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5-03-18米燕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医学生

米燕燕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0114)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析

米燕燕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0114)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新思路。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课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制度与政策,熟悉就业流程,熟练掌握择业技巧,做好心理调适。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就业指导课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存在师资薄弱、方法单一等问题。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课程系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 就业指导课的定位

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就业制度改革在高校大学生中推行,就业指导课应运而生。1995年,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纳入就业指导课程;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1]中指出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集理论、技能、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被国内高校开设、建设并不断探索研究着。各高校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大力扶持和建设,切实加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既强调职业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医学生的就业制度与政策、医学生的就业形式与程序、医学生的求职途径以及求职前的准备、医学生的就业心理及调适、医学生的创业教育等。通过课程教学,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愿意为自身的职业发展积极主动地付出努力,争取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的关系。同时,通过课程的教授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了解就业制度与相关政策,熟悉就业流程,熟练掌握择业技巧,比如自我探索、信息获取、生涯决策、交流沟通、人际交往、应对问题的技能等,使学生较为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的特点,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努力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2 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随机选取徐州医学院2010级至2013级医药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学生,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7个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共发放1 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9%。

2.1 关于学生就业准备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在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制订方面,25.00%的学生已经考虑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43.75%的学生有模糊的想法但没有按计划实施;28.11%的学生有短期职业生涯规划;3.14%的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结果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医学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估计显示,46.12%的学生认为工作是可以找到的,但不一定是最满意的;31.43%的学生认为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但是要付出努力;16.48%的学生认为工作很难找,满意的工作更不容易找到;5.97%的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2.2 关于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就业意向单一,96.10%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关注就业问题了,选择医学专业主要是因为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好。90.0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10.00%的学生不愿意从事医务工作,之所以选择医学专业是因为父母的意愿。在就业方式选择方面,80.21%的学生准备先就业;2.08%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在是否继续深造方面,60.90%的医学生更倾向于考研。近89.30%的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非常大。对首选就业单位,56.25%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工作,20.83%的学生选择东南沿海、北上广等大城市就业;虽然我国很多经济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对医生的需求量很大,但仅有3.2%的学生愿意去西部地区、乡镇社区基层工作。

2.3 关于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

调查中发现,学生规范的就业意识不强:67.60%的医学生在就业前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并不了解;63.30%的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并不是很了解;47.96%的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来自学校就业部门和辅导员。调查同时发现,学生的诚信就业观念淡薄,14.60%的学生想过在自己的简历及材料中造假;34.20%的学生会在找工作时为了更好条件和待遇的岗位而违约改签。

2.4 学生对就业指导教师的评价

38.67%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较高”,47.40%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一般”;9.80%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很高”;4.13%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总体上看,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评价不是很高。

2.5 关于学生获得就业指导知识方式的调查

目前,学生获得就业指导知识的方式还是以“就业指导课的大课课堂教授”为主,“就业专题讲座”占26.12%;“宣讲会”占61.45%;“社团活动”占17.89%;“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和“就业个体咨询”相对缺乏,各占16.52%和13.17%。相比之下,93.80%的学生最希望获取就业指导知识的方式是“个体咨询”,然后依次是“专题讲座”(72.37%)、“社团活动”(63.94%)、“宣讲会”和“课堂教授”(分别占58.39%和51.68%)。多数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大课教授并不是很重视,上课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6 关于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收获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45.12%的学生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上学到了正确的就业观念;30.27%的学生获取了就业基础信息;38.69%的学生了解到就业政策;21.85%的学生调整了就业心理;29.34%的学生学到了职业规划;33.56%的学生掌握了求职技巧;5.82%的学生了解了创业指导。在调查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最想学到什么内容时,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6.74%和54.28%;对于就业政策,25.94%的学生期望学到;22.87%的学生期待学到职业规划。

2.7 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反馈

56.3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是就业指导课最大的问题;53.68%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相对短程化,力度不够”;47.12%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形式单一”;25.78%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不够专业”;24.93%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被重视”。

3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分析

3.1 医学院校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院校加强了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很少,即使一些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2]。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仍旧停留在政策的宣传、观念的树立、就业形势的分析、心理的调适上,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医学院校毕业生相较其他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任务繁重、时间紧凑,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就业指导课兴趣不高,有的甚至非常轻视。又因为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且为大班授课(一般3~4个班级,约200人左右),与选修课、形势政策课等在时间上冲突,学生不好选择与取舍,导致许多学生逃课;不同专业安排在一起上课,课程教育内容针对性较差,听课效率很低。这些都很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开展。

3.2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较低

实践性、应用性是就业指导课的特点,包含了多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授课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更需要熟悉当前的就业政策,掌握行业内人才的需求信息,详细了解用人单位情况[3]。当前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基本都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一线辅导员来兼任,基本没有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对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规范教学、学科建设、专业研究不够深入,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3.3 学生就业观念相对陈旧,个体差异大

医学专业就业特殊,在“僧多粥少”的医疗就业市场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大中城市医疗卫生行业人才趋于饱和,作为学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而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高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旧将就业目标锁定为大城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前程,从而导致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主动性不够,害怕竞争,过于依赖家庭背景、父母人脉,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人脉缺失的学生,多数希望通过考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就业指导无疑是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但是医学院校对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变换把握不够到位,就业指导存在重理论轻案例、重讲解轻实训的情况,没有形成与学生的专业特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模式,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致使学生在就业时比较盲目或不知所措。

