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涪州刺史考

2015-03-19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刺史

曾超

唐代涪州刺史考

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 408100)

唐代设涪州涪陵郡,其最高军政长官为刺史或郡守,它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影响极大。然因历史久远和载籍记载等,有关涪州刺史的记载颇少。通过广收博揽,共辑录出唐代涪州刺史近40位。

唐代;涪州;刺史

唐设涪州涪陵郡,管辖涪陵、宾化、武龙、乐温、温山5县。按唐制,州设刺史,郡为太守。刺史或太守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影响极大。因之,钩稽一地的封疆大吏,其意义相当重要。关于唐代涪州刺史,按唐代官员任期的规定,大体应当产生100位左右的刺史,可由于历史久远和载籍记载等原因,所知的涪州刺史极少。康熙《涪州志》[1]收录唐代涪州知州有南承嗣、张濬、韩秀升3人。其中南承嗣、张濬有传。乾隆《涪州志》[2]卷3《官制·州牧》有南承嗣、张濬2人。同治《涪州志》[3]卷4《秩官志》收录有南承嗣、张濬2人。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4]卷9《秩官志·名宦》有南承嗣、张濬传。同书卷9《秩官志·文职》有“权文诞(天水人,涪州刺史)、朱敬则(永城人,涪州刺史)、周利贞(武后世酷吏,初由广州都督以赃贬,后赐死梧州)、裴郧、李绂(长安人,李泌子)、韩君祐(长安人)、杨成器(弘农人)、李续之(太和中,坐李逢吉党,贬)、韩秀升(《通志》作乱伏诛)(以上涪州刺史见《四川通志》)。郑令珪(广德中刺史)。”就是这些所知的涪州刺史,其事迹也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貌。郁贤晧的《唐刺史考全编》[5]作为大型文史工具书,也只收录有田世康、孙荣、权文诞、夏侯绚、宋祯、杨思、平贞昚、朱敬则、周利贞、颜谋道、李延光、张朏、郑先进、王纵、吴诜、裴郧、路怤、南承嗣、李紩、宋君平、李续/李续之、杨成器、韩秀升、张濬、尚汝贞、王宗本、韩君祐、杜贤意28人。不过,该书侧重于任职及其时间。因编撰《涪陵历史人物》,要制作《历代涪州知州表》,余乃详为搜集,加以考订,供学界深探。

田世康 武德六年(623年)

田世康,亦名田惟康,黔东北土家族田姓始祖田宗显之子。田宗显(561-633年),字辉光,号跃华,原籍夔州(今重庆奉节)人。开皇元年(581年),苏威以田宗显才智过人荐举于朝廷,钦赐思州事。旋即因兹土大治,民有太平,授兵部职。隋开皇二年(582年),田宗显被授为黔中刺史。隋末,陕西白莲教金头和尚倡乱,田宗显带兵平乱,金头和尚溃败,奔成都,田宗显追及,金头和尚复败,走渝城,潜往小河,踵至漆地(今贵州沿河后坪乡金竹山)。迨金头和尚授首,田宗显奉命镇管黔中思州18堡、沿河48渡。卜居石马(今贵州沿河)。武德(618-626年)初,朝廷授田宗显黔中宣慰荣禄节度使知思州军民事,始建思州田氏世袭土司政权,其辖地包括今黔东北和渝东南的沿河、德江、印江、思南、石阡、务川和酉阳、秀山等县地[6]。

武德元年(618年),田世康归附于唐,唐高祖敕封为黔州刺史。武德四年(621年),李靖平灭萧铣,田世康助战。时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自夔州(今重庆奉节东)顺江东下。又庐江王李瑗出襄州(今湖北襄阳),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今湖南沅陵),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湖北汉口)。关于田世康征萧铣一事,《贵州通志》[7]卷1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征萧铣”“武德四年(621)九月,诏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击萧铣”;明嘉靖《思南府志》[8]亦载:“命黔州刺史田惟康由辰州路趋江陵,征萧铣。”《资治通鉴》[9]卷190云,武德六年(623年)九月,“张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讨之,大智以众降。”贞观元年(627年),田世康率军南进,开拓乌江流域,占据盛产水银、朱砂的务州(今贵州务川);贞观十三年(639年)田世康令10大姓中以杨氏为主体的汉军,沿洪渡河溯乌江而上占领罗蒙之地,将罗蒙改名为播州(今贵州遵义)。

关于田世康任涪州刺史一事,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定其在武德六年(623年),其依据是《资治通鉴》。但玩味《资治通鉴》原文“武德六年(623年)九月,渝州人张大智反,渝州刺史薛敬仁弃城走,大智侵涪州,黔州刺史田世康讨之,大智以众降”,田世康似乎未任涪州刺史。

刘瞻 武德年间(618-626年)

刘瞻,系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将军府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西河郡守。《资治通鉴》卷184云: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癸巳,“建大将军府,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及前长安尉温大雅为记室,大雅仍与其弟大有共掌机密,武士彟为铠曹,刘政会及武城崔善为、太原张道源为户曹,晋阳长上邽姜谟为司功参军,太谷长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鹰扬郎将高平王长谐、天水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又以世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三统军隶焉;(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三统军隶焉;各置官署。以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咨议谯人刘瞻为西河通守。”

刘瞻,任涪州刺史,《全唐文》[10]卷3唐高祖《劳涪州刺史刘瞻书》云:“涪州之全,卿之力也。功绩垂成,念自勖励。富贵之事,非卿而谁。”《册府元龟》[11]卷133亦云:“刘瞻为涪州刺史。时刘武周连年为寇,邻城多陷,贼数攻之,辄为瞻所败。帝下书劳之曰:涪州之全,卿之力也。功绩垂成,念自勖励,富贵之事,非卿而谁。”刘瞻任涪州刺史事,《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

