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理论思考与路径研究

2015-03-21刘毅

关键词:足球学校文化课足球

刘毅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理论思考与路径研究

刘毅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进步与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各国蓬勃发展,然而中国在足球领域却始终追不上世界的脚步,足球人口与后备人才匮乏是一大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足球学校的对比研究,进行对新型足球学校创办的理论探索,在这条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提出建设足球学校的相关理论,为建设新型足球学校提供依据。

足球;改革;新型足校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开展的范围遍及全世界各个角落,也是参与人数和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项目。因为足球拥有着独特的魅力,所以它拥有着全世界不计其数的爱好者。然而足球的魅力不止于此,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它拥有的不仅仅是运动方面的属性,更体现在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国家足球水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例,紧紧一个多月的比赛周期,世界杯就带来了134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主办方巴西来讲,世界杯带来了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为巴西GDP增加了0.5个百分点,为同年巴西经济增长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巴西世界杯的举行,缓解了巴西的经济危机与民众信任危机,增加了民众凝聚力,帮助巴西巩固了足球大国的地位。

足球在很多国家都成为了一种文化,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足球也成为了现代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载体。但是在中国,足球确是国人无法启齿的痛,中国足球的发展跟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极不相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理论上我国的客观环境已经给足球发展带来了足够的空间与条件,但我国足球却一直止步不前,始终是一个足球落后的国家。

表1 中、日、韩三国男足国家队近十年国际排名对比(以每年10月公布排名为准)

图1 中、日、韩三国男足国家队近十年国际排名对比曲线

由图1、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足球近十年间的国际排名大多徘徊在80~100名内,与韩国、日本差距较大,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文化层面的,也有管理层面、训练层面的原因。然而足球人口缺乏,后备人才不足等是大家公认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国青队到国家队全线溃败的主要原因。

1 中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足球可以在本地发展和强大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足球可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国外的一些足球大国里,将青少年的培养放在了足球发展的首位,对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也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

德国足球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在2014世界杯上赢得冠军,巩固了其世界足球大国的地位,不仅如此,近些年来U21,U19,U17国家队也接连赢得冠军,这些都归功于德国的足球政策和青训体系。在德国,重视俱乐部与学校的合作。足球也早早的融入到学前和学校教育中,给予了足够的时间和支持。日本作为亚洲足球的领先者,也有因为有着非常完善的后备人才训练队伍,在日本,学校作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并且每年都会举办全国的、地区的以及县级足球比赛,也会在每年的假期进行集体培训和比赛,以检验青少年足球的开展成果[1]。

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根据中国足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18岁青少年足球注册人数为23000多人,而2010年,日本足协公布的18岁以下青少年注册人数就超过了650000,是中国的30多倍,可见中日足球水平的差距,不仅仅是排名上的,比起排名上的差距,没人踢球是更为可怕的事情。

2 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现实问题

2.1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不健全

通过国外的足球俱乐部及青训学校,可以看到他们都有自己完善的青少年培训与选拔机制,在日本,中小学建立起了日本足球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后备人才储蓄库,日本足球的后备人才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足球队的培养,在日本国内的足球俱乐部中,只有30%是来自俱乐部培养的年轻梯队球员,另外70%则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学校足球成为了培养和输送优秀足球运动员的主要途径。在德国,青少年学生在下午3点放学后,就会主动参加正规的足球训练,训练场所一般是学校和住所附近的业余俱乐部,各级学校足球队或俱乐部梯队成为了青少年球员的主要选拔地点。

图2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与选拔方式

而在我国,我国的足球学校选拔机制单一,没有专门从事寻找优秀青少年球员的球探,球探是发掘优秀青少年并推荐到俱乐部的中介环节,没有球探,就削弱了学校足球和足球俱乐部的联系,对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产生一定影响;另外,选拔与培养机制虽然是由学校制订,但由于中国足协和地方培养机制没有达成一致,选拔机制落实起来存在很多障碍。

