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主体政治

任 杰

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

任杰

笔者探讨了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然性,提出了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科技才能培养等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主体性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对此,高校在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采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层面分析,二者互为主客体关系;从教育者层面分析,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从受教育者层面分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以及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难以有效提升其实效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主体性教育模式对于学生表达主体属性和主观诉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相关理论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哲学依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观念和文化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挑战。对此,高校应当对学生正确引导,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使他们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尊重、理解以及肯定人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是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容易导致主客体脱节,理论脱离实际,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教育主体,贯穿以人为本理念,辩证地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发挥主体教育优势的同时,有效借鉴传统教育的精华,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当结合人的品德形成规律,从现实性和理想性视角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三)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有科学、合理的目标,要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实效性,这既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相互尊重和激励下提升主体性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想政治的社会价值,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价值,难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人格、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和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

二、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很多高校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以教师为主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自主、能动以及独立的个体,通过对其内在思想政治需求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主体意识、自主能力以及创造才能等,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应当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思想政治学习情境,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索、自我判断以及自我总结,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学习。学校要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因此,应当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以及思想感情,肯定和全面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同时,高校也应当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此外,应当结合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和现实需要,科学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式,构建民主、平等的交流环境,激发学生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对自己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正确认识社会,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积极组织和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建立健全配套机制,提高社会资源的整合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突出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才能

高校应当注重学生科技才能的培养,提升其创新意识、政治意识。应当建立完善的创新奖励制度及相关奖励制度的保障体系,为学生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各项科技活动,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及个人政治意识。

高校采用主体性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当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科技才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银燕.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7):116-120.

[2]褚衍松.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14):44-45.

[3]程章威.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204-205.

[4]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兼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J].前沿,2010(7):9-15.

[5]李小红.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9):71-74.

[6]刘保山.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1(18):227.

责任编辑:丁金荣

G41

A

1671-6531(2015)02-0089-02

任杰/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重庆401520)。

猜你喜欢

实效性主体政治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