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模具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

2015-03-21周登攀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冲压模具工艺

周登攀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



高职模具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

周登攀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

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对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性进行分析,找出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因素,从而确定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全面提升模具课程建设的水平。

高职院校;模具;课程建设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是组织教学、传播知识的载体。若干门课程的集合又组成了专业,所以课程还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在高职教育突飞猛进的环境下,只有具备先进的高职理念,切实地搞好课程建设,才能发挥专业优势,凸显办学特色。

1 课程目标及特点

模具被誉为“制造业之母”,是机械制造业中传统的加工基础。而冲压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重非常大,是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必设课程之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

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冲压模具图纸,会分析模具工作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冲压成形工艺、制定成形工艺方案、设计中等难度冲压模具、会初步分析冲压件质量缺陷的专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有很强的综合性,融合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金属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二是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模具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和表格,学生要会综合和合理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最终完成课程设计;三是冲压模具类型相对独立,主要针对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进行了模具结构认知与设计;四是设计思路多种多样,根据零件或产品的生产批量,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工件用途而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

2 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

2.1 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模具行业的社会需求、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依据。2014年7月,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教师进行了企业、兄弟院校、毕业生等多方的走访与调研。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下对模具行业的社会需求、模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进行了整理。最终得出模具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与冲压模具相关的工作有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的装配与维修以及少量的模具营销。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将实际的工作任务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学习过程就是职业活动的情景再现。内容编排上主要包括冲压设备的操作、冲裁模具设计、弯曲模具设计、拉深模具设计以及冲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等专业核心技能,以适应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核心技能的要求。

2.2 教学内容的拓展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教学的内容不能只是知识点的堆积。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时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我院模具专业针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选用企业的真实生产实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内容的拓展还有很多其它表现形式,如进行精品课程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需要模具专业教学团队进行系统的分工与合作,完成相关的调研、与自身实训条件配套的实训指导书、还有课堂视频的录制、组织参与相关赛事、教学方法改革、团队建设等。最后完成资料汇总和整理上传。还可以发动学生,积极探索挖掘课程特色,进行微课教学。

2.3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包括校内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校企合作教材等。校内实训指导书应根据本专业实训室目前所能提供的实训设备、加工条件、工量检具进行组织编写,同时结合实训室的规划和建设中的设备、行业企业生产中用到的设备等都应进行拓展和介绍。校本教材是指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编写的满足“学中做、做中学”需求的教材,一般仅适合自身专业特点、自身实训条件不便于公开出版的教材。校企合作的教材特别适合于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合作优势,根据完成企业工作岗位任务所需求的技能素质要求,将工作任务科学设计;把教学内容整合序化,可编写出推广性极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材。

3 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改革

3.1 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反映了每位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能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更是评价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准绳。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进行讲授时应紧抓特点。如在讲解压力机设备课程时,由于压力机参数很多,假如不进行一些资料的准备,对于这些参数特别是装模高度、闭合高度等参数的学习就很枯燥,也很难掌握。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性认知,可以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上,带领学生直接接触压力机,面对面的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适时地进行互动式教学,如在讲授冲压的变形方式时,可让同学们先想想生活中利用冲裁、弯曲、拉深等方式获得的冲压件有哪些,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在学习这三种冲压方式时,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主要掌握哪些工艺特点?最后与学生们一起进行总结,并给予评价。

3.2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应紧跟实际生产。本专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充分展示。如本专业教师在某冲压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企业锻炼时,参与了某款汽车驾驶座左、右侧支板的冲压工艺的设计。随后在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教师就此企业生产的冲压件实例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应更注重实践二字,可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资源。如本专业实训室在还未添置压力机设备时,就先采购了一批厚度为0.2mm、0.5mm的薄铝材,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完成一些常见形状的冲压件的钳工制作。既锻炼了学生钳工技能,又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3.3 评价方式改革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应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那么在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结束时,简单的一张试卷成绩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单薄无说服力。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学习特点,选择科学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尤为重要。

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综合成绩分为三大块: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检测、课程设计。平时成绩包括课前考勤、课堂讨论、习题作业完成情况等部分,每部分所占比重应让学生全面清晰的了解。期中和期末检测是对冲压生产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概念、工艺方案及理论计算掌握程度的测验。课程设计则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善于查阅文献资料,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分析冲压件结构特征、设计工艺方案、独立完成中等复杂难度模具的设计任务。通过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冲模设计方法,促进学生能更快地胜任模具设计工作。

4 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完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首先重视教师团队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培养、实践能力锻炼等各方面建设工作。

首先要充分发挥团队负责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团队负责人既是教学研究的领导者、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又是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应注重方法、效果,并适时地给青年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与团队成员一起交流、进行思想碰撞,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其次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发挥中年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中年教师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题项目、教学研究和企业锻炼中去,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打造一支中、青年教师均衡、师德好、水平高、活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

1 童永华.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新课程(下),2011(07)

2 吕超珍.高等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模具工业,2012(02)

3 林涛,刘飞,张树军,王育玲.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J].模具工业,2013(06)

(责任编辑:谭银元)

On Construction of Mould Design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OU Deng-pan

(Changji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430212, China)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art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it has direct impact on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Taking Stamping Process and Mould Design course as the example,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oints out the key factors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so as to determin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promot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level all arou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construction

2014-11-12

周登攀,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G712

A

1671-8100(2015)03-0135-03

猜你喜欢

冲压模具工艺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轿车后下控制臂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一种变冲压速度二级调节控制系统
集流管内壁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