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翻转课堂与实验结合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18刘子忱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检验中职教学模式

刘子忱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浅谈翻转课堂与实验结合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刘子忱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近年来西方盛行的教学模式,在传入我国后已有多所学校对其进行过探索与实践。在对这种教学模式及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中将翻转课堂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实验;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检验技术

翻转课堂在近年来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我国已有多所学校正在进行相应尝试,但教育界人士对此反响不一,有些对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引入非常看好,如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罗清红在接受搜狐教育独家专访时表示,翻转课堂在未来3~5年一定会成为主流教学行为[1];有些则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持观望态度,如杭州学军中学语文教师苏丽觉得翻转课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摸索,其并不主张所有课堂都要“翻转”,一些知识还是需要传授,而究竟哪些学科或者知识点更适合翻转课堂,的确需要深入研究[2]。那么翻转课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现有中职学生的教学呢?作为一名中职一线教师,笔者对翻转课堂引入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1 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译为“Flipped Classroom”,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它起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的教学创新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结合慕课这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翻转课堂迅速在西方推广和盛行。近年来翻转课堂传入我国,已有上千所学校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尝试,且有些学校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与成果。

2 翻转课堂在中职开展的问题分析

我国有些学校对翻转课堂的尝试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与成果,但笔者发现,这些学校都是进行普通教育的普通中学,且大部分是教育比较发达地区的名校。那么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到中职学校呢?作为一名中职一线教师,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发现要在中职教学中推广翻转课堂,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

相比普通中学的学生,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生,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内在驱动力不够的问题,表现为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知识并无明显渴求,且少数学生还存在厌学的现象。而翻转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学生在课下自己通过电脑、手机等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学习,而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展较为困难。

2.2 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

翻转课堂需要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虽然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基本能够实现中职学生(此处以沿海发达地区中职学生为例)一人一部手机,但学生的手机里充斥着各种诱惑——微博、微信、手机游戏、电视剧……即使是成年人都难以集中精力,更何况是中职学生,他们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在运用电脑、手机等工具观看教学视频时很有可能分心。

2.3 教学资源的缺乏

翻转课堂需要用到许多课程教学视频,需要通过多所学校、多名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因此在现阶段,翻转课堂要用到的教学视频等资源还是较为缺乏的。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要在中职教学中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开展难度较大,收效也不一定好。但是笔者通过思考,借鉴已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适合中职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翻转课堂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操作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以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浅谈翻转课堂与实验结合的教学探索。

3 翻转课堂与实验结合的教学探索

笔者参考项目教学法[3]的任务设计,首先将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的子任务,再将这些子任务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两大工作任务:第一个工作任务命名为“细菌养成计划”[4],包含了微生物检验的各项基本技术,如培养基制备、革兰氏染色、消毒灭菌等,每一项技术为一个子任务;第二个工作任务命名为“欢迎来到检验科”,包含各类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常规检验,如病原性球菌等,每一个病例的具体检验与分析为一个子任务。以每个子任务为教学基本单位进行翻转课堂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流程,每个流程的教学时间为2~4次课(4~8学时),每个子任务的教学为一个教学循环,完成一系列子任务(即大的工作任务)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学习成果汇报。以“细菌养成计划”工作任务为例,教学流程如下。

3.1 分组

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顺利完成的前提是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控能力,通过合理分组可发挥团队的作用,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在分组时,最好遵循同宿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关系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的原则,加强学习小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督促作用。

3.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在课上完成,耗时1次课(2学时)。实验操作采用先操作后学习的方式,教师对教学原理不进行讲解,只是带领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3.3 布置任务

对于部分学习内在驱动力较高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产生的疑问就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学生仅靠这些还不够。因此,要对每位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可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册、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设计一系列涵盖教学内容并且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特点的思考题,促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3.4 自主学习

学生为完成课后任务,可通过看书、看教学视频、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自学。由于现阶段教学视频资料比较缺乏,教师个人能力及精力又有限,笔者想出了3个解决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第一个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视频并提供给学生;第二个是教师向学生推荐微课、慕课的网站或视频,让学生自行观看;第三个是教师将往届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的视频提供给学生。在这3个方法中,第一个方法的教学视频因为是教师自己录制的,最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但由于教师个人能力及精力有限,产量较少,只能满足部分教学需求;第二个方法的教学视频最多最齐全,但良莠不齐、数量太多,不一定适合教学,学生自己难以选择,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方法的教学视频在教学的专业性上可能不如前两类,但往届学生自己的学习汇报不乏亮点,也涵盖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学生对于师兄师姐的教导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

3.5 小组讨论

因为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有限,在学生自学后,可通过课下的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相互补充知识、答疑解惑。此过程是通过团队力量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组内其他成员讨论甚至争论也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环节中,住校的学生可在教室或宿舍内集体进行讨论,走读的学生可通过QQ、微信等进行讨论。

3.6 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在课上完成,耗时1次课(2学时)。课堂交流时教师不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进行3个流程的交流——第一个环节:学生对自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疑问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第二个环节: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重点、难点和需要掌握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获取知识;第三个环节:最后留一点课堂时间,组内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消化本节课师生、生生交流的内容,完善之前布置的课后作业并当堂上交。

3.7 评价反馈

教师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在下次课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加以修正和指引。

3.8 教学循环

完成以上步骤即完成了一个子任务的教学循环,耗费课堂时间为2次课(4学时)。下一个子任务的教学又从“3.2实验操作”到“3.7评价反馈”开始教学循环,每次教学循环完成一个子任务的教学。在整个“细菌养成计划”工作任务的教学完成后,进入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环节。

3.9 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

在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这个教学环节,师生进行了角色转换,学生变身为教师,变学为教;教师则变身为聆听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教学成果做出点评,并适时指出和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整个已完成教学的工作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子任务,子任务数目与学习小组的数目相等,每个小组抽取一个子任务进行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汇报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包含多媒体课件、板书、小老师讲授、师生互动等环节的完全模拟教师讲课方式的课堂,将本小组抽取的子任务教学内容教授给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听课的学生对该子任务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复习,而接受任务的小组成员既对该教学内容加深了理解,又培养了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汇报时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教学视频,作为下一届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教学视频资料。

4 结语

以上为笔者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和实验相结合教学方法的一点思考和尝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职一线教师一些启发,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罗清红.翻转课堂未来三五年将成为主流教学行为[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1217/n407042666.shtml,2014-12-17.

[2]杜悦.“翻转课堂”: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EB/OL].http://www.jyb.cn/ basc/jysw/201404/t20140409_577380.html,2014-04-09.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刘子忱.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新教学方法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61-62.

G420

A

1671-1246(2015)10-0049-02

猜你喜欢

检验中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