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课程真实素材的应用标准

2015-02-20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商务英语

蒋 悦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38)



商务英语课程真实素材的应用标准

蒋悦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38)

摘要:需求分析理论对教材的应用有着导向作用。以需求分析为导向,教师可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有效地使用真实素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需求分析;应用标准;真实素材;商务英语

一真实素材的应用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商务交流的增加,英语已逐步成为一门世界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务场合。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如Reed[1]认为,商务英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语言层面,商务英语教学应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系。因此,如何将真实工作场合中的商务活动带进商务英语课堂已成为相关教育专家和教师所关注的话题。

赵凤玉[2]指出,根据国外学者对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的定义,真实材料与普通教学材料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真实材料不是专门为语言或外语教学编写、录制的材料;(2)真实材料不是根据一定语法结构进行编排,或为突出某一语法规则或句型结构而有意识地组织语言材料;(3)真实材料没有设定的阅读或学习对象,其中心是产品或事物本身,不会刻意使用学生熟悉的单词取代不熟悉的单词。以目前广泛使用的教材《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为例,所有的听力材料均选材于真实工作场合,如广交会、商务会面、产品展示等。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学生可以在仿真的环境下接触到商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对这类语言在每个商务场合中的具体使用留下直观的印象。

然而,Gilmore[3]曾提出:“真实并非绝对有效。”换言之,并非所有的真实素材都适用于商务英语课堂。叶兴国[4]认为,真实素材如果选择不当,会成为教与学过程当中的“绊脚石”。因此,为了更合理地选择适用于商务英语课堂的真实素材,教师有必要先区别认识真实素材和人工素材的特性。

二真实素材和人工素材的比较

“真实素材”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CLT)的引入而被提出的。CLT教学法认为,真实素材作为源于工作交流的第一手资料,具备了充分的交际性,应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它的实用性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换言之,在这些素材的帮助下,商务英语教学不再抽象难懂,能让学生了解语言在真实应用场合中的灵活性。基于这样的理解,“真实素材”在商务英语课程中被初步定义为“一切来自工作场合中的原始材料”。

相比之下,“人工素材”则是指一些被专门为第二语言/外语学习者设计,用于训练学生语言知识而非交流能力的教学素材[5]。Long[6]曾引用过一名澳洲免税店售货员的案例来说明人工素材的不足之处。案例中,尽管该售货员已通过教材学习了较多的日语单词和日常商务对话,但他在真实的商业场合中还是无法对日本客户顺利完成产品推销,因为这些客户使用的交流方式和句型并没有如他从教材所学的一模一样。这个例子直接说明,如果只是通过重复训练课本上专门设计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应用需求的。

商务英语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素材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搜集来自商务工作场合的各类素材,期待这些素材在课堂上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然而,当他们拷贝了电话录音、会议记录、产品简介、商务洽谈的音频或纸质材料后,也随之发现了真实素材所暴露的问题。真实素材包括各式各样来自工作场所的书面材料和声音材料,比如:电话录音、电子邮件、表格、广告、会议记录和产品展示等。但这些素材受限于当下的使用场合,可能出现重复、省略、缺少明确背景,甚至多个话题穿插交错等情况,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让教师很难选择[7]。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应用之前教师更应深入了解影响真实素材质量的基本需求,以便于合理选择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材料。

三选择真实素材的标准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也称之为需求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与教学相关的社会背景、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要求等相关信息,综合评价教学是否满足教学对象实际应用所需[8]。具体而言,需求评价的过程涵盖数据收集、分析与评价三个阶段,并且根据收集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层面:(1)目标语所使用的社会环境;(2)所使用的教材;(3)学习者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4)学生学习策略与动机等主观因素。其中,前三项属于客观因素,最后一项属于主观因素。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个“由上至下”(即由教育部门制定教学大纲再向基层学校推广)推行的过程[9],客观因素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着主观因素形成,本文将重点分析客观因素的需求,以探索选择真实素材的标准。

(一)社会环境因素

Nation和Macalister[10]提出,社会环境是研究和开展课程教学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直接影响了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也正如Richards所言,“课程设置的成功与是否匹配当地教学环境相关。”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课程中的教材选择不能忽略教学环境。

香港和大陆的教学环境是对这个观点最好的例证。根据Evans[11]的调查,香港在几个重要行业如金融、运输物流、旅游服务等商务场合,均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所以英语对该地区的工作者而言是实用的生存交流语言。相比之下,虽然大陆在1960年代已经开始商务英语研究,但受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商务英语在大陆的使用更像一门学科,而非一种交际语言。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背景下,真实素材在两个地区的商英教学课堂上也会得到不同的应用。

香港的教学环境让当地商务英语教师更容易获取真实素材,在课堂上使用此类素材时,教师可以列举学生熟悉的行业作为例子,协助学生高效理解专业知识。然而在大陆的商务英语课堂中,不少教师需要将收集到的真实素材进行人为加工,如将电话交谈的录音改为听力材料,考察学生对话题的理解;将会议记录的文档改为阅读材料,考察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将电子邮件的来往改为写作话题,考察学生处理商务信函的能力等。香港和大陆商务英语教师对真实素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正体现了不同教学环境的宏观影响。

(二)教材语言因素

从微观上而言,两种素材的语言特点也会导致其在课堂上使用的差异。这两类语言各有特点,而且无法互相取代。尤其是当真实素材被人为地转换为教学材料时,它的一些特性(如:面部表情、重复、省略、语音语调等)并不能被同时重现[12]。在此条件下,教材的语言均以完整的句型和平等的交替发言呈现,相对缺乏真实互动,与真实的商务场景相差甚远。如以下对话所示:

——Customer(C):Whatanicerug!Howmuchisit?

