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2015-02-25

新视野 2015年3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总书记干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文/韩久根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针对新的发展时期如何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价值尺度,引领着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新规范,不仅推动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关键词: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重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针对如何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思想深刻,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在全党全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价值尺度,引领着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新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是对我们党成立以来9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我们党更好地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 在思想建设上,强调共产党人要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是理想信念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他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针对性。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尽管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所描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前进、谋求全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虽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当今世界依然高高飘扬。特别是在世界风云变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历史也警示我们,如果共产党人的精神垮了、理想信念没了,就会导致红旗落地、江山易主。苏东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沦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铭记在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开始,我们党的旗帜上就闪烁着理想信念的光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重要作用的价值基因。

在真正的共产党人心目中,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广大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相反,一些党员之所以在革命遭受挫折、面对艰难险阻时产生迷茫、彷徨,甚至投敌变节,一些领导干部在执政、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甚至违法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摇和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共产党员前进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2]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了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抓住了树立远大理想与立足当前实际这个关键,并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提出警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严峻的现实考验。每个党员干部只有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自我修养的终身课题,作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攻方向,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在考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人们产生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个人的前行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坚定,目标越远大,追求越执著,就越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需要个人终身不懈努力的过程。一名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富强中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奇迹,而且创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奇迹,才能获得理想信念的真理支撑、历史支撑和现实支撑,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 在组织建设上,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发表讲话,特别是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不仅继承了我党历史上选人用人的宝贵经验,而且对新时期党如何更好地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但选好人、用好人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党在选人用人方面不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沉痛的教训。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正确的用人导向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一些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很少有晋升发展的机会,一些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人却往往得到提拔重用,干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针对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这些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这三个干部工作的根本问题,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3]这五条标准与我党长期坚持的“德才兼备”标准是有机统一的,也是新形势下“德才兼备”标准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和评价尺度。中央在2014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总则中,专门加上了“敢于担当”的新要求。这样的概括在我们党的规章文献中,尚是第一次。

“敢于担当”的要求不仅烙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讲话中,多次使用“担当”这个词汇。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专访时明确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响亮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一个人的品行与一个人的行为是紧密相联的。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品格,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事也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受到错误的政绩观支配,为官一任,不是造福一方,而是热衷于搞花拳绣腿,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有些地方的一些干部,开展工作只考虑眼前,不会谋长远、谋全局,开展工作根本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只从自己的私心私利出发。一些地方的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群众对此很担心。

“敢于担当”标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与他们的职责和使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着特定的含义。对于敢于担当的深刻含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要不断发扬开拓进取精神,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积极作为,不能安于现状、囿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他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4]

要把“敢于担当”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敢于担当”的选人用人环境,防治“不担当”“不作为”的不良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熟悉基层的情况,了解干部队伍的现状。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看到功劳好处就削尖脑袋去争去抢,出了问题千方百计上推下卸。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有些还混得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付出的比别人少,得到的却比别人多。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老好人”“墙头草”多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不可能向前推进,其危害极大,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当然,敢于担当,就有可能得罪人,到了选拔任用听取大家意见的时候,得票就可能会少。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以票取人”,他指出:“用人得当,就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会出现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上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5]他还说:“不能求全责备,一有失误就加以责难,这样会挫伤干部敢于担当、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决不能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不干比干更得利的导向。”[6]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勇于担当的新内涵新要求,发扬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手段,是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锻炼的重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一个领导班子强不强、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是否开展严肃的、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是否过得硬、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历过严格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这些年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有的搞家长制、独断专行,一些领导干部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形成“小圈子”,精心构造利益集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失了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教训十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7]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集中统一,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和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却根本没当回事甚至自行其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党内各种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得好不好。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帮助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

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要把远大理想与现实任务有机地统一于自己的执政过程之中,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坚持党的根本原则,懂得基本的规矩。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遵守党章是每一个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规矩。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是刚性的要求,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当然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党的规矩。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了党的长期实践的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体现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艰难探索和科学总结,是党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长期坚持和自觉地维护遵循。

