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上往来人”之“上”字解诂

2015-02-14河北大学文学院程艳梅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川上子贡词义

☉河北大学文学院程艳梅

“江上往来人”之“上”字解诂

☉河北大学文学院程艳梅

北宋范仲淹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鲜明,两三岁的小孩都能熟练诵读。《江上渔者》的主旨与同属北宋时期张俞的《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以及梅尧臣的《陶者》“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异曲同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理解起来并无困难。但阅读古诗文,词汇往往是最大的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词义有同有异,既有交叉,又有细微的差别。如果按照“字字落实”的要求来读,《江上渔者》中的第一句“江上往来人”之“上”字是何义?大多数课本或选本中没有注释。这里的“上”和现代汉语“上”的意义相同吗?

《新华字典》“上”字头下,收录了10个义项,其中第六个义项是:“放在名词后。1.表示在某一物体的表面:地~|墙~|桌子~。2.表示在中间:半路~|心~。3.表示在某一事物的范围内:会~|书~。4.表示方面:组织~|思想上~|理论~。”后两个释义“上”前面的名词是抽象事物,与“江上往来人”中的“江”不同,可以排除;那么前面两种解释适合吗?在江面上或江中间来来往往的人,难道古人有水上漂的神功,可以凌波微步吗?当然,模糊解读,不求甚解,似乎并不影响对这首诗的把握,但毕竟是一知半解。

同样,《论语·子罕》中有一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川”是河、河流。“子在川上曰”,难道孔圣人也会神功?又如《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去世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那么,子贡是把“庐(房舍)”盖在哪里?他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和老师朝夕相处呢?“冢上”,是坟墓(冢)的上方吗?孔子弟子三千,只有子贡守墓六年,可见子贡与老师感情之深。子贡无论如何不会把“庐”建在坟墓上方。

由此可见,“江上往来人”“子在川上曰”“庐于冢上”中的“上”和现代汉语不同,以今律古,不合逻辑事理。扫除古诗文中的语言文字障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籍文本。“唯子贡庐于冢上”,唐代司马贞《索隐》曰:“《礼》云‘适墓不登陇’,岂合庐于冢上乎?盖‘上’者,亦边、侧之义。”原来子贡把“庐”建在孔子坟墓的旁边。因此,《孟子·滕文公上》说:“子贡反,筑室于场(墓前供祭祀用的场地),独居三年,然后归。”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古今南北之异造成了词义的发展变化。上述古诗文中的“上”是“边、侧”义,“江上往来人”是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而“子在川上曰”也是孔子在河流边即岸上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才发出感慨,勉励自己和学生们珍惜时光。

“上”的“边、侧”义现代汉语中已经非常罕见,但在古书中的例子并不少。比如《吕氏春秋·察今》:“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过于江上者”指路过或经过江边。同理,《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按:泗,河流,在山东省中部。这句话是说,孔子死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

“上”的“边、侧”义在唐宋时期仍旧不乏用例。例如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之上,以待余年。”按:“伊、颖”分别是伊水和颖水,均在河南省境内。译文:我应当在伊水和颖水旁求得几顷田地,来度过我的余年。北宋欧阳修的《寄圣俞》:“行当买田清颖上,与子相伴把锄犁。”《归田四时乐春夏两首》:“吾已买田清颖上,更欲临流作钓矶。”按:古老的颖水发源于中岳嵩山,秘逦东下。颖州因临颖水而得名,欧阳修曾在此为官多年,并终老于此。尤其是颖州西湖,是古代颖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景色四时俱佳,欧阳修对此地情有独钟。两句诗中的“买田清颖上”,其所买的田地当是在清河和颖水的边上。

“上”为何有“边、侧”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高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一般来说,在空间位置上,河岸自然要比河流高,所以通过隐喻河岸可以称作“江上”“川上”“泗上”“清颖上”。而毫无疑问,河岸又是在河流的旁边,故“上”又通过转喻引申表示一切事物的“边、侧”。另外,“旁”小篆写作“”,正是以“上”作为形旁的,所以子贡可以“庐于冢上”。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读书杂志》训诂探析”(HE14YY042)、河北省教育厅项目“《读书杂志》词义考证论略”(SQ14117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川上子贡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川上的诗
最后的忍者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