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

2015-03-21主持人洪名勇

关键词:山地绿色农业

主持人:洪名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对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进行了顶层设计。对于在新常态下,我们如何把握新常态、如何引领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进行了一系列论述。对于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进行了详细阐述。全会内容丰富,是指引未来我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更好地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我们约请贵州有关专家围绕全会精神进行学习,特开出本期笔谈。

长期以来,贵州人均GDP在全国处于挂末位置,在全国7 017万贫困人口中,贵州还有623万,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更为艰巨。汤正仁教授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认为基于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贵州必须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在“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奋力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熊德斌教授从发展新理念这一视角,就如何推动贵州山地农业创新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认为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深刻领会发展新理念,是推动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山区扶贫攻坚、精准扶贫之关键。李锦宏教授则对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度解读,认为“绿色发展”理念能够助推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达成,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洪名勇教授则重点对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实施扶贫攻坚战略进行了学习,认为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响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可以说,脱贫攻坚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实施这一工程的关键又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毛有碧教授认为,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而高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角,高校应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打响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

洪名勇(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一、消除绝对贫困的时间表

扶贫有没有结束时?长期以来,对于贫困问题和扶贫问题,从来没有说贫困问题可以完全解决,也从来没有对扶贫工作给出时间表。对于扶贫工作而言,贫困问题是一永久的话题,扶贫开发是一项长远的事业,一些人脱贫了,还会有另一些人陷入贫困,一些地方脱贫了,还会有一些地区陷入贫困。或者一些地区不管你如何“扶”,如何进行开发,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换言之,扶贫开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即扶贫开发似乎永远在路上。但进行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开始强调包容性增长,强调应让广大民众分享发展成

绿色发展:中华民族复兴宏伟大业的必要条件

李锦宏(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博士)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绿色转型”理念符合国际社会的趋势

当前,全球绿色经济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环境与发展领域重要的趋势和潮流。世界上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意图促进经济转型,使国家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占据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①参见俞海:《绿色转型新浪潮下的世界与中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期53页。。绿色经济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多维的系统,表现在:(1)任何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都可纳入到绿色经济的范畴;(2)经济规模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经济再生产各环节的“绿色化”程度没有固定界限;(3)不仅经济系统内部人员结构是多维的,而且其结果也是多维的。因此,“绿色转型”成为了各国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选择和必然路径。

从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大环境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还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还尚未恢复元气,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的地位不断夯实。由此可以判断,未来五年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②参见《专家学者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附公报全文)》,新华日报,2015年10月29日。。中国实行“绿色转型”既顺应了国际潮流,也保持了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有望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

(二)“绿色发展”思路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

从现实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爬坡期”的“新常态四期叠加”的阶段,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公平、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如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发展方式不集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压力巨大等。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处于跨越提升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布阵筑基的阶段,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以适应这种变化。

那么,如何推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包容性发展?中国发展坚持的底色又是什么?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充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③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9日第1版。。现阶段,中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而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④参见《习近平谈"五大发展理念"之三:绿色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2日。。可见,绿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环境的基本色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

二、绿色发展的内涵要义

(一)绿色发展是一种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科学性发展

过去的中国发展更多追求经济增长,谋求福利水平的提高,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了后代人的利益,使生态资源在代与代之间失衡;而今天的绿色发展强调当代人谋求收益,只有不影响子孙后代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方能得以永续进行。过去的代际公平只是实现每代人接受的财富和转移的财富总和相等,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具有长期性,关键还是在于真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代际公平。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寻找合适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进行自然资源的物化替代,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尽量削减降低污染物等政策措施,调试代际间的平衡关系,实现科学化发展。

习近平在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①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在资源、环境、生态等现代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里,代际公平将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能够做到代际公平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特征。

(二)绿色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安全的包容性发展

过去的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是并列关系,即只要三个方面总和意义上的资本积累非零增长就是绿色发展;而今天的绿色发展指出三者之间应该是包容关系,即资源环境系统包容经济社会系统。也就是说,不仅要有资本积累总和意义上的发展,而且需要关键自然资本的非零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的和谐发展。这也纠正了过去将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看成是一对孪生兄弟的错误认识。人类的总福利并非完全由经济增长决定。因而,中国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能够共同进步的问题。另外,由于存在着生态门槛的限制,无限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当前中国发展的转型升级,本质上就是在自然资本消耗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要依赖资源生产率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实现绿色的、智慧的、包容的发展。

