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闽南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

2015-03-20许英凤

城市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闽南市民建构

许英凤



城市化进程中闽南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

许英凤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变迁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地域文化是城市深层的文化底蕴,是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所在,是城市现代化文化的根基。泉州市作为具有浓厚闽南文化特色和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在城市化进程中却遭遇着传统文化的衰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矛盾以及地域文化与多元文化认同之间的冲突等难题,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多元文化,发扬地域文化的时代精神,建构市民社会,培养市民认同意识,从而实现闽南文化的现代化,体现泉州的城市魅力与特色。

闽南;精神文化;传承;城市特色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变化过程,“是一个革命进程,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1]因此,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城市的现代化内含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的现代化。地域文化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文化内蕴和城市特色的传承。地域文化凝聚着城市独有的文化和形象,是塑造城市特色的根本性基础,也是现代化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特色的深层蕴含:精神文化的现代化

尽管经济是基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但是现代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不能只是经济的现代化,更应该从精神方面,从深层次的文化方面去实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物质、制度、精神的现代化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完整内涵。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会能动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产生一定的文化形态;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文化的变迁、精神文明的发展;当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消失之后,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文化形态也会随之消亡。当今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政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也引起了精神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然而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代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构成的都市文化环境中并没有完全消亡,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文化的发展具有一脉相传的绵延性。文化的现代化并非完全抛弃传统,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凝练与提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脱离地域文明的传统而凭空发展,当代城市文化与传统的地域文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承袭性。

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影响和国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部推动,中国加快了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社会变迁不断由物质到制度发展,进而引发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的全面转型。中国的城市化、城市的现代化不断颠覆传统,在建筑上寻求自己的全球性和本地性的混合,旧城的拆迁,古文物的破坏,以老城旧有的格局、建筑物的某种残破与颓废负载着历史与记忆的老城市空间,日复一日地被高层建筑、商城、购物中心、写字楼、娱乐健身设施所充斥的新城所取代,走遍城市随处可见五星级酒店、后现代建筑的身影,新的现代城市地标不断涌现。城市的传统和历史的积淀终于抵挡不住现代化的力量,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流逝,承载着城市传统和文化根基的老城区在渐渐地衰落,传统的衰落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消逝,城市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诚然,物质与制度的现代化变迁无法使地域文化的旧质全然消解,只是赋予传统在新的地位和环境中形成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文化内涵,但是地域文化的重新调整和修改却比任何时代都来得活跃和丰富。与此同时,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城市文化形态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矛盾,地域文化与多元文化认同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重新的修订与解读,需要重构地域文化,弘扬城市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重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吸收多样文化,真正实现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唯有精神层面的文化现代化,才是整个城市最深刻、最根本的变化。

二、闽南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原因

闽南文化是讲闽南语的族群,在长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磨合,并由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而成,其中某些风俗和个别文化特征上的差异性不过是中国文化在长期的移民历史中演变而来的结果。因此,它不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异域文化,而是中原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独特地域内涵的文化。从根本上说,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是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泉州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因而是最具闽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在泉州城市化迅速扩张和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东进南拓、旧城的拆迁,新城浮现成型,而老城则在轰然改观中渐次消失,层出不穷的高楼大厦带来的城市现代化逐渐掩埋了古老的历史名城的印迹,阻断了可见的历史绵延,各种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还来不及得到妥善保存或维护就被现代化推土机压碎在脚下,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形象工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城市被清一色的现代建筑和全球消费文化挤压成越来越单一、平面、同质化的文化形象,城市形象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一方面,能体现闽南文化特色的建筑日渐稀少,地方打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口号大规模的拆建,无视传统文化的存在,使城市不断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和风貌。城市中许多古街和古村落也慢慢消逝,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不断涌入,闽南语方言与外来方言的语言交流冲突日益严重,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地域文化冲突,使得城市认同危机更加剧烈。

泉州当下的闽南文化危机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或社会发展形态对中国传统文化或社会发展形态的渗透、融合和同化。西方发达的的物质文明提升了西方精神文明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力,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压力和冲击,传统文化内生的自我完善、自我调适的封闭机制被打破,然后西方文化开始渗入其中。西方的制度、价值观念、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为中国现代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不断由外延渗入到内涵、核心,引发了文化认同危机,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全球一体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与交融,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络的全面渗透,促使人们交往方式的网络化和多元化,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改革推进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变迁。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社群文化的发展不断充斥着地方文化。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不过短短二十几年,但它恰恰为地域主义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温床和传播途径。人们以地域为纽带,组建各种城市论坛和文化社群,凝聚市民情感,形成广泛的共同体,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整体前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逐步确立起民主、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独立、自主的个性意识和公民主体意识,从而破坏了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传统文化由旧质向新质的跃进扫清障碍、开辟道路。

