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辅角色的内涵及价值实现

2015-02-13陈娟林生刘晓东尤启冬

药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涵价值

陈娟,林生,刘晓东,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南京 210009)



实验教辅角色的内涵及价值实现

陈娟,林生,刘晓东*,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实验教辅工作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职能,随着高校实验中心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何正确地对实验教辅角色进行定位,使之与中心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相得益彰,成为实验教学中亟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文章就实验教辅角色的内涵、如何正确认识和提升实验教辅工作对实验中心建设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实验教辅;内涵;价值

实验教学是药学类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环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学科不断交叉、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实验内容趋向综合化,而原本实验课程单一、各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现象限制了综合、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从而导致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难以推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基于上述因素,各个药学类高校组成药学实验中心。2007年教育部批准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家单位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药学/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以中国药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组,以积极探索构筑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创新管理体制,以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复杂性和多序性,教离不开辅,教辅相承,实验教辅人员作为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的重要主体,参与实验教学的每一环节,实验教辅人员队伍的水平高低与优劣直接关系到实验中心的建设水平,也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败。

1实验教辅角色的内涵及现状

在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中,将高校的基本教育规划编制划分为三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职员(即通常所说的管理人员)。这三类人员构成了高校最主要的“三支队伍”,他们共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其对教辅人员所下的定义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配备的从事实验技术、情报图书资料、学生实习指导和电化教育等工作,以及其他技术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3]

按照高校传统的机构设置,教辅人员主要分布在图书馆、档案馆、电化教育中心、学报编辑部、高教所等实体机构中。各校的情况不一,教辅机构的数量也不一,如有的高校还设有博物馆、公共服务中心等。本文中所指的教辅主要指在院系从事教学服务的人员,特别是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图书馆、档案馆等这些实体机构的组织系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教辅”即“教学辅助”,这是一个边缘化的观念,容易给人一个“辅助”的印象,会被认为“教辅”单位工作不重要,只是学校的附属机构或者是辅助部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辅人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最终也会影响整个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

目前,教辅队伍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为例,目前共有教辅28名,自2008年开始,退休了3名,长期病休2名。近3年,药学院的教辅队伍已有3名教师先后辞职读博,准备赴国外读博士1人。调动工作1名,转行政岗1名,剩下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有9名,潜在希望能够辞职读博的,不为少数。

究其原因,首先源于对教辅内涵的认识有待提升。他们普遍认为实验室工作缺乏吸引力,这就使得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实验室,认为教辅工作只是辅助教学的工作,甚至认为实验教辅没有发展前途,即使勉强分配到实验室工作,也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教辅工作作为临时跳板,怀有得过且过的思想,一旦时机成熟便离职而去,从而形成了能干的要走,不能干的不求上进[4]。

另外教辅人员也缺乏宽松的外部政策支持环境。高校普遍认为教辅不需要获得在职专业培训、出国进修,做好日常程序性工作即可,教辅人员普遍缺乏职业进取动力。

2有效开展实验教辅工作对实验中心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各校实验中心建设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的建设,对实验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教辅人员的素质提升。事实上教辅队伍的发展却对实验中心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2.1实验教辅队伍的发展,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实验中心在大幅度增加通用实验设备的同时,配备了液质联用仪等大量先进大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能否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取决于教辅人员对它的维护和使用规划。另外,实验中心建设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实验室进行了多层次开放,第一层次为验证性实验,重点对一二年级开放;第二层次为综合性和设计实验,重点对高年级学生开放;第三层次为研究型实验,对优秀本科生开放。这些都要求实验教辅人员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方案,正确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且在实验基本结束之后,教辅人员“应学会对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急于用事先设定的实验答案标准去判定,善于在‘失败’中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加以放大和鼓励,学会鼓励学生怀疑经典、挑战权威,然后去验证设想,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开放性、探索性实验开设的初衷,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4]。”

2.2实验教辅队伍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实验中心建设致力于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将探索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针对部分学有余力、对科研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了设计性实验课程,这些要求实验教辅人员在试验前认真准备,介绍实验相关技术,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按实验项目要求准备好器材和试剂,一般试剂可以让学生参与配置、主动领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实验初始,让学生初步参与预算经费的开支情况,制定各类试剂使用计划,对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的培养很有帮助,亦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实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

