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仪器报警的干预研究进展

2015-03-18郭丽叶叶国玲冯洁慧

护理与康复 2015年6期
关键词:监护仪心电监护病房

郭丽叶,叶国玲,冯洁慧

(1.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浙江杭州 310004;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仪器报警是指用于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监测的各种仪器,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使监测值不在设定值范围内或仪器功能异常时,而发出的报警信号[1]。ICU 病房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应用于疾病监测治疗的仪器较多,据Varpio等[2]的统计,ICU 内报警仪器的种类由1983年的6种已增加至2011年的40多种,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列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危险因素,其中医院里的“临床报警”位于榜首[3]。近4年间美国食品药品联合委员会的一项数据表明[4],有560例死亡是与报警相关的,其中80 例由于报警导致。临床报警的危害逐渐被关注,国内外专家对仪器报警的干预已做较多的研究,现就仪器报警现状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1 现状分析

1.1 无效报警高发 早在1994年Lawless等[5]的研究中就表明,68%的报警是不正确的,94%的报警没有临床意义;1998年Giles等[6]记录了某ICU 病房3 周 的 报 警 信 息 共1 455 条,其 中 只 有8条反应了患者真实的病情危重情况;直到2013年仍有资料显示[7],在ICU 病房每天频繁的报警信号中有高达85%~99%的报警信号是无效报警,或者说是对临床无意义与疾病不相关报警。可见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无效报警的发生率未曾降低。

1.2 报警的危害

1.2.1 对患者的危害 频繁的报警是ICU 病房噪音的主要来源,参照WHO 关于重症病房声音管理的规定,医院噪音标准应为35~40分贝,Darbyshire等[8]通过调查指出ICU 病房内仪器报警声音已经高达80分贝,患者长期忍受这种噪音干扰,增加了失眠的程度。同时频繁刺耳的报警声音也是引起ICU 患者烦躁的直接原因,而烦躁又导致了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Johansson 等[9]通过对ICU 病房内13 例患者每人持续24h 的观察,指出患者在70%~90%的时间里所承受的噪声高于55分贝,加重了ICU 患者谵妄的程度。

1.2.2 对护士的影响 急性事件研究机构认为,“临床报警”是为了引起医务人员对超出预设参数的情况加以关注和干预[10],可同时也有数据显示这些报警在提供安全警报的同时,打断了护士的正常工作流程[11],而当无意义的报警越来越多时直接导致了护士的“报警疲劳”,导致医务人员感官超负荷,而对报警产生了免疫,甚至不予理会[12]。有研究[13]指出,护士对70%的报警没有立即作出反应,只对34%的报警加以干预,护士感到频繁的报警会使心跳加快,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情绪暴躁[11],Ryherd[14]调查结果显 示,91%的 护士感到报警的噪音影响其工作,66%的护士有疲乏和易怒感,43%的护士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40%的护士出现压力性头痛,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甚至有时候护士会调低报警音量,或者干脆关掉报警,这使得医疗安全出现了严重的隐患[14]。

2 干预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临床报警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 建立由护士长或者专科护士组成的报警管理小组,定期调查、总结、记录科室内近期频繁报警出现情况,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提高医务人员对报警危害的认识程度,将报警参数设置纳入交接班范围,每班护士下班前通过中央监护仪自查所管床位监护仪报警次数,并记入特护单中,由后夜班护士总结24h报警总数,由护士参与核查监护仪报警数,可明显提高对报警管理的依从性。王菲玲等[15]指出可在仪器设备上贴上“请正确设置报警参数”“请减少报警次数”的醒目标识,使护士时刻提高控制合理报警的意识。

2.2 加强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 护士正确掌握仪器的使用技能是减少错误报警的前提条件,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主动设置合理的报警范围,而不是等报警发生了再去处理。同时制定各种报警的应急预案以及处理流程,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报警及时给与护理干预。

2.3 医护协作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体征、预期目标,由医护沟通后共同制定合理的报警上下限;依据不同班次将报警音量合理设置,比如白天流动人员多、操作治疗多,音量可高些,夜间适当减低音量以降低噪音干扰。

2.4 加强仪器的维修与保养 科室备有检修记录本,定期检查仪器性能。有报道指出,增加仪器的自我校正时间可减少仪器的无效报警[16]。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报警仪器,及时予以检修。

2.5 杜绝可预知性报警的发生 在临床工作中有效的报警能及时反应病情变化,而有一些报警是应该控制的,比如在吸痰前先按报警静音,在动脉置管抽血时关掉有创血压监测报警,给患者翻身或更换体位时消除CVP 监测报警,血液滤过时更换废液袋、置换液以及自检过程中先设定报警静音,微量泵使用过程中药液注射完毕报警之前提早更换等都能有效减少报警发生频率。这些因进行护理操作而预知发生的报警应该严格杜绝。

