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脑体倒挂"现象的思考

2015-02-27叶金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叶金玲

(云南师范大学成教学院)

关于"脑体倒挂"现象的思考

叶金玲

(云南师范大学成教学院)

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脑体倒挂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现象。我国近年来之所以再次出现脑体倒挂,一方面是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特定发展阶段的一种表象。为此,我们要警惕这种非常态现象,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几个层面上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脑体倒挂 产业结构 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价值学说中,包括有许多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其中,简单劳动是指一般人类劳动,是简单劳动力的耗费。而复杂劳动需要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所以复杂劳动必然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同样的,也必须相应的付给较高的工资报酬。???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学进步,复杂劳动的社会价值将越来越高,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复杂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也相应的增加。

然而,随着中国加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明显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大多数脑力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仍保持稳定,出现了体力劳动者的收入略高于脑力劳动者的现象。2012年6月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也显示,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但是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价值学说,脑力劳动者属于复杂劳动者,工资报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增加,是应该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但数据表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反常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呢?

有学者认为:劳动力市场所释放的信号清楚地表明,市场更需要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越来越多,而熟练技工却越来越供不应求。事实上,如今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劳动力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紧缺就会上涨。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相比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城镇化进程将大量的农民工送入城市,分布在各行各业。由于近年来一些行业发展较快,一时间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此时,体力劳动者的收入上涨也属于“补涨”现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解释也是合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也是由两大规律共同决定,一是价值规律,二是供求规律,即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方面,劳动的价格必须符合它的价值,由于脑力劳动的价值一般相对较高,所以社会上主要呈现脑体正挂。另一方面,劳动的价格还要受供求规律的调节,由于社会上出现了庞大的对简单体力劳动的需求,使得供求关系对劳动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脑体倒挂。

此外,就较直观的收入来看,在就业初期某些脑体双方的直接收益确实存在“倒挂”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从事的领域和工作性质不同,体力劳动者除工资外基本再无其他收入来源,而脑力劳动者则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性收入,这种隐性收入多表现为学习、进修、休假、出游等多种更灵活的方式。???而且,体力劳动者从事的职业多为高危行业,有的甚至是以自己的健康或是生命换取基本工资。综上所述,脑体在特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部分倒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长期大范围的脑体倒挂,必然会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为解决这一现象,我认为只有从各个层面出发,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才能逐渐改善这一现状。

首先,政府应逐步控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控制大学生数量,走质化发展之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扩招,此后直到2005年,每年的扩招幅度都保持较大的比例。由于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需要知识型人才的第三产业发展依然不够,而第一和第二产业的科技改造也步履蹒跚,因此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不足,而对一些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却非常大,高校与市场的供需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此外,大量的学生招进学校,相应的师资和硬件设备条件跟不上,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教育质量下滑,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供需不协调的幅度。

其次,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设置专业,办高质量的教育。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呈现“两头紧缺中间过剩”,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对于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大多数高校没有作出回应,沿用传统的发展道路,培养出的学生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以至于劳动力市场一面是“招工难”,一面却是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因此,高校应行动起来,走转型发展之路,由重视学科教育适当转向实践教育,培养定位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在实施扩招政策中必须努力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短视行为,不能只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类型和培养规格培养学生,而应具有前瞻意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分析今后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尽量减少甚至克服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在反应上的“滞后性”。

最后,作为择业主体的大学生,更应该看到这一严峻的趋势,充分做好择业、就业的准备。首先,大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其次,大学生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质量的尺度之一是人才创造能力发挥的基础。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全可以再跨系、跨学科学习。再次,大学生应注意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备进行社会活动所必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7-48).

[2]王刚,解娜,警惕新“脑体倒挂”现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

[3]李金.现代性与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变迁.四川:四川人民出社,2003.55~62

[4]张骏.新“脑体倒挂”现象浅析——基于经济学的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5).

[5]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J].社会学研究,1996,(6).

猜你喜欢

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成年脑力劳动者人群血管阻塞程度与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
脑力劳动者健身路径锻炼方法论述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
睡觉和运动哪个更解乏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