不过,玩味《册府元龟》文义,考虑到涪州与刘武周据地并不相连,这里的涪州,可能系“浩州”之误,“浩”与“涪”当因形近而误。又浩州西河郡,不仅与刘武周据地相接,而且与刘瞻任职西河通守相一致。

孙荣 约贞观年间(627-649年)

孙荣,乐安人。远祖孙权,汉末三国东吴政权的建立者。据李志暕《兴圣寺主尼法澄塔铭(并序)》,法澄法师的传承世系是:远祖孙权,祖孙荣,涪州刺史;父孙同,同州冯翊县令;法澄法师为孙同次女。

孙荣为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其任职依据是李志暕《兴圣寺主尼法澄塔铭(并序)》,该墓志见于《全唐文》卷100、王昶《金石萃编》[12]卷78、洪颐煊《平津读碑记》[13]卷5。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此,将孙荣的任职时间定在贞观年间(627-649年)。

权文诞 约贞观年间(627-649年)

权文诞,天水略阳人。关于权文诞家族的世系,《全唐文》载有权德舆不少文章可以考论。据《全唐文》卷501《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并序)》,契微和尚的世系是:十代祖安邱敬公权翼,前秦仆射;曾祖权文诞,唐银青光禄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荆州都督府长史、平凉郡开国公。祖权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伯祖权崇基,户部郎中;伯祖权崇先,水部员外郎;父权同光,进士,唐河南县尉、长安县丞、翰林详定学士;伯兄权无侍,进士,益州成都县尉;仲兄权若讷,进士,歙、桂、梓三州刺史。

据《全唐文》卷503《叔父故朝散郎华州司士参军府君墓志铭(并序)》,权隼,字子鸷。其世系为:十二代祖安邱敬公权翼,前秦司徒;四代祖权文诞,历开府仪同三司,涪、常二州刺史,封平凉公。曾祖权崇本,滑州匡城县令;祖权无侍,益州成都县令;父权囗,许州临颍县令。权隼,权囗子,曾试守河西尉、鄢陵丞、楚州宝应丞、宋州宋城县丞、福昌丞、华州司士等。夫人陈郡殷氏,唐曹州司法、丽正殿学士殷践猷之孙,清河尉殷寅之女,给事中、杭州刺史殷亮之妹;侍御史、郴州刺史殷永之姐。有子5人。长子殷少成,桐庐尉;次子殷少清,经术甲科;有女5人。长女适安福尉刘公范;次女适常州司仓齐畅。

据《全唐文》卷503《再从叔故试大理评事兼徐州蕲县令府君墓志铭(并序)》,权有方的世系是:曾祖权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祖权若讷,唐右补阙,起居郎,桂、歙、梓三州刺史;父权仿,唐杭州紫溪县令;权有方,曾任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太子通事舍人、陈州司法参军、亳州司士参军、以大理评事兼徐州蕲县令;夫人河间刘氏,乐城公刘仁轨之元孙。子权长儒,举进士甲科。

据《全唐文》卷504《再从叔故京兆府咸阳县丞府君墓志铭(并序)》,权达世系为:十二代祖前秦安邱敬公,即权翼;四代祖平凉公,即权文诞;曾祖权崇本,唐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祖权若讷,唐通议大夫,桂、歙、梓三州刺史;父权僎,唐深州安平县令;权达,曾任家令寺主簿、同州冯翊县尉、河南府登封主簿、京兆府咸阳县丞等;夫人南阳张氏,有子权埙。

据《全唐文》卷504《唐睦州桐庐县丞柳君故夫人天水权氏墓志铭(并序)》,权氏世系为:十二代祖权翼,前秦仆射,安邱敬公;曾祖权崇本,滑州匡城县令;祖权无侍,益州成都县尉;父权囗,许州临颍县令;权氏适睦州桐庐丞河东柳君。

据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引《新唐书·表五下》权氏:“文诞,涪、常二州刺史”。称权文诞乃隋代仪同、鄜城公权荣之子。

关于权文诞任职涪州刺史的时间,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据《全唐文》卷501《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并序)》“曾祖文诞,皇银青光禄大夫涪、常二州刺史、荆州都督府长史、平凉郡开国公。祖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与兄户部郎中崇基、水部员外郎崇先,皆以文学政事,显名于贞观(627-649年)、永徽(650-655年)之际。”定其任职时间在贞观年间(627-649年)。又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九《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权文诞。

夏侯 绚永徽元年至三年(650-652年)

夏侯绚,沛国谯人。据《大唐故使持节睦州诸军事睦州刺史夏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14],祖夏侯裕,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侍郎,鄀、邵、梁、贝四州诸军事四州刺史,广阿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夏侯绚,曾任秦府左一军司马、宜君土门县令、河东县令、郎州刺史、利州刺史、涪州刺史、蜀王府长史、使持节睦州诸军事睦州刺史,永徽五年(654年)卒,享年60岁。夏侯绚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据墓志将其任职时间定在永徽元年至三年(650-652年)。

关于夏侯绚在涪州的治绩,墓志评价是“跨孕玉之荊岑,居然镇静;临濯逯郑煲猿吻濉囗训天人,妙简良士。攀小山之(偃)桂,藉长坂之崇兰。继踵贾生,比肩董相。元僚之任,岂易其才。”

柳宝积 显庆年间(656-661年)

