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肠镜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

2015-02-24刘永秋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537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镜检查胃肠满意度

刘永秋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 537600



无痛胃肠镜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

刘永秋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5376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无痛胃肠镜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效果。方法:选取86例无痛胃肠镜检查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术前心理风险评估、呼吸系统风险评估、循环系统风险评估以及一般性沟通、评估性沟通、疏导性沟通,对照组常规给予术前评估及术前沟通,同时对两组患者配合方式评分、检查时间以及检查满意度和信任度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沟通评估后,观察组积极配合评分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检查满意度、信任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沟通与评估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术前沟通评估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胃肠镜检查由于其操作简便、具有直观性、创伤小等优势,已经成为其他仪器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1];尤其近年来,无痛胃肠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改善了传统胃肠镜检查时紧张、焦虑、痛苦等现象,虽然无痛胃肠镜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给予麻醉剂等因素影响,造成该检查风险度提高[2];笔者本次将术前沟通与评估运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者,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50±2.0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及以上65例,体重45~62kg,胃镜检查68例、肠镜检查18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86例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而难以交流沟通;(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对麻醉药物存在禁忌证;(4)依从性差。

1.3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评估及术前沟通;观察组则于术前给予有针对性及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详尽的术前沟通。

1.3.1风险评估。包括麻醉前心理风险评估(主要是指患者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恐惧和紧张、焦虑心理,针对此种情况,应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为评估后的沟通做准备)、呼吸系统风险评估(主要是由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需应用麻醉药物,而麻醉药物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其强弱会因人而异,例如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呼吸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等)、循环系统风险评估(麻醉药对心血管存在负性肌力、负性传导而常会扩张外周血管,从而诱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等)。

1.3.2术前沟通。沟通遵循“为患者需求为服务导向”的原则,包括一般性沟通(通过沟通掌握患者一般情况,例如患者近期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和性格等,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评估性沟通(根据风险评估,探寻风险发生原因,结合患者性格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信息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易接受的沟通方法,例如焦虑、恐惧原因)、疏导性沟通(根据存在的问题,与患者沟通交流,协助患者优化应对策略,引导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检查,例如麻醉后,告知患者头后仰、下颌托起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评估沟通前、后配合方式评分对比见表1。

±s,分)

注:评估沟通前,与对照组相比▲P<0.05;评估沟通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对比见表2。

±s,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满意度及检查信任度对比在患者检查清醒半小时后询问其检查期间的记忆感受,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满意度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即除了以往单纯的诊疗外,心理及精神上的关怀同样至关重要[3],例如无痛胃肠镜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更是提高了检查依从性,因为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患者静脉镇静后给予胃肠镜检查的过程,患者在检查期间经历一个短暂睡眠过程、在操作完毕后即刻清醒如常,同时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无不愉快的记忆[4]。但静脉镇静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检查风险,例如心血管风险和呼吸风险等,由此,笔者认为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至关重要,给予相应的沟通与评估措施不仅极大降低了检查风险、更是避免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检查满意度。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本次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前给予相应沟通与评估,从表1结果可知,有针对性及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详尽的术前沟通能有效提升患者检查积极性、消除不良情绪,从而对配合检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使得检查能够顺利完成,P<0.05;同时表2及表3结果显示本次所采取的术前检查与评估方法能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满意度与检查信任度,由此,笔者认为综合上述数据以及结合以往经验,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通过术前检查沟通与评估可以使得医生全面掌握患者基础情况、了解术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于术前即将相关风险降低至最低,进而在术中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了应激发生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应激反应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使得术中检查风险度下降,避免了恶性事件发生、使得检查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术前沟通与评估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锐.消化内科治疗中应用无痛胃肠镜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8):101.

[2]杨柳,蔡晓关,赵研,等.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2014,7(2A):101-102.

[3]崔秀.浅谈术前访视中沟通技巧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88-89.

[4]余爱玲,朱振红,李家铁,等.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0):774-775.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11-12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524-02

猜你喜欢

镜检查胃肠满意度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