许的区间内合理波动,但幅度并未超出实验的预期。

4焦虑缓解的对策

4.1 营造轻松的课堂演说氛围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更轻松地走上讲台,教师在第一轮演说中尽量营造轻松的演说氛围。首先,在思想上动员学生参与,缓解学生压力。告诉学生一个人虽然不可能做完美的演讲,但是可以做自己认为是自己最好的演讲,在现场的演说中会有错误产生,错误是难免的,错误是正常的。在对观众的要求上,要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演说焦虑和让人觉得尴尬的行为是一种自然现象,观众对演说者要给与理解和尊重。对学生的表现教师不是在每一位学生演说后立即点评,而是在一组学生演说之后统一提出建议。

其次,研究者指出历年演讲比赛学生紧张焦虑的具体事例,展示名人成功晋级者的示范作用,组织学生观看演说的录像、电影、教学片等,探讨克服演说焦虑负面影响的方法,找出有效演说的捷径。选取的材料有历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录像、世界名人演讲、电影《国王的演讲》《伟大的辩论者》片断和《动感英语》中的演说人物的演说表现等。世界名人演讲包括2012年英国女王圣诞演讲、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的2013中国蛇年贺词、克林顿夫人在中国的“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基金会”讲话等。通过观看名人演说,学生了解到名人也不是天生的演说家,在演说中也会有失误、错误和出现尴尬情形。学生能参加英语演讲活动,能在教学的环境中出错误就是在出错误中学到新东西,就是在进步。再次,实验者在心理上帮助学生减轻因对自己在别人心中可能产生的印象期望过高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让学生学会幽默地看待自己,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在外表上,提醒学生设计好自己的演说形象,通过着装大方得体或设计自己满意的形象来提高自信心。

4.2 对学生开展演说否定性自我评估

随着演说课程的进展,学生的焦虑状况有所好转,但还是出现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不足,主要是在行为上显得过于紧张和拘谨。例如:很多同学说自己声音够大坚持不用话筒,而事实上他们的声音“大”得让前排同学都听不清;学生头、肩、背明显前倾,依然说自己站直了;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后拿稿子的手就开始发抖;很多同学上台下台显得垂头丧气,还有学生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与观众打招呼头也不抬;开头、结尾与观众交流时结结巴巴,没有丝毫感情交流;有四位同学用“Good morning!Everyday (本应是Everyone)!”跟大家打招呼;还有一位日语专业的学生急得用日语跟观众打招呼;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不看观众或偶尔看一两眼观众;有的学生以看房顶或墙壁的方式来逃避观众的目光。在肢体语言方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没有任何手势语;男生中有20多人次双手一直撑着讲台说话,而女生则有的双手相握放在身后,仿佛在接受训斥一样。在面部表情上,神情过于紧张严肃,很多同学板着脸说完要说的内容;四分之三的同学没有一丝微笑的表情。在声音处理上,语速普遍偏慢,大多数学生没有声音的抑扬变化,演说没有感染力。

第一轮演说中教师故意不单独逐一指出学生的演说问题,是怕伤及学生的面子。而这种似乎从传统教学观念中“摆脱”出来了的“尊重学生个性”的“顾及”学生面子的做法实际上让很多的学生在众人面前“失”面子。为了“挽回”学生的面子,教师决定采用强制性的“限时、现场改进”的做法进行第二轮简化演说内容的演说训练,即让学生纲要性地阐述演说内容,但却要尽量达到评分标准中的要求,如果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克服不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就不能回到座位上。教师要求学生忘我地“演”讲,忘记自己不适合舞台“演”的习惯,以演得最好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就是针对高标准的“演”讲的“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的由来。

《孙子·九地》中有语:“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受此启发和参照“负面认知评估”假设理论,教师首次设计并实施了“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相信中国学生能在“板子”下“逼”出来。但“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与“理性的激发情感”疗法有所不同。“理性激发情感疗法”强调使用激励的语言和肯定演说者的表现来鼓励演说者;而“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是演说者在演说前对照评分标准中的高要求对自己的演说表现能力从负面给自己打分来否认自己不合适的表现。缺乏英语演说经验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来进行英语演说,也就是说,他们的实际体验几乎是“零分”,在演说中除了表达了“说”话语意义以外,“演”的表现力可能是“零分”或“负分”。

“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被用于学生第二次演讲之前的自我评估。通过给自己打负分的“否定性自我评估”,学生在第二轮演说中从自己编织的“自尊”和“腼腆”中解脱出来了:他们把自己包装得像“过年”一样,每一位叫到名字的学生毫不犹豫地、大胆地走上讲台;演示者大胆地设计动作,演讲过程中至少看观众“六眼”;“勉强”的笑容给全班同学带来了快乐和轻松;声音敢抬高到老师和班上同学都认为满意的程度;弓着的背打直了,显得从容自信;发音更加准确,语言也更为流畅和具有感染力;还能轻松幽默地对着话筒说话了,当话筒出现噪音时或话筒摆放位置不合适时,还学会了摆弄话筒。学生之间出现了高度的合作和默契,全班同学似乎都成了评委,共同指出演说者存在的问题。演说者要“演”“说”到观众认为可以“放行”的程度才能回到座位上。事实上,这一过程是同学们最快乐和激动的部分。