柳宝积,名积,字宝积,河东解东人。据《大唐故使持节颍涪二州刺史上柱国柳府君墓志铭并序》,祖柳道茂,周河北郡太守,赠陕州刺史、怀公;父柳孝斌,隋淮南郡霍丘县令;柳宝积曾诏举贤良,对策甲科。曾任城门郎、仪同、凤州黄花县令、尚书职方员外郎、雍州栎阳县令、汴州别驾、朝散大夫、守纪王府谘议参军、西州道行军长史、歧州别驾、上护军、柱国、怀州长史、上柱国、涪州刺史。龙朔元年(661年)薨于涪州刺史任。另,柳宝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5]、《元和姓纂》[16]有载。据《元和姓纂》,柳宝积有二子,一曰明逸,刑部员外;一曰明肃,度支郎中。《全唐文补遗》[17]第七辑收录有《柳明逸墓志》。

柳宝积在任职西州道行军长史期间,曾参加唐王朝的征焉耆之战[18]。

柳宝积在任职颍州刺史期间,曾修建椒陂塘。《新唐书·地理志二》颍州汝阴县注:“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润水溉田二百顷,永徽(650-655年)中,刺史柳宝积修。”

柳宝积任职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据《大唐故使持节颍涪二州刺史上柱国柳府君(积)墓志铭并序》,明言其任涪州刺史,且薨于任。其任职时间,杨晓等定在显庆(656-664年)中至龙朔元年(661年)[19]。按照墓志所言,可直接确定为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

宋祯 天授年间(690-692年)

宋祯,字麟福,广平人。宋祯,《〈偃师杏园唐墓〉的科举史料价值》[20]一文作宋桢。据《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宋府君墓志铭并序》[21],宋祯的世系为:曾祖宋虔,隋莱州司功参军事。祖宋公弼,唐蒲州长史,渠、蔚二州刺史。父宋大师,洛州司法参军事、密县令。宋祯好尚必奇,曾参加武举,授上柱国。曾任昭武校尉、利州嘉川府左果毅都尉;游击将军、幽州昌平府左果毅都尉;宁远将军、忻州秀容府折冲都尉;朝议大夫,涪州刺史;大中大夫,平狄军大使,兼朔州刺史;庆州刺史;正议大夫,延州刺史。有兄宋撝,字去伐,曾参加科举,射策甲第。曾任幽州安次县丞、滑州韦城县丞、潞州黎城县令、亳州城父县令、朝散大夫等。参见《大周故朝散大夫行亳州城父县令宋府君墓志铭并序》。

宋祯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宋祯墓志所言时序将其任职时间定在天授年间(690-692年)。

关于宋祯在涪州刺史任的治绩,《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宋府君墓志铭并序》评价说:“属戎渝梗叛,忠、万流亡。君殄灭逋丑,招抚离散,策勋叙效,王命是加。”

杜贤意 武后年间

杜贤意,《元和姓纂》卷6陕郡杜氏云:“贤意,涪州刺史”。杜贤意,有兄杜善贤为长安令,面黑,为刘行敏作诗《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善贤长安令三人皆黑)》所嘲,其诗云:“叔慎骑乌马,僧伽把漆弓,唤取长安令,共猎北山熊。”参见《太平广记》[22]卷254《刘行敏》引《启颜录》。

杜贤意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列入“待考录”,未言具体时代。据百度百科“房陵公主”[23]条,房陵公主(619-673年),唐高祖李渊第六女。621年,封永嘉公主,下嫁窦奉节。654年,改封房陵大长公主,后下嫁贺兰僧伽。而贺兰僧伽死于咸亨四年(673年)之前。据此,约可推定杜贤意任职涪州刺史在武后时期。

李延光 圣历二年(700年)

李延光,陇西成纪人。祖父李志廉,唐上开府、陕东道行台、度支郎中,赠使持节卫州刺史。李延光任涪州刺史,《新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见于《唐故中散大夫涪州刺史上柱国李府君墓志并序》。志文第15行云:“寻除使持节,涪州诸军事,守涪州刺史。”关于李延光任职涪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开元七年(719年),估计有误,开元七年(719年)实为李延光卒年。贺忠辉将其任职定在武周圣历二年(700年)。并云:“郁贤皓《唐刺史考》卷221‘涪州(涪陵郡)’失记。有误。”[24]

杨思 神龙元年至二年(705-706年)

杨思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见于《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涪州诸军事行涪州刺史武当郡开国公杨府君墓志之铭》[25]。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任职时间定于神龙元年至二年(705-706年)。

朱敬则 神龙二年(706年)未就任

朱敬则(635-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祖朱憎宁,字子须,隋濉州太守;父朱操,字道濡,唐开府仪同;母亲:赵氏;兄朱仁轨,字德容,官太子洗马;弟朱玘,官著作郎、礼部尚书;弟朱瑉,官太子典膳;妻戈氏;有子朱光顺、朱光迪,有孙朱守温、朱守同、朱守和、朱守滔。朱敬则家族以孝义被世人称扬,从北周到唐朝,三代旌表。

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以辞赋知名。咸亨年间(672年),唐高宗召见,拟重用,因中书舍人李敬玄贬毁,授洹水县尉。后任右补阙。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长安三年(703年),朱敬则进谏,武后提升其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代理宰相一职。他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他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他荐魏知古;右史缺,他荐张思敬,武则天认为他知人识才。神龙元年(705年)调任郑州刺史。706年,因侍御史冉祖雍一向与朱敬则不和,诬告他与王同皎亲善,贬为庐州刺史。景云三年(712年)病逝。朱敬则,《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对于朱敬则,《旧唐书》[26]评价说:“朱敬则文学有称,节行无愧,谏诤果决,推择精真,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惜乎相不得时矣!”“少连为绝。守道安贫,怀远当仁。”毛泽东评价说:“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7]

