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改革探索

2015-02-20李彩丽黄双盛李永泉

关键词:PBL教学课程整合生物化学

李彩丽,黄双盛,李永泉,黄 涛,刘 进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改革探索

李彩丽,黄双盛,李永泉,黄涛,刘进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内容复杂抽象、概念深奥难懂、知识点多且难记,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任课教师,我们根据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努力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服务.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PBL教学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由于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都离不开分子水平的研究,因此,生物化学的理论及实验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新药开发等方面.近年来生物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医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因此改革生物化学的教学势在必行.

近年来,笔者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严重约束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包括教师介绍、课程介绍、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教案、作业习题、学习指导及讨论等诸多内容,方便学生的预习、复习以及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此外,我们还将本门课程中五章相当易懂的章节专门设为Bb教学内容,包括维生素与矿物质、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聚糖的结构与功能、DNA损伤与修复以及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约占理论课总学时的10%.任课教师通过该Bb平台提出每一章的具体学习要求和考核任务,督促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教师通过该平台批阅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课堂上对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将作业所得分值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占20%.通过近年来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使用Bb平台,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理论授课课时紧张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适度进行课程整合

在现有的医学课程体系中,基础和临床阶段的课程设置界限明确,割裂了医学知识的完整性.另外,不同课程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这样使得有限的学时和激增的专业知识之间的矛盾凸显,学生难以保证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为此,我们自2013年起在教学改革班对《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两门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有效避免了两门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节省了学时,如线粒体的结构归为《细胞生物学》;生物氧化、细胞信息传递以及基因结构归为《生物化学》.整合前后《生物化学》的理论课时减少了6学时,既为学生减轻了负担,保障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整.

3紧密联系临床,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不同专业中,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开设.这一阶段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又对临床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求,因此在讲授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时,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体内微观变化与临床疾病充分结合起来,用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加以分析,阐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原则等[1].例如,我们在讲授氨基酸代谢时,会和临床疾病“肝硬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出“临床上肝硬化晚期的患者不能进行高蛋白饮食,否则容易引起肝昏迷(肝性脑病).请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解释肝昏迷的原因”这一问题,并围绕氨基酸的消化吸收、氨的来源、尿素合成以及大脑能量代谢等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分析,最终让学生明白:①高蛋白摄入会导致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腐败作用下生成大量的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等抑制性假神经递质,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大脑被抑制从而诱发肝昏迷;②高蛋白饮食使肠道来源的氨增多,进入血液引起高氨血症和氨中毒;③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吸收进入组织的大量氨基酸分解产生氨,而受损的肝脏不能将氨合成尿素进行解毒,导致血氨升高进入大脑,引起氨中毒,出现脑功能障碍并导致昏迷.④氨进入大脑可严重干扰脑的能量代谢,使ATP生成不足从而诱发或加重肝昏迷,其主要机制是:①氨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既干扰了三羧酸循环的起始步骤,又影响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成;②氨中毒时,脑内以谷氨酰胺的方式解毒,从而消耗了较多的NADH(α-酮戊二酸经还原性氨基化而生成谷氨酸),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正常进行,妨碍ATP生成;③大量氨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可使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耗竭,妨碍了供能物质在脑细胞中能量的释放与转换;④氨和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时增加ATP消耗;⑤氨能激活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促进ATP水解并影响离子分布和神经传导的正常进行.

我们在《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基础理论与临床疾病有机结合,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透过疾病的临床表现看到其变化的本质;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物化学对今后临床工作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意识,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4开放实验教学,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新形势下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2].在我们的日常实验教学内容之外,教师积极指导部分学生参加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预实验工作[3],并帮助他们申请开放实验项目的经费资助,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的互动沟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结束时通过撰写开放实验的结题报告,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动手能力[4].

5适度应用PBL教学法

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5].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我们也适度采用PBL教学法.例如在讲到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时,我们会结合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解释各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的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不断顺应新形势下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卫华,王天云,谷兆侠.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11(2):209-210.

[2] 杨静,毛立群,牛秀珑. 开放性实验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 12) :1171-1172.

[3] 马列,王梁华,蒋平,等. 开放性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8):732-733.

[4] 黄柏青,董霞.谈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J] .医学教育探索, 2006, 5(5):423-424.

[5] 王齐, 陈辉, 戴寒晶.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4:486-488.

[6] 姜萍, 杨振宁, 商庆新, 郭栋. PBL 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3) : 104-105.

[作者简介]李彩丽(1976—),女,甘肃会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研究》,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建设项目(13JG-167.066.5128).

[收稿日期]2015-08-2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2(2015)03-0089-03

猜你喜欢

PBL教学课程整合生物化学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东盟留学生应用PBL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