2.2 传统足球学校的没落

我国传统足球学校是基于其他单项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借鉴而来,并且长期实行的一种办法,但相对于国外的培养模式而言,这种方式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方式,仅仅适用于足球产业发展初期,这种方式导致想要踢球的孩子就必须脱离学校,全方位投入到传统足球学校的教育之中。然而这种培养方式存在不久便开始走向没落,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传统足球学校只重视对足球专业的培养,忽视了对“人”的教育,使得在传统足球学校学习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普遍下降,学生不能更好的从“体育人”转化为“社会人”。(2)传统足球学校培养模式急功近利,由于足球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达到短期效应,只注重足球水平的短时间提高,而在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拔苗助长,忽视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3)文化课不受重视,在训练至上的传统理念中,文化课学习被忽视,以至于学生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学训矛盾尤为突出。(4)出路不好,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单一,毕业后只能从事足球有关岗位,无法很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家长也不允许孩子去做一件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出成绩的事情。

2.3 校园足球发展如火如荼

自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以来,我国校园足球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过5年我国各个地方的共同努力,如今国家布局城市有49个,国家级试点县有3个,省级校园足球开展省份有10个,省级布局城市68个,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总共5084所,足球人口2700504人,有39个城市406所高中参加城市内高中校园足球联赛,有9个城市99所大学参加校际联赛,年均比赛10万余场[2]。

但是校园足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开展校园足球的可观环境,场地、设备、资金以及指导员等,都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关于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适宜之路

在2014年的两会上,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提出在《理顺青少年足球管理体制,加快足球人才培养》的提案中提出在全国各地兴办“新型足球学校”,即首先保证青少年完成中小学文化课的学习,并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足球的培训,是文化教育与足球训练结合的新型学校。在2015年两会上,许家印再次提出我国足球人口不足的问题,并建议建立职业联赛独立运营机制,建设大型足球场地和扩大足球人口。2012年许家印创办恒大足球学校,给中国青少年足球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国外的足球理念。笔者通过对欧洲和亚洲先进足球国家的研究了解,并结合恒大足球学校的成功,提出关于如何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创新之路。

图3 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3.1 加强我国青少年足球理论建设

先进的理念是成功的前提,如今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在注重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只注重室外的训练,忽视了关于足球理论的学习,足球不只是坐在室内分析战术与室外的训练比赛。在这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特别重视关于青少年在运动生理学与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并且在欧洲和美洲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青少年培养纲要、计划和文件上,这是我国足球所没有达到的,目前中国尚未有针对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教材。

3.2 抓牢青少年足球基本功

我国现有的各个年龄段的足球队比赛中,我国青少年比赛成绩相对较好,但成年队却很少有突破,我国职业联赛质量十多年来始终无法有质的改变,我国国家队也没有很好的成绩,由此可见,我国球员基本功还是非常不扎实。因此,我们必须从青少年阶段就夯实足球技战术基础。

国际上按青少年年龄段分配相应的训练大纲任务,这是依循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足球成才规律,旨在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科学、渐进、全面发展身心素质、位置特长、比赛技战术基础的根本性规划,它严格规定了每一年龄组必须完成的训练内容和应当达到的标准,全面体现了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完成训练大纲质量直接决定青少年运动员的足球基本功和未来潜力[3]。

3.3 平衡足球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

足球是一项技战术与智慧相结合的运动,优秀球员的判断力、阅读比赛的能力等均是建立在良好的文化素质之上,因此在新型足球学校的建设中,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是青少年能否成材的关键。而我国基本采取的是集中制的教学,过分强调足球水平的提升,忽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4]。

日本足协秘书长佐佐木说:“不会鼓励青少年球员放弃正常文化学业来专门从事足球训练。毕竟青少年球员培养过程中存在不可确定的因素,过早地放弃文化学业,很容易让青少年球员最终一事无成”[5]。在日本,青少年必须先去学校完成学习目标,在保证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基础上才可以去参加训练,因此,日本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高,这也是日本70%的成年球员来自大学院校的主要原因。韩国与德国则是实行半天上课,半天训练的培养方式,学生必须在每天3点放学以后才能去学校或住所附近接受业余俱乐部的正规训练。