朱敬则任涪州刺史,在其调任郑州刺史之后,出任庐州刺史之前。《新唐书·朱敬则传》云:“出为郑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庐州”。又见《册府元龟》卷522、李贽《藏书》[28]卷1《大臣传》、邵经邦《弘简录》[29]卷37、董诰《全唐文》卷170、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等。不过,《旧唐书·朱敬则传》云:“神龙元年(705年),出为郑州刺史,寻以老致仕。二年(706年),侍御史冉祖雍素与敬则不协,乃诬奏云与王同皎清善,贬授庐州刺史”。并未言及其任涪州刺史一事。

朱敬则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神龙二年(706年),但未到任。

平贞昚 神龙年间(705-707年)未就任

平贞昚,字密,一字间从,燕国蓟人。据《全唐文》卷229张说《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平贞昚的世系为:北齐司空公平鉴之曾孙,秘书郎平子敬之季孙,偃师令平直容之叔子。平贞昚,司成馆进士。曾任卢州慎县尉、冀州大都督府曲沃县尉、晋州洪洞县主簿、雍州新丰县尉、检点判官、监察御史里行、奉使黔中监选、监察御史、右台监察御史、右肃政殿中侍御史、司勋员外郎、温州固安令、鸿州栎阳令、括州员外司仓、吉州司马、司门郎中兼卫王司马、正除卫王司马、太子左庶子、涪州刺史、卢州司马、左谕德兼荣文馆学士、摄詹事东都留守、常州刺史等。著有《淳孝》《友悌》传各1篇;《先君亲友传》10卷;《家谱》《家志》各10卷;《河南巡察记》10卷。有《文集》10卷。

平贞昚任职涪州,其原因是“以节愍之祸,出为涪州刺史”,但“未往”。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此,定其任职时间是神龙年间(705-707年),但未就任。

周利贞,先天年间(712-713年)

周利贞(656-719年),字正,汝南郡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唐代著名酷吏。初以门荫进入国子监,明经科擢第,解褐钱塘尉。后历蜀县丞、大理寺主簿、太府寺丞、右台御史、司勋员外郎、大理正、御史中丞、广府都督兼委按察使、邕州长史。历任刺史、都督、都督别驾15州,长史、司马7州,前后总28政。封巢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周利贞,《旧唐书》《新唐书》有传。参见《唐故正议大夫上柱国巢县开国男邕府长史周君(利贞)墓志铭并序》[30]。

关于周利贞任涪州刺史一事,《旧唐书·周利贞传》未有言及。欧阳修《新唐书》卷209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酷吏》云:“先天(712-713年)初,为广州都督,……颛事剥割,夷獠苦其残虐,皆起为盗,诏监察御史李全交按问,得赃状,贬涪州刺史。开元(713-741年)初,诏:‘利贞及滑州刺史裴谈,……皆酷吏,宜终身勿齿。’寻复授珍州司马。”《全唐文》卷152有《二月戊子敕》曰:“涪州刺史周利贞……等十三人皆为酷吏……并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该事还见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1唐纪二十七开元二年(714年)二月、朱熹《通鉴纲目》[31]卷43上、彭大翼《山堂肆考》[32]卷118《性行》、徐元太《全史吏鉴》[33]卷7、严衍《资治通鉴补》[34]卷211唐纪27、朱瞻基《五伦书》[35]卷18《君道十七》、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等。

周利贞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先天年间(712-713年)。

颜谋道 开元五年至六年(717-718年)

颜谋道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见于《千唐志斋藏志·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和州刺史上柱国琅邪开国伯颜府君墓志铭》[36]。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任职时间约定在开元五年至六年(717-718年)。

张朏 天宝(742-756年)初年

张朏,先世范阳人,因中原战乱,“马渡丹阳,龙战河洛,烟尘北拥,冠冕南迁”,成为襄阳人。曾祖张则,隋囗阳县令;祖父张弼,唐益州功曹参军,赠安州都督;父张晦之,桂坊正字、左率府兵曹参军;伯父张柬之,中书令汉阳郡王,赠越州都督,扶危宗社,勋庸太常,系唐代名相、政治家。其太夫人韦氏,安府户曹玄宝之女,封冯翊县太君。夫人陇西李氏,陇西郡君,刑部尚书李乾囗之孙,相州尧城县令李昭礼之女,中书令李昭德之侄女。

张朏之父早亡,受养于张柬之。曾先后任荆州参军、抚州参军、太子通事舍人、将作监主簿、太仆寺丞、太子文学、定州司马、邢州长史、朝散大夫、泾州别驾、渠州剌史、涪陵郡太守、零陵郡太守、临川郡太守、新定郡太守。天宝十载(751年)病逝。参见《唐文拾遗》[37]卷19张回《唐故太中大夫守新定郡太守张公墓志铭(并序)》。

张朏任涪州刺史一事,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天宝(742-756年)初年。关于张朏任职涪州等郡的治绩。墓志有“蜀山云平,非无叱驭;湖水天浸,岂惮洪波?江南听采菱之词,成中和之曲;新安逢江水见底,比清镜岂如。”其中,“蜀山云平,非无叱驭”当系其任职渠州、涪州的评价。

郑令珪 广德元年(763年)

郑令珪,唐代广德年间(763-764年)任涪州刺史、涪州团练使。关于郑令珪任涪州刺史一事,《旧唐书》《新唐书》均未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只见于涪州方志文献和白鹤梁题刻文献[38]。方志文献见于清同治《重修涪州志》卷4《秩官志·历代秩官》、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和《涪陵市志》[39];题刻文献见于《谢昌瑜题记》和《向仲卿等题记》。另《卢棠题记》有“郑使君石刻”语。

