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岔道,开掘教学资源
——说说《木兰诗》课堂教学的几个意外

2015-02-13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王兴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木兰诗木兰和平

☉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王兴

巧用思维岔道,开掘教学资源
——说说《木兰诗》课堂教学的几个意外

☉浙江省宁波科学中学王兴

几位年轻教师上《木兰诗》一课,都出了意外。由于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应对策略,导致课堂思维流入岔道,甚至出现混乱。

【意外一】

当课堂教学推进到木兰得胜回朝时,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生:上学期学过人体生理知识,我们知道,人的第二性征是很明显的。就连小孩看到迎面走来的人,也会认出男女来。虽然女扮男装,但怎么可能“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呢?

反应: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得到了众多学生的热烈响应。这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提出的敏感话题。老师怎么解答?若解答,必然岔开对文本的理解,时间和任务都不允许,怎么办?

分析:木兰的女人形象如何掩盖得住?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文学作品不是社会现实的完全照搬,在现实的基础上虚构是重要的创作手段。而虚构内容侧重点的选择则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目的。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拨乱反正”:

(1)军装对人的掩盖作用。古代军装,也有男女区别。根据文本,当时出征都是自备战争用具。“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在准备时,自然买了男人战袍盔甲,以便能女扮男装。参军后,战友见到的自然是包装严实、英气逼人的战士木兰,一时很难辨认。

(2)习武风尚使木兰具备了很高的武艺,弥补了女子的柔弱。据考证,《木兰诗》作于北魏时期,也就是长期处于军阀割据、战争频仍的南北朝时期。当时,出于自保和卫国的需要,北方有家家习武的风气。花狐一家自然也是刀枪剑戟日日闪耀。木兰自小习武,学得了一生好武艺,也就能遇战事而从容出征,并能够出生入死,得胜回朝。在战场上,她艺高胆大,与战友一起冲锋陷阵,不仅毫无女子的柔弱,甚至有超过男儿的勇武。自然无人怀疑她的性别。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突出木兰的智慧和机敏,也暗含着战争对女人的毁灭。

最终让战友们“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定有很高的化妆技巧,更有随机应变、巧妙掩饰的智慧。这就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智慧和机敏。

苏联一作家写到:“战争让女人走开。”战争是残酷血腥的,是消灭生命。而女性是柔美的,慈爱善良的,是孕育生命、呵护生命的。很多战争,都是男儿出征,以自己的身躯呵护背后的女人。然而,木兰却以自己的身躯来呵护衰老的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她换下女儿装,穿上坚硬沉重的铁衣,实际上就是放弃女性的柔美、慈爱、善良,被迫成为一个“男人”。写到此处,作者的内心一定是很难受的。于是,他快速略过战争,故意回避战争中成为“男人”的木兰如何像男人一样生活,而进入明快欢乐的“恢复女儿装”的情节: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一“脱”,毫不犹豫,动作麻利,如释重负,浑身欢畅,而“著”也急不可待,“旧时裳”才是她日思夜想的装束。一“脱”一“著”,节奏明快,态度截然不同。其间,可见她的人生选择:不做血腥英雄,愿做平凡女子。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被头盔压抑十多年的长发,马上梳理成亭亭的“云鬓”。还要贴上“花黄”,点缀脸庞,增其秀美。这番打扮之后,军人木兰,幻化为美女木兰。美女木兰还立即“出门看火伴”,让“火伴皆惊惶”,多么俏皮可爱!

走出战争,木兰变得美丽、俏皮、天真、可爱!但这美丽可爱的女子,只存在于平常家庭生活中。一旦进入战争,就消解得没了踪影。哪怕是用十余年的时间,也难以辨识。可见战争是对女性的摧残和毁灭。要拥有美丽可爱的女人木兰,就必须反对残酷的战争。作者故意这样写木兰,不正表明他对战争的批判厌弃,对和平的向往和憧憬吗?

策略:

师:谢谢你的问题,你在引导同学们进入更深的思维层次!

