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2015-02-22赵凤艳母得志

关键词:学术交流研究生医学

赵凤艳 屈 艺 母得志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医学是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学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事业的重任[1]。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使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仍有许多医学难题亟待解决,比如癌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同时,由于环境破坏、全球变暖和人类行为的变化,使世界面临着新疾病的威胁。这些都需要一代代的医疗工作者不断努力研究、探索、攻克。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科研化的医学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2]。现代医学研究生不仅应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医学研究生中广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其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素质,完善其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等内容进行讨论。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首先,在培养模式上,目前大多数教学单位教学方式仍以传统型教学模式为主,该模式以教师传授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强调知识传授和知识蓄积,而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缺乏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种培养环境中也就慢慢习惯了被动接受,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欠缺[3]。其次,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略。临床研究生中普遍存在重临床轻科研的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没必要在科研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对科研态度被动,疲于应付,只要能发篇文章毕业即可,这使得研究生对自身学科领悟不足,不了解临床及科研现存的盲点,所谓科研只是低水平简单重复,找不到创新突破口。再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在知识获取技能方面的培养,如文献检索、科研成果转化及英文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课程,这使得很多研究生,纵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偶尔有些思维上的小火花,也不知如何打开思路,找到问题的症结,不知如何最快、最准确的获得需要的专业医学讯息,科研无门,自主创新无动力[4]。此外,导师的学术造诣、指导投入和指导方式均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正相关。

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明确科研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纠正医学研究生,甚至指导教师、教学单位,重临床轻科研的观念。诚然,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临床医生,治病救人。然而,临床医生技术的提高和业务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事实上,现代医学中,临床与科研并不对立,而是浑然一体,无法分割,科研离不开临床,临床离不开科研,抛开科研的临床,难以发展,而抛开临床的科研,难有用武之地。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疾病谱不断扩展,在临床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查阅相关文献,若对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循证医学、统计学等等没有丝毫了解,纵使你临床能力再强,恐也难以驾驭那些海量信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适应时代的现代临床医生,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此外,并不是在实验室里瓶瓶罐罐做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培养细胞、做转染才是科研,临床研究一样很有意义,事实上,临床工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做医学科研的最好模式,关键是思路,要找出自身专业领域的盲点。不过,临床科研同样需要基础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去验证。

2.加强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建立创新环境

研究性和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5]。创新性培养应贯穿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包括课程选择、科研课题的选题、设计、实施及科研论文的撰写等一系列过程,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首先,在培养模式上,研究生入学后尽早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对实验室常用实验技术、方法及课题研究有初步的了解,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课程学习,这样在理论课学习中有侧重点,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且又亲身参与科研工作,书写科研流程,有助于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增长。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文献检索、文献管理软件、科研成果转化及英文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课程,注重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专业信息,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科研思维、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等学习和探索能力,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思路、培养正确的研究思维。再次,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发现、理解以及应用知识的主要参与者。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就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该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引导他们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动思考、分析、解决,增强创新意识。

3.促进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推动学科发展,造就科学人才的重要条件。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以获取知识和灵感,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必要条件[6]。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充分准备,对自己的课题更深入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听取他人的学术观点、前沿动态,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更好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增加创新意识。学术交流不仅仅是很多专家的学术会议,也可以是课题组内部,甚至两三个同学之间的讨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通过交流讨论,解决自己或他人实验中的小问题,也是收获,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研思维能力。此外,学术交流不仅限于本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交叉于融合往往更能撞出思想的火花。因此,研究生应积极关注各种学术动态,各高校、研究院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高层次、多学科、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4.合理优化导师队伍结构

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导师队伍。临床与科研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临床工作要求医生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科研工作要求科研人员能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力、想象力及缜密的逻辑思考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临床与科研两方面都很有成就的老师少之又少。因此,最佳的导师队伍应既有临床强手,又有科研高手,即“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研究生既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其良好的科研思维习惯及创新精神。而且,这样的团队模式更有利于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果,更能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总之,医学研究生将来想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临床与科研都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与科研并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具有科研创新思维的临床医学人才才能更好地将科学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才能使我国的医疗事业走到国际的最前沿。

[1]提高整形外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中国美容医学,2008(6):911-912.

[2]薛飞,等.如何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47-6548.

[3]朱红,等.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1(2).

[4]魏翠柏,等.论加强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7):673-674.

[5]包水梅,等.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看研究生教育的本质[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39-145.

[6]陈洪菊,等.学术交流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问题及改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5-17.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研究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医学的进步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