郑令珪治理涪州的治绩,无可详考。但他对涪陵文化却影响巨大,首创白鹤梁题刻,系白鹤梁题刻之祖。《涪陵市志》第12页《大事记》云:广德二年(764)二月,长江水位退至白鹤梁上土人所镌石鱼以下四尺。当地故老传言:“石鱼见,即年丰稔”。涪州刺史郑令珪在石鱼附近刻石记载此事,后谓“广德题记”,为涪州白鹤梁题刻之始。据陈曦震《水下碑林――白鹤梁》介绍,郑令珪先后在白鹤梁有题刻3段。

郑令珪在白鹤梁镌刻有一对石鱼,主要为一对雌雄鲤鱼,每鱼鱼身有36个鳞片,双鱼共计72个鳞片,一前一后,一含芝草,一含莲花,分别称为芝草鱼和莲花鱼,二鱼作溯江翔游状,这就是所谓的“唐鱼”。这是白鹤梁石鱼题刻中最早的鱼刻,它价值极高,经实测,唐鱼鱼眼所处高程为137.91m,与长江涪陵水尺零点水位十分接近,不仅是白鹤梁石鱼题刻众多石鱼中惟一起着“石鱼水标”作用的石鱼,而且是长江中惟一保存完好的连续使用1 000年以上的枯水位观测水标。郑令珪石鱼,因岁久模糊而在清代被当时涪州牧萧星拱重镌,故真正的“唐鱼”今已不存。郑令珪所刻石鱼问世以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所刻双鱼、36鳞、72鳞往往成为其后人们吟咏的对象。如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刘忠顺等唱和诗》称:“七十二鳞波底镌,一含芝草一含莲。出来非自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南宋绍兴戊辰年(1148年)《何宪、盛辛唱和诗并序》说:“职课农桑表勤惰,信传三十六鳞中。”“须知显晦将千载,往哲摽名岁大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陈廷璠书王士祯诗》称:“涪陵水落见双鱼,北望乡园万里余;三十六鳞空自在,乘潮不寄一封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山老人刘镕经《游白鹤梁》云:“两三鸣鹤摩天渐,卅六鳞鱼兆岁丰。”

另,郑令珪在白鹤梁还刻有一幅“秤斗图”。

刘逸 肃宗、代宗年间

刘逸,曾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40]328《刘斌墓志》云:“公讳斌……公曾门皇任汴州刺史。王父讳暠,皇任朝散大夫、黄州别驾。叔祖秦,皇任中散大夫、太常寺丞。烈考讳适,皇任邠州长史。叔父讳逸,皇任银青光禄大夫、涪州刺史。”黄楼据墓志将刘逸任职涪州刺史的时间约定在肃、代时期[41]。

郑先进大历年间(766-779年)

郑先进,曾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其任职见于《大唐故朝散大夫试酒(?)州司马荣阳郡郑(溥)府君墓志铭并序》[42],志文第5行称郑溥“曾祖先进,皇涪州刺史。”郑先进任职涪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墓志定在肃宗、代宗年间。贺忠辉据墓志定在大历年间(766-779年)[43]。

王纵 大历年间(766-779年)

王纵,曾任涪州刺史。戴叔伦有《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诗,诗云: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王纵任涪州刺史一事,《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加以收录,定其任职在大历年间(766-779年)。

王仙鹤 代宗、德宗年间

王仙鹤,字劲,太原人。据《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墓志铭并序》[44],王仙鹤的世系是:曾祖王千石,性仁孝,《法苑珠林》第四十九卷《感应缘》有王千石有坟墓之感。唐、绥、慈三州刺史,有《议沙门不应拜俗状》。祖王仁嗣,果州刺史;父王元佑,延安郡太守。王仙鹤,累迁南、涪、万三州刺史。还曾任赵王府谘议参军、道州长史等。

据《大唐故抚州刺史兼使御史王君(沼)墓志》,王沼的世系为:曾祖王仁嗣,夔、果二州刺史;祖王元佑,延安郡太守;父王仙鹤,涪、万二州刺史。王沼曾任抚州刺史等。

王仙鹤任职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毛阳光据《大唐故抚州刺史兼使御史王君(沼)墓志》将其任职时间定在代宗、德宗年间[45]。

关于王仙鹤在涪州刺史任的治绩,《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墓志铭并序》评价云:“累迁南、涪、万三州刺史。各因其俗,咸便于人。涪陵贼帅康朝等,聚徒甚众,作害已深。公下车驰檄,面赙请罪。”

吴诜 贞元四年(788年)

吴诜,唐代军将。安史乱间,李晟收复长安之战,吴诜为副元帅、兵马使。据《旧唐书·德宗纪》《人物志》[46],贞元三年(787年)任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贞元四年(789年)因福建军士为乱,吴诜被贬为涪州刺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3唐纪四十九贞元四年(788年)四月云:福建观察使吴诜轻其军士脆弱,苦役之。军士作乱,……辛未,以太子宾客吴凑为福建观察使,贬吴诜为涪州刺史。该事亦见于《册府元龟》卷153、邵经邦《弘简录》卷6、严衍《资治通鉴补》卷233唐纪四十九、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裴郧 贞元年间(785-805年)

据《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表一上》中眷(河东闻喜)裴氏,祖裴安期,父裴后己,后己生有裴郁、裴邠、裴郧、裴鄅、裴郜五子。裴郧,曾为涪州刺史。裴郜有子裴乂为元和(806-820年)、长庆(821-824年)间福建观察使。

