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国的崛起:美国急剧变化的中国观

2015-02-13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

汪 铮

解读中国的崛起:美国急剧变化的中国观

汪 铮①美国西东大学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

柯庆生:《中国挑战:塑造一个崛起大国的选择》 (Thomas J.Christensen,China Challenge:Shaping the Choices of a Rising Power.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15;400pages)

白邦瑞:《百年马拉松: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秘密战略》(Mi⁃chael Pillsbury,The Hundred - year Marathon: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2015;336pages)

如同柯庆生(Thomas J.Christensen)在他的新书《中国挑战:塑造一个崛起大国的选择》所说的那样,中国重返世界大国地位是美国外交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②Thomas J.Christensen,China Challenge:Shaping the Choices of a Rising Power,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15.p.1.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中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所有的中国问题专家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如何认识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如何解读中国横空出世般的迅速崛起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判断中国的发展对地区及双边关系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如何认识中国正在深刻变化的社会文化和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产生的复杂影响?所有这些问题都至关重要但是又难于回答,因为中国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又是如此之大,加之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国情复杂的大国,以至于解读中国的崛起及其影响无疑是当今国际关系研究中最为突出也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由于这个挑战,在很多国家,关于如何解读和应对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乃至辩论,人们有不同的意见和判断,这些意见和判断常常极端矛盾,这一现象集中地体现在最近一段时期美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图书和文章之中。美国政策研究界关于中国的激烈讨论则体现了美国正在急剧变化的中国观。

本文作者最近阅读的两本书可以作为美国这场大讨论的一个缩影。两本书都是2015年才出版的新书,出版之后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两位作者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界的重量级人物。这两本书的书名也很有意思:一个说挑战;另一个说阴谋(秘密)。联系到另一部新近出版的关于中国社会和内政的书——欧逸安(Evan Osnos)的《野心时代》,①Evan Osnos,Age of Ambition:Chasing Fortune,Truth,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15.这三本同一时期出版的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个有关联的关键词来描述中国:挑战、阴谋、野心。书名的选择往往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这样三个关键词无疑反映了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界对中国看法和判断的一种倾向。

一、柯庆生:“中国挑战”

柯庆生的新书在出版之前就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这是因为柯庆生本人的经历所带来的效应。柯是美国外交政策界“旋转门”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一名纯粹的学者,曾在康奈尔、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大学任教。2006年,在小布什政府期间他被挑选担任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直至2008年政府更替。在他任职期间,第一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平稳,他的表现也广受好评。相比美国其他许多中国通,柯庆生并不热衷于在媒体上发表看法,因此在中美关系发生很大变化的形势下,学术和政策研究界对他这本新书都有更多期待。

柯的新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中国的崛起;二是塑造中国的选择。这也是这本书想要论述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中国崛起:为什么是真实的?》;第二章:《这一次不同以往:全球化世界中的中国的崛起》;第三章:《为什么中国的实力不会很快超越美国》;第四章:《为什么中国依然构成战略威胁》;第五章:《全球治理:最大的挑战》。

很明显,作者对每一章的章名都煞费苦心,各章的章名联在一起基本上就概括了作者在第一部分的主要思想。在柯庆生看来,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是史无前例的,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大国崛起而不是虚幻的和昙花一现的。②China Challenge,pp.13-16.而且,这一次的崛起与以往的大国兴衰不同,因为中国是崛起于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之中,并极大地利用了全球化所带来的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的力量。柯认为关于如何理解中国的崛起在美国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看法:悲观派夸大了中国的国家能力和在亚洲以及世界挑战美国的潜力;乐观派则认为中国和美国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国军力远远弱于美国,因此不必过于担忧。①Ibid,pp.1-2,67-68.柯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因为虽然中国的实力不会很快超越美国,但是威胁不需要完全对称,中国今天的实力尽管依然弱于美国但已经对美构成了重大战略威胁,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他认为中国和美国相比最大的弱点是缺乏重要且可信、可靠的战略盟友。②Ibid,p.63.他还认为如何劝阻中国在地区的扩张和进攻行为同时促使中国参与和贡献全球治理才是美国最大的挑战。③Ibid,p.115.

