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军、王君两位老师语文课堂比较研究

2015-02-13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中学

语文知识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析韩老师王君

☉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中学 陈 慕

韩军、王君两位老师语文课堂比较研究

☉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中学陈慕

韩军、王君两位名师都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位的语文课堂好评如潮,另一位的课堂却受到了众多教授专家的批评质疑。这段时间我仔细研究了韩军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一些课例,我感觉用“一公里现象”来概括韩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状况非常合适。

“一公里现象”是指交通运输中高速公路、高架公路或地铁都修得很好,但最后一公里到家门口却因为道路拥堵很难逾越。我觉得韩军老师的语文课就有最后一公里的感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韩军与王君作一比较。在课堂理念方面,韩军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王君着意于精神,但不轻慢于文字。两种说法基本一致。在课堂激情方面,两位老师不分伯仲。在教师素养方面,不管是朗读能力还是文本解读能力、文化素养,两位都达到了语文教师中的顶级水平。而朗读能力韩军似乎更胜一筹,因为韩军曾被省级电视台相中,差一点就到省级电视台做播音主持了,再加上成名早,韩军的名头远比王君大。但现在的情况却相反,问题在哪?我觉得韩军老师的语文课堂和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堂就差在那最后一公里上。

一、一公里距离——语文课堂上是看学生读得好不好

古人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都是古人写诗作文时锤字炼句,为找到合适的词,不惜功夫的真实写照。现代的语言大师们当然也不轻易用词,也必经过反复锤炼,可以说中小学教材中的文章篇篇都是语言精品。所以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品析他们的语言文字时,绝不能简单化、模式化,必须要多层品析,做到不达目的誓不休。但是课堂上过多地要求学生朗读,必然给人繁复的感觉,会让学生厌烦。这就需要老师有很好的朗读示范能力。

一个顶级的语文老师要具有很好的朗读能力,韩军在这一方面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韩军的语文课堂往往给人感觉的是韩老师音色很美,朗读得很好听,听课的老师感觉不到学生朗读得很好。原因就是韩老师没有把他的惊人的朗读能力很好地融到他的语文教学中。感觉到他的朗读是游离在他的语文教学之外。语文课堂上怎样才能把老师读得好转变成学生读得好呢?我觉得这非常需要技术。首先课堂上老师要多让学生读,多指导学生读,在读中品析文字,指导学生读出语调、轻重节奏,在学生读不好时,教师可以适当示范,甚至可以领读、跟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示范朗读来带动、引领学生,激励、感染学生。

其次是多设计读的活动,如轻柔的地方可以让女学生读,豪放的地方可以让男学生读,壮阔的地方可以让全班齐读。当然还可以改动句子,让学生对比读。通过读的活动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有所获,这样学生就不会读得厌烦了。当学生积极地、动情地、优美地朗读,并能说出文字背后的情意理时,课堂的效果就出来了,课堂也才会有美感。

如王君老师《背影》这一课,在读“父”这个环节,王君老师先问:最集中写父亲的爱的是哪个段落?生答:买橘子那段。

为了品读好这一段,王君老师先把这一段改成短行排列并且屏显。王君老师先请一位同学读屏显文字,然后问: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接着王君老师有22次追问,22个同学回答,当有同学回答不到位时,王老师还先后叫了两个同学再读这段文字。22次追问,其中有多次的启发及提示,直到学生读出父亲是竭尽全力去爱孩子时,王君老师才给以肯定: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大。

最后王老师作总结:咬文嚼字就是这样,不要只给人物贴标签,戴帽子,而要贴着语言去分析感悟。

这一点韩军老师的课堂上是欠缺的。

二、一公里距离——语言品析是否碎片化、无序化

我们很多老师在语文课堂上怕品析文字,因为会搞乱课堂教学的顺序。所以很多老师的语文课堂对文字的品析往往给人碎片化、无序化的感觉,韩军老师的课也是这样。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并模仿他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任何一节课的语文教学目标都应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精神的丰富与人格的完善为追求。所以我们应该把文字品析作为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路径。

一篇文章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语文课堂选择哪些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品析呢?这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所以王君对这个问题往往是统筹安排、精心布局,做到教与学两相宜,也就是课堂上选择要品析的文字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所谓有利于教,就是语文课堂上通过品析这些文字能推动课堂进程完成老师教学的任务。所谓有利于学,即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这些文字能让学生触摸到文字蕴含的情、意、理,触摸到文本的深处。

如王君老师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选择了“我们”“田野”“散步”三个词语,逐一品析,对这三个词语的品析直抵文本的核心。如品读“我们”,王君老师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谁挺有意思,你就把他的话读好,并且点评几句。”学生自己去品,自己去析,最终得出:“孙慧、子孝、母慈、妻贤”的结论。品读“田野”环节,作者或让学生配乐朗读屏显的内容,或引申菜花、柔麻、鱼塘等诸多意象,然后设问:进一步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让学生研讨。最终得出景物描写的作用:(屏显)

奇妙的景物描写

春天的气息被渲染出来了

幸福的心境被衬托出来了

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被铺垫出来了

多元深刻的主题被暗示出来了

……

关于“咀嚼散步”环节,作者引导学生品出了“慢慢地,稳稳地”生命状态,特别品出文中舒缓的节奏和圆形句式,最后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责任、爱、生命、传承、温暖、担当”等。而对这三个词语的品析还巧妙地构成了课堂的三个板块。第二部分咀嚼“我们”;第三部分咀嚼“田野”;第四部分咀嚼“散步”。这三个部分就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

韩军老师对文本文字的品析往往不系统,也没有统筹安排。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让学生品析几句话或几个词语。如教学《背影》,韩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感悟朱自清第二次流泪的原因,于是重点品析父亲买橘那一段:

生:(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每读到关键词,师就让“咀嚼”。)

师:怎样走到铁道旁的?

