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普希金永远的浪漫

2015-02-13赵升平

关键词:奥涅金凯恩普希金

赵升平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文学】

论普希金永远的浪漫

赵升平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普希金无疑是俄罗斯民族的翘楚,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永远保持着追求正义、追求美好的人生观,并在格调上热情如火、积极向上。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里,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和小说,而这些“精神食粮”,既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下贵族优秀文学的成果,也是内容与形式抑或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他的浪漫永远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

普希金;浪漫;奥涅金

说到普希金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旗帜,同时又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伟大在我看来,就是永远保持着追求正义、追求美好的人生观,并在格调上热情如火、积极向上。而这样的一种表现,实在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正能量。

一、从小就向着太阳歌唱

我们知道普希金从小就文才出众,少年时就曾被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茹科夫斯基称赞为后生可畏,称其为“胜利了的学生”,自己是“被击败了的老师”。但是毋庸置疑,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才,能否对他所处的社会有用,恐怕光有某方面的天赋还不够,关键还取决于他是否拥有那份正义感,是否存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而普希金正是在这点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以致他还“尚未成年”便已引起了专制势力的仇视。比如普希金中学毕业后来到外交部任职,期间就是因为写下一系列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支持十二月党人的诗篇,竟招致了长达六年的流放和幽禁的厄运。有资料是这样记载的:

1820年3月的一天,在俄国宫廷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正对着群臣大发雷霆:“应该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诵它们!”

“普希金太放肆了,他竟敢写诗咒骂皇帝,应该送他去服苦役。”一个贵族随声附和。

“陛下,普希金还算是个孩子呢,他不懂事,只要稍微惩罚他一下就行了。先让他吃点苦头,将来他手中的笔也许对陛下有用呢。”宫廷诗人杰尔查文为普希金求情。

“是啊,请陛下开恩,别太过严厉了。”另一个宫廷诗人茹科夫斯基也说道。

“那好,就把普希金流放到南方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他回彼得堡和莫斯科。”[1]

这就是诗人被流放的前后经过。但是尽管受到了这样的“惩罚”,诗人追求自由、歌颂美好的热情却丝毫没有被浇灭,反倒让他因此更加接近了人民。回到莫斯科后,普希金很快创作了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借对十二月党人的赞颂表达自己“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立场。在随后的“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影响深远、具有强烈警世意义的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总之,在诗人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里,他始终向着太阳歌唱,既有理想的抒发,更有生活的感悟。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普希金的诗不仅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下贵族优秀文学的杰出成果,而且也是内容与形式抑或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书写“生活”和“爱情”的两首名作

毋庸讳言,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先苦后甜”,便是“先甜后苦”,尤其是那些能“成大事者”往往更是历经劫难,所以生活的苦恼也就常常与我们相伴。我们熟悉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无疑就是诗人描写生活挫折的名篇,但让人感到新鲜的是,在诗人的笔下,我们一点没有感到在这种遭际后常常出现的那种怨天不公、怨命不济的哀怨,而是充满了一种经历磨炼、从头再来的奋进,从而让忧伤变成了振奋,可怕变成了可爱!他是这样写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悲伤!/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读着这样的诗,你还会消沉吗?我看只会奋起,因为里面充满了一种沁人心脾、暖人心脉的力量!她像天籁之音,纯真而美好,浪漫而可信!

再如《给凯恩》(又译《致凯恩》),这是一首爱情诗,一向被看作是普希金情诗的典范,作于1825年。凯恩是诗人曾经爱过的一个姑娘。有资料说,1819年两人初次在彼得堡相见,当时凯恩19岁,却已嫁给了一个52岁的将军。尽管如此,仍然没有阻止诗人对她的感情。1825年7月,当时普希金还在流放,凯恩来到了离诗人流放不远的三山村亲戚家做客,两人再次见了面。于是他们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前,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一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凯恩后来回忆说:“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在卷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着这首诗。当我准备把它收起来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地把诗夺了过去。好在随后我苦苦地哀求之下,才又得到了它。”[2]

诗是这样展开的:

我记起了那美妙的一瞬:/你初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正如同纯洁之美的化身,/又好似幻影般倏然闪现。