该书的第二部分共有三章,以编年的方式回顾了中国外交自苏东剧变之后的政策与行为。第六章:《苏联崩溃与中国崛起:1991-2000》;第七章:《后9/11世界:2000-2008》以及第八章:《中国自金融危机之后的强势外交:2008-2014》。在这一部分里,柯庆生的政府工作经历帮助他在这一部分里以超出学者的身份和视角来讨论克林顿、布什和奥巴马三届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的得与失,由此来探讨该部分的主题——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产生的新挑战。总体上看,柯庆生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中美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因为双方在经济上的依存度已经上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柯的这本书表面上看比较平淡,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新观点,也没有什么让媒体兴奋的吸引眼球的新提法和新论断。而且,由于书的出版周期比较长,这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应该是在2014年早期之前完成的,其后中国外交一些大变化和大举措,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事件,都是发生在最近一年,所以粗读这本书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有一些“过时”的感觉。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以学者和官员双重身份对中美关系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柯庆生是美国中生代学者中研究中国问题的佼佼者,又出任过主管中美关系的国务院官员,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反思具有特别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也能够对学界、政策研究界和政策制定部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围棋高手在对弈之后往往要复盘来切磋手谈过程中的得失,国际关系特别是双边关系实际上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也需要一个复盘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对方,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误判和误动。笔者因此推荐所有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和官员阅读柯庆生的这本新书,和他一起复盘中美关系。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

二、白邦瑞:“中国阴谋”

相比柯庆生的书在推断结论上的小心谨慎,白邦瑞的新书可谓观点鲜明。如同该书的书名所提示的那样,他相信中国具有一个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秘密战略,而且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长期策略。他认为这个战略始于毛泽东时代,中国希望通过获取西方的技术来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和国防,最终在三十到四十年之后一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他把中国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曲解为中国计划在2049年建国100周年之际取代美国自1949年以来一直拥有的在经济、军事和政治领域里的世界霸主地位。①The Hundred-year Marathon,“The China Dream,”kindle version.

白邦瑞现任哈迪森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的主任,他有着非常资深的中国问题研究背景,先后任职于兰德公司、哈佛大学、国防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协会等重要机构,长期担任国防部政策顾问,并撰写了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和报告,他号称曾为从尼克松到奥巴马的八位总统提供过中国事务咨询服务。

白邦瑞的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或回应中国国防大学刘明福在2010年出版的《中国梦》一书,②刘明福:《中国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或者说是以这本书来破题的。他声称书名《百年马拉松》就是来自刘的书:“百年马拉松这个词不是我的发明。刘明福将军在他的《中国梦》一书中,把马拉松比作中美竞赛,作了很详细、很精彩的叙述。”③“白邦瑞致中国读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澎湃新闻网(上海),2015年2月5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0915>刘明福的书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2015年5月又被全书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④Liu Mingfu,The China Dream:Great Power Thinking and Strategic Posture in the Post- American Era.New York:CN Times Books,May2015.,很多美国学者,特别是军方人士,都经常引用这本书作为证据来论述中国的战略意图。在致中国读者的公开信中,白邦瑞如此解释他写这本书的目的: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中美两国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实现双赢。我非常赞同习主席的这个主张。但遗憾的是,中国一些鹰派人物的观点,似乎与习主席的主张不那么合拍。我的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引用了中国鹰派的一些文章和书,来批评他们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相违背的观点。这样才能让美中关系更好地沿着两国元首所达成的一致继续向前发展。⑤“白邦瑞致中国读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澎湃新闻网(上海),2015年2月5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0915>

白邦瑞书中的大部分引用都来自于他归类的所谓中国“鹰派”,正是通过这些所谓的证据,他认为中国一直存在一个全面取代美国的“秘密战略”。

白邦瑞认为美国政策研究界长期存在着五个关于中国的错误认识:一是认为美国的接触政策会带来中国的完全合作;二是认为中国在走向民主的道路上;三是认为中国是脆弱的“花朵”;四是认为中国想成为并且在成为“像我们一样的国家”;五是认为中国的鹰派没有影响力。①The Hundred - year Marathon,“Introduction:The Wishful Thinking,”kindle version.《百年马拉松》的很大篇幅都是在论证为什么这五个普遍存在的认识对美国来说是错误的和危险的。

