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景点介绍汉英翻译中的创造性 ——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为例

2015-03-18胡波,曹小露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

旅游景点介绍汉英翻译中的创造性
——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为例

胡波,曹小露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外语系,江苏 泰州225300)

摘要: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译者会受到中西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差异以及译者主体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影响。汉语景点介绍的文本内容一般有信息性、呼唤性和模糊性的美学功能。译者在信息本位的指导下,应传达出文本中的信息,同时应考虑到文本的美学价值,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效果,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本位;旅游景点介绍;翻译;创造性

作者简介:胡波,硕士,讲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外语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江苏省泰州市2013 年度社会发展项目“提升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城市形象——泰州5处旅游景点英文公示语现状调查与分析”(编号:TZ201340)的部分成果。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1-0090-3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hen translating tourism text, translators might come across a range of obstacles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 of modes of thinking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also translator’s capability in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text and expressing the target text. In general, the Chinese scenic spots’ brief has the informative, vocative and fuzzy aesthetic fun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formation orient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first convey the information and then take the aesthetic value into consideration, achieving the same effect as the original text and showing creativity to some extent.

旅游景点介绍是对外形象宣传的窗口,不仅是对外信息的一种交流,也是塑造文明城市、文化城市、提升旅游景点文化层次的重要手段,因此,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对旅游景点乃至城市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涉及到双语背后的思维模式、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部分景点介绍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翻译文本在译入语文化中的合适性和对等性,主要分析译者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汉语景点介绍文本的功能特征

1.信息性。

信息性是景点介绍最基本的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景点介绍具有实用性的语体特征,通过介绍景点相关的事实,包括历史或现实发展、主题项目构成等综合信息,让游客了解景点的基本情况,景点介绍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指向性,简短的中文介绍中不仅有信息的传递,也可能会透露出一些文化背景。

2.呼唤性。

汉语的景点介绍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字里行间还担负着对游客情感性的呼唤作用,或通过语言上的修饰和润色,甚至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或是主观性评价的介入等,为游客创设一个想象的情境,符合游客的心理期待,以激起游客内心的热情和好奇心,最终达到吸引游客游览的功能。

3.模糊性。

信息性的功能决定其有客观性,而呼唤性的功能则决定其有主观性和描述性。汉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语体特征决定其有一定的模糊性,一些景点的形成特别是其背后的寓意,或是借用古诗词来渲染其历史地位,或是运用四字格来描述景点的意境,而这也正体现了汉语模糊性的美学价值。

二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限制因素

1.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翻译活动的首要限制性因素。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统一,把人与自然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道家与中国佛教都重视整体性,中国人注重整体的观点,必然会带来模糊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从总体上把握客观事物,注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符合唯物辩证法,但缺点是不善于或不重视对事物做周密的逻辑分析,因而不免具有笼统、模糊的特征。”[1]西方人惯于以分析的方法看待世界、注重客观的验证,富有理性精神,喜欢对事物进行详细深入的剖析和严密的推证,透过现象研究事物的本质,形成发达的抽象思维以及严格的逻辑推理方法。“西方人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有着传统优势。这种重形式的逻辑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认识上把重点放在深层的、具有本质特征的对象上。”[2]

2. 中西语言表达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导致两种语言的表达千差万别。”[3]模糊性与分析性思维方式的区别,导致汉语与英语最显著区别特征即为形合与意合的对立关系。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也认为,“从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 (hypotaxis) 与意合 (parataxis) 之分。”[4]汉语多以简单句、流水句为主,而英语则注重衔接和逻辑关系,尽管现代汉语也逐渐地表现出一些形合的特征,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意合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景点介绍的文本中,大多会借用古诗词中的句子来传达出景点的意境,烘托出景点氛围。

3.译者主体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也是两种文化冲突之间的彼此适应,更是译者有效处理文化冲突的体现。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目的文本也是译者主体性的直观体现,是译者创造性发挥的产物,译本不可避免总会带有译者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的痕迹,体现出译者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5]在景点介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上,也体现在对目的语文本的阐释、表达和艺术再创造上。“如何向(特定的)旅游者(有选择地)有效地译介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取决于译者的学术功力和跨文化交流的专业能力。”[6]

三景点介绍汉英翻译中的创造性

1.信息本位的原则。

景点介绍最根本的功能是信息的传达,目的是对景点进行最基本的情况介绍,因此,景点介绍翻译应遵循信息本位的原则,有效传递出汉语表达的信息,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介入,也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达到和原文在审美上的对等效果。在信息本位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应处理好五方面的矛盾:“(1)文字信息传递的效度应符合受众的语言文化心理;(2)文字信息传递应突出宏、微观层次的整体效应性;(3) 文字信息传递应把握质与量增益或删略的主题关联性;(4)文字信息传递应具简洁可读性;(5)信息传递应考虑所选择文字的诱导性特征。”[7]