——Salesman(S): 1200RMBforonerug.

——C:Imustpointoutyourpriceishigherthanotheroffers.

——S:Well,thepriceisalittlehigher,butthequalityofourproductionismuchbetterthanthatofothersuppliers.

——C:Iagreewithyouonthispoint.ThatiswhyIlikedoingbusinesswithyou.Iintendtoplanalargeorder,butyourpriceistoohigh.

——S:Ifso,wewillcertainlygiveyouadiscount.

...

这段对话选自国内一本名为《BusinessNegotiationExamples》教材的商务英语应用案例。案例中,这段客户和售货员之间的对话基本没有任何的情感体现,只是单纯地由双方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将事实列举,虽是对话,却缺乏互动交流,这在真正的商务场合是极少出现的。但通过对话,学生可以看到完整的句型,了解足够的专业单词,对于学习语言的目标来说,这是符合需求的教材。

Gilmore[13]曾针对教材和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差异强调,尽管人工素材(如:教材和习题)的语言不一定对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明显效果,但这类语言结构完整,注重引导。相比之下,真实素材因受特有场合的限制和说话者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充满了不可预测性。但Gilmore的研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区分这两类语言的好坏之别,他认为,正因为不同的语言特性,教师应根据特性对其进行筛选或改进。简言之,他的观点正好证明了商务英语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真实素材,在使用中还应切实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

(三)学习者水平因素

Kaewpet[14]曾说过:“没有一项课程能够在不考虑学习者需求的情况下开展。”其中,“学习者需求”被定义为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这个定义,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尤其在课堂教学这个复杂的环境下,真实素材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更应针对性挑选适合学生水平的材料。以商务英语初学者为例,他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相对较弱,真实素材对他们而言或许会过于复杂多变,以至于他们因缺少足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对知识点感到困惑。如果所选的教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或是高于学生接受能力,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语言结构更严谨,内容更浅显和话题更有针对性的人工素材反而更适合初学者。随着学习者的水平提升,教师可以逐步提高教材难度,并最终使用原始的真实素材让学生体验真实商务交际。但Long也强调过,教师有时无法预测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尤其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学生的背景更是参差不齐。为此,只能通过与学生课堂的互动或课后作业的考核作为参考标准,不断调整,交替使用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材。

不得不提的是,在大陆的教学体制下,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先通过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以此证明自己在该专业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并作为语言能力的体现用于求职。这个学习的过程凸显了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先应试,后谋生”。根据学生需求,商务英语教师可以考虑先在低年级阶段主要采用人工素材为主的教材,为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并以真实素材为辅,让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中商务知识的具体应用。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再考虑在课堂上加大真实素材的比重,加强训练学生对商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将学习延伸至课堂以外,通过参加各种展示会、商务交流会、商务场合实习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场景当中,以实践的方式接触真实素材,并从中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通过比较真实素材和人工素材可知,前者能够引导学生体验真实商务场合,提高商务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然而,来自真实商务场合的素材是以商务活动应用为前提的;同时由于搜集的来源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并非全部真实素材均直接适用于课堂教学。后者则更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商务英语语言的学习,对于各类商务场景的话题有明确的分类,并精心设计递增的难度,有助于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接受。但精心加工的语言和对话句型缺乏交际性和互动性,与灵活多变的真实场景有极大的区别,再者人工素材无法完整还原真实场景中复杂的环境元素,无法让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应用。

根据两种素材的特点,为了将商务英语课堂的效率最大化,同时也为了更合理使用真实素材以提高商英课堂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教师在使用真实素材之前有必要重点考虑教学环境、语言标准、学习者需求三个方面的因素。教师若能在选择素材时根据学生需求做出有侧重性的挑选,则能将素材的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Reed B. Recent business english publications[J]. ELT Journal,2011,(65).

[2]赵凤玉.试论高校ESP教学引进真实材料的必然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

[3][5][12][13] Gilmore A. Authentic materials and authentic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Teach ,2007,(40).

[4]叶兴国.我国商务英语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J].当代外语研究,2014,(5).

[6]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曾子力.商务英语语言学:现状与前景[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0).

[8]杜丽娟.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基于ESP教学需求分析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9]Nation I S P, Macalister J. Language curriculum design [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10.

[10]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Evans S. Designing email tasks for the business english classroom: Implications from a study of Hong Kong’s key industries[J].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2012,(31).

[14]Kaewpet C. A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learner needs: Needs analysis extended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J]. Electronic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9,(6).

(责任编校:余中华)

Criteria of Applying Authentic Materials in Business English Class

JIANG Yu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38, 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be based on needs analysis. Guided by this analysis, teachers can apply authentic materials in Business English classes strategically.

Key Words:needs analysis; applying criteria; authentic materials; business English

作者简介:蒋悦(1986— ),女,广东湛江人,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收稿日期:2015-03-20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3-0155-03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商务英语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