在白邦瑞看来,美国很多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认识是错误的。比如很多人过于强调中国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国情制约,把中国视为一个脆弱的体系,一些人认为对中国应该有更多的耐心,一些人甚至认为这个体系会很快崩溃。他认为这种“中国脆弱论”和“中国崩溃论”都是错误的和幼稚的。②The Hundred - year Marathon,“America as a Warring State,”kindle version.此外,他还认为中国的领导人一直在表面上故意以弱示人,韬光养晦,实际上则是在卧薪尝胆。他断言美国很多人对中国都有一厢情愿的认识,历届美国政府一直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会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和更加自由的国内社会和更强的民主意识,以为对华的接触政策会使得中国对美更加配合,以为中国也想成为像美国一样的国家,并终将实现民主。他声称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在21世纪最大的国家安全挑战,而美国一直以来被中国所蒙蔽而实际上是一直在帮助中国实现这个成为超级大国的秘密战略。③The Hundred - year Marathon,“Introduction:The Wishful Thinking,”kindle version.

三、美国为什么会误读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中国政策研究界热闹非常,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许多观点又南辕北辙,相互矛盾。先是白邦瑞的《百年马拉松》一书激起了关于新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阴谋论”讨论,然后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沈大伟的“中国崩溃论”一文又让舆论大哗。④David Shambaugh,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Wall Street Journal,March6,2015.事实上,无论这其中的那一论都并非新的观点,类似的言论早已伴随中美关系走过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为什么这一次白邦瑞和沈大伟的言论会带来如此大的震动呢?

这首先应该和白邦瑞和沈大伟的身份有直接的关系。过去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更多的是在美国媒体上的讨论,相关的代表人物也只是媒体撰稿人和一般的研究人员,例如一直鼓吹“中国崩溃论”的章家墩,尽管他因此而出名,但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政策研究界他都没有太高的地位。然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沈大伟是美国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对华较为客观的学者,甚至被美国一些媒体打上了“亲华”和“熊猫拥抱者”这样标签的人。白邦瑞也是老资格的中国通,并一直是美国政府的座上宾,在对华政策研究界是很有影响的人物。

自从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关于对华政策的辩论就从来没有消失过,但是,这一次的情况似乎又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辩论更多地是围绕接触还是遏制的政策进行选择,而这一次对华的调子发生了变化,批评和谴责的声音越来越大,主张对华强硬的人越来越多。以柯庆生的书为例,他的观点相对较为中道,但是在这本书里他和白邦瑞在一个观点上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他也主张“劝阻”和“遏制”中国在周边地区的“侵略性行为”。在评论《百年马拉松》的一篇文章中,刘亚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察:“越来越多的美国精英对中美关系发展的结果感到失望,甚至幻灭。”①刘亚伟、邓媛:“刘亚伟:中国不能被白邦瑞们忽悠”,《国际先驱导报》,2015年2月13日。<http://www.uscnpm.com/model_item.html?action =view&table=article&id =2081>

我们知道观念影响行为,决定政策,如果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对中国的解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美国的中国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就会是早晚要出现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是什么导致了美国政策研究界对华观念的变化?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我们认为美国的精英们对中国的新发展和新外交的解读是错误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误读中国?这是两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我们所有的中国国际问题学者来认真思考和研究。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想仅只通过这两本书的内容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局部的探讨。

(一)中美关系中的心态和心理因素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有一句名言:“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关系之中,占所有问题百分之七十的是心理层面的障碍”。在我看来,这个判断用来描述现在的中美关系也颇为恰当。当前的中美关系表面上看似乎问题很多,愁云惨雾,在双方媒体上也充斥着各种悲观言论。但是,回顾历史,经历过冷战、热战,以及导弹、石块和飞机碰撞的中美关系什么时候真正有过“战略互信”?什么时候比今天还过不下去?目前的两国关系中到底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需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具体事情?即便是所谓的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处在新的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同样也完全没有发展到双方要因此而“摊牌”的地步。两国目前最大的误解恐怕更多地是来自关于对方战略意图和世界观的猜疑和恐惧。《中国挑战》和《百年马拉松》这两本书实际上着重评论的都是关于中国的战略意图,而不是具体的双边争端和问题。