2.创造性的适度发挥。

“旅游翻译虽然主要传递实用信息,但也有大量的美学信息、文化信息。中国山水诗歌翻译,既可以是翻译文学,也可以是应用翻译,因为在旅游介绍文本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如何翻译某些诗词或者诗句。”[6]“旅游英语这种跨文化性质决定了旅游英语翻译必须具有创造性。”[8]泰州市天德湖公园内共建设了体现江苏省13个城市风貌特征的展园,每个展园都围绕一个中心,突出景点的主题内涵,译者不仅要翻译文本的直接信息,也要传达出文本介绍中所追求的美学价值。

(1)展园名称翻译的创造性。

a 丛篁幽音Cong Huang Quiet Tone

“丛篁”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丛生的竹子”。 在古诗词中,“幽音”包括了鸟、虫、泉、雨、风、竹等大自然的声音。该译文中,Cong Huang只是用汉语拼音来替代,Quiet Tone指的是安静的音调,这种译法并没有译出汉语中的意思。建议改为:Exquisite Sound of Nature in Bamboo Cluster。

b 抚琴台Zither Terrace,听雨轩Pavilion of Listening to Rain

在《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2010版)中,“轩”字在古汉语中指的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而“廊”一般是“corridor”,Zither指的是“齐特琴”,terrace 指的是“露台(paved area of patio, balcony);屋顶平台(roof area)”,pavilion指的是“亭子(in park, garden)”。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琴”大多指的是“古筝”,而词典中对“古筝”的解释,是一种类似于zither的乐器。天德湖公园中的听雨轩是躲雨的地方,边上种植有芭蕉树,有种“雨打芭蕉”的意境。建议改为:抚琴台Zither Playing Pavilion,听雨轩Sound of Rain Corridor。

c草堂品茗Cottage Tea/ Tasting Tea in Thatched Hut

这个景点名称有两个版本的翻译,一个出现在标题中,另一个出现在景点文本介绍中。词典中thatched指的意思是“用茅草覆顶的”。而汉语景点介绍中指的是“青草铺设的草堂、屋面中草绿满植”等,跟字典上的意思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忠实于景点介绍文本,建议改为:Sipping Tea in Grass Covered Cottage。

d书庐深居Lu in a Book

“庐”在汉语中的意思是“茅草房”,其对应的英文是“hut, thatched cottage”,“深居”往往指的是“隐居”,过着隐士的生活,对应的英文是“seclusion”。原译中并没有译出“庐”的意思,仅仅是用汉语拼音“Lu”来替换,而且“深居”也没有体现出来。建议改为:Seclusion in Thatched Cottage。

e 山亭文会Shanting Text,文会亭Literature Exchange Pavilion

“山亭文会”的意思是以大自然为背景,在山中的亭子以文会友,古代的“文”大多指的是诗词,而译文中并没有翻译出“山亭”的意思,只是用汉语拼音“Shanting”来替换,“文”也只是用“text(文本)”来指代。建议改为:山亭文会Poem Exchange in Mid-hill Pavilion,文会亭Poem Exchange Pavilion。

f东篱菊影 Dongli Chrysanthemum Shadow

这个景点的名称借鉴于东晋末期陶渊明的诗《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译文中并没有翻译出“东篱”的意思,而是用汉语拼音“Dongli”来替换。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对这句诗的英译本为:“For I pick chrysanthemums under the eastern hedge, And far away to the south I see the mountains”。[9]译者完全可以借鉴翻译家的方法,建议改为:Chrysanthemum Shadow under the Eastern Hedge。

(2)语篇翻译的创造性。

a 泰州市天德湖公园2009年9月建成,原是第六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水韵绿城 印象苏中”的主题公园,简称“园博园”,现改称“天德湖公园”,位于泰州市周山河街区12平方公里核心位置、毗邻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中国医药城,是泰州市城市主轴上的绿核。

Tiande Lake Park in Taizhou city was built in September 2009. It was originally the theme park of the 6thJiangsu Horticulture Exposition themed on “Water-charmed Green City, Impressive Middle Jaingsu” and was short for “Yuan Bo Yuan” and is now renamed “Tiande Lake Park”. It is located in the core of the 12km2street blocks along the Zhoushan River of Taizhou city, close to the China Medical City which is a national-level high-tech zone. As a green area in the main axle of Taizhou City, …