关于裴郧任涪州刺史一事,《旧唐书》《新唐书》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无载。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裴郧。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任职定在贞元年间(785-805年)。

裴郧在涪州任内,治绩无考。但裴郧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为亲家,从而留下了一些咏赞涪州的诗作。元和十一年(816年),元稹续娶涪州刺史裴陨之女裴淑为妻。裴淑,字柔之。约生活于唐顺宗永贞(805-806年)至文宗太和年间(807-835年)。河东闻喜人。出身士族,有才思,工于诗。因裴淑心思涪州,故元稹先后写诗劝慰。其《寒食日》诗云:“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又《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诗云:“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料得小来辛苦学,又因知向峡中弹。别鹤凄清觉露寒,离声渐咽命雏难。怜君伴我涪州宿,犹有心情彻夜弹”。元稹抒情怀,视涪州为故乡,情深意切。裴淑现存《答微之》诗作一首。诗云: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唯愁别近亲。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路怤 贞元十四年(798年)

路怤,据维基百科,贞元年间(785-805年)曾任岳州刺史。贞元十四年(798年)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无载。王钦若《册府元龟》卷700云:路怤为涪州刺史,贞元十四年,以赃追夺两官,仍勿齿三五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将其任职定位在贞元十四年(798年)。从《册府元龟》的记载来看,路怤为贪官,其治理涪州可想而知。

南承嗣 元和元年(806年)

南承嗣,顿丘人,唐代名将南霁云之子。南霁云,又名南八(排行第八),曾任睢阳郡太守、特进左金吾卫将军。“安史之乱”间曾与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守雎阳城,阻遏叛军南下,苦战殉国。唐宣宗时,与马周、褚遂良、娄师德、张九龄、张柬之、张巡、许远、柳浑等37位名臣名将,图像凌烟阁。

南承嗣,曾任婺州别驾、施州刺史、涪州刺史、永州刺史等。南承嗣任涪州刺史一事,见于《新唐书》卷192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中·南霁云传》、《古今姓氏书辩证》[47]卷20南氏,《柳河东集》[48]卷3、卷23、卷39,《诂训柳先生文集》[49]卷5、卷23,《注释音辩柳集》[50]卷39奏状,邵经邦《弘简录》卷55,王志坚《四六法海》[51]卷5以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和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等。

南承嗣任职涪州刺史,其任职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元和元年(806年)。南承嗣秉承家风,以忠烈自许。永贞元年(805年),征讨剑南西川刘辟,南承嗣率军征之。同治《涪州志》云:“南承嗣,为涪陵守,奉命剿蜀,昼夜不释甲,有忠烈碑,见《一统志》。《山堂肆考》:南承嗣,霁云子也,历施、涪二州,为刺史,柳宗元称其服忠思孝,无替负荷,见《张雎阳潮碑》,崇祀名宦祠。”南承嗣率兵殊死作战,“昼不释刃,夜不释甲”,但在叛乱平定后,他却因诬陷而被贬湖南永州,与被贬的时任永州司马的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成为好友。柳宗元为他写有《为南承嗣请从军状》《为南承嗣上中书门下乞两河效用状》《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还为其父写有《唐故特进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阳庙碑并序》。

宋君平 元和十五年(820年)

宋君平,其父曾任崇文判官、武陟尉等职,后因武成节度使高崇文为报私仇而被杀。参见《唐语林》[52]。

宋君平,曾任涪州刺史。王钦若《册府元龟》卷700云:“宋君平为涪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坐赃,削官一任。”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此定其任职时间是元和十五年(820年)。从《册府元龟》的记载看,宋君平为贪官,其治涪可想而知。

李紩 元和年间(806-820年)

李紩,京兆人,祖籍辽东襄平。七世祖李弼,西魏八柱国之一;祖李承休,吴房县令,藏书家;父李泌(722-789年),字长源。唐代宰相,著名政治家。贞元(785-805年)中,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封邺侯。有《文集》20卷。李泌有子5人,李囗,高陵尉;李繁,和州刺史,著有《邺侯家传》;李囗,咸阳尉;李紩,涪州刺史;李绚,华州文学。

李紩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康熙、乾隆、同治《涪州志》无载。其任职参见《新唐书·表二上》辽东李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21、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作李绂)。其任职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元和年间(806-820年),但具体任职时间不详。

李续/李续之 大和元年(827年)

李续,亦作李续之。《中国名人志》[53]第五卷云:“曾官拾遗,阿附宰相李逢吉,与张又新等号‘八关十六子’。唐敬宗时,屡迁度支、吏部员外郎,金部郎中。后贬涪州刺史。李训用事,召为尚书郎。李训败,复贬。”

李续任涪州刺史,见于劳格《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54]卷4、沈炳震《唐书合钞》[55]卷17本纪十七及卷218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刘昫《旧唐书》卷17上本纪第十七上、欧阳修《新唐书》卷174列传第九十九等。

李续之为涪州刺史,见于刘昫《旧唐书》卷149列传第九十九《张又新传》、沈炳震《唐书合钞》卷200列传第一百、董诰《全唐文》卷70、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等。

《全唐文》卷70《贬张又新李续之诏》云:朕在亿兆人之上,不令而人化,不言而人信者,法也。法行则君主重,法废则朝廷轻。田伾常挂亡命之章,偷请养贤之禄,迹在搜捕,公行人间。而更冒选吏曹,显拟君左,及黄枢覆验,乌府追擒,证逮皆明,奸状尽得,三移宪牒,一无申陈,众状满前,群议溢耳。终则步健不至,锒铛空来,蔑视纪纲,颇同侮谑。顾兹参画,负我上台,阅视连名,伊尔二子。又新可汀州刺史,续之可涪州刺史。