在绿色发展中,初期手段是自然消耗,中间变量是经济增长,最终目标是生活质量。也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自然消耗通过一定的经济增长实现尽可能高的人类福利,这才是绿色发展的真正内涵。例如,今天,在世界和国家的生态资本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好的发展都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三)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创新和环境限度内的弹性增长

过去的经济增长可以表达为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和效率提高,同样把自然资本纳入生产函数也有类似的意义。这种依赖于自然资本无限投入的经济不是绿色经济,只有提高自然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才是绿色增长。而今天的绿色发展认为,只有通过经济过程的绿色创新,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那么,从长期看,要投资于自然资本,维护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空间,具体表现形式为有关物质流的循环经济和有关能源流的低碳经济。例如,农、渔、林、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处理等属于投资于自然资本,而产业、建筑、交通、旅游、能源效率等属于提高资源生产率。

过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进行末端环境治理,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脱离于资源环境,即从技术效率导向的相对脱钩升华到生态规模控制的绝对脱钩②参见诸大建、刘强:《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前沿探索——诸大建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3年第10期。;而今天的绿色发展强调要适应和减缓两元齐下的脱钩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社会系统实现资源环境限度内的弹性发展。在发展遭遇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时,要有尽可能快的适应能力进行恢复,并且将非预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在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降低遭受不可预期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易感性。绿色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模式应建立在更少地依赖自然资本,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上。

(四)绿色发展要求政府、企业、社会进行民主参与式的合作治理

过去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柱的齐步式协调发展,注重发展层面,而今天的绿色发展还强调治理层面的保障作用。从治理纬度看,国际、区域、城市的治理经验充分表明,参与绿色发展有四种治理形式,即公私不行动、政府单一行动、社会单一行动、公私合作行动,只有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良好合作,才能创造最好的绿色发展绩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成绩可观,得益于政府组织的控制缩小和非政府组织的进入;而中国的发展绩效距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极大差距,原因就是政府权力太大,影响了企业和社会在发展中的参与和合作治理。例如,政府组织仍然在私人产品领域有强势活动,抑制了非政府组织的进入;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缺少与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影响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效益和效率①参见诸大建、刘强:《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前沿探索——诸大建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3年第10期。。因此,中国今后要摘取绿色发展意义上的好果实,特别是在社会公平、资源环境等方面有重要进展,就需要深化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良好的合作治理关系,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时,建立涉及国家、企业、社会的三螺旋形合作治理的发展模式,以真正解决现实问题,获得长足和谐发展。

三、绿色发展理念对中华民族复兴宏伟大业的引领和意义

(一)“绿色发展”理念能够助推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达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将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等最基本条件,全面小康代表更高质量和水平的生活,也意味着对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②参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新华网,2015年11月2日。。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生态再一次提高到更高、更重要的水平。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邃思考,必将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科学理念指导和有力政策支撑。

(二)“绿色发展”理念能够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往今来,此类例子比比皆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第二位基础上继续增长,粗放式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理念决定发展。正是基于对这一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发展,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相关工作的落实推进,必将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这样的新格局体现了全球式的现代化水平。

(三)“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全球生态安全典范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对美丽中国的描绘,是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凝聚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同心众力。绿色发展就是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认识发展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把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可以说中国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③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1版。。此外,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还将具体实施: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进行科学功能布局,执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等,充分体现了中国直面过去存在的问题,立足当下,继承传统,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树立典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贵州同步小康

汤正仁(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授、博士)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出了“十三五”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要求、发展理念、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遵循。贵州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充分认识“十二五”取得的发展成就,“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总要求,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夺取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新胜利。

