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警战士癔症37例

2015-03-18陈云芳,董萍,宋哲

武警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癔症心理卫生

作者单位:1.050081石家庄,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300161天津,武警8630部队医院精神卫生科

武警战士癔症37例

陈云芳1,董萍1,宋哲1,周玉来2

【关键词】武警战士;心理卫生;癔症

作者简介:陈云芳,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E-mail: wjyycyf@sina.cn

作者简介:王贝晗,本科学历,主管技师,E-mail:wangbeihan@163.com

【中国图书分类号】R749.73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发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患者往往具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病程反复迁延,自知力基本完整,常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多见[1]。1998年,武警部队首次7地区联合调查报道癔症患病率达2.37‰[2],严重影响着广大官兵身心健康和中心任务的完成。为探讨武警部队军人癔症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本院精神卫生中心10年间收治的37例军人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精神卫生中心2000-08至2010-08收治住院的部队精神障碍患者312例, 出院诊断为癔症的武警战士患者37例(11.86%),诊断均符合CCMD-3[3]。男36例,女1例。年龄17~25岁,平均(19.05±3.02)岁;17~20岁23例,21~25岁14例。已婚2例,未婚35例。战士33例,学员(士官)4例。小学8例,初中20例,高中(中专)7例,大专2例。城镇11例,农村26例。性格内向21例,外向10例,中性6例。病程1 h~1个月,平均4.08 d。

1.2临床特点(1)起病形式:急性32例,亚急性3例,慢性2例;(2)诱发因素及类型:37例均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训练不适应诱发15例(51.13%),头部外伤事件诱发9例(29.73%),躯体疾病诱发5例(13.51%),家庭事件诱发3例,被领导批评诱发3例,骨干选拔未如愿诱发1例,失恋诱发1例;(3)发病时间:入伍3个月以内的7例,4个月~1年(不含)22例,1年(含)~2年的5例,≥2年3例;(4)临床类型:癔症性精神障碍7例,癔症性躯体障碍25例,混合性癔症性躯体-精神障碍4例,Ganser综合征1例。

1.3诊断情况6例经门诊以躯体疾病收入内科后转入精神科。其余31例以癔症收入精神科。

1.4实验室检查37例均行血、尿、便、心电图、胸部透视等常规检查。其中7例示窦性心动过速,余无异常。9例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5例行脑电图检查,1例轻度异常。12例行生化检查,2例血钾为3.5 mol/L(正常低限),余无异常。

1.5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和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语言暗示、药物暗示和物理治疗。本组氯丙嗪+心理治疗25例,佳静安定+心理治疗3例,氯丙嗪+心理治疗+物理治疗5例,氯丙嗪+中药+心理治疗4例。

1.5.1药物治疗37例住院时间为3~65 d。入院即开始服药,其中服用氯丙嗪的患者,氯丙嗪用量为25~150 mg/d,平均55.5 mg/d,出院前的剂量均减至为25 mg/d;服用佳静安定的患者,服用时间均小于7 d。出院时停服所有药物。

1.5.2语言暗示自入院开始即实行全方位的语言暗示,医师、护士和病友均给以癔症患者正性的语言暗示。医师自查房开始即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以正性的语言告诉患者:“你来我们科是来对了,我们是专治你这种病的;这种药是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一般7 d以后你就会明显好转”等。其中,科主任带领全科医师查房时进行语言暗示的效果更好。以后每次查房都给予“你的病情已好转”的积极语言暗示。即使患者有些症状并未好转,医师对此忽略不提。护士对癔症患者采取“内紧外松”的做法,即不过度关注其病情,即使癔症患者表现快要“摔倒”时也不要大惊小怪,对患者的症状更不去关注。当患者向护士诉说病情时,护士要给予正性暗示,如使用“你好多了”“这种药就是专治这个病的”等语言。同时指导病友和癔症患者接触时避免不良语言暗示,尤其不要围观癔症患者的发作。

1.5.3药物暗示医师根据临床特点和药物特性,借助相应的语言给患者积极的暗示。如“这种药是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服药后你会睡得很好,可能你会有点嘴干(氯丙嗪正好有这种作用),这正是产生治疗作用的开始”等。一般不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只说是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 中药制剂是我院自制的纯中药水丸剂(焦虑平丸),9 g,3次/d,口服。方剂组成:黄莲30 g,生地18 g,当归12 g,甘草12 g,柏子仁15 g,枣仁15 g。此方剂具有抗焦虑镇静作用,用于那些担心西药不良反应和对中药信任度更高的患者,治疗前同样给予语言暗示。