师:我想请同学们冷静地想想几个层面:(1)古代军装的特点;(2)当时北方盛行的尚武风俗;(3)若这些都难以长期掩饰木兰的女性身份的话,请想想作者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漏洞。谁来谈谈你的想法。(这样反抛问题,就会让学生马上冷静下来,进入思考。教师再作以上提示,就会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更深的层次。学生立即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回想到影视里古时战袍的特点,很容易破解为什么战友一时看不出来的问题。再结合习武风尚推测木兰的英勇善战,就明白了能够较长时间掩饰身份的原因。暴露女性身份的疏漏在漫长的“十二年”中肯定是难免的。为什么还看不出来呢?作者这样写,可能有什么目的?这样引导点拨,学生必然由文字层面,进入对“为什么这样写”的探讨,诗歌主题就隐约在眼前了。)

【意外二】

另一位教师在将教学流程推进到总结木兰形象的特点时,一学生突然举手提问:

“十多年征战之后,木兰大约三十岁了,她怎么还会美丽?”

反应:这很有“笑果”!当场就有数人放肆地大笑起来。有人还喊出了“木兰大妈”。教师一时脸红脖子粗,说不出话来。课后,该教师说这是几个调皮蛋,上节课就喊怪话。

分析:很明显,这个问题有点游离文本,虽有隐隐牵连,但绝不应该是思维推进到此阶段的结果。文本没有说出征时的具体年龄,可见作者并无意于年龄的合理性。何况“十年”“十二”都是虚指,只是为了突出时间之长呢?

然而,学生的质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文学源于生活。违背生活真实总不是优点。就生活真实来说,除岁数外,艰苦战斗生活中青春面容的保养就成为问题。而那“旧时裳”也一定无法保存十多年,何来“著我旧时裳”呢?

这么多的地方不合事实逻辑,作者为什么如此粗心呢?人们为何传颂呢?但深入一想,作者只是把战争中的“男人”木兰与和平生活中的“美女”木兰对比,这样不合理的浪漫主义切割,不正体现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情感偏好吗?而千年来人们传颂、祭奠这样的木兰,不正是人们向往和平反对战争心理倾向的体现吗?这样,也实现了对文本主题的突破。

策略:

第二天,那个学生正好到办公室拿作业。我叫住他。

师:同学,你昨天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他有点不好意思。)我是说你的提问有合理之处。猜猜,老师说的合理之处在哪里?

生(挠头半晌):是嘛,我妈十多岁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对比,她难看多了。家庭生活总比不过战争吧,木兰怎么可能逆生长?

师(笑):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人之常情,也是非常合理的。但你想想,这样明显的漏洞,作者为什么顾不上弥补呢?

生(略有所悟):哦,他故意的。他本来就不是写真实,只是想表达其他意思!

师:对,你很机灵。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生:他是不是想说,只要不战争,女人就美丽起来了呢?(拿不定主意似的)

师:是啊,一进入战争,女人就跟男人一样粗糙,可一回到和平生活,她就变得美丽可爱起来。你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哦,他是想说战争可恶,和平美好。啊,原来作者是这个意思!

师:作者这样写,有漏洞。但是千年来,很少有人像你这样质疑,而是不断传颂、赞美木兰,说明什么?

生:他们特别讨厌战争,特别向往和平?

师:是的,你很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很聪明。你去查阅一下《木兰诗》诞生的南北朝时期的史料,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吗?

(学生高兴地“飞”走了。再碰到我的时候,他说他看了资料,知道那时天下大乱,人们很苦。而纵观华夏历史,长时间处于战争离乱之中,人们都盼望和平厌弃战争。作者创作《木兰诗》,人们传颂木兰,都表明了他们厌弃战争向往和平的急切愿望。)

看武侠小说时,很佩服书里那些“拈花摘叶皆成利器”的绝世高手。我想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语文即生活。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学习语文的资源。关键在于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善于利用“意外”,它就是语文教学资源;不善利用,就是课堂预设的干扰。

就以上“意外”看来,语文课堂出现的关于文本的所有思考和问题都是合理的,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这些“意外”,是教师课前“预设”的意外,更是阅读交流中宝贵的“生成”。看似是思维的岔道,其实是让课堂波澜起伏的思维“正道”。教师要巧妙利用,及时转化,让学生获得思维的乐趣,让课堂进入更深层次,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入更为自由的思想世界。

猜你喜欢

木兰诗木兰和平
木兰剧片段展示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博弈·和平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