在笔者看来,今天的中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心态和心理因素影响的结果。在中美关系中,很多“战略”问题的产生实际上是因为彼此对对方言行的过度解读所致,而过度解读往往则是因为过度想象所致,而过度想象又是因为心理失衡所致。当然,心理之所以失衡是因为两个国家都处在巨大的变化之中,实力消长,前途不明,也就是说,两国因此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相互敏感时期。在一个国家经历危机而导致实力下降的时候,另一个国家却在高速发展,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两国之间在所难免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纠葛。特别对于一个实力下降的超级大国来说,其心态会更为敏感和焦虑,心胸会变得更加狭窄,往往会对潜在挑战者的任何行为都放大解读。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美国一些人对于失去自身霸主地位的担心和恐惧与日俱增,对中国进行围堵和遏制的政策和行为正是这种恐惧和猜疑心态的具体表现或产物。

让笔者特别感慨的是,无论是白邦瑞、沈大伟还是柯庆生,他们都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问题,是美国社会乃至中美两国广受尊敬的中国问题专家。然而,在他们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强盛国家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似乎却突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到非常困惑的变化。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即便是沈大伟和柯庆生这样的美国顶级中国问题专家,其最近的作品也暴露出来他们看中国的视角依然脱离不了“遏制与接触”、“威胁与崩溃”和“保持现状与挑战现状”这样的框架与模式;依然脱离不了由外向内看的局限;依然不能够把中国当作一个整体,把历史和现实,把外交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看。当然,中国的美国研究问题专家也同样需要反思我们看美国的时候是不是也不能很好地脱离一些历史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框架,我们的心里是否也发生了失衡,心态是否也出现了变化。

(二)“魔鬼在注解”

西谚有云,魔鬼在细节,意思是从细节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对一本学术和政策研究著作而言,魔鬼就在注解里面,因为读者可以从一本书的注解和引文读出很多信息,例如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依靠什么途径和方式得出来的,如果主要是引用他人的观点,那么引用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引用的出处是否可靠;除了依靠二手的材料以外,作者是否有第一手材料的研究,有没有通过亲自访谈和调查来获取信息,作者有没有甄别信息的来源,有没有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来验证信息。所以,注解和引文可以反应出一本书的研究过程,有经验的读者往往可以通过先看注释来判断一本书的质量。

对于白邦瑞这本书来说,魔鬼就在注解里。这本书的注解反应了该书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尽管作者声称他“比较准确、完整地收集了中国一些相对权威、资深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对美中关系,特别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文章、书籍的观点”,①“白邦瑞致中国读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澎湃新闻网(上海),2015年2月5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0915>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书中引用的中国专家的名字列在一起的话就可以发现这些专家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实际上,他自己在书中也多次提及这本书的写作主要是根据中国的一些“鹰派人物”的观点。问题是,“鹰派人物”就代表中国,代表中国领导层的看法和政策吗?

其次,引用别人的观点最好是引用原话和原文,不能是转述和二次引用。白邦瑞在书中反复提及刘明福的《中国梦》并声称自己是美国少数具有阅读中文资料能力的专家,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书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注解是直接引用刘书的中文版,很多注解实际上是来自英文媒体对刘书的报道和摘要。有一位美国学者就此指出,书中很多中文言论的翻译是错误的,加入了译者的许多主观引申。这位学者认为白邦瑞的注释“充满了错误、误导和令人困惑的省略。”②Jude Blanchette,“The Devil is in the Footnotes:On Reading Michael Pillsbury's The Hundred-Year Mar⁃athon,”The21st Century China Program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acific Studies,UC San Die⁃go.<http://china.ucsd.edu/_files/The-Hundred-Year-Marathon.pdf>书中还有很多引述根本没有注解出处,或者用故弄玄虚的手法来代替出处,比如说信息来自特殊渠道等等。

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之中,那些向民众敲响“警世钟”,呼吁人们警惕别国“狼子野心”的学者一般情况下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支持。白邦瑞因而也把自己这本书称为是美国社会的“警世钟”(wake⁃up call)。③The Hundred⁃year Marathon,“Introduction:The Wishful Thinking,”kindle version.当前美国面临的诸多内外挑战明显影响了美国人的心理和心态,而当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判断的时候,他们就难免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其中一些人更愿意也更有意地从对方寻找可以证实自己臆想的言论和行为。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言论,包括很多极端的想法,因此,研究者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极端言论和有民族主义倾向的言论不仅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放大彼此的恶意也会彼此刺激,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当媒体和市场更青睐“警世钟”式的作品的时候,极端思想与民族主义又和市场结合了起来,并形成一定的气候。白邦瑞的《百年马拉松》就明显比柯庆生《中国挑战》在中美两国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市场影响。另一方面,刘明福的《中国梦》客观上说是一本质量不高和充满情绪化表达的非学术作品,在中国国内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它的极端思想和特殊表达却吸引了西方出版社的注意而成为极少数被全文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图书,这本书也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战略的著名作品。这就是中美关系中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的坏现象。