“十三五”的发展,基于“十二五”的成就。“十二五”期间,贵州得益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谋划,全省干部群众的奋发有为、不懈奋斗,国家部委、央企、发达省区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年底,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开通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经济圈的高铁列车,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进入大型繁忙机场行列;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取得重大突破。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前三位,个别年份进入第一位;三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从原来主要依赖煤、铝、磷等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向以“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轻工“五张名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转变;四是扶贫攻坚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按照2 300元的贫困线标准,贵州从2011年的1 149万贫困人口减少到2014年的62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从2011年的9.4%下降到8.9%,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8%;五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取得突出成效;六是改善民生工程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增速居于全国前列,教育、卫生、养老等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贵州“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成为贵州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考量。主要机遇有:国家更加重视扶贫攻坚对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是极大利好;贵州列入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战略支撑带——长江经济带;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对健康、休闲、旅游等巨大的市场需求给“公园省”贵州带来重大商机。主要挑战有:经济总量小,发展实力弱;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经济新常态,增速难上来。

基于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贵州必须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在“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奋力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就要创新发展业态,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高举大数据发展旗帜,催生贵州大数据产业业态,延长大数据产业链条,引领三次产业实现重大革新;就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全国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地,大力实施鼓励创新创业政策,大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实现协调发展,就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协同推进;就要基础产业、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协同推进,发展一产“接二连三”,发展二产“拉一带三”;就要在实施“五个100工程”中实现“产城融合”,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协同推进;就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资源的利用、节约与保护并重;就要调整发展方式,实行循环、低碳发展;就要拒绝污染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就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开放发展,就要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和央企,寻求发展支持;就要抛弃“夜郎自大”心理,虚心向外学习;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人才、技术、资本、企业;就要主动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就要主动对接瑞士、韩国、印度、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台等国(境)外企业,努力实现开放共赢。实现共享发展,就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导向,大幅度增加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通过大力推进“33668”计划,到2020年将全省贫困人口降低到213万,与低保人口持平,通过低保兜底解决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就要大力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问题,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五大理念指引贵州“十三五”发展,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地方高等院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毛有碧(贵阳学院教授)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

在举国上下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浪潮中,高等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找准定位,积极投入到全国的创新创业工作部署,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地方高等院校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构成,其核心要素是创新、创业。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高等院校在“双创”工作中要扮演构建“两个体系”,提供“两种源头”的角色定位:一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提供创新创业的人才源;二是构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体系,提供创新创业的项目源。

地方高等院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的提供者。创新创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高质量的创业需要高水平的创新。在全国创业大军的构成中,包括大学生、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人员以及自学成才的草根创业者。随着国家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经过系统化训练的大学生,拥有创新创业成果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成为了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

地方高等院校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高质量创业项目的提供者。企业、高校、科研院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主要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居于主体地位,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联盟,利用基础研究能力优势,积极开展应用研究,通过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项目源。

二、适应高校新定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为了适应高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角色定位,高校应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的角色定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积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一支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适应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角色定位,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引导高校研究人员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学科发展中的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在国家的科技管理制度框架下,积极推进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处置收益等制度改革,加大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工作者的活力和积极性,努力造就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

三、贵阳学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实践

贵阳学院是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院仅11年,现有9个学科门类44个本科招生专业,在校生12 000余人。尽管办学历史短,但贵阳学院在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中,在全国尤其是贵州省内走在了前列,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自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贵阳学院积极行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重点建设好“一体系、一平台”,不断提升学校支撑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按照“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整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突出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博雅众创空间。“博雅众创空间”是依托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贵州省科技厅授牌的第一家高校建设的省级众创空间,也是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现有服务入驻团队70余支,已成为贵州省众创空间建设的示范单位和交流学习核心基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2015年5月,博雅众创空间因其“一体”“两翼”“多点成片”功能布局的建设理念,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认可,并接受科技部邀请代表贵州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起,作为全国仅有的3家大学举办众创空间的代表参加了展示会,受到了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科技部万钢部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鼓励。6月,博雅众创空间成功获批为国家级新型科技孵化器,空间建设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10月,贵阳学院承办了世界众筹大会分论坛,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下一步将重点制定大学科技园和博雅众创空间十三五规划工作,抓好“博雅众创空间”的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新型科技孵化器这一重要平台,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及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的发展重点,建设产学研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把“博雅众创空间”打造成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和产学研用的贵州样板。

