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之我思

2015-02-13

英语教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课型范文语言表达

李 敏

自大学毕业任教起,转眼已过了十几个年头。期间经历过初学者的彷徨,奋进者的苦索,也经历过历练后的豁达,清醒后的顿悟。对教师这一职业从好奇到热爱,从激情到投入;对于教学工作时时反思、事事总结,自感颇有心得,愿与君共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但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课堂、耐心的讲解、适时的激励、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公平的态度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此,笔者想谈谈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首先,简单谈论一下语言的文体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听力,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课堂当然以全英文为最好。但全英文授课在听说环节较为理想,而在晦涩难懂且学生颇觉乏味的语法环节适当穿插些母语,效果会更佳。试想一个连语言都有障碍的学生,要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听懂并理解一定的内容,那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这当中还会再多加一步语言转换的环节。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适当且适量的母语使用,两种语言的适时转换,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接收平台。

其次,谈论一下语言频率的合理运用。有人曾做过试验,语言在某种频率下会使人发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听某些教师的课总想睡觉的原因之一。试问在一个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甚至有些懒洋洋的语言情境下,学生怎么可能会集中注意力呢?这也就是古代在打仗时会擂战鼓增长士气,而不是吹箫弹琴的原因。当然,也不是要求教师讲课时都要如雷贯耳,那会使学生的神经总是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同样不利于知识的吸收。据医学资料介绍:平铺直叙、一声到尾、毫无变化的语言会降低人的注意力、意志力以及思维的发散。相反,抑扬顿挫、有节奏、有侧重的语言能激起人的兴趣,引起人的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声音比较慢、语调比较高时起强调作用,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或做读书笔记,同时又能让学生判别哪些是重要知识,哪些是次要知识,从而有选择地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运用语言频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恰当使用语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等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力度,力求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而富有激情的环境下学习。

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语言在不同课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课型,例如,听说课、读写课、习题课等。在这些不同的课型中我们若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听说课中,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准确而缓慢,并适时地停顿和加以提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收信息;在读写课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贴切,通俗形象,而且富有感染力,以便学生理解其精髓并引起共鸣;在习题课中,教师的语言则要简洁明快、有的放矢、旁征博引、归纳总结,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归纳性以及延伸性,切忌冗长拖沓,力求言简意赅。总之,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语言表达方式,做到灵活多变。

最后,谈论一下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言,富有智慧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激励性的话语都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通过自身的语言魅力表现人格魅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简化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快对知识的吸收,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把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吸引,是当前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总而言之,科技是发展的,知识是灵活的,课堂是多变的,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更是时刻也离不开交流的源泉——语言。因此,只有发展的、灵活的、多变的语言才会创造出更好的课堂教学。

此外,英语的学习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完全靠死记硬背,它也需要技巧。学无定法,但学有良法(王蔷 2003)。尤其在新教改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以英语单词学习为例。我认为,张思中的“集中识词,分类记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2006)就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学生学习单词的好方法。把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单词集中汇总,分门别类,先过单词关,然后再学教材,在课本中使用和巩固它们的用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同一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归为一类;根据词形词性等集中记忆;把相同词根、前缀、后缀、合成、转化、派生等构词法相同的单词或词组列在一起集中识记,印象比较深刻,记忆效果也比较明显。这样每天记40~80个单词,坚持不懈,多联想、多思考、多使用,词汇问题就解决了。如,以self为词根的形容词有 selfish,unselfish,selfishless等。

其次,关于英语语法的学习,我总结了“五步学习法”,即“吸收—理解—激活—反馈—识记”。以consider一词的学习为例,教师先讲授关于这个词的整体用法,例如,consider doing/sb.to be/as/sb.to have done/that-clause等,然后分别举例,至此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吸收,但需要对学到的知识加以反复思考,尤其是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来理解这个词的各个用法。这时学生会觉得已经记住了这个单词的用法,其实不然。学生必须要在学后及时地做相应的练习来激活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对错题及时进行反馈,最后再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完整的总结与正确识记。所以,虽然我们不必搞题海战术,但一定量的典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先重视基础练习,如课后习题、单元同步练习题等,这些是针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练习。基础知识掌握后,再有的放矢地做一些语法方面的专项练习和考试题型的专题训练。特别提倡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或语言点记录下来,以备将来查漏补缺,这样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对于英语作文的提高,我觉得用“五步练习法”非常有效。即“练习—对照—总结—背诵—写作”。也就是说,我们在拿到一篇作文题目的时候,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参照范文对比差异,再把此类题材作文中的常用表达总结梳理并背诵范文,最后结合范文重新写作。即学会用它山之石来攻玉。对于这种方法,成绩偏优和稍差的学生在应用的时候可适当灵活地增减或交换顺序。例如,成绩稍优的学生,一定要自己先写一遍作文,然后再对照范文查漏补缺、完善优化;成绩稍差的学生,刚开始可能写不出来,这时可以先背诵范文,然后再凭借对范文的理解和记忆,进行模仿写作。其实,操练的顺序和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悟了此类文章的写作精髓。学生要注意多背诵不同题材的文章,力争每种类型的文章都能自己总结归纳出一个写作模板。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有心、用心,就会真正地发现很多值得我们总结、反思的教学经验,值得在日后的教学中钻研、思考。

猜你喜欢

课型范文语言表达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春色几许(简谱)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