这段文本是对公园的整体性介绍,包含了公园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历史部分涵盖了公园的发展变化。译文亦步亦趋,紧扣汉语简介,完全可以在内容上重新整合。“重组、调整主要针对长句、多句和段落为单位的翻译。”[6]前半部分关于公园名称的由来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意群,而后半部分关于其地理位置,可以放在一起。建议改为:

Built in September 2009, Tiande Lake Park was originally called Yuan Bo Yuan, and then got its current name, which was the theme park of the 6thHorticulture Exposition of Jaingsu Province subjected on “Water and Greenery City, Impressive Middle Jiangsu”. Situated in the centre of Zhoushan River Street with an area of about 12km2, it is the green nub of the whole city neighboring to Taizhou National Medical Hi-tech Development Zone.

b展园“草堂品茗”坐落在公园的中轴线上,是以江苏泰州地方特色之一的茶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

The exhibition garden “Tasting Tea in Thatched Hut” is situated on the axis of the park, focusing on the tea culture which is one the local specialties of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nd covering an area of 6600 m2.

“从属结构(subordination)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从句和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从属成分。”[10]汉语中的句子往往是散句、流水句或并列式的复句。原文本中的句子始终以“草堂品茗”为主语而展开,属于并列关系,在译成英文的时候,完全可以调整,采用从句。建议改为:

Situated on the axis line of the park, the garden Sipping Tea in Grass Covered Cottage, covering an area of 6,600 m2, is built and themed on the tea culture, one of the local specialties of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此外,中国的景点介绍中大多会借用古典诗词,或是含有典故,字里行间带有山水、诗歌的意境,往往都会有模糊性。比如:

c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其主题取意于一个“隐”字。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中,独辟一闲适所在,进可游走于繁华,退可消隐于闲适,结草为庐,与梅、柳为邻。这就是“书庐深居”展园所追求的意境。

Common hermits hide in the mountains, but the real hermits hide in downtown, which emphasize the idea of reclusion. Leisure and easy life is not necessarily experienced only in mountains and wild nature, and a high-level reclusive life is to find a quiet place in bustling cities and build a simple house with plums and willows to allow the dwellers to wander in the hustling and bustling place or retreat to a tranquil and peaceful place when they want to do so. That i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that the garden pursues.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有归隐山林的情结,这段介绍更是对这种情结的详细描述。译文是按照汉语的表达顺序直接翻译过来,但是,由于原文和译文的读者对象不同,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化背景知识也大相径庭。考虑到汉语和英语的逻辑顺序和表达习惯,“英语句子的线性扩展是从左到右的‘顺线性扩展’,句尾成开放式,句首呈收缩式,而汉语属于从右向左的‘逆线性扩展’,句首呈开放式,句尾呈收缩式。英语注重尾重,较长的词语和‘累赘的成分’均可移至句尾。”[6]因此,有必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重组。此外,本段中还引用了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涉及到诗词的翻译,“诗歌翻译理应属于翻译文学。文学翻译有(再)创造性、重写和叛逆性。”[6]建议改为:

The garden Seclusion in Thatched Cottage pursues the mood from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themed on seclusion—common hermits tend to choose mountains, while high-ranking hermits favor downtown. To explain in detail, not merely the wild nature will afford you the leisurely life. The advanced reclusion lies in the hustling cities where a special comfortable place is created, and a thatched cottage can be built with plums and willows surrounding there so that you can not only mingle with the hustling city but also savor the easefully secluded life.

四结论

旅游景点介绍承载了信息传递的功能,因此,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属于实用性翻译的范畴。但是,它与文学翻译又有一定的关联,汉语的文本中大多会出现和历史、文学、典故、诗歌等内容相交的部分,且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为了创造出一定的意境,会使用模糊性的语言,集中了汉语简洁、高度概括和模糊性等典型特征。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同时,也要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再现原文本中的美学价值,达到和原文本等同的呼唤效果。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17.

[2]谭素琴.从思维方式看中国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92-97.

[3]王爱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论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与重写[J].中国翻译,2012(1) :98-102.

[4]Nida,Eugene A. and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Leiden:E. J. Brill,1969:16.

[5]查建明,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6]陈刚.旅游英语英汉互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18,190,327.

[7]曾丽莎.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1):19-23.

[8]肖乐.试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创造性[J].外国语文,2011(4):93-97.

[9]汪榕培.陶诗英译百花开—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必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41-45.

[10]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

On Creativity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Scenic Spots’ Brief

Hu Bo, Cao Xiaolu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Taizhou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zhou,Jiangsu 225300,China)

Key words:information orientation; scenic spots’ brief; translation; creativity

Class No.:H315.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翻译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