3提升实验教辅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3.1合理定位实验中心教辅角色的内涵

近期,“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研究成为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及其他事业发展的中心。因此,扩大教辅的内涵,涵盖学科服务,增加科研诉求将更加符合各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宗旨。

实验中心教辅人员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可以向学科、科研倾斜。“学科化服务主要针对教师、学生的科学研究开展工作,是一种直接融入一线用户,为教师、学生、课题组或个人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6],是一种新的服务机制。实验教辅人员应该转变思想认识,不断学习,意识到科研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知识和科研水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实验中心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使实验中心建设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将激发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实验室人员“学者化”应是时代的需要[7]。

3.2发挥教辅队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内因是事物前进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辅队伍有效发挥在实验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对个人而言,首先要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引导教辅人员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而且能够引导个体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

从团队整体来说,教辅群体应由单纯的服务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组织的环境中,每个个体都将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个体素质,从而推动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服务型组织则达不到这一要求,服务型组织通常是被动的,在既有制度框架内,服务的双方就很容易陷入一个“被服务”的境地中而很难创新。学习型组织通常是主动的,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下,学习型组织可以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使原来的服务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与境界。只有树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才能摆脱消极应对、疲于应付的局面,不断提升教辅的学习水平、知识素养、工作能力,提升整个实验中心的层次和水平。

3.3提供有力、宽松的外部环境

3.3.1拓宽教辅人员人才引进渠道,聘用灵活化

目前高校突出重视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和辅导员的人才引进很重视,但对教辅管理人员的引进却有点呆板。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为例,长期以来,人事部门都希望教辅人员队伍主要由硕士以上学历的男实验师组成并给予事业编制。但面对人才队伍流失比较严重的局面,学院也曾就教辅人员队伍不稳定事宜打报告,但限于政策体制原因,未获批准。

长远来看,高校加强实验教辅队伍建设,应尝试引入多元化聘用模式,采取事业制与雇员制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非事业编制实验技术岗位人员公开招聘,发挥非事业编制聘用岗位优势,一般的教辅人员采取雇员制的方式,切实根据各岗位要求,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对每个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制,并实行“问责制”,做到责任到人。学历方面可以放宽,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做完、做好,就可以续聘,部分成绩突出的人员,允许转入事业编制,坚持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调动积极性,促进实验人才队伍建设[8]。

3.3.2打通教辅人员晋升通道,增设新标准,发展多途径

目前,部分高校实验教辅人员职称的最高级别是高级工程师,相当于教师系列中的副教授,打击了部分高校教辅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评上副高之后,干多干少都一样。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探索,根据学历、资历要求;专业技术理论要求;工作经历和能力要求;工作业绩和成果要求;制定正高级实验师任职条件,在院部一级的二次岗位聘任工作中,实验教辅队伍名额相对独立,确保竞争的相对公平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增加或者在已有副研究员岗位的前提下,留出部分教辅转岗名额,制定高级实验师向副研究员转岗的明确要求,满足教学辅助工作要求的同时,在承担教学、科研经费、主持课题、发表文章取得一定的成绩,足以证明其可以胜任副研究员的职称,可以予以转聘。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中心应坚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离不开人,实验教辅名“辅”,却不可忽视,为教辅正名迫在眉睫,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辅队伍对实验中心的价值实现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李光提,李汝莘.发挥实验教学中心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77-79.

[2]探索与创新-国家级药学实验示范中心成果展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R].1999.

[4]陈娟、林生、刘晓东.加强实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 促进药学实验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10,26(1):25-26.

[5]王红英.教辅人员在药理学探索性实验中的作用和任务[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21- 422.

[6]郭太敏.研究型大学教辅系统的组织定位与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63- 66.

[7]李建锋,王江峰,陈小娟.教辅人员如何搞好科研工作[C].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

[8]王敏.浅析学院合并的人力资源整合[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1):75-77.

·教材建设·

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oal

CHEN Juan,LIN Sheng,LIU Xiaodong*,YOU Qidong

(SchoolofPharmacy,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ork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worth thinking to identify the exact rol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whil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should be mutually reinforc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ole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valu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work.

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Connotation;Value

基金项目:中国药科大学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基金资助,编号02640660。

收稿日期:2014- 09-15。*

通信作者:刘晓东,xdliu@cpu.edu.cn。

猜你喜欢

内涵价值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