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元素掺杂纳米CuO及常温脱除H2S性能

2015-03-10杨胜宇王艳红

关键词:氧化铜硫化氢晶粒

王 悦,李 芬,杨胜宇,王艳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绿色化工技术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不同元素掺杂纳米CuO及常温脱除H2S性能

王 悦,李 芬,杨胜宇,王艳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绿色化工技术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元素掺杂的纳米氧化铜,以硫化氢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元素对纳米氧化铜除臭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表征技术进行了晶粒尺寸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铁、锌和铈掺杂到纳米氧化铜中,提高了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且随着掺杂量的不同,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当Ce/Cu物质的量配比为6/100时,硫化氢的穿透时间最长可达360 min,与纳米氧化铜相比较,除臭活性可提高40%以上;而锌和铁元素的掺杂,仅使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提高20%左右.XRD测试表明,元素掺杂对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影响不大,且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

元素掺杂;纳米CuO;常温脱硫

含硫恶臭物质广泛存在很多化工企业的原料气中(如合成氨、甲醇等),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为避免催化剂硫中毒,原料需进行净化[1],因此研发含硫恶臭物质的脱除技术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干法脱硫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除臭技术,尤其是金属氧化物除臭剂的研究和使用受到人们的重视[2-3].氧化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试剂,理论研究认为氧化铜与硫化氢反应的自由焓最具优势,但生产中较少用于含硫恶臭物质的去除[4-5].所以本文以H2S为目标污染物,以氧化铜为主要活性组分,筛选助剂,制备出不同元素掺杂的纳米氧化铜,并考察其常温除臭效能.本实验所制备的材料不仅丰富了金属氧化物类除臭剂的种类,也可拓宽其使用范围,解决了环境中硫系恶臭气体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的制备

分别称取硝酸铜和氢氧化钠,溶于适量的水中,按体积比1∶1比例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室温搅拌5 min.然后匀速地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控制硝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0.8 mol/L,Cu2+/OH-的物质的量比为1∶2.8,搅拌20 min,陈化30 min,制备的前驱体过滤、洗涤,至洗出液的pH值接近7.0为止,80 ℃烘干4 h.在马弗炉中一定温度下焙烧1 h得到纳米氧化铜.

不同元素掺杂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工艺与上述制备方法的区别在于,配制硝酸铜溶液时,将掺杂元素的硝酸盐与铜元素按物质的量比为2/100、4/100、6/100、8/100、10/100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其他制备步骤同上.

1.2 XRD分析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的XRD-6000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材料的晶型和平均粒径,Cu靶Kα作为辐射源,λ=0.154 056 nm,管压40 kV,管流30 mA.

1.3 实验方法

将制备的纳米粉体,在20 MPa下压成片,砸碎,筛出40~60目的小颗粒.将小颗粒称取0.1g,装入长450 mm,内径5 mm的石英反应器中.在室温条件下,气速为25 mL/min时,H2S标准气体(995 ×10-6,氮气配制)从石英反应器上部进入,利用美国华瑞公司(PGM-1700)有毒气体检测仪每隔一定时间对出气中H2S体积分数进行检测,当出气中H2S体积分数超过10.0 ×10-6时停止检测.从向石英反应器中通入H2S标气开始计时,到出口H2S体积分数超过10×10-6时停止计时,这段时间定义为纳米材料的硫化氢穿透时间.

2 结果和讨论

2.1 锌掺杂对纳米CuO脱除H2S性能的影响

图1为Zn/Cu不同物质的量比的穿透时间曲线图.由图1可见,与未掺杂的纳米氧化铜相比较,锌的掺杂使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延长,除臭活性提高.在出气体积分数不超过10 ×10-6的条件下,Zn/Cu的掺杂比例为2/100和4/100时,其穿透时间超过了250 min;当Zn/Cu的掺杂比例为6/100、8/100和10/100时,其穿透时间在240 min左右,说明Zn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加,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有下降趋势,综合实验数据认为Zn/Cu的物质的量配比为4/100时效果最好.

图1 Zn/Cu配比对纳米氧化铜穿透时间的影响

图2为Zn/Cu配比在4/100时材料的穿透时间曲线.

图2 锌掺杂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曲线

由图2可见,在反应的前220 min,通过床层的硫化氢均被吸附,出气中没有检测到硫化氢,超过220 min后,在226 min时出气中检测出硫化氢的体积分数为0.5 ×10-6;20 min后出气中的硫化氢体积分数迅速增加,在255 min时达到10.0 ×10-6,260 min时达到20.0 ×10-6.

2.2 铁掺杂对纳米CuO脱除H2S性能的影响

图3为铁掺杂量对纳米氧化铜穿透时间的影响.由图可见,当Fe/Cu的物质的量配比为2/100时,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最差,其穿透时间仅为192 min,随着铁掺杂量的增加,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明显延长,当Fe/Cu的物质的量配比为8/100时,穿透时间最长达到268 min;Fe的掺杂量继续增加时,穿透时间缩短.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在Fe/Cu的物质的量配比为2/100~10/100的范围内时,铁的掺杂量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纳米氧化铜除臭活性的提高,只有Fe/Cu的物质的量配比为8/100时,其除臭效果最好,且优于未掺杂的纳米氧化铜.