深刻领会发展新理念 推动山地农业创新发展

熊德斌(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国民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前期政策消化等“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三期叠加”约束。农业产业如何做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尤其是以贵州为典型代表的“山地农业如何发展”,是摆在政府、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相关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胜利召开,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议,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提出了在未来“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深刻领会发展新理念,是推动山地农业高效发展之核心和推动山区扶贫攻坚、精准扶贫之关键。

一、创新是山地农业现代高效发展的源动力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山地农业发展承载着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山地农业现代特色高效发展则是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

山地农业实现现代特色高效这一目标,却受到三大经济环境发展的约束:其一,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已出现价格天花板现象;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产品成本攀升的压力约束;其三,山地耕地资源自然破碎,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低于平原地区,受到来自平原农业竞争挑战的约束。价格天花板约束下,山地农业不是“孤山”农业,山地农产品价格受制于整个农产品市场制约,不会脱嵌于外部农业发展的大环境。山地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化约束下,山地农业发展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资料价格,无法改变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趋势。山地耕地自然破碎严重,导致适度规模化发展进程缓慢,无法与平原农业形成竞争优势。山地农业“三大约束”与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约束构成了山地农业发展现实格局。一边是山地农业发展环境约束,一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如何破解难题,这是未来十三五期间山区政府、农业经营组织等必须思考破解的难题。

创新是破解山地农业“三大约束”的根本出路。创新,意味着就是走一条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山地农业必须通过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破解约束,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山地农业发展需要理论创新,破解农业发展战略的困惑;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破解农业发展的制度困境;山地农业需要需要科技创新,破解农业发展的方式困境;山地农业需要文化创新,破解农业发展的软环境困境。十八届五中全会赋予了创新丰富的内涵,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等重要内容。总之,创新是山地农业发展走新路的源动力。破解三大约束条件是山地农业实现现代高效发展的关键,唯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山地农业发展的三大约束条件。

二、山地农业走新路,需要理论创新破解发展理论困境

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够使实践更深远、更前沿,但一个理论的创立总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假设下逻辑关系的表达。当现实条件与原有理论的假设条件产生不一致时,表明原有的理论已不能再指导实践,会出现发展的停止,甚至严重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后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了守底线的理论思想。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山地农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发展核心动力,才能承载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山地农业发展首先必须有理论创新,从思想上、观念上破解制约山地农业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传统上,总是把发展与生态对立,认为发展总会伤害到生态。这一传统观念核心在于没有理论创新,无法从发展与生态之间内生逻辑上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共生共荣。2006年,习近平对“两座山”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缜密论述,他指出:“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根据辩证法,深刻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基本关系,从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与生态对立的理论困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理论创新,贵在因地制宜地抓住山地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需要众多的制度保障和改革,协同推进发展。但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回答山地农业发展约束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的核心逻辑关系。没有回答清楚理论问题,制度因为惯性而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理论创新,就是需要搞清楚山区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界定山区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搞清楚山区农业的发展路径。习近平今年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农业的优势在特色,进而指示:“要在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要发展体现资源优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挥好农业‘接二连三’的作用。”

理论创新,关键在跳出农业思考农业,跳出山地思考山地,彻底打破固有封闭的思维观念,才能真正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走出一条新路,实现小康梦想。

三、山地农业走新路,需要制度创新破解制度困境

传统经济学把制度作为既定参数,但经济理论自身发展否定了制度不变假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不仅在变迁,同时还是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性、基础性的变量。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其本质是做好制度创新,释放其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

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制度创新,释放山地耕地的活力。不同于平原的山地农业更需要制度创新,支持和推动山地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山地耕地流转制度创新是破解山地耕地制度性破碎,走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加强山地绿色生产制度建设是山地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构建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是山地走不同于平原、突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山地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可持续的农业机耕道建设制度,加快山地农业机耕道建设用地、资金投入、机耕道维护管理等制度建设,保障山地农业生产便捷性,加快山地耕地整治制度化,破解山地耕地破碎性问题。总之,必须创新制度,促进山地耕地活力发挥。

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促进多层次农业经济体系发展。山地农业长久以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方式为主,山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于家庭一身,缺乏必要的社会分工体系,导致传统山地农业效率低下。制度创新,必须有利于促进山地农业社会化分工,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山地农业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是山地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路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农业生产服务、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创新。总之,山地农业实现现代高效目标,离不开制约山地农业传统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山地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创新。

