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学习效率实证研究

2015-03-13韩宜中汤树德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归因导图效率

韩宜中,汤树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高职学生学习效率实证研究

韩宜中,汤树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学习效率实证研究从学生的归因倾向及学习风格出发,倡导使用必要的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归因;个性化学习;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缺失学习动机,遇有学习挫折不会积极归因,自我认知不清,不能有效地使用学习工具,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会学生积极归因,从认识自我入手,了解自我的学习风格,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十分重要。

一、积极归因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率

归因是一种心理活动。高职学生在与外界互动中,选取自己认同的某一信息,作为接受的结果。考试后,经常听到有些学生说“我就是这样马虎的人”,“没办法”等话语。如果教师深入追问:具体说说你是哪样马虎的人?除了没办法,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学生大多无从回答。实际上,学生上述的表述就是一种对行为结果的归因。积极的归因能促使自己进步,消极的归因使自己停步不前,更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他会消磨自己的意志和进取心,其结果是:慢慢地变成与自己预期一样的人。

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

现实学习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没来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我们往往可以听到人们各种猜测:堵车了,有病了,睡过了头了,家里有急事了等等,人们对这一事件所做的各种原因的探索和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我们可以假设,教师设计的学习和学习环境足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一个自我掌控和积极的学习结果预期,学生就会对自我控制行为和自我激励,学习效率就会提升。实际上,这也是外部因素(合理的要求和控制)转化内部因素(自我认知)的有效手段。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控制点理论也认为,个体对自我的成功和失败的解释影响着个体未来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他的研究中提出成败归因有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其他因素。我们在教学实践观察中,发现那些把学习失败归为能力不足的学生,下次失败的可能性会增高;而把学习失败归为运气不佳的学生,其努力的程度会加强,下次成功的可能性则大大提高。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所谓“不稳定”归因,指出学生假如提高努力的程度,便可控制和提升学习的效果,并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当学生的学习效率上升时,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稳定”性的归因,即能力方面的归因,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提升。总之,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具体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其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掌控力。

任何一项训练,都要从基础开始。积极的归因训练也应从中等以下难度的学习任务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进行。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微小的学习目标,就有可能胜任一个学习任务,自信和自我效能感也会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出现。

例:某院校35名学生参加高级工考试,考试前被告知:取得高级工证,成绩优异者将参加某著名企业面试,合格者将被聘用。这35名学生信心满满,又压力重重地参加了考试,结果有6名学生成绩不合格。这6名学生恰恰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好,被著名企业聘用呼声最高的学生。为了寻找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我们分别对这6名学生进行了了解,了解到他们当初高考的目标是“一本”或“二本”学校,最终上了高职学校只能怪自己的运气太差。进过深入交谈,发现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扎实,但他们性格较为敏感,自信程度不高,故考工成绩不佳,立即判定自己没有操作能力。他们这样的归因模式是内归因,即能力不足,这是一种稳定性的归因,如不改变,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前途。帮助学生找出归因的倾向以及明白这种倾向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后,还要教会学生使用积极的归因模式。

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改善自我消极的认知,积极引导学生找出考工失败的正面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激励,在成功或失败面前教会学生使用恰当而且积极的归因,即能力,会在自信和坚持下不断地提升。

二、尊重学生优势表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尊重人首先要尊重人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其次,尊重人就要尊重个体的认知和使用的优势感觉表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仅仅是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情况下,发掘其潜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

(二)找出优势感官表象

每个人都会使用感觉器官接受外来信息,再经过大脑归纳分析,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神经语言程序学简称NLP,是研究人脑思维模式的理论。NLP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的最初阶段会用眼、耳、口、鼻、皮肤等感觉器官与外界交流,然后形成心智模式。随着人的成长,有些个体形成突出使用某种感觉器官,比如视觉灵敏、听觉灵敏等,这一现象就叫优势表象。同理,学生使用不同的感觉表象来学习,就会决定不同的学习风格。

比如,视觉敏感的学生对阅读有兴趣,通过视觉表象加工获取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视觉敏感的学生对文字、图画记忆深刻。以此类推,听觉敏感的学生对声音有兴趣,通过听觉表象获取加工的信息,对声音有深刻的记忆。触觉敏感的学生喜欢实践,动手能力较强。

NLP理论认为,个体的感觉表象不同,对事的注意、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采取的学习策略自然也不同。

高职教育是培养操作型的技能人才,必然要落实于实践中去。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表述就是提高其操作的能力,其关键不但要找出学生的优势感觉表象,还要培养学生的触觉敏感度,并且整合多种感觉器官,最大程度地获得学习的效益。

(三)感觉器官表象的训练

以食品专业学生触觉训练为例。

让学生闭上眼睛,右手手指尖碰触一个半发酵面团的表面,然后再碰触完全发酵面团的表面,注意碰触经过半发酵面团表面与完全发酵面团表面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反复重复这一练习,直到能准确说出二者的区别为止。经过21天这样的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不同性质面团之间的细微差别。