李续/李续之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定于大和元年(827年)。

张又新 大和年间(827-835年)

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曾祖张鷟(约660-740年),字文成,自号浮休子,人称“青钱学士”。唐代小说家。曾任岐王府参军、长安县尉、鸿胪丞、御史等职。著有《朝野佥载》。父张荐(744-804年),字孝举。曾任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卒,谥宪。著有《文集》30卷、《灵怪集》2卷。张又新,曾举博学鸿词科第一。元和九年(814年)状元,三元及第,时号“张三头”。历官左右补阙,依附李逢吉,成为“八关十六子”之一,被荐为司马。李逢吉败,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依附李训,迁刑部郎中。李训败,贬申州刺史。张又新好美人,誓娶靓妻,曾说:“我少年有美名,志不在任官,惟得美妻,平生足矣。”又有诗“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嗜饮茶,常品尝各地名泉,著有《煎茶水记》1卷。

张又新,曾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56]卷14云:“《煎茶水记》一卷,唐涪州刺史张又新撰。”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57]卷10、马端临《文献通考》[58]卷218《经籍考四十五》同。张又新与李续之为同时代人,故定在大和年间(827-835年)。

杨成器 大和年间(827-835年)

杨成器,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人。《新唐书·表一下》杨氏越公房:“成器,涪州刺史”。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杨成器。杨成器与杨於陵为从兄弟行。按:杨於陵,字达夫,后魏杨钧第八世裔孙。少有奇志,18岁中进士,授润州句容主簿。历官唐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潼关防御、镇国军使、浙东观察使,入为京兆尹,官至户部侍郎、弘农郡公。因居长安朱雀街南新昌坊,系越公房分支“新昌房杨氏”始祖。杨於陵与刘长卿、毛仙翁、权载之等有诗作唱和。

杨成器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定在大和年间(827-835年)。

韩秀升 中和二年(882年)

韩秀升,曾任涪州刺史,受邛州阡能起义影响,起兵反唐,兵败被俘杀。事见欧阳修《新唐书》卷189列传第一百一十四《高仁厚传》、郭允蹈《蜀鉴》[59]卷7、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60]卷24、严衍《资治通鉴补》卷255唐纪七十一、邵经邦《弘简录》卷64、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等。《涪陵辞典》[61]有传。

韩秀升任涪州刺史,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将其定在中和二年(882年)。

张濬 光启年间(885-888年)

张濬(?-903),字禹川,郡望河间,实宿州符离人。祖张仲素,累官至中书舍人。父张镣,官卑,家寓宿州。张濬,太常博士,曾任度支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都统判官、户部侍郎、平章事、判度支、河东行营兵马都招讨宣慰使等职。有三子,其二子张格仕于王建,三子仕于杨行密。张濬与诗僧贯休多有交往。《全唐诗》[62]卷837有贯休《绣州张相公见访》,诗云:“德符唐德瑞通天,曾叱谗演玉座前。”又卷831有贯休《晚春寄张侍郎》,诗云:“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

张濬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均未言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收录有涪州刺史张濬。光启年间(885-888年),张濬任涪州刺史。时涪州城水井较少,他亲自考察,寻找山泉,用竹笕导流入城供居民饮用。同治《涪州志》云:“张濬,光启(885-888)中为涪陵刺史,郡城旧之井泉,濬求山谷得水源,导之使注不竭,民利赖之,崇祀名宦祠。”又《舆地碑记目》卷4《涪州碑记》有《堂千福院水泉记》,注:“光启(885-888)中,太守张濬撰”。又同治《涪州志》云:“《唐千福院水泉记》,光启(885-888)中太守张濬撰。”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碑目》将其任职时间定在光启年间(885-888年)。

尚汝贞 昭宗初年

尚汝贞,曾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全唐文》卷903李磎《授尚汝贞涪州刺史朱塘恩州刺史婺州刺史蒋瑰检校仆射等制》云:“敕。朕思报功臣以郡事,念远人以司牧。惟是二者,寤寐疚怀。具官尚汝贞,在先皇帝时,扈銮驾功高,建隼囗布政,非时见代,可为愍然。具官朱塘,将兵之材,号为严肃。劳绩声著,罢免岁深。惟涪与恩,远郡之沃饶者也。资人以优尔,亦资尔以救人。且以元武之尊,夏官之长,各从官叙,以宠荣之。具官蒋瑰,婺人言有政化,恳乞增秩。端右之命,以徇其请。各坚尔志,无或变渝。可依前件。”该制又见于李昉《文苑英华》[63]卷411。

关于尚汝贞任涪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定在昭宗初年。

王宗本 天复三年至天祐四年(903-907年)

王宗本,本名谢从本。初事陈敬瑄为资、简都制置应援使。后降附蜀高祖王建,改姓名,蜀高祖录为假子。历渝州刺史,开、道都指挥使。出兵荆南,定四州,迁武泰军留后[64]2046。

王宗本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资治通鉴》天复三年(903年)十月,“(王)建以(王)宗本为武泰留后,武泰军旧治黔州,宗本以其地多瘴疠,请徙治涪州,建许之。”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据此将其任职时间定在天复三年至天祐四年(903-907年)。

陆弼 唐代

陆弼,曾任职泸州,见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帝臣纂修十二卷本《泸州志》,参见《泸州市历代旧志提要》[65]。

陆弼,曾任涪州刺史。《旧唐书》《新唐书》及历代涪州方志均无载。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亦未收录。马端临《文献通考》卷90《郊社考23》云:“灵济公庙在梓州射洪县白崖山下。唐中书舍人陆弼贬涪州刺史,卒葬山侧,土人立庙,水旱祷之必应。伪蜀封洪济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诏封公号。”

