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妇女早期急性乳腺炎80例临床观察

2015-03-20端木香凤,王卿军

河北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推拿乳腺炎

推拿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妇女早期急性乳腺炎80例临床观察

端木香凤王卿军

(山东省郓城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山东郓城274799)

【关键词】乳腺炎;推拿;拔罐;穴,背俞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2.035

【中图分类号】R244.1;R244.3;R65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2-0246-02

作者简介:端木香凤(1970—),女,主治医师。从事针灸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3-09-11)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哺乳期的妇女尤其常见,严重者可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哺乳期妇女急性乳腺炎早期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一般患者又因担心西医药物治疗对乳汁产生一定影响,而多采取中医治疗。2010-01—2013-05,我们运用推拿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妇女早期急性乳腺炎80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为山东省郓城县中

医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均为哺乳期妇女,年龄最小22岁,最大30岁,平均( 26±3)岁;病程最短1 d,最长7 d,平均(3.1±1.2) d;表现为患侧乳房胀满、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块或有或无,乳汁排泄不畅,尚未成脓时体温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B超示局限性回声增强(考虑为乳汁淤积)。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乳痈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予推拿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

1.3.1推拿疗法取穴:膻中、屋翳、膺窗、乳根、肩井、期门(双穴取患侧)。手法:①患者取仰卧位,患者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乳房周围涂抹上滑石粉,先施揉法,摩法于患乳的乳根、膻中、屋翳、膺窗、期门,时间约15 min,然后患者取坐位,再用拿捏法拿捏肩井约5 min。②患者仰卧位,患侧手臂平放于头的一侧,掌心向上,疼痛部位在乳房的上部及外上象限者,用手掌部内侧为着力点,用五指指腹(五指稍微张开)从乳房根部由乳房向乳头方向呈放射状(顺着乳腺管方向)有节律的轻柔加压,推向乳头,单方向推拿,如此反复,时间约1 min,疼痛部位在外下或乳房下部或内下象限时,分别从乳房的外下、内侧或内下部依上述方法由乳房根部呈放射状推向乳头,越过乳头,再继续推向乳房的外上部直到腋窝,再顺着手三阴经循行方向推向肘部,单方向推,如此反复,时间约10 min。在整个推拿过程中,力量轻重有度,松紧有序,着力点在于向前推进,不是向下压,有硬块的地方用指腹或手掌的大小鱼际着力于患部,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在推的过程中,乳汁会由少到多,喷射而出,可用手巾或毛巾擦拭。

1.3.2刺络拔罐取穴:双侧肝俞、脾俞、胃俞。手法:患者取坐位,患者全身放松,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肝俞、脾俞、胃俞,点刺出血拔罐,留罐10 min,出血量约为0.5~2 mL,取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即可,间隔3 d治疗1次。

1.3.3疗程及其他推拿疗法每日1次,最长5次;背俞穴刺络拔罐,最多3次。治疗期间嘱患者避风寒,畅情志,避免挤压乳房,少食辛辣之品。

1.4疗效标准治愈:乳房部疼痛消失,无红肿,皮肤颜色正常,乳汁分泌正常;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或无,乳房部无红肿,有或者无肿块,乳汁分泌欠畅通;未愈:症状无改善,病情仍在发展[1]。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治愈68例(85%),好转10例(12.5%),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

3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化脓性病症,哺乳期妇女尤其常见,乳汁淤积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容易受到细菌入侵。本病发病初期患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局部乳房胀痛(1~2 d)并伴有肿块,肿块逐渐增大(3~5 d),部分可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全身乏力、大便干燥,常可在5~7 d内形成脓肿。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学乳痈范畴,多因产妇忿怒郁闷,情志不畅,加之饮食厚味,肝胃失和,或乳房受到挤压致使乳络失宣,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不通所致[2]。中医学认为,乳房为众经所属,诸经气血、津液灌注而成,其中与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最为密切。手三阴经起于胸中,调理胸中气机,疏通乳房经脉,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病变主要在肝、胃两经,故治疗以疏肝和胃、清热散结、疏筋通络为主。乳根、屋翳、膺窗皆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且位于乳房周围,具有疏肝和胃、清泻胃热的作用。期门为肝之募穴,疏肝解郁。膻中为任脉之穴,有通调冲任、灌养乳房之功,且为八会穴之气会,善调胸中气机,宽胸理气通乳。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穴,系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所交会之经脉均行于胸、乳,故用之可通调诸经之气,使少阳通则郁火清,阳明凊则肿痛消,从而收“乳痈取肩井而极致”之功。十四经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即经脉循行分布所过之处,就是该经脉所属腧穴主治的范围。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皆起于心中,行走于手臂内侧,位于乳房部,推拿该循行部位的经脉可疏通乳部经脉之气,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肝俞、胃俞、脾俞皆是肝、脾、胃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肝、胃经是乳房本病所主,脾与胃相表里,通过治疗背俞穴而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内经》提出“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的刺血原则,刺络出血配合拔罐治疗,可增强活血养血之功,疏肝解郁和胃,瘀去肿消。本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哺乳期妇女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44.

[2]阚德新,王黎明,丁冲.通乳汤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72例[J].河北中医,2011,33(8):1158-1159.

(本文编辑:石康)

猜你喜欢

推拿乳腺炎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农村大娘的治病“高招”——腹泻、乳腺炎可以这样治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
瓜蒌连翘汤联合针刺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