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多因素分析

2015-02-14赵园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脂血症左室心衰

龙 丹 王 林 赵园园 花 荣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论著/心力衰竭✿

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多因素分析

龙 丹 王 林 赵园园 花 荣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目的 研究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调查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次入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对再入院情况的影响。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发生有关。

冠心病;心力衰竭;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不断加重,并且会在此基础上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2]。左心衰竭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会造成心脏舒缩功能的损害,也是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3]。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后会因为病情反复而再次入院,且预后情况较差[4]。这就要求针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可能发生再次入院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明确冠心病的病史,本次因左心衰竭入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1)冠心病病史持续3年以上;(2)本次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等症状入院;(3)体格检查提示左心扩大、心率增快、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X线检查显示心影增大且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4)符合左心衰竭的诊断。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2)伴有右心衰竭的患者;(3)曾经发生过左心衰竭的患者。

1.2 方 法

1.2.1 调查指标 患者首次入院接受治疗后,于出院当天调查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情况;心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通过病史确定,负面情绪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出院后一年内,随访患者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情况。

1.2.2 二分类量化方法 按照下列标准对观察指标进行二分类,(1)冠心病心力衰竭再次入院:否=0、是=1;(2)性别:男=0、女=1;(3)年龄:65岁以下=0、65岁以上=1;(4)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无=0、有=1;(5)焦虑情绪:HAMA评分≤14分=0、>14分= 1;(6)抑郁情绪:HAMD评分≤17分=0、>17分=1。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按照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冠心病心衰再入院的情况

在随访1年的随访过程,160例患者无1例丢失,全部完成调查;其中,发生冠心病心衰再入院65例,发生率40.63%。

2.2 冠心病心衰再入院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

2.3 冠心病心衰再入院的logistic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表1 冠心病心衰再入院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冠心病心衰再入院的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于心脏负荷持续过重、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心室的充盈和射血过程无法正常完成。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最终会造成心力衰竭的发生[5]。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强心药物的使用可以控制病情并顺利出院。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会因为心衰症状再次加重而入院,且这部分患者的预后较差[6]。

在临床实践中,探寻冠心病再次入院治疗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可能影响冠心病再次入院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筛查,由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有差异,具体分析如下:(1)高龄患者的心功能代偿能力和耐受缺血能力较差;(2)存在心脏舒缩功能损伤、心室肥厚的患者,对于心肌缺血缺氧较为敏感,容易因为缺血的发生而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进而再次入院治疗[7];(3)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存在这三种并发症会造成血管脆性增加、脂质沉积加重,进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8];(4)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并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在此基础上诱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9]。

近年来,关于冠心病的研究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冠心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10]。同样,冠心病患者再次入院的过程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仅用单一因素无法准确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将多种因素对疾病预后和转归情况的综合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如前所述,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参与了冠心病再次入院的发生,笔者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多种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综合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这就提示我们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针对高龄患者加强随访和筛查,并积极纠正血糖、血脂和血压,同时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发生有关,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针对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加强随访。

[1] 陈兰红,陈德敏.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0,10(2):556-557.

[2] 葛庆峰,王志军,李素新.极化液心衰合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2):61-62.

[3] 胡爱英,张泽萍,仲罕婷.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3-375.

[4] 胡安新,徐冬梅,周华,等.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71-76.

[5] 陆露,毛家亮,赵焕昌,等.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心绞痛伴心理障碍患者再发病及再入院的影响 [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C):3176-3178.

[6] 唐梅芳,阿依夏木古丽·沙得尔,杨韵歆.HtoH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的影响 [J].护理学杂志,2014,29(17):24-26.

[7] 吴镜,张震,李锦,等.医患直接沟通联合远程随访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及医疗费用 [J].四川医学,2011,32(9):1321-1323.

[8] 魏颖.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34(13):45-46.

[9] 张素超,何艳荣,杨玉英.院外康复运动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33-35.

[10] 胡爱英,张泽萍,仲罕婷.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3-375.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左室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