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山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耕地安全是农业安全的基础。以农业要素投入驱动,追求数量增长为特征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为了保障山地土壤的安全性和生产能力,必须加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设与完善,加强农业耕作方式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有建设和完善耕地保护,山地农业走新路才具有物质条件和基础。

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吸引外部发展要素推动跨越发展。封闭无法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开放才是山地农业发展的出路。外部力量的注入,会给山地农业发展带来新的资金、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改变山地农业封闭低效率的均衡状态,产生鲶鱼效应。山地农业必须从制度创新视角,做好山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权制度保护,降低产权制度风险,稳定外部投资者未来预期。通过建立降低山地农业生产成本、山地农业发展流通、山地农业交易成本等政策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山地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山地农业发展新力量。

四、山地农业走新路,需要科技创新破解发展方式困境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在于把传统的生产要素改造成现代生产要素。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没有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就不会拥有山地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发展。山地农业走新路,必须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生产资料现代化之路。山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实现山地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化,用具有科技内涵的、符合山地特殊地理环境的生产资料替代传统山地农业生产资料。

山地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解决山地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由于自身的山地环境,长期以来,山地农业的生产工具还是依靠耕地、锄头、镰刀等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适度农业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导致了山地农业高昂的生产成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形成山地农业生产竞争力。因此,山地农业未来发展,必须走一条以生产工具科技创新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才能够降低山地农业发展成本,适应市场竞争。

山地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解决山地特色农业种子科技现代化之路。在农业种子科技开发效益原则支配下,由于平原发展农业的先天区位优势,适宜平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农业种子科技开发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平原农业种子进步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山地农业种子科技开发受到挤压,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山地农业要实现特色高效目标,则必须解决山区特色农业种子科技创新,推动山地农业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山地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必须解决山地特色农业的市场化困境。一直以来,山地农业远离市场,导致山地农业很难实现马克思描述的市场“惊险一跳”。因此,山地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还必须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山地农业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困境。当前,“互联网+”在各行各业风生水起,已为山地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互联网”业态发展环境。科技创新必须解决山地农业保鲜、安全检测等科技问题,实现山地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可追溯等互联网、物联网大发展趋势。

五、山地农业走新路,需要文化创新破解农业发展软环境困境

再好的理论、制度和科技,必须契合文化的创新。否则,理论、制度、科技的创新力量犹如碰到棉花一样,会限制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的作用发挥。山地农业走新路,必须做好文化创新,为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的应用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山地农业走新路,必须培养企业家精神文化。企业家以创新为己任,企业家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走向市场,从中发现科技创新的市场商业模式。山地农业发展,真正需要企业家精神探索一条独特的商业发展道路。技术、市场、资金、人才需要企业家整合。企业家发现山地农业客户认知价值,创建山地农业新商业模式,才能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三大力量落到实处,山地农业才能真正实现特色高效的目标。

山地农业走新路,必须培育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消费理念。农产品质量争论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这一现实表明,农产品质量不容忽视。长久以来,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已损害了农产品质量,甚至出现了所谓“一家两制”①“一家两制”生产方式是指,消费者无法识别或者识别成本高昂,导致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能按照市场上农产品平均质量出价,进而导致高品质的农产品被市场淘汰,出现逆向选择现实困境。农业生产者采取针对市场和针对自我消费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质量普遍下降的严峻事实。的农业生产现象,导致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由于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山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山区耕地事实上已具有轮作与休耕,使得山地耕地处在一种相对比较安全、健康的状态,这也是山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和培育生态文明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消费文化理念,每个农产品生产者自觉践行生态文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样,每一位农产品消费者自觉抵制价格明显偏低的农产品消费。生产者与消费者一道维护山地农产品生态绿色发展,避免“飞去来器”效应。

学习和深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理念,就是要从山地农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维度全面理解与思考,从事山地农业的理论工作者、政府部门、农业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农业相关工作者都应自觉践行这一思想,加快推动山地农业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实现山地农业特色高效的现代化目标。

猜你喜欢

山地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山地草甸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