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聋概况

2015-02-22凯,薛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突聋内耳突发性

张 凯,薛 康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表现为至少在两个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20 db,可伴有眩晕、耳鸣及耳闷等[1]。 该病属中医"暴聋"范畴,其治疗是临床的难点,方法虽多,但疗效报道差异较大。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手段,是目前突聋治疗的最佳选择。现就近年来国内治疗突聋的概况综述如下。

1 西医治疗

1.1 激素治疗 激素是治疗突聋的常用药,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现在国际上已将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突聋的常用方法。邓炳辉等[2]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本病,首剂10 mg,逐渐减量,有效率为44.0%,较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 近年来激素局部给药成为热点,多认为经鼓室用药优于全身给药,可避开血- 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且不良反应少。 局部给药方式有:(1)经鼓膜径路给药;(2)耳后注射(包括颞骨筛区、乳突骨膜下等途径);(3)经圆窗置管微泵灌注;(4)经耳咽管注药等。 高宝玉等[3]将甲强龙注射于乳突骨膜下,95.24%的患者症状改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组。

1.2 血液流变学治疗 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认为,突聋主要由于血栓或栓塞形成、血管不随意挛缩造成,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其发病密切相关[4]。 改善血液流变学措施主要包括扩血管、改善内耳循环、抗凝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清除病理性纤维蛋白原等。 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前列地尔、长春西汀、低分子右旋糖酐、烟酸、活血化瘀中药及钙拮抗剂等。李怡等[5]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凯时静脉滴注治疗突聋,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更有效。 研究提示,为防止微循环的"盗血"现象发生[6],提高缺血组织的灌注,用该类药物时,需要适当增加血容量。近年来,有学者通过体外电泳法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滞度,在治疗突聋中取得了一定疗效[7]。 也有学者研究,通过血液置换,降低纤维蛋白原及其他脂蛋白成分,是治疗难治性突聋的一种新型的补救方法[8]。

1.3 促进局部代谢、营养和修复神经 研究发现,突聋患者的内耳神经及听觉细胞发生供血障碍后,由于其再生性差,功能逐渐减弱,继而引起内耳感音功能退化[9]。 所以可通过改善内耳局部代谢、 营养和修复神经促进听力恢复。 目前临床常用的这类药物包括维生素类、甲钴胺、脑蛋白水解物、依达拉奉等。 赵春红等[10]通过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 促进内耳神经修复, 治疗突发性聋, 总有效率为85.3%。

1.4 脱水、内淋巴减容治疗 研究证明,急性低频听力下降常提示膜迷路积水, 用脱水的治疗方法, 减少内淋巴容积,比首选血液流变学的治疗好。 该类药物有甘露醇、碳酸酐酶抑制剂等[11]。 张景波等[12]认为,甘露醇不仅能减轻内耳迷路水肿,亦对耳蜗具有保护作用,早期使用20%甘露醇静滴治疗突聋80 例,总有效率达84%。 但临床有报道,甘露醇致听力损失, 碳酸酐酶抑制剂亦有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副作用,近年来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已不常使用。

1.5 抗氧化剂 突聋的病因复杂, 近年来氧化应激反应对内耳的损伤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维生素类、多酚类为临床常用抗氧化剂。有研究发现,矿物质硒、辣素、硫辛酸等也能发挥相似作用。Hatano 等[13]应用维生素E 及维生素C,对提高突聋的疗效,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1.6 其他

1.6.1 高压氧 高压氧治疗可减轻内耳水肿和缺血缺氧损害,改善内耳微循环,加快内耳毛细胞和前庭神经纤维的修复。 单纯高压氧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无肯定疗效,但对早期突聋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郑海明[14]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愈显率81.20%,优于对照组。关于高压氧的最佳治疗时机,赵文杰等[15]认为,突聋在发病1 w 内高压氧疗效最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高压氧不应该成为突聋早期的常规治疗, 因为在耳蜗血供恢复前使用高压氧,会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造成耳蜗功能的进一步损伤;临床亦有研究发现,高压氧具有导致中耳积液、甚至鼓膜破裂的不良作用。 高压氧治疗突聋使用广泛,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使用时机的选择,需要引起相关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注意。

1.6.2 星状神经节阻滞 其机制在于增加脑血流量,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 张志卓[16]施行星状神经节穿刺置管术,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神经节阻滞,总有效率达93.30%。 该方法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对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本法如操作不当,可引起气胸、迷走神经或喉返神经麻痹、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故应由操作熟练的医师完成。

1.6.3 卡波金 卡波金为95%氧及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吸人卡波金能提高内耳外淋巴氧分压,卡波金中少量二氧化碳可以避免纯氧吸人导致的内耳微血管收缩,增加微血管流量并扩张微血管,从而增加供氧量。 王静等[17]采用卡波金治疗突聋,有效率为82.60%,其疗效与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另外,临床尚有报道体外反搏、脑反射治疗仪、微波、声频共振、佩戴助听器等治疗手段,但样本较少,且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有待更多临床研究验证。