图3 Fe/Cu配比对纳米氧化铜穿透时间的影响

图4为Fe/Cu配比为8/100时的穿透时间曲线.由图可见,超过185 min后出气中检测到分数了硫化氢;随后的脱硫过程中,出气中硫化氢体积呈现了缓慢上升趋势,直到268 min时,出气中的硫化氢体积分数才达到9.7 ×10-6,20 min后,出气中硫化氢体积分数超过20.0 ×10-6.从出气中检测出硫化氢体积分数超过10.0 ×10-6,这段时间持续了近80 min,时间要长于锌掺杂纳米氧化铜脱硫剂.分析认为氧化锌属于精脱硫剂,常温脱硫活性较差,氧化铁属于粗脱硫剂,常温脱硫活较高[6-8],当它们分别掺杂到纳米氧化铜中,分别改变了纳米氧化铜的脱硫精度和硫容.当锌掺杂钠米铜中,整个穿透时间为255 min的情况下,其保持精脱硫的时间可达240 min;而铁的掺杂,保持精脱硫的时间只有185 min,整个穿透时间可达268 min.

图4 铁掺杂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曲线

2.3 铈掺杂对纳米CuO脱除H2S性能的影响

图5为不同Ce/Cu物质的量配比对纳米氧化铜穿透时间的影响.由图5可见,随着铈掺杂量的增加,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呈现出波动变化,当Ce/Cu配比为6/100时,其穿透时间最大,可达360 min.

图5 Ce/Cu配比对纳米氧化铜穿透时间的影响

图6为Ce/Cu配比为6/100时的穿透时间曲线.

图6 铈掺杂纳米氧化铜的穿透时间曲线

由图6可见铈掺杂到纳米氧化铜中,出气中硫化氢未检出的时间可达330 min,在随后的30 min,硫化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在360 min时出口硫化氢体积分数超过10.0×10-6.因此分析认为Ce的掺杂比例为6/100时效果最好.

2.4 XRD分析

图7为不同元素掺杂纳米氧化铜的XRD衍射图.由图可见,在衍射角2θ为35.5°,38.6°的位置出现了衍射峰,与标准谱图对比,分别属于单斜晶系纯CuO (111),(111)晶面的衍射峰,但出现的衍射峰强度较弱,且宽化弥散,进一步说明材料晶粒小.通过Scherrer公式近似计算,纳米氧化铜,锌、铁和铈掺杂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1.8、9.2、12.1、10.6 nm.锌和铈元素掺杂后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呈现出减小趋势,而铁掺杂后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与穿透时间对比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a-CuO b-Zn/CuO c-Fe/CuO d-Ce/CuO 图7 不同元素掺杂纳米氧化铜的XRD衍射图

3 结 论

1)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元素掺杂的纳米氧化铜,以H2S为目标物,考察了其除臭性能.结果表明,铁、锌和铈的掺杂均能提高纳米氧化铜的脱臭活性,其中铈掺杂后脱硫活性最好,当Ce/Cu的

物质的量配比为6/100时,其硫化氢穿透时间可达360 min;

2)以XRD为分析手段,考察了掺杂改性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结果表明锌和铈的掺杂有利于减小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但降低幅度不大.

[1] 王卫文. 硫化氢的净化技术及研究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 2010, 24(3): 10-13, 23.

[2] 李 芬, 邵纯红, 闫 波, 等. 铁掺杂纳米ZnO室温脱硫剂的硫化及再生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 24(10): 1564-1569.

[3] 曾丹林, 胡定强, 王光辉, 等. 酸碱改性对氧化铁脱硫剂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3): 627-630.

[4] 罗明凤, 李丽霞, 杨 毅. 纳米CuO制备与应用技术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10, 47(5): 297-303.

[5] 李维华, 张文慧, 汤效平. 氧化铜的脱硫性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J]. 齐鲁石油化工, 2011, 32(2): 100-102.

[6] 孟 启, 王 雪, 任 凯, 等. 烃类脱臭用含铜材料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07, 26(5): 647-650.

[7] 王 新. 纳米CuO脱硫剂制备及在污水厂臭气处理中脱臭性能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8] 于虹霞,任南琪,陈 川.高效脱硫异养反硝化菌株的代谢特性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284-287.

Nano-CuO doped with different elements and removal of hydrogen sulfide at room temperature

WANG Yue, LI Fen, YANG Sheng-yu, WANG Yan-hong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China)

Nano-CuO doped with different elements wa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lements on the nano-CuO deodorizing properties were inspected with the hydrogen sulfide as the target pollutants, and the grain size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X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ano-CuO doped with iron, zinc and cerium had improved the deodorizing activity showing a certain activity of the variation with different doping amount. When the Ce/Cu molar ratio was 6/100, the H2S breakthrough time could reach to 360min at most compared to the nano-CuO, and the deodorant activity could be increased by 40% or more; while the zinc and iron doping, only about 20%. The XRD tests showed that the element doping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grain size without significant regularity.

element doping; nano-CuO; desulfuriz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2014-04-10.

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201210214015)

王 悦(1992-),女,本科,研究方向:纳米氧化铜脱硫技术.

李 芬(1975-),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脱臭技术.

X701

A

1672-0946(2015)03-0327-03

猜你喜欢

氧化铜硫化氢晶粒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循环应变- 高温退火制备Al-Cu-Li 合金单晶
超声辅助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甘草次酸球晶粒径与体外溶出行为的关系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不同铜源在蛋鸡腺胃吸收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纳米氧化铜在腺胃肝脏的分布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单斜与立方CuO热力学性质模拟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