(三)新媒体和外交话语权

美国政策研究界对中国的看法和观念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值得中方高度重视。正如刘亚伟评论《百年马拉松》所说的那样,“中国不能对这本书不屑一顾或者嗤之以鼻,而是需要反思白邦瑞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根据,思考中美之间的误解和偏见是怎么造成的,讨论如何使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常运行而不抛锚甚至脱轨。”①刘亚伟、邓媛:“刘亚伟:中国不能被白邦瑞们忽悠”,《国际先驱导报》,2015年2月13日。<http://www.uscnpm.com/model_item.html?action =view&table=article&id =2081>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变得更加多元化,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观点,这本来是好事,但是,这里面又出现了一个关于信息发布和政策说明的新问题。在过去,老一代的海外中国问题研究学者需要依靠阅读《人民日报》来了解中国,但是,今天的美国中国通们的阅读习惯和资讯来源却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中已经很少有人会日复一日地阅读《人民日报》了。新一代的中国通们已经开始主要依靠中国的新媒体和网络来研究中国,官方媒体和官方文章被日渐冷落。这其中的变化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化的发展造就了大量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网络成为了新闻的主要来源,美国人研究中国问题有了更多的选择。其次,相比需要有一定“功力”并反复阅读才能理解的官方文章,新媒体的语言更加直白,更加通俗易懂;而且,新媒体的语言更生动活泼,引用起来更加“有声有色”,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例如,现在《环球时报》在海外的引用率绝对远远超过《人民日报》。

尽管我们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劝诫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这种仅仅依靠通俗读物来研究中国外交和政府决策的方法根本不可取,既不可靠也不科学,因为资讯来源的不完整性和对不完整资讯的解读实际上已成为中美两国存在猜疑和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换一个角度来看,中方也确实有很大的潜力为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资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缺乏来自官方的关于战略和外交的权威发布,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们就有很大的可能通过其它渠道去寻求消息。毕竟,信息透明永远是化解猜疑的好办法,因为政策说明和沟通的能力是构成一个国家外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双方而言都是如此。所以,中方有关部门在撰写文章和发布信息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多从“客户”的角度想问题,把文章写得更加简明直接一些,让信息发布更及时更明晰一些,把读懂官方文章所需的“门槛”降低一点。最近国内有关中国外交话语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关于这个问题。①参见张锋:“外交学人为什么中国的外交话语这么难懂?”澎湃新闻外交学人,2015年5月15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1004>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也应当更积极地参与到思想交流的国际平台之上,更多地向世界说明中国,更多地用英文和其它语言来写作和交流。不能因为语言和话语系统的差异而放弃话语权。你自己不解释,不好好解释,别人就会替你解释。

在最近一篇广受关注的讲话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兰普顿教授提出了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这样一个判断。②David M.Lampton,“A Tipping Point in U.S.-China Relations is Upon Us.”A speech at the conference“China's Reform: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Washington D.C.:The Carter Center and the Shanghai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May6-7,2015.< http://www.uscnpm.org/blog/2015/05/11/a - tipping- point- in -u- schina-relations-is-upon-us-part-i/#pq = JLQROo>在笔者看来,这个“临界点”还不是政策变化的“临界点”,而是观念与心态的“临界点”。观念与看法的变化先于政策与行为的变化,“心”变了,行为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观念和看法也是可以影响和改变的。不过改变的一个前提在于能够及时和正确地了解对方的想法以及想法为什么变化的原因。不能靠揣测和想象判断对方的思想和政策。正因为是这样,认真阅读和体会美国最近出版的有关中国问题的图书和文章就非常重要。

[修回日期:2015-06-26]

[责任编辑:李聆群]

2015-06-18]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新起点
中美关系已不是说翻就翻的“小船”(观察家)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