再以汽车修理专业学生听觉训练为例。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教室周围的各种声音,准确说出声音的来源、性质,声音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开动正常的汽车发动机,教会学生如何判断汽车发动机工作是正常的。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逐步教会学生“听”到汽车发动机不正常声音的原因出自哪里。这样对比的、反复的“听”的训练,能练就学生高超的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象系统的激发,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前提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三、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根据大脑的发散性思维模式创制的有效思维工具。

(一)思维导图方法具体要求

1.准备好A4白纸横放。

2.仔细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词也可以用图形替代。

3.明确中心思想,在纸的中间写出来,所有的思路都围绕中心展开。

4.由中心思想展开相互关联的联想。

5.再把联想的内容做分类,找到二级关键词,用线条和中心思想连起来。

6.中央的线条要粗些,字体、线条的变化可以多一些;

7.注意排序。

8.突出重点。

9.再次修改并形成个人风格。

(二)举例:利用思维导图绘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上图是一位经过思维导图训练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思维导图,有效地把零乱思维变为可操作、可实施的具体思维。先请学生准备一张A4纸;再写上中心关键词;然后在中心关键词的周围画上较粗的线,并写上第二关键词;最后围绕着关键词进行联想。说得简单一点,思维导图是一个由归纳到发散、再发散,然后再归纳的思考过程。它能使思维变得更清晰、更有条理,使自己的记忆力更增强,规划能力更提高,职业目标更准确、更容易实施。

上面学生做的思维导图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级概念)分成五个部分(二级概念):自我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定位;实施方案;评估调整。每个部分再分出若干分支(三级概念),在某个分支中还可以再分(四级概念)。这样条理性的分层,很容易记忆和操作。

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工具,它更是一种思维方法,用思维导图做职业规划书可以起到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1.目标明确;2.便于自我监督;3.自我认识更清晰、具体;4.逻辑性增强;5.记忆更长久。

课程结束后,我们组织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与没有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写作比赛,结果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写作的各个要素基本正确,而没有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写作的缺项很多。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是一种平行思维模式,用于高职教学中确实能起到提高记忆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经常使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四、六顶思考帽的使用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德·波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即使团体成员散乱的争论变成解决问题的集思广益,从而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性。

教师把学生以六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提出要解决“问题”的主题。在组织者“蓝帽”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带上不同颜色的帽子,按照与其帽子颜色要求一致的思维模式发言。这种思维模式的好处是:学生将思考的不同方面分开,然后按照每一种思维模式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到对“问题”的全面考虑。

六顶思考帽的基本内涵是:

白帽,陈述问题事实;绿帽,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黄帽,列举优点;黑帽,列举缺点;红帽,对问题进行直觉判断;蓝帽,总结陈述,得出方案。

以无人机专业为例,组织无人机用于电力巡线的优势讨论。

讨论过程:

100km的电力网络巡线工作需要20个巡线人员,工作一天才能完成,而无人机巡线则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巡检成本(白帽)。

无人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载荷丰富,任务用途广泛,起飞降落对环境的要求低(黄帽)。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方面真是大有作为(红帽)。

如果能在无人机内增加同步灾害预警系统就更加智能化了(绿帽)。

还有些问题要解决,比如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和航拍的清晰度(黑帽)。

大家谈得非常好,我们要充分发挥无人机巡线的优势,还要进一步提升无人机的性能(蓝帽)。

使用六顶思考帽讨论组的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全面而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见,在编制好思考流程(帽子的顺序)的情况下,在一定组织框架下的分组学习讨论,能使学生的思路集中在问题本身,再转换对问题的看法时,全体同学戴上颜色一致的帽子,畅所欲言,从多角度深刻地论述,容易使问题得到解决。

实践证明,以六顶思考帽作为工具的分组学习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立体的。全体学生在蓝帽的带领下按照问题框架组织思考,避免冲突,使讨论更充分、更有深度。比起“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线性教学方式更有建设性的价值。“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的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转换成学生的能力还需一个过程,甚至更长的过程。

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采取六顶思考帽分组讨论式教学,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结语:

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归因训练,并教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掌握必要的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和六顶思考帽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学习效率就在这种积极激励和自我训练中得到提升。

[1]韩宜中.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训练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08).

[2]韩宜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焦虑情绪管理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9).

[3](英)戴安娜·皮佛.NLP学习突破的捷径[M].吴群芳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4](英)波诺著.六顶思考帽[M].冯杨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Research on the Proof of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N Yi-zhong, TANG Shu-de

(TianjinModern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Tianjin, 300350)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udents’ attribution tendency and learning style, the research on the proof of learning efficiency advocates the use of thinking utilities like the mind map, the six thinking hats, etc., uses suitable designed curriculum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how to think ant how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learning efficiency; attribution; personalized learning; the mind map; the six thinking hats

2015-01-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8)之子课题《基于案例的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策略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韩宜中(1955-),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汤树德(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广告学。

G718.5

A

1673-582X(2015)04-0023-05

猜你喜欢

归因导图效率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