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

2015-02-22陈创荣胡琼芳梅旻玥

关键词:就业指导针灸医疗

陈创荣 胡琼芳 梅旻玥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及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的关注明显增加,特别对于针灸、推拿、美容及康复等的的认可及信赖程度越来越高,给针灸推拿相关专业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是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学生在全面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对针灸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毕业后可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针灸、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从近年该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三级医院从事针灸相关工作,发展前景较好。但近期卫计委出台医师规培制度,加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本文拟对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就业期望的整体特征及其期望偏差,并据此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调整大学生就业预期、增加政府及社会对医疗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为其在新的形势下更好的就业提供对策。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涉及就业前景预期、毕业压力预期、就业单位预期(性质、区域)、就业岗位预期(类型、薪酬)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调查以我校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本科阶段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18份,回收31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4.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前景和毕业压力预期

结果显示,该专业本科生对前景看好的(很好及较好)占到58.4%,仅有8.3%的学生不看好就业前景。但在求职方面,只有27.4%的大学生对找到理想的工作有信心。在就业压力方面,担心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不够,不能适应就业压力的学生占到31.5%,形势严峻,感到就业压力大的学生占到27.8%,不了解当前形势和自身情况及社会人脉关系不够、经验不足均占15.2%。另外一项关于是否认为医生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工作压力比较大的调查中发现,46.1%的学生对于目前的医疗环境比较担心。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本专业学生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满意,但信心不足。同时由于目前较为严峻的的医疗环境,学生在面临临床工作时心里会产生一些压力。

2.就业区域期望

统计显示,有41.8%的学生在毕业时首先选择在大城市工作,27.8%的学生选择在中小城市,选择留在家乡及对工作城市没有要求的学生各占15.2%。这与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及更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大关系。只有15.2%的学生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所占比例较小,这或与本校设立在广州有关。广州为广东省的省会,经济、文化、医疗发展位于广东省前列,学生毕业后更愿意在广州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学习、发展机会。较少学生愿意留在中小城市工作,这也是造成中小城市医疗水平较大城市低的原因。中小城市的医院缺乏高知识水平的医学人才,医疗水平较低,病人对大城市三甲医院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越来越多的病人涌向大医院,造成大医院的“看病难”现象,亦会加剧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3.就业单位期望

从问卷统计结果看,72.4%的学生会选择从事所学专业工作,没有学生选择非医疗机构,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牢固,都愿意从事针灸相关工作,专业相关度较高。其中有134名学生选择留在三甲医院,比例达到44.6%,接近受调查人数的一半,可见学生对三甲级医院的青睐。选择二甲医院的学生占14.1%,选择社区医院的占到7.6%。然而三甲医院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二甲医院及社区医院相对能够提供的职位更多。从调查结果看,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让学生们调整好就业心态。政府加强社区医院的建立及推广、投资,鼓励学生到基层加强锻炼,同时亦能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减轻大医院的就诊负担,缓解目前“看病难”的现状。

4.工作薪酬期望

在毕业后工作薪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3001-4000的学生有109个,占36.4%,要求4000元以上的学生有105个,占35.4%。根据一项权威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479元(本科为 2815 元,高职高专为 2142 元)[1],2013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前50位(3068元以上)的主要专业[2]中医学专业并未跻身其中,相比较而言,本专业学生对工作起薪的期望值稍高。

5.就业考虑因素

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及职位时主要看中自己个人兴趣、发展前景好、薪资高,分别占到43.4%、31.4%、12%,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态的转变,表明该专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更注重个人兴趣、发展空间和培训机会,对高薪资并没有特别关注。在竞争激烈的求职中,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就业期望较高是学生面临就业时考虑较多的阻碍因素。在解决就业问题时,45.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应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18.9%的学生认为学校与社会应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另外政府政策的支持、良好的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正确客观的求职观也是学生考虑的方面。

三、建议

在医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21世纪,包括针灸在内的整体医学必将在未来的人类卫生保健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对于日后的就业前景预测比较乐观,同时大部分学生就业意向的选择是大城市大医院,但大医院的人才饱和及基层医院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加剧。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及学校、学生都有需要改进及注意的地方。

1.国家政府应加快医疗改革的进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从调查可看出该专业学生对于目前的医疗环境有一定的担忧,这也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4],现阶段应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卫生制度改革,在前几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医患关心关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如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体系改革等,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从而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甚至杜绝“医闹”事件的发生,为医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就业环境。

2.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业的支持和投资

我国医疗改革之始是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过度地依赖市场经济体制在配置医疗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方面的作用,却忽视了因此导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卫生服务两极分化的负面作用[5]。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慢,医疗业务水平较低,缺少学科带头发展人,发展更加缓慢,导致高学历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工作,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获取医学硕士学位,吸引他们到基层医疗单位,尤其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工作是很有难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病人涌入大城市大医院就医,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及医患关系紧张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投资,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及奖励机制,鼓励并扶持学生到基层就业,尤其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专业学生,所学技术容易在基层得到推广,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价格较为低廉,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

3.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专业在校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多少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多数偏重于选择大城市大医院,同时就业信心不足等。改革与建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不但是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是高校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方法[6]。学校应完善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学生建立大学七年全程的就业指导体系,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体验、国家卫生政策宣导、专业发展趋势、就业相关影响因素、就业心理调适及缓解压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其中辅导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辅导员应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也应多与辅导员沟通谈心,树立健康的求职观。

[1]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方丹敏.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解读[J].大学生,2014,7:106-111.

[3]梁繁荣,等.近20年来中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36-38.

[4]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王黎明.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2,33:53-54.

[6]王贤来,等.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0:17-2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针灸医疗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