2.6 以监护仪报警管理为例 有报道指出在ICU 所有的报警中,心电监护仪的报警所占比例高达94%[17],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监护仪的报警就能减少整个临床报警。田立微等[18]指出,在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原因中导联脱落或无导联、电极片脱落或无粘连所致的报警占65%,每台监护仪有十几种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脉搏、心律波形、呼吸、电池电量、电源等,任何一个原因引起的参数值超过所设报警极限即会产生报警。Gross等[19]的研究指出,仅仅是将心电监护仪心率的报警上限由120次/min调整为130次/min时,报警发生率减少了50%;Cvach等[20]的一项质量改进表明,可通过每天更换电极片减少46%的报警量,同时改进氧饱和度探头的质量,可减少因其滑脱、松动、接触不良、监测不灵敏所导致的报警。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关闭不规则心律单项报警,如房颤患者可关闭不规则心率报警;而体外循环术后的患者因为心肌受损ST 段会出现压低或抬高却属于允许范围,可调高1~2mv;对于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如果频发的频率是5~6次/min,就可以将频率报警上限调至8 次/min;同时因为信号受干扰引起接触不良导致干扰的报警应及时处理,做好皮肤准备,及时更换电极片,或者检查导线有无脱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无效报警干扰。

3 结 语

临床报警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病情变化警示的同时,频繁发生的“错误报警”也带来危害,威胁医疗质量安全。通过规范临床报警管理制度,加强护士对各种仪器使用的培训制度,加强医护协作合理设置报警范围以及仪器的维修与保养,避免可预知性报警的发生是解决临床报警问题的有效手段。

[1]周姓良,胡靖青,刘爱侠,等.ICU 预防报警疲劳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12-714.

[2]Varpio L,Kuziemsky C,MacDonald C,at al.The helpful or hindering effects of in-hospital patient monitor alarms on nurses:aqualitative analysis[J].Comput Inform Nurs,2012,30(4):210-217.

[3]Keller JP.Clinical alarm hazards:a“top ten”health technology safety concern[J].J Electrocardiol,2012,45(6):588-591.

[4]The Joint Commission.Joint commission releases sentinel event alert on alarm hazards[J].Health Devices,2013,42(6):200.

[5]LawLess ST.Crying wolf:false alarms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1994,22(6):981-985.

[6]Giles CS,Edworthy J,Brown RDH,et al.IEE Colloquium Medical Equipment Alarms:the Need,the Standards,the Evidence[R].London:IEE Colloquium On,1998.

[7]The Joint Commission.Medical device alarm safety in hospitals[J].Sentinel Event Alert,2013,8(50):1-3.

[8]Darbyshire JL,Young JD.An investigation of sound levels on intensive care units with reference to the WHO guidelines[J].Crit Care,2013,17(5):187.

[9]Johansson L,Bergbom I,Waye KP,et al.The sound environment in an ICU patient room-a content analysis of sound levels and patient experiences[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12,28(5):269-279.

[10]Korniewicz DM,Clark T,David Y.National online surve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alarms[J].Am J Crit Care,2008,17(1):36-41.

[11]Sendelbach S,Funk M,Tracy MF.A patient safety concern[J].AACN Adv Crit Care,2013,24(4):378-386.

[12]Lara V,Craig K,Charlotte M,et al.The helpful or hindering effects of in-hospital patient monitor alarms on nurses:aqualitative analysis[J].Comput Inform Nurs,2012,30(4):210-217.

[13]Morrison WE,Haas EC,Shaffner DH,et al.Noise,stress,and annoyance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03,31(1):113-119.

[14]Ryherd EE,Waye KP,Ljungkvist L.Characterizing noise and perceived work environment in a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J Acoust Soc Am,2008,123(2):747-756.

[15]王菲玲,韦美皓,高卿卿,等.提升监护室床边监护仪报警有效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68.

[16]Gorges M,Markewitz BA,Westenskow DR.Improving alarm performance in th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int using delays and clinical context[J].Analgesia,2009,108(5):1546-1552.

[17]周姓良,胡靖青,刘娟,等.护理干预对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16-18.

[18]田立微,李静宜,王欣然,等.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处理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34.

[19]Gross B,Dahl D,Nielsen L.Physiologic monitoring alarm load on medical/surgical floors of a community hospital[J].BI&T,2011,45(S1):29-36.

[20]Cvach MM,Biggs M,Rothwell KJ,et al.Daily electrode change and effect on cardiac monitor alarms: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pproach[J].J Nurs Care Qual,2013,28(3):265-271.

猜你喜欢

监护仪心电监护病房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