韩君祐 唐代

韩君祐,曾任涪州刺史。《新唐书·表三上》韩氏:“君祐,涪州刺史。”又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9《秩官志·文职》引《四川通志》有涪州刺史韩君祐。韩君祐系卫尉少卿韩华之子。关于韩君祐任涪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列入“待考录”,未言具体时代。

宋庭瑜 先天年间(712-713年)

宋庭瑜,曾任司农少卿、涪州别驾(相当于州牧副贰),庆州都督、广州都督等职。刘昫《旧唐书》卷193列传第一百四十三《列女》云:“宋庭瑜妻魏氏,定州鼓城人,隋著作郎彦泉之后也,世为山东士族。父克己,有词学,则天时为天官侍郎。魏氏善属文。先天(712-713年)中,庭瑜自司农少卿左迁涪州别驾。魏氏随夫之任,中路作《南征赋》以叙志,词甚典美。开元(713-741年)中,庭瑜累迁庆州都督。初,中书令张说年少时为克己所重,魏氏恨其夫为外职,乃作书与说,叙亡父畴昔之事,并为庭瑜申理,乃录《南征赋》寄说。说叹曰:‘曹大家《东征》之流也。’庭瑜寻转广州都督,道病卒。魏氏旬日亦殒,时人莫不伤之。”清张纶英有《楷书宋庭瑜妻立轴》。

[1][清]董维祺.康熙涪州志[BZ/OL].电子本.

[2][清]多泽厚.乾隆涪州志[BZ/OL].电子本.

[3][清]吕绍衣,傅炳墀,等.同治重修涪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成都:巴蜀书社,1992.

[4]施纪云.涪陵县续修涪州志[M].民国十七年(1928年)本

[5]郁贤晧.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6]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志[M].贵阳:贵阳民族出版社,2007.

[7][清]卫既齐,主修;[清]吴中蕃,[清]李祺,等,撰;[清]阎兴邦,补修.贵州通志[M].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刻本.

[8]明嘉靖思南府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四部丛刊景(影)宋刻本.

[10][清]董诰.全唐文[M].清嘉庆(1797-1820年)内府刻本.

[11][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明刻初印本.

[12][清]王昶.金石萃编[M].清嘉庆十年(1805年)青浦王氏经训堂刻本.

[13][明]洪颐煊.平津读碑记[M].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

[14]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三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15][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7]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8]樊波,李举刚.新出唐代墓志所见西域史事二题[J].西域研究,2009(4).

[19]杨晓,吴炯炯,《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二)[J].甘肃社会科学,2011(1).

[20]许有根,《偃师杏园唐墓》的科举史料价值[J].文化学刊,2008(1).

[21]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2][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3]房陵公主[BZ/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ebwWA0AbyXdEcbsDr5Kri6SjuhDiecjMtVU5pUPpDlEA7 MKU5IoWHczuk8_hv4IcUTwAbb0CFWcrziOs_88GK.

[24]贺忠辉.《唐刺史考》补[J].文博,1998(1).

[25]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八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26][五代]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8][明]李贽.藏书[M].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焦竑刻本.

[29][明]邵经邦.弘简录[M].清康熙(1661-1722年)刻本.

[30]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31][宋]朱熹.通鉴纲目[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明]徐元太.全史吏鉴[M].清嘉庆八年(1803年)鉴湖亭刻本.

[34][明]严衍.资治通鉴补[M].清光绪二年(1876年)盛氏思补楼活字印本.

[35][明]朱瞻基.五伦书[M].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内府刻本.

[36]河南文物研究所,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7]陆心源.唐文拾遗[M].清光绪(1875-1908年)刊印本.

[38]曾超.三峡国宝——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9]《涪陵市志》编纂委员会.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0]胡戟,荣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1]黄楼.《唐刺史考全编》订补——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为中心[J].吐鲁番学研究,2014(1).

[42]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43]贺忠辉.《唐刺史考》增补[J].文博,2000(2).

[44]吴钢.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5]毛阳光.《唐刺史考全编》新补订[J].文献,2006(1).

[46]人物志[BZ/OL].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44&index=740&.

[47][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四库全书本.

[48][唐]柳宗元.柳河东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9][唐]柳宗元.诂训柳先生文集[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唐]柳宗元.注释音辩柳集[M].元刻本.

[51][明]王志坚.四六法海[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52][唐]王谠.唐语林[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53]《中国名人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名人志(第五卷)[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54][清]劳格.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M].清光绪(1875-1908年)刻月河精舍丛钞本.

[55][清]沈炳震.唐书合钞[M].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海宁查世倓刻本.

[56][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57][金]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M].清道光二年(1822年)南浔瑞松堂蒋氏刻本.

[5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清浙江书局本.

[59][宋]郭允蹈.蜀鉴[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M].四部丛刊景(影)宋刻本.

[61]《涪陵辞典》编纂委员会.涪陵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6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扬州诗局刻本.

[63][宋]李昉.文苑英华[M].明刻本.

[64]《中国名人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名人志[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65]马小彬.四川历代旧志提要[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6]曾超,张正武.西南地区白鹤梁题刻唐宋涪州牧考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丹涪]

K242.7

A

1674-3652(2015)03-0022-12

2015-03-25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10XMZ013);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12BMZ02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关系研究”(13BMZ331);重庆市涪陵区特别项目“涪陵历史人物研究”;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曾超,男(土家族),重庆黔江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原因解析
试论丁原的骑都尉身份
论汉朝刺史制度与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比较研究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西汉刺史制度研究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
官场攀亲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