完成训练后,教师发放了参照李克特量表制定的“克服英语演示演说焦虑负面影响自信心”五分表(1=几乎没有自信;2=有一些自信;3=中等程度自信;4=比较自信;5=非常自信)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实验前后对控制十二种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自信心平均提高了1.03分。没有自信的同学变得有一些自信了,比较自信的同学变得非常自信了,他们的克服英语演示演说焦虑负面影响的自信心平均上了一个台阶。另外,实验结束时发放问卷调查显示,69%学生希望以后的英语课还有这样的或类似的锻炼英语演讲能力的机会。以上数据和实施了“否定性自我评估”策略的课堂反应表明这一培训实验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帮助提高了学生克服英语演示演说焦虑负面影响的能力和英语演说水平。

5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减轻焦虑的评分标准”,结合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管窥并总结了中国学生的演说现状和教育特点,主张中国高校学生在正式英语演说开始之前进行“否定性自我评估”。实验与实践表明,如此策略的培训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缓解英语演说的焦虑影响,并在短期内提高其演说水平。当然,本研究还需结合演说者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特征、公共演说能力、训练频率等其它方面展开更为详细的后期探讨。

[参考文献]

[1] Jun Liu. Asian Students’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U. S. Universities [M]. Connecticut, USA: Ablex Publishing, 2001:157-187.

[2] McCrosky, J. C. O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Summary of 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77(4): 68-96.

[3] Grenby, M. Six Ways to Overcome Your Fear of Public Speaking [J]. Harwar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Letter, 2003 (3): 3-4.

[4] Philips, G.M., & Meltzer, N. The renitence syndrome: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bout etiology and treatment [J]. Speech Monographs, 1973 (40): 220-230.

[5] Philips, G.M. Pathology of the normal speaker [J]. Speech Monographs, 1968(35): 39-49.

[6]Burgoon, J. K. The unwillingness-to-communica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976 (43): 60-69.

[7] McCrosky, J. C.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bound anxiety [J]. Speech Monographs, 1970 (37): 90-102.

[8] Philips, G.M.Coming of age in the academy [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1982 (31): 177-183.

[9] Philips, G.M. & McCrosky, J. C. Postscript[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1982 (31): 221.

[10] Glaser, S.R. O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d avoidanc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eatment research [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1981 (30): 321-341.

[11] Hartman Jackie L. & LeMay Elaine. Managing Presentation Anxiety [J].Delta Pi Epsilon Journal, 2004, 46 (3): 145-154.

[12] Macgorzata Marzec-Stawiarska. Investigating Foreign Language Speaking Anxiety Among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M]//Classroom-oriented Research.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15-32.

[13] Paul,G.L., & Shannon,D.T. Treatment of anxiety through desensitization in therapy groups [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66 (71): 124-135.

[14] Meichhenbaum, D.H.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M]. New York, USA: Pelnum Press, 1977.

[15] Phillipa, G.M., & Metzger, N. The reticent syndrome: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bout etiology and treatment [J]. Speech Monographs, 1973 (40): 220-230.

[16] Ayres, J., Hopf, T. Visualization: a means of reducing speech anxiety [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1985 (34): 318-323.

Alleviati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Impact of Anxiety on English Presentation

YANG Cai-yu1,ZONG Ping-hua2,CHEN Feng1

(1.EastChinaInstituteof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2.JiangxiCollege

ofForeignStudies,Nanchang330099,China)

Abstract:Past research in English speaking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and English-major studen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226 non-English maj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ho lack in English speaking experience through in-class training in College English and aims at helping improve averag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most noticeable problem of them is their presentation anxiety and that their distorted expressive reactions and linguistic symptoms of anxiety can be easily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ir anxiety, the researchers of the study have proposed a new judging criterion for “alleviating anxiety” and a new strategy of “critical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combining western research findings with the judging criteria for “alleviating anxiety” and the “critical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eaching philosophy has helped them cope with negative impact of anxiety on English presentation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after short-session practic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nglish presentation;anxiety;alleviation;critical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H019;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5)04-0362-05

作者简介:杨彩玉(1972—),女,江西东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项目“英语演说与创新思维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XJG-10-8-27)。

收稿日期:2015-08-26

猜你喜欢

缓解焦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有机肥对桃幼树铬胁迫缓解效果的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光动力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缓解对策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效果初步观察与评估
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与建设发展对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