2 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突聋属中医"暴聋"之范畴,"暴聋属实,久聋属虚",但临床证明突聋属虚者也有之,临床中无统一辨证分型。 詹良琴等[18]分突聋为五种证型:(1)外感风热型,治用银翘散;(2)气滞血瘀型,方用通窍活血汤;(3)痰火郁结型,方用温胆汤;(4)肾精亏损型,方用耳聋左慈丸;(5)脾胃虚弱型,方用补中益气汤。 总有效率91.40%,认为中药辨证论治,运用古方加减化裁治疗突聋效果较好。

2.2 中药单方 范红梅[19]自拟启聋汤治疗突聋31 例,有效率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 戴恩来采用扶阳之法,治疗肾阳不足、寒邪直中少阴之突聋,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亦取得良好效果[20]。

2.3 针灸 针灸是突聋的常用治法, 包括传统针刺、灸法、耳穴压豆、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等。 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黏度,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和微环境;针刺可通过提高听觉神经传导系统的兴奋性,从而改善听力。廖威等[21]深刺耳门、听会、完骨等主穴,结合西药治疗胆火上扰型突聋,有效率为89.6%。 翟春梅[2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结合针刺疗法,主穴为患耳侧的听宫、听会、耳门以及翳风,10 次1 疗程, 隔1 d 针刺1 次。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4%,明显优于对照组。

2.4 中药注射剂 此类药物较多,临床运用取得较好效果,其功效类似于西医改善血液流变学药物,可改善耳蜗部位血液循环,防止血管栓塞和促进血液流通。 常用的有丹参制剂、银杏叶提取物(银杏达莫、金纳多、舒血宁等)、葛根素、血塞通、苦碟子、刺五加等。 李凤茹[23]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用金纳多87.5 mg 静脉注射,15 d 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高达93.00%。

3 结语

综合近年来突聋的临床研究报道,其特点如下:(1)治疗手段多,包括药物、理疗等,涉及中、西医等方面;(2)方法选择不拘一格,报道疗效总体较好,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①病例较少,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远期效果研究较少;②病例资料信息粗略,分类治疗报道较少;③部分治疗步骤欠规范,可推广性较差;④疗效的评价标准不一,难以鉴别治疗方法之间的优劣。我们认为,由于突聋的确切致病因素尚不明确, 中医辨证亦莫衷一是,造成如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但是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已成为共识,有药物之间的配合治疗及药物与其他方法的配合治疗,如高压氧、卡波金、针灸、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等。由于分类不同,致病因素可能存在差异,中医证型亦不尽相同。 可以预见,针对不同类型的突聋患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是未来广大耳科医师研究的方向之一。

[1]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 年, 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5:325.

[2] 邓炳辉, 林云雁, 吴华飞, 等. 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2 , 10(3):383-386.

[3] 高宝玉, 邵长宝, 史春和, 等. 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 (8):1097-1098.

[4] 李玲, 黄志纯, 陶锋. 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350-353.

[5] 李怡, 王雪梅, 曾瑜, 等. 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J]. 四川医学, 2013, 34(3):347-349.

[6] Lamm K, Arnold W. The effect of blood flow promoting drugs on cochlear blood flow, perilymphatic pO(2) and auditory function in the normal and noise-damaged hypoxic and ischemic guinea pig inner ear [J]. Hear Res, 2000, 141:199-219.

[7] 安桂霞,蒋继宏,王金荣,等. H.E.L.P.血液脱脂疗法临床应用的探讨[J]. 中国血液净化,2003,7:58-60.

[8] 岑锦添, 曾祥丽. 血浆置换降低纤维蛋白原和LDL 浓度治疗突聋——一种很有前景的挽救性治疗方式[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 2:208.

[9] Chau JK , Lin JR , Atashband S , et al .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etiology of adult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Laryngoscope, 2010, 120(5):1011-1021.

[10] 赵春红, 李玉杰.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1:17-18.

[11] 李玲,黄志纯,陶锋. 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0-353.

[12] 张景波, 杜兴娟, 史亚军, 等. 早期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3, 5:560-561.

[13] Hatano M, Uramoto N, Okabe Y,et al. Vitamin E and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 Acta Otolaryngologica, 2008, 128(2):116-121.

[14] 郑海明. 高压氧综合治疗与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对比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13:1925-1926.

[15] 赵文杰, 吴志安.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时机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4(26):567.

[16] 张志卓.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7):3007-3008.

[17] 王静, 王晋. 126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综合治疗的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 2010, 31(27):4665-4666.

[18] 詹良琴, 杨星, 陈敏, 等. 辨证治疗突发性耳聋35 例疗效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 3(7):174-175.

[19] 范红梅. 启聋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4(11):1518-1519.

[20] 王宇, 戴恩来. 戴恩来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验举隅[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0(4):5-7.

[21] 廖威, 戴嵩, 王振海, 等. 中西医结合针法治疗胆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7):12-13.

[22] 翟春梅.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51 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594-595.

[23] 李凤茹.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35:170-171.

猜你喜欢

突聋内耳突发性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LDV在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