3.4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践要求高。某些医学院校将其作为纯粹的理论教学来对待,讲课停留在就业政策、信息、形势以及择业技巧方面,内容陈旧,针对性差,过于理论和学术化,依据“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缺乏个性化的实用性指导。另外,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无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没有组织安排学生到医院、用人单位等地参观学习,进行实践体验,使得就业指导课缺乏生机与活力,造成就业指导课越来越边缘化。

3.5 教学内容空泛,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空泛、形式单一,过多注重理论的灌输。更突出的现象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缺乏对不同教育对象实施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对待所有专业学生均运用同一种大众教材、同一套教学模式、同一间教室授课,针对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地进行教育和引导,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 基于医学生评价的就业指导教学改革措施

4.1 充分认识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提高授课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树立明确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加强教学管理和课程规划,进一步加大师资、财物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具有医学特色的就业指导理论教学内容框架,调整与建立就业实践指导模式,设计实用性强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增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严格按照高校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方针。

4.2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第一,除了校内有经验的具备就业指导资格的就业指导教师外,同时邀请医学专业知识扎实、就业信息丰富的临床医生、药师、检验师、影像科医生等专科从业人员作为客座教师,校外各层面专业人士、成功人士、人力资源负责人开设讲座,让他们现身说法,指导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开拓学生的就业思路,指导其选择今后的就业方向。第二,加强就业指导师资的培养,“送出去”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持证上岗,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与考核并举,把就业指导的教学工作从行政中脱离出来,促使就业指导教师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第三,目前医学院校参与就业指导的专业人才匮乏,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4]。第四,主动搭建就业指导教师的实践与交流平台,“走出去”与兄弟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单位沟通交流,拓展教学思维,开阔视野,丰富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知识,真正提高就业指导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质量。

4.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一,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具有“能上能下”的就业思想。打破学生陈旧的思维定势,使其拓宽就业的渠道,树立全方位的就业观念,切实转变思想。第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流动就业的观念。学生不必急于一毕业便要找到一个“铁饭碗”,因为这样不但难度太大,同时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过大的压力。要学会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争取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第三,树立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的观念。因为广大边远、贫困农村等基层地区缺医少药情况仍旧非常严重,急需医疗人才,这些地区可以为医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条件。第四,树立竞争就业的观念。学生要改变“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念,努力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动手操作技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五,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医学毕业生不能及时落实就业单位,短期待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生还应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第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

4.4 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式,将课堂延伸至课外,采用社会调查、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多样化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开展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就业创业大赛,结合专业认知特点组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应尽量减少单纯的理论教授,多运用就业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头脑风暴法、优秀校友论坛、专题讲座、实地参观等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主动参与实践,使其在实践中获取经验或教训,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拓宽就业思路,增强课程实效性和针对性。

4.5 完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全程化、模块化

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原则,以提升职业规划、就业与创业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学生就业意向的确定和就业能力的储备是在不断积累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新生入学开始实施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要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应重点做好整体规划,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多层次划分就业指导对象,实施早期针对性教育。从专业角度设计适合相关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案,比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更多地强调如何提高动手能力;针对护理专业学生,更多地强调如何高效沟通;针对药学专业学生,更多地强调如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同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三大模块的课程结构,以满足医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各方面的具体需要。

4.6 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将其作为教学的必要补充形式

开设分年级、分层次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将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测评、理想就业方向分析和评估,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辅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加强个性化就业实践指导,利用校企合作优势,给予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提早接触目标单位的机会,使其对自己做出更合理的定位。利用媒体平台进行一对一个性化信息交流,及时准确地向不同发展方向的毕业生宣传就业信息,派专人浏览人才网站,不断跟进更新的就业消息,丰富就业信息库。多方位实施个性化就业培训,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如“职场先锋”模拟招聘大赛、实践技能操作大赛、简历制作大赛、企业夏令营等,分批开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等辅导工作。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咨询,帮助学生发挥优势,调整目标单位,提供就业个别指导。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就业实践指导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补充,将会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4.7 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教学评价机制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医学院校在运用灵活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实施科学合理的过程化教学考核,并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状况检查、教学质量考评。定期召开教学座谈会,听取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意见,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科学化、人性化地进行调整。当然,医学院校也要将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列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以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指导评估检查工作[5]。定期对就业指导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师资培训、课程安排、教材选用、经费投入、教学研究等工作进行督导,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就业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提高课程质量,保障教学效果,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

高等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不言而喻,如何能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从课程中受益是每一位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是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全面加强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问题的科学研究,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每一位学生能够高质量且满意地就业。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S].高教厅[2007]7号.

[2]刘从云,陈逸青.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医学院校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1):27-28.

[3]史辉.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实效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41-42.

[4]任志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23-24.

[5]刘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研究——以广东嘉应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84-85.

G420

A

1671-1246(2015)10-0007-04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体性视角下药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研究”(2013SJBFDY072)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医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