三、闽南文化与泉州城市特色的传承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观念开始逐步从简单地一味追求“现代化”转向对地方性文化传统的关注,从滥建摩天大楼转向保护传统的民居,保护古城的传统文化遗迹。旧城集中了不同时期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是历经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也是构成文化多样性和城市特色的历史基础。只有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才是城市个性和凝聚力的文化根基。因此,当代都市文化建设越来越立足于以历史传承和市民认同为文化内蕴,着眼于古巷、民居、小吃、方言、传说、民间工艺、戏曲、老行业、传统民俗、礼俗、节庆、仪式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以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凝聚市民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城市认同,建构更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城市共同体意识,以自己特殊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来展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诚然,城市最大的功能就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2]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城市生活作用于城市居民心灵的产物,这种形象的凝聚力来源于城市的历史传统,还有在这种传统中形成的各种独特文化形式。一座城市的历史越悠久,文化传统越丰富多元,文化底蕴就越丰厚。因此,没有传统和历史的城市是无根的城市,无个性的城市也无所谓城市精神,很难形成持久和强大的凝聚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靠高楼大厦堆积而成,如果缺少对传统的保护,传统逐渐衰落,则文化多样性逐渐消逝,城市也将失去独有的文化和形象,所谓的现代都市也只是一个空壳,没有任何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因此,泉州一方面要捍卫城市的传统和地域特色,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加快地域文化现代化,吸收多样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统一,才能保持城市的特色与特性,让城市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必须建构市民社会,凝聚市民力量,培养市民的认同感和民主意识,塑造具有凝聚力的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体现泉州古城的现代特色。

(一)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从表面上看现代性与传统秩序相对立,因为“现代性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其主要特征与传统文化特征相对立的文化形态”,[3]但事实上并不意味着传统民俗与现代之间势不两立,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是被作为一种参照之物来阐释现代性内涵的,即传统已经包含了建构现代性的预设意义,反思现代性。[4]因此,现代性的认同往往是通过这种反思不断建构而成的。传统对于现代性的建构表现在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性,这种反思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建构现代性的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然而现代化需要的民主、科学、法制等,却是传统文化所缺少的,因此,文化的现代性不是对传统的自我否定,而是自我完善,必须赋予传统文化更丰富的时代内容,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式的吸纳,批判地继承,创新与发展,不断超越传统。

继承与弘扬,是为了使现代化与传统更好地衔接和结合,闽南文化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传统对它的提醒和庇护、继承与发展,通过传统所具有的个性和丰富性来反驳现代文明的一元主义和普世价值,不断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建构。语言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是地域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闽南语是闽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灿烂的地方文化,闽南方言是闽南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成为界定泉州人身份的重要标记和文化符码,也是闽南文化得以延续和复兴的手段。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泉州闽南语的推广和延续已经不如以前,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有相当一部分小孩在呀呀学语时已经没有从闽南语学起,只懂得听而不会讲的占有一定人数。调查显示,泉州市民能熟练使用普通话与人交往的占总人数的90%,双言使用者的比例也占了53%。受普通话影响,年青一代说方言时,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形式和结构上,已经带有普通话的痕迹。[5]当你来到四川茶楼里,发现摆龙门阵的人操的不是四川话;当你在对外电视节目上,再也听不到闽南话;当你来到了非洲的某个部落,发现土著人全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你会不会觉得很失望?当所有的城市都说同一种语言时,那么每个城市独有的吸引力就减弱了。[6]因此,保护闽南文化应该积极保护闽南方言,保持闽南语原有的特色,在提倡和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闽南方言的推广,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做起,将普通话与闽南语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共存共融。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物质和精神财产,泉州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对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来说,保护、传承的意义远大于实现城市的现代化。能集中反映文化历史的清源山、老君岩、开元寺、东西塔、清真寺,府文庙、天后宫、圣墓、洛阳桥等古建筑、历史遗迹、文物古迹以及历史街区如西街等,这些文化遗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对闽南文化与城市特色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应全面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音乐——南音,传统手工技艺,如:德化瓷烧制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等;民俗如:惠安女服饰、蟳埔女习俗、泉州闹元宵习俗等;传统戏剧如: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等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继续传承下去并不断创新。在传承闽南文化的过程中,泉州还应进一步挖掘和整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资源,加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多样文化的融合发展。建设展示闽南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当地文脉特色的城市风格,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和谐对话的载体。

(二)市民社会①的建构[7]