生:蹒跚。

师:从蹒跚,能读出什么?

生:年龄大了,是一位老人。

生:走路缓慢,看出是老年人。

师:从“慢慢”和“探”,能读出什么?

(师用动作表演“蹒跚”“慢慢”“探身”。)

生:看出父亲年老了。

师:说具体。

生:年老了,走路就慢。

师:探身呢?能否读出父亲是高个矮个?腿长腿短?

生:矮个,腿短。

生:腿短,他要试探。

师:为什么用“探身”,不用“纵身”?

生:探,是小心翼翼。纵身,会骨折。

生:骨头老了,纵身腿会骨折。

师:蹒跚、慢慢、探身,都强调什么呢?

生:都强调父亲腿脚老了。

师:还有哪些词需要注意,需要“咀嚼”?

生:(读课文)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学生找到“攀”“缩”“倾”“努力”咀嚼。师抓住黑板上沿,示范“攀”“缩”“倾”“努力”动作。)

生:攀,表明父亲个矮,攀爬月台,十分用力,吃力。

生:两脚“缩”,身子“倾”,说明尽力,吃力,费力,乏力。

此外,整个课堂再没有系统的语言品析。王君上《背影》也品析了这一段,王君先把这一段文字分行排列并屏显。课堂上,王君两次让学生读这段文字,并多次追问,启发,最主要的是王君把这一段文字的品析,放在她整堂课文字品析的系统中。课堂上除了“读‘父’”这一环节外,还有“读‘子’”“读‘父’与‘子’”等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大量的文字品析。

三、一公里距离——是否引导牵强,说教过多

王君说:在教学过程中,我追求立足文本,通过鼓励学生深情并茂地朗读和扎扎实实地咬文嚼字走进文本深处。不断地把学生推到文字的“悬崖”面前,让他们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王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课堂实现了她的目标,她以她的课堂的深度实现了她人生的高度。如王君老师在《一面》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体会这“一面”。先来研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读全文第一段。

(生读: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公司当卖票的。)

师:可不可以把“当卖票的”改为“当售票员”?

生:不能。“当卖票的”显得很卑微,而“当售票员”有一种庄重感,受人尊重。

师:非常强的语感!那请大家速读第1段至第17段,看看哪些地方还表现出“我”的“卑微”。

(生默读书,圈点勾画。)

生:“我”进书店的时候,是把“帆布袋、夹板、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角落”这词说明“我”很小心,很卑微。

师:请把“角落”圈画出来。角落里的小人物。这就是当时阿累的处境。

生:请看第10段。当内山老板给“我”茶水的时候,“我”“简直窘了起来”。

师: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的心境。

生:窘。

(师板书,强调拼音。)

师:被人尊重难道不好吗?

生:阿累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他平时总受欺负,他很自卑。

师:他为何自卑?

生:他没有地位,穷困,连一本书也买不起。

(板书:卑微穷困。)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品读更深入更细致,从而更好地认识了阿累的处境和他纯净的心灵。

再比如《安塞腰鼓》的教学,这篇散文诗太有特色,教过的老师都知道它难教,难在哪?当然难在这篇散文独特的语言,难在文章广博的文化内涵,学生阅读起来困难很大。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呢?王君老师的导学设计别具匠心,引导学生放开读,学会读。一下就抓住了文本特点,也抓住了学生心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突破了自己,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那股狂野劲。

而听韩军的课明显感觉教师讲解解释过多,有些引导非常牵强。特别是《背影》一课,如前面那段韩老师引导学生感悟朱自清第二次流泪原因的部分。在这一部分品读中,韩老师过多地发问,如“师:父亲老得早、老得晚呢?师:父亲老得快、老得慢?”还有过多地讲析和过多的肢体表演,如“师:也就是说,老,是朱自清流泪的真正原因。人生,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场风霜雨雪,一个个春夏秋冬,父亲邃然间,匆匆间,就一下子老了。朱自清心里分明觉得,去年或前年,父亲还是一个壮年,一个中年,怎么今天,匆匆间,突然就变成老年呢?上下月台,都那么艰难了。朱自清不能接受,不能忍受,不敢深想。于是,泪泉奔涌。”这些地方显得引导很牵强,而且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有体验,当我们只有20岁时,是不可能体会到父亲的年老的。只有我们做了父亲甚至老了以后才能理解年老的问题。但韩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解释,强拉硬拖的引导,最终学生好像理解了,实际上学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

以上三点没有做好,就是韩军语文课堂和我们大家喜爱的语文课堂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猜你喜欢

品析韩老师王君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我的老师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运用“读、品、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漂流记
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