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国外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22郑丽红

关键词:国际化我院学院

郑丽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外事办,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将国际化作为一项强校战略或发展方向,而国(境)外交流生项目是实现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国(境)外交流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刚刚起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影响着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概述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概况和实施意义,在分析我院开展项目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国(境)外交流生工作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概况和意义

1.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概况

广泛意义上的国(境)外交流生是指跟据我国高职院校与国(境)外高校达成一致的合作协议,按一定程序遴选优秀学生到合作学校交流学习,期满后按时返校继续学业的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学生根据派出学校的要求选修跟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由合作学校发给学生修读课程的成绩单和短期学习证明,派出学校根据双方学校的课程衔接关系予以相应学分的认定和转换。一般来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费用都是由学生自己支付,派出学校适当减免相应学费,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派出学校会指定专职老师协助学生办理赴国(境)外手续,跟踪学生在国(境)外的学习生活情况,协调学生返校后各方面的衔接工作。

2.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意义

对于派出国家而言,可以有效利用国(境)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办学特色,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具有多样性、实用性、互补性和过程性等特征[1]。实施交流生项目是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派出交流生赴合作学校学习,利用合作学校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对于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高职院校而言,首先有利于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加快国际化进程。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表现出出色的水平和实力,无形中对外宣传了派出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实力,使越来越多的国(境)外高校愿意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加快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其次,有利于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学成返校的交流生必将带回国(境)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学院可以借鉴并推动教学改革;同时参考国(境)外专业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深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2]。最后,有利于深化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交流生扮演的“小使者”角色[4]成为院校之间深入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合作的方式也从交流生项目拓展到学生夏令营活动、教师短期培训、聘教、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以及合作办学等等。

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而言,通过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学生进入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后,学习到前沿的专业课程,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方法,感受到不同的校园文化,这些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其次,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更能充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开拓胸襟和视野。最后,学生在交流期间碰到的问题往往需要自己处理,更有机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独立性相对比较好。同时外语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我院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实践和存在问题

我院先后选派4批次共23个学生赴台湾合作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短期交流学习,同时2批次共7个学生随漳州市青年联合会参访团赴台进行为期5天的交流学习。目前,我院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合作院校仅局限于台湾地区的学校,虽然跟加拿大尼加拉瓜学院、德国波罗的海学院、菲律宾的LYCEUM大学等高校有过交流,但是并没有开展过实质性的合作。我院开展国(境)外交流生项目比较晚,该项目的管理暂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

1.思想认识上有顾虑

教育国际化犹如一把“双刃剑”,能够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走出去”交流学习的全新平台,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和顾虑,如合作学校的资质如何?开展的合作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合作学校专业的课程资源是否优质?尤其是派出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生活能否得到保障?而且目前对于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开展没有硬性要求,没能引起领导层的足够重视,如果项目顺利开展对于学院来说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致使国(境)外交流生项目陷入可有可无的窘况。

2.联系合作渠道有限

被动接访的外事工作比较多,来访的国(境)外高校大都是浅层次的参观交流,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合作。目前部分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外事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外事工作人员,如我院的外事办是学院办公室的二级科室,除了本职工作外经常忙于办公室的其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加强跟合作院校的深层次沟通交流。此外,分管外事工作的院领导和从事外事工作人员“走出去”的机会少之又少,未能及时掌握外事工作的最新政策以及了解其他院校开展外事工作的情况,很难获取合作的信息和渠道。

3.项目管理制度滞后

由于受到费用高和语言障碍的限制,以及对(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缺乏充分的了解,影响学生对该项目的关注和兴趣,导致报名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数往往都达不到预期的计划数。目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实行学期制,即在相应的学期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相应的课程,而国(境)外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这样造成与合作学校课程难以衔接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交流期间未能选修的课程返校后必须补修相应的课程,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影响到学生综合测评的成绩、评优评先甚至入党,考虑到这些因素,部分学生可能放弃报名参加该项目。这样就很难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难以发挥出该项目应有的作用。

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管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学院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解决。但目前各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各负其责,随意性比较强,尚未形成合力,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目的有效开展。

三、积极推进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建议

1.加强“教育国际化”意识

高校教育国际化涉及许多方面,如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和研究的国际化,其中学生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5]。学院领导层应该加强“国际化”意识,拓宽视野,认识交流生项目在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给予交流生项目充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学院各相关职能部门、各系部应该具有“国际化”意识,统一认识,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尤其更需要各系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宣传、动员和鼓励学生参与该项目,保障该项目的有序开展和良性发展,充分发挥交流生“小使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学院的教育国际化进程。

2.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

首先各高职院校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利用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吸引世界上高水平的大学或者有特色学科的高校主动来访参观交流,洽谈合作事宜。外事工作的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分管外事工作领导和骨干参访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处于领先的德国和澳大利亚,在参访中寻找跟自己院校专业发展相关的合作高校。同时在各院校组团外出考察交流的手续审批上主管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鼓励各院校主动“走出去”,尽量同世界高水平大学,或者一些有特色学科的高校加强交流合作。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友会、国际性研讨会、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等机会获取更多的合作信息。

3.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一套完整的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管理制度应该包括项目的宣传制度、项目办流事程、交流学生的学分认定制度、保障制度等。

(1)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宣传制度

学院负责外事的部门要及时向分管外事的院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各系部通报最新最完整的项目信息;同时,通过张贴海报、网络发布、学院“文化大讲堂”等方式向学生宣传项目信息,系部辅导员在班会上宣传动员是该项目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此外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如电话、邮件、QQ或者面谈,方便学生充分及时了解项目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在参加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办事流程

一份完整的项目办事流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阶段办理什么事情,需要准备哪些资料,以及该找哪个部门办理,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办理的盲目性,提高效果。

(3)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学分认定制度

在学分认定上建议采用灵活的办法,学生在国(境)外高校所修的课程与我院教学计划课程相同或相近,按我院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认定;与我院教学计划无关的课程所得学分,可以抵冲我院选修课学分;对于学院认定必须修补的课程可以返校后跟班修补,对于无法全程跟班修补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经认课老师和教务处批准后,直接参加考试。

(4)国(境)外交流生项目的保障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建议成立教育国际化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于交流生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协调解决在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相关部门指定联络员,负责交流生日常工作,这些举措大大提高该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6]。同时学院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参加交流生项目。由外事办牵头组建项目管理QQ群,邀请教务、相关部门和系部的工作人员,辅导员甚至院领导加入,一则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外的学习生活动态,二则方便学生及时解决在交流期间碰到的问题。

此外,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在交流生项目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探索完善该项目的管理办法,不断创新,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更多的国际性技能型实用人才。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34-38.

[2]徐娟.建立健全交换生管理制度 推动交换生项目的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23-24.

[3]陈青,等.加强校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山大学开展本科交换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1):147-150.

[4]赵子健,等.大力发展交换生项目 促进高校国际化进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2.

[5]吉艳艳.高校交换生项目实施探析——以欧洲伊拉斯漠项目为分析案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6]唐小波.高职院校赴海外交流交换生管理机制研究——以浙江金融专业学院为例[J].中国外资,2012(16):276-277.

猜你喜欢

国际化我院学院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西行学院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