三 在作风建设上,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外在表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执政党的党风还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理想淡漠、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不牢、意志衰退,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滋长蔓延;一些党员干部精神空虚,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还有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跌入违纪违法犯罪的泥坑;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先锋队意识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都与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密切相关,任其发展,非常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8]党要管党,就要管好作风;从严治党,就要严在作风上。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中央政治局带头制定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全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整治“会所歪风”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9]中央领导以上率下、示范全党,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的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和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广大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10]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反对形式主义,就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着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反对官僚主义,就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反对享乐主义,就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牢记“两个务必”,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奢靡之风,就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他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11]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必须牢记抓常、抓细、抓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有所改观,稍一松懈就很容易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奢望毕其功于一役。针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要“防止虎头蛇尾”,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12]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积小胜为大胜,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他还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13]作风建设这个“木鱼”要天天敲,让全党保持高度警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随着相关整改措施一项一项地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新要求,[14]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四 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严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必然选择。腐败不仅是社会毒瘤,而且是侵入党的肌体中的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执政党生死存亡的致命风险。坚持不懈反对腐败,坚定不移割除腐败这种毒瘤,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必须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复杂条件下,我们党面临反对腐败的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铤而走险,一意孤行,甚至变本加厉。从近年查处的一些重大案件看,一些腐败分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我们党在反对腐败这个重大问题上态度是鲜明的、一贯的,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坚决的态度重拳出击反对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15]坚持惩治腐败不放松,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的态度”,[16]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腐败分子查处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实、人数之多都是罕见的。十八大以来,像徐才厚等军队高级领导干部、苏荣副国家级的领导干部以及几十名省部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十八大以来,既坚决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自2012年12月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到2014年10月的近两年间,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要求的达67737起,处理89585人。[17]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不仅表明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我们党反对腐败斗争的绝对自信,增强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反对腐败斗争的成果极大地赢得的党心民心,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反腐败斗争既要保持必要的高压态势,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何防治腐败是一个世界难题,到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找到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保持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保持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把握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发现多少就查处多少,不设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我们党反对腐败的斗争总体上还处于治标阶段,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解决“不敢腐”的问题,为治本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不能腐”和“不想腐”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典型案例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18]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借鉴世界其他国家防治腐败现象的经验,积极探索从根本上治理腐败问题的对策。

必须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还说:“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19]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需要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好主体责任,需要各级纪委履行好监督责任。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党委书记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党委(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科学谋划、科学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约束,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职责。对于抓好党建和防治腐败等工作,党委(党组)书记不仅要亲自挂帅,而且要披挂出征,对于涉及党建的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对于重大的问题要亲自过问,对于重要的环节要亲自协调,对于重要的案件要亲自督办。

从严管好了干部,就抓住了管党治党的“牛鼻子”。习近平同志刚刚当选总书记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当谈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时就引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耳熟能详的中国俗语。党要管党,关键是管好各级领导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从严。每一名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尽职尽责,甘当人民勤务员;当干部就意味着奉献,必须淡泊名利,付出更多的辛劳;当干部就意味着必须严字当头,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和监督。领导干部必须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只有严于律己,说话办事才能底气十足。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原则,敢抓善管,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对工作不力的干部不姑息迁就,对出了问题的干部不包庇袒护。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及时制止,不能一团和气、息事宁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着,防止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必须把从严治党贯彻和体现到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严肃党内生活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的管党治党的重要论述和基本要求,不仅继承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理论。

五 在制度建设上,提出制度治党的新理念,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制度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20]对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有一套好的制度,使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1]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个核心,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结合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加强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铲除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制度建设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22]制度建设要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如果制度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牛栏关猫,进出自由”,那样的制度和监督肯定是没有用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科学严密、制约有效的法规制度。对已有的法规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还没有涵盖的方面,要根据需要尽快制定,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已经过时的制度,要及时废止。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制度,要转化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更高的稳定性。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在反腐败制度建设中,必须抓好系统配套,增强整体效能,形成体系效应。要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既要重视基本的法规制度,又要重视具体实施细则;既要重视单项制度的建设,又要重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实体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配套;既要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又要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使各项法规制度彼此衔接、环环相扣,真正发挥反腐败制度的整体合力。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23]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论述、新要求,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大地推进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我们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步入新常态,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0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13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12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41、338页。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43页。

[6]李斌、张涛、齐雷杰:《习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纪实》,《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第2版。

[7]《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四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3日,第1版。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87页。

[9]任和平:《“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好声音”》,《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9版。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14页。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15、313页。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87、400页。

[1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 月9日,第1版。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81页。

[15]《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第1版。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94页。

[17]《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两年来近九万人受处理》,《人民日报》2014年12月6日,第4版。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92页。

[19]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年10 月9日,第1版。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88页。

[2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 月9日,第1版。

[23]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4年10 月9日,第1版。

责任编辑李铁牛

作者简介:韩久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北京市,100044。

文章编号:1006-0138(2015)03-0005-08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261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总书记干部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