“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标准。”[8]城市历来都是市民劳动和创造的文化成果,因此,城市精神的发扬、文化内涵和品味的提升、城市特色的传承、地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一个强大而团结的市民社会作为文化依托。由此市民社会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推进,尤其是城市新兴中产阶层的兴起,中国市民社会正进入一个日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市民社会的建构首先建立在市民认同的基础上,市民认同是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它是“对构成市民社会的那些制度或机构的一种珍视或依归。它是对整个社会——包括社会的所有阶层与部分——依归的态度”,是市民对所有其他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力和义务的充分尊重,并在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宽容、关怀的表现。[9]真正具有精神凝聚力的文化认同是在市民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需要更多人共同参与。因此,市民认同是建构市民社会、凝聚城市精神的重要基础。市民认同的形成依赖于传统民俗的弘扬。可以说,凡是那些拥有深厚民俗传统的老城区,那些表面上看似越古旧平常的地方,越具有人文的热度和活力,也越能牢牢凝聚住人们的情感,形成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归。一个拥有丰富民俗生活的城市,“意味着市民在城市生活中具有更多共享的活动、习惯和情趣,就更易于形成社会各文化群落之间的情感认同,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凝聚力。”[9]城市的历史传统越丰厚、历史积淀越深,城市的凝聚力越强,民俗、民风、民情是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活的文化形态,是最具有活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基因。在日新月异甚至有些盲目地城市化过程中,那些小街、小巷、居民、老字号等就是留存我们精神家园的最后领地,而遗存的旧城也因为拥有丰富的传统和民俗资源而显示出勃勃生机。传统民俗文化凝聚市民精神,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将市民牢牢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和地方性认同。市民对城市形成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感、历史感,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这些都是城市的精神凝聚力,精神生态的核心。[9]

市民社会的建构还依赖于市民自主意识的培养,而市民自主意识的培养需要建构一定的公共话语空间。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移民以及异质文化融合问题,也需要为市民提供交流沟通的公共话语空间。市民社会依赖于“政治生活、经济制度、广泛的文化讨论、地区组织以及原基性的资源”。[10]各种文化公共领域包括网络、社区、社团等,都是建构市民社会的重要平台,电台、报纸、期刊、广播等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它们作为公共舆论的主要载体是建构一个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众动员、舆论参与、自由发言、公开讨论、民主议程等是作为公共领域的主要标志,是建构市民社会最为重要的舆论手段。每个人在各种文化公共领域中都有权力和义务发表议论和建议,这些相互交织而成的互联网络、城市社区、微信交流等文化传播行为,促进了市民个性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为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市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58.

[2]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宋俊岭, 倪文彦,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4.

[3] 伊夫·瓦岱. 文学与现代性[M]. 田庆生,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5.

[4] 袁瑾. 媒介景观与城市文化——广州城市形象研究[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215.

[5] 林华东. 历史、现实与未来: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M].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49.

[6] 叶曙明. 其实你不懂广东人[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0.

[7] 爱德华·希尔兹. 市民社会的美德. [M]//邓正来, J C 亚历山大.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41-43.

[8]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 上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3: 200.

[9] 高小康. 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J]. 人文杂志, 2006(2): 30-33.

[10] 杰弗里·C 亚历山大. 作为符号性分类的公民与敌人:论市民社会的极化话语[M]//邓正来, J.C.亚历山大.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10.

①“市民社会”的观念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要素来理解:“其一是由一套经济的、宗教的、知识的、政治的自主性机构组成的,有别于家庭、家族、地域或国家的一部分社会。其二、这一部分社会在它自身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系列特定关系以及一套独特的机构或制度,得以保障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并维持二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其三是一整套广泛传播的文明的抑或市民的风范(civil manner)。第一个要素一直被称为市民社会;有时,具有上述特殊品质的整个社会被称为市民社会。”

(责任编校:贺常颖)

Taiwanese Culture and the Heritage of Urba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XU Ying-f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time.The Modernity of regional culture is urban deep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a city's personality and charm, and it is also cultural foundation of urban modernization. As a cultural city with a strong southern Fujia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Quanzhou has encountered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 between regional culture and multicultural identity and so on. Therefore ,we must develop Taiwanese culture vigorously to absorb multiple cultures,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the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nd what's more we must construct the civil society, to cultivate public recognition so that we shall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nd reflecting the cha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Quanzhou .

Southern Fujian, mental culture , preserve, urban characteristic

G 12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5.017

2096-059X(2015)05–0082–05

2015-07-15

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D31)

许英凤(1979-),女,福建泉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闽南市民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闽南文化传承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建构游戏玩不够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