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航天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5-03-16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张陶张丽蓉肖艳华徐晶张亮

航天工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多维度红线型号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张陶 张丽蓉 肖艳华 徐晶 张亮

对航天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思考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张陶 张丽蓉 肖艳华 徐晶 张亮

战术武器型号作为航天型号家族的一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强烈的用户需求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从研制之初便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战术武器型号与其它航天型号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市场和用户对其“多、快、好、省”的综合要求,在此要求下完全沿用现有的航天质量管理模式和流程,或多或少存在着不适用性和弊大于利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战术武器型号的特点,通过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流程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及效益,以满足用户要求和市场需求。

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是从市场要求、顾客需求、型号实际出发,基于航天型号现有质量管理模式,以项目管理为实施载体,以精简流程、突出实效、快速反应为目标,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落细落实为抓手,严格“红线”与“底线”的风险管理,为达到质量管理流程的优化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最终实现用户价值与组织效益综合提升的一套合理可行、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程序、流程和方法。

在此,笔者从责、权、利匹配的项目制管理,开展精细化流程管理,推行“四实”控制,保持“红线”与“底线”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统筹优化多维度价值评价5个方面对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实施项目制管理

战术武器型号的研制流程和目标符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属于典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实施“责权匹配、上下协同”的项目制管理,是开展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平台和载体,同时也可明确承研承制方的责、权、利关系,强化型号项目队伍的协作意识,提高应对型号“短、频、快”研制特点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以确保型号研制的成功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创新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项目管理,首先是要利用项目管理的平台,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并按照责任落实到位、赋权行权清晰、利益分配合理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协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在实施战术武器型号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其质量管理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质量目标是战术武器型号项目管理成功的目标之一,是项目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此,在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用户规定的型号质量要求,而对规定以外的需求应适可而止,慎始慎终。

二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项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应参与其中,做到人人尽责,并力争做到最好。

三是质量管理应强调求实、务实和踏实。因此,在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中应以严格的质量意识、科学的质量方法和工具来实现质量管理的细化与量化。

二、开展精细化流程管理

开展“化繁为简”的精细化流程管理,是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外部要求和内在动力。通过外部促进和内在推动将复杂的研制流程与管理流程清晰化、归核化,并去除程序化、形式化内容,以形成精炼、实效、可操作的精细化流程,实现型号研制水平和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提升。

在开展战术武器型号精细化流程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流程“化繁为简”的开展是在梳理流程管理链条、分析流程设置作用、分清流程主次先后的基础上,对流程设置的内容、要求、操作等进行精炼、整合、再造,突出流程可量化、可检查、可追溯的特征。

◆流程“去繁”是对繁琐的形式、同质化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超常规做法等进行删减;流程“为简”是简化形式内容、简便办理程序、简炼过程环节,通过流程的简化达到工作数量的“减负”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流程的简化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化繁为简”实现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从而形成适合战术武器型号的质量管理模式。

三、推行“四实”控制

为适应战术武器型号“多、快、好、省”的要求,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围绕用户要求进行策划和实施,推行就实避虚的“四实”控制,从实物、实事、实干、实际4个方面进行管控,确保产品眼见为实、工作实事求是、执行真抓实干、处理实际出发。

在推行战术武器型号“四实”控制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实物”控制。从技术状态管理角度关注技术文件规定与实际产品功能和物理特性的相符性;从全寿命周期管理角度关注产品实物质量符合技术指标及满足用户要求的可靠性、可信性。

二是强化“实事”控制。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实事求是,工作标准精细量化,要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将实事落到实处。

三是严格“实干”控制。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在目标已定和现有条件下,通过踏实的工作和不断的创新实现型号质量管理出成效。

四是突出“实际”控制。“实际”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实际、分析实际、掌握实际,遵循实际存在的规律和实事求是的方法,以达到“实际”控制的最佳效果。

四、保持质量风险意识

战术武器型号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在现有的资源和约束条件下通过创新管理降低型号研制质量风险,提高型号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在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有效警示风险、远离“红线”禁区、明确“底线”边界。在“底线”允许框架范围内,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实现战术武器型号质量效率及效益的目标最大化。

在实施战术武器型号质量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划定“红线”。触碰“红线”意味着可能产生危害性甚至灾难性的问题或后果,所以“红线”一旦确定就必须严谨审慎,严格遵守规定,并要及时进行广泛宣贯,务必做到贯彻始终。

二是必须明确“底线”,提前把控工作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见性,力争在合规条件下守住“底线”,实现质量目标。

三是对“红线”与“底线”的管控实质是对风险大小及承受能力的度量。“红线”是禁止与可行的根本分界线,必须严格执行,没有例外;“底线”是可行的适当外延,是对“例外的放行。”

五、统筹优化多维度价值评价

坚持多维度价值评价的统筹优化是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核心,即突破以往单一标准的评价准则,从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组织效益出发,多维度综合统筹质量标准、时间标准、价格标准,以全面提升用户满足度,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实施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的多维度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本身并没有主次之分,但其中任何一条标准未能满足要求都会造成用户满意度的下降。因此,战术武器型号创新质量管理不仅仅要关注产品质量是否满足用户要求,还应从用户体验和使用角度等方面进行统筹优化,以全方位提高用户满意度。

二是在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各评价标准的先后次序、侧重点应各有不同。例如,在研制初期,应首先考虑质量与可靠性标准。随着研制进程的推进,逐渐重视时间/进度目标、价格/成本目标要求等,并将其与质量目标等并行考查,再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来实现型号研制的最终目标。

三是多维度价值评价的统筹优化,强调建立评价标准间的内部有机联系,使其既相互约束,又相辅相成,以做到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确保综合指标的全面满足。

猜你喜欢

多维度红线型号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