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宇航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与落实的思考

2015-03-1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姜卫星李潭

航天工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宇航型号规章制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姜卫星 李潭

对宇航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与落实的思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姜卫星 李潭

“十二五”期间,我国航天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航天器发射数量达到每年20个以上,在研宇航型号达到几十个,这给型号科研生产和质量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制定了许多科研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约束科研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型号研制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回顾近几年的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过程可以发现,宇航型号的研制数量由单件向小批量、小规模转变以及型号科研生产周期缩短给科研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规章制度不完善和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设计、操作、工艺方面的质量问题,有些问题比较严重,甚至影响到型号的正常发射和在轨运行。

一、存在的问题

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型号科研生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难度大、质量风险高、涉及因素多、组织管理复杂的特征。要想对这项系统工程进行规范,首先要建立好制度基线,即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对相关制度进行顶层规划和设计。在时间维度上,规章制度应当与型号科研生产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空间维度上,规章制度要涵盖科研生产的各个层面,覆盖总体、分系统、单机乃至零部件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价值维度上,既要制度管人,又要文化管心,将航天科技集团核心价值观融入型号研制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

当前,宇航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1.顶层规划不足

一是缺少前瞻性研究,制度建设相对于业务发展滞后,一些规章制度往往是在科研生产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是重大失利的背景下产生的,虽是亡羊补牢,但付出的代价巨大。

二是系统性不强,存在多维度交叉问题,目前相关的规章制度已经覆盖了科研生产的各个基本环节,但是各项规章制度间存在着交叉重叠。据不完全统计,航天科技集团及其3个总体研究院正在执行的涉及科研和质量管理的文件、技术要求、标准有近600余项,一线人员可能连看都顾不上,更别说理解和执行了。

三是规章制度对同一事项描述不一致,相互套用,不利于基层一线人员记忆和执行。

2.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制定下发文件与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文件、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化,甚至过于抽象,导致员工对条目内容的理解出现分歧,操作起来没有明确的途径,可操作性不强。

3.落实情况堪忧

以《航天型号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要求》为例,为了使全员了解和贯彻落实此项规定,集团公司及厂所分别进行了多次培训和宣贯,但是在培训后半年内进行的小范围抽查中发现,80%的人员对此项要求的了解非常有限。分析其原因:一是宣传培训的针对性差,方式方法有待提升;二是每项规章制度分解落实不到位,没有完全细化到工作流程中,也没有作为应知应会的条件纳入到相应的岗位要求中;三是对文件执行的监督检查和奖惩不到位,以会议贯彻文件、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作风极大地影响了规章制度的落实。

此外,由于各种文件、规章制度繁多,各项设计、汇报、评审材料中都要涉及,材料的编写越来越厚。而基于繁重的研制任务和“二八定律”的作用,型号副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常常是白天忙于设计、测试,晚上加班编写评审、汇报材料,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学习,影响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4.监管制度缺失

与企业的其它规章制度相比,科研生产相关规章制度的监督机制较弱,大多数监督是从行政体系上体现的,没有专门的执行机制,导致监督检查不到位、走过场、形同虚设。同时,奖惩机制也不健全,违反规章制度的成本较低,体现不出遵守者与违反者的差异。

二、几点建议

宇航型号科研生产规章制度是科研生产各环节的规范,更是高密度发射和高强度研制时期保证型号研制顺利进行的基础。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宇航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梳理整合现有规章制度体系

要让规章制度真正落地,首先要求制度自身的设置科学合理。应根据当前宇航型号研制工作的形势和特点,以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充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顶层规划出一个科学完整的宇航型号科研生产规章制度体系架构。现阶段急需整合现有规章制度体系,限制新文件和规定的下发数量,对现有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多层次文件体系进行梳理,对过于宏观和原则化的规定予以废除或修改,存在交叉重叠的应明确适用范围,使文件、规章制度在基层一线得以贯彻落实。此外,规章制度作为规范性文件,应当适应科研生产发展变化的需求,所以要及时更新已有规章制度,以适应现状,并对规章制度的适应情况定期调查研究,超前谋划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与完善。

2.提升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一是要明确规章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文件、规定、标准加以分类,明确哪些适用型号“两总”、哪些适用设计师、哪些适用操作人员或工人,以提高规章制度的指导性和有效性,减轻一线人员的负担;二是应当规范规章制度编写要求,加强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利用信息化、表格化等手段将每一条规章制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做到细化、量化、可操作,使其对基层一线更具指导和约束作用。

3.加强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

宇航型号科研生产规章制度作为单位规章制度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存在重要求轻监督的问题,再好的制度如果落实不到位也是形同虚设,必须做好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要明确各级监督检查主体责任部门,并有一支相对独立、懂业务且具有强烈责任心的队伍;二是监督检查工作要深入一线,眼见为实,对发现规章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三是对规章制度本身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时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四是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增加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总之,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监督检查,使规章制度得以更好的落实。

4.探索规章制度的培训方法

针对宇航型号科研生产规章制度培训效果不佳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减少层次不分、针对性差的大规模培训,培训内容要与受众相适应,培训重点是细化分解到本岗位工作中的具体要求。针对各级领导和型号“两总”系统而言,最好的培训方式就是强制要求他们为下属授课,宣贯某项规章制度,并由听课者作出评价,以促进他们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针对科研生产一线人员,培训必须力求实效,要结合工作实际,以讲案例加强理解、开展讨论形成共识、背条文强化记忆、挂展板进行视觉提醒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还应将必要的规章制度作为岗位应知应会内容进行考核。因此,探索培训方式,使规章制度能在科研生产工作中很好地贯彻落实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宇航型号科研生产规章制度是科研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使文件、规章制度、标准在基层一线真正贯彻落实,从而提高科研生产管理水平,以确保宇航型号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研制任务的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宇航型号规章制度
《宇航计测技术》征稿简则
狼蛛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墙化”更需“强化”
2016年中国宇航发射将首超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