但是国外的半学半训制度是建立在足球训练基地广泛,且受训青少年人数多的情况之下,例如德国拥有366个足球培训学校,遍布每个地区。然而我国校园足球的开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实现不了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恒大足球学校的办学理念就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方式,就是学校实行封闭制,然后同时进行文化课的教育和足球专业的培训,文化课方面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负责,负责足球教学是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专业教练。

3.4 保证青少年人才培养质量

3.4.1 育人为先的教学理念

新型足球学校肩负的不仅仅是输出优秀运动员的国家的使命,也肩负着培养育人成才的任务,小球员的训练与学习并举,不仅是在足球专业上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在文化课学习和个人成长上也要共同进步,即使将来不能成为一名好的职业球员,也有能力融入到社会中的其他工作当中去。贯彻“不成材也成人”的教学原则。

在文化课方面,学习时间应与普通孩子一样,在常规学习之外才可进行足球方面的训练。建立奖惩制度,将文化课与专业课挂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3.4.2 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

由于我国采用的集中封闭式管理,孩子自十岁左右就脱离父母,独自生活、学习,但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未来新型足球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学校要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孩子们吃的是家庭式饮食,像在家一样,也会被像父母督促一样去完成文化学习,让孩子能够体验到家的温暖。在节假日尽量避免参加各种青少年比赛,让孩子们有假期可以和父母待在一起。父母们也深知每一名孩子都能成为职业球员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毕竟,所有家长都不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足球人才的同时,连教育也被耽误。因此,在向小球员传授足球知识的同时,注重他们的教育变得十分重要[6]。

3.5 抓好教练员的选聘与培训工作

我国目前的足球培养体制大多是集中封闭管理的,训练时间与教练人数不比国外配置差,但是成绩却不尽人意,其中教练员的指导水平也是我国足球难以进步的重要因素,足球改革以来,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加强了足球教练员的培训,每年都会开展足球教练员的集中培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从青训到俱乐部,可以带出成绩的好教练屈指可数,因此,必须把教练员的培训和青少年的培训放在同等位置。

在新兴足球学校的创建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选聘,建立教练员评价机制,抓好教练员的选聘与管理工作。

4 结论

2015年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将足球上升到了“国策”的高度,我国预计在2025年建成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在校生将达到5000万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积极探索建立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新型足球学校,这也给中国足球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职业足球、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三大重点。

只有新型足球学校发挥出它的衔接贯通作用,才能实现各种培养途径的衔接贯通,因此建立新型足球学校,就要首先保证青少年完成中小学文化课的学习,并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足球培训,是文化教育与足球训练结合的新型学校,从而起到衔接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的作用,并完成草根足球、业余足球向职业足球的转变。未来几年,新型足球学校将会成为我国培养优秀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阵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型足球学校培训的水平将决定中国未来足球竞技水平的高低。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纪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的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23-126.

[2]本刊记者.扎根校园足球才有希望[J].体育教学,2013(8):5.

[3]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33-35.

[4]林燕荣,李志中.中外青少年足球联赛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1-144.

[5]孙一,梁永桥,毕海波.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60-65.

[6]张雪峰,杨文斌.拉玛西亚青训模式的成功及启迪[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1):14-16.

The oretical Thinking and Path of Establishing New Football School

LIU Yi
(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 273165)

The cultivation of the reserve talent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a country.It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As the world's biggest sports,football is booming in all countries.However,China always cannot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pace,the lack of football population and talent reserve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The paper mak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otball school and the theory exploration on founded new soccer schools,putting forward the relevant theory of building football school,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football school.

football;reform;new academy

G843;G807.0

A

1673-1891(2015)03-0134-04

2015-05-05

刘毅(1990-),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足球学校文化课足球
新型足球学校不是一所真实的学校 而是一个足球学校的概念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取经”恒大足校,圆我省校园足球梦——恒大足球学校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园足球培训班记事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与中国足球学校洽谈合作意向工作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
认识足球(一)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