1.5.4物理治疗选用锡山市金城仪器厂生产的DMY-3型脉冲电针治疗仪,取耳前听会穴位,调至连续档,每次4~6 min,共5例,治疗2~8次。治疗前均进行语言暗示。

1.6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自觉良好,社会功能恢复。(2)好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社会功能大部分恢复。

1.7结果由2位主治医师对每例资料进行评判。治愈36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 37例均出院回到部队。

1.8随访均采用电话随访[4]1~3年。1年后随访7例退出现役,2例有短暂复发,但未住院治疗,经基层部队处理恢复,能正常工作。2年后随访19例退出现役,1例复发二次住院。3年后随访6例退出现役,其他均正常工作。

2 讨  论

癔症的发病与心理、遗传、人格、躯体等因素有关,是在一种困境之中或心理危难之时产生的,其发作可以使患者摆脱这种困境,这种心理的继发性获益便构成了发病的心理机制[5]。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精神和心理影响日益加大,癔症发病也显著增加[6]。发作时可表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两种表现形式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

本调查资料显示,武警战士癔症住院患者占同期武警战士其他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11.86%,占有较高的比例,这与李金亮的研究一致[7],对此应引起高度关注。另外,武警战士癔症患者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占56.76%(21/37),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发病均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诱发事件中位于前三位的是:训练不适应、头部外伤和躯体疾病,其中训练不适应最多,达到51.13%(15/37)。发病年龄多在17~20岁,占62.16%,这与军队人员年龄结构以青年人为主有关,同时也反映了青春期发病这一特点规律。本研究结果显示,武警战士癔症发生的时间多在入伍4个月~1年之间,占59.45%(22/37),处于新兵下连的第二适应期者多见。分析其原因,系新兵由新兵连相对熟悉的环境、较轻的训练强度转到基层中队陌生的环境和较高的训练强度,以及遂行任务繁重,加之性格内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个别战士身体心理难以承受,出现心理冲突而诱发癔症。

武警战士癔症的临床类型以癔症性躯体障碍为主,占67.57%(25/37)。本组中门诊通科医师将6例武警战士癔症误诊为躯体疾病而收入非精神科,误诊率为16.22%。分析原因可能为癔症性躯体障碍的症状较为复杂,其次是通科医师对精神科知识欠缺,从而导致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低所致[8]。提示应加强对门诊通科医师癔症诊治知识的培训。

在癔症的治疗过程中,恰当的心理暗示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9]。但对于顽固的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患者,适量合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武警战士癔症的治疗,以氯丙嗪加心理治疗为主,占67.57%(25/37),均获得临床治愈。氯丙嗪并非治疗癔症的特效药,之所以大部分选用氯丙嗪,是与其有较好的镇静、控制兴奋和缓解紧张作用有关。同时也与精神科医师的用药习惯有关。

笔者认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武警战士发生癔症,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大力加强对基层战士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对战士进行心理辅导,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战士应对生活事件的心理素质。二是在新兵第二适应期,针对战士不同的性格特点、身体心理条件,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必要时对个别战士可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循序渐进。同时发挥基层心理骨干作用,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生活关心。以便尽快平稳度过第二适应期。三是加强部队医院门诊通科医师精神病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对武警战士癔症的识别率,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9-470.

[2]高青平,周宁,严昌安,等.武警部队神经症流行病学[J].武警医学,1999,10(2):10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95.

[4]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等.电话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7):42.

[5]徐国香.癔症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2013,7(4,下旬刊):17.

[6]杨洪涛.急诊癔症6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7):3421-3422.

[7]李金亮,周玉来,谢磊,等.武警某部官兵10年住院心理疾病分析及对策探讨[J].武警医学,2013,24(9):813-815.

[8]何占虎,张利人.躯体功能障碍癔症18例临床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1):16-17.

[9]司晓茹,孙亚梅.心理暗示治疗在急诊癔症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22(2):140-141.

(2014-04-17收稿2014-09-10修回)

(责任编辑梁秋野)

猜你喜欢

癔症心理卫生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诗癔症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
大学生癔症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及复发的预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心理卫生指导
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社区癔症患者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