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5-02-14王守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司马迁船长文本

王守华

浅谈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王守华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满堂讲解、对课文条分缕析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学生被动听讲,缺乏问题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对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厌倦情绪,使小学语文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局面。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其对问题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启迪思维,积极交流与探讨,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疑问,是激发其探究兴趣、促使探究动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艺术,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走进文本,走进文本创设的人文情境,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与作者和文本情感达成共鸣。

(一)抓住课文关键点问题要有启发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切入本文的问题。问题的设置都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入探讨。使这些问题成为学生走进文本的突破口,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能够深入课文,富有个性的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船长》这篇课文,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到题目《船长》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回答:看到课文题目后,我们想知道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么我们应该通过哪些环节来了解船长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通过船长的言行、船长的表情以及船长的事迹来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并找出船长说了什么?划出表现船长言行的词语或者句子,整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描写人物的方法,深刻的理解了船长这一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补充与借鉴,使船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受到了船长精神的熏陶与感染。

(二)紧扣文章的核心句段问题要有探究性

课文中的关键字词与句段往往能够体现文章的核心思想。传统教学中的划分段落、词句解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使学生阅读时抓不住要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句段,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其情、悟其真,深刻领悟文章的意旨。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司马迁临终嘱托儿子的话,感受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精神品格。然后让学生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司马迁在狱中的表现,了解司马迁受刑后挣扎的心路历程,体验司马迁身受宫型,发愤写史记,历经挫折矢志不移的精神追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不能重点不分,一味让学生全篇阅读,而是要通过对教材的把握,选准关键句段,让学生反复阅读,加深体验。同时,要充分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提出:“司马迁身受严酷的宫刑,在人身受到极大摧残的情况下却仍然发愤写史记,这样值不值得?”学生们通过辩论,在心灵深处产生了对司马迁精神品格的崇敬之情,对于文本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三)问题的设置具有坡度使课堂富有生成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文本,教师必须设置具有坡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促进课堂问题的生成。教师设置了如下问题:一是作者先后几次经过大榕树?二是作者先后经过大榕树看到了什么?三是读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作者先后看到的现象有所不同?前面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而对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又衍生出:两种不同的鸟类为什么能在大榕树中和谐相处?鸟儿与本地农民为什么能够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者写作《鸟的天堂》是意旨是什么?阅读后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所以,有坡度的设置问题促进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了课堂问题的生成。学生们对这些生成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才真正深入文本内里,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默契。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对事物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设置问题,促进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的形成,增强设疑问难的能力。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更好地深入文本,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走进阅读的更深层次。

王守华,教师,现居山东滕州。

猜你喜欢

司马迁船长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出发吧,船长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丢失
蚂蚁小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