在营营碌碌时怔忡不宁,/在忧伤绝望里备受熬煎,/我总会听见温柔的声音,/还常常梦见可爱的容颜。

岁月流逝着,风暴一阵阵/驱散了昔日的种种梦幻,/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和你那天仙一般的容颜。

荒野的凄清,黑暗的囚禁,/我蹉跎着岁月年复一年,/既没有灵感,也没有神明,/失去了眼泪、生趣和爱恋。

而此刻,灵魂又重新苏醒,/你重又来到了我的眼前,/正如同纯洁之美的化身,/又好似幻影般倏然闪现。

心儿在快乐地跳个不停,/它感到一切又重新出现,/既有了灵感,又有了神明,/还充满眼泪、生趣和爱恋。

我觉得诗中首先让我们心动的就是它的纯粹,因为这里的感情已经不是那种普通的男女之爱,它超越了所谓七情六欲而变成了那种纯属于情感层面的圣洁之爱、精神之爱。由于它纯然发自内心深处,所以不能用任何俗气的词语去解读。而且它传达出这位凯恩姑娘曾经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然而这位姑娘恐怕压根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首诗,她获得了一种永恒。

三、回味无穷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是一部以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诗体长篇小说,一向被誉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独特的作品里,诗人十分深刻地描写社会现实,精心塑造颇有意义的典型形象,并且通过一段段感人的情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把诗人独有的诗的特色和小说的特色集中在一起,表现出了普希金全部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才华。

我们不妨再一起回味一下作品的梗概:主人公奥涅金本是个很有才气的贵族青年,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是一位老于世故的社交能手了。正当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的时候,年迈的伯父突然去世。为了继承遗产,他来到了伯父的庄园。起初他还对乡间的田园生活充满兴趣,但不久就什么都厌烦了。因此在邻居中他获得了一个怪人的名声。然而尽管如此,有一位邻居却对他很有好感,这就是18岁的连斯基。此人去过德国,富有浪漫气息,渐渐两人的关系愈来愈亲密。在这之前,连斯基和一个叫做拉林的地主家的小女儿奥丽嘉已订婚,而拉林家还有一个女儿,她就是奥丽嘉的姐姐达吉雅娜。这姐妹俩性格迥异,妹妹比较活泼,姐姐平时却沉默寡言,所以拉林家有意想通过连斯基让达吉雅娜和奥涅金结识。一次在探望未婚妻的时候,连斯基就邀请奥涅金一起去做客。本来拉林家准备了丰盛的茶点热情招待奥涅金,但熟悉莫斯科社交场合的他,却对乡间的一切都看不上眼,他不是嫌茶点过于丰盛而显土气,就是觉得交谈沉闷而枯燥乏味。然而达吉雅娜却被奥涅金深深吸引,这个并不懂得如何引起男人注意的质朴女孩竟写下了一封充满激情和袒露爱意的情书给他。开始奥涅金看到这封情书也有所感动,于是他再次造访了拉林家。然而他却无情地粉碎了女孩的心。他以一个情场老手的口吻诉说自己不计其数的破灭的幻想,认为年轻女孩的心思总是那么善变,姑娘没有做任何辩驳,只是默默地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不久以后连斯基又邀请奥涅金参加专门为达吉雅娜举行的一个晚会。在晚会上,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许是为了嘲笑乡间的土气,奥涅金故意过多地邀请奥丽嘉和他跳舞。连斯基又嫉妒又生气,终于提出要和他决斗。出于执拗,奥涅金接受了挑战。两个朋友的决斗以奥涅金射中连斯基的胸膛告终。事后他受到良心的谴责离开庄园,开始四处浪游。几年以后奥涅金回到上流社会,在莫斯科的一个晚会上他又见到了达吉雅娜,可这时的达吉雅娜已经成了一个将军的夫人,但奥涅金却疯狂地爱上了她。他给达吉雅娜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可是达吉雅娜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充满梦幻的少女了,她曾经爱过,也许仍然爱着奥涅金,但为了忠于丈夫,她拒绝了奥涅金的爱。

那么这部名作的深刻之处到底表现在哪呢?我觉得首先就是它的“三个第一”。

其一,在人物形象方面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俄罗斯文学中一种非常典型的人物类型。

在小说中我们知道,奥涅金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生活优裕,长大后终日在上流社会鬼混,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比如他一天要赴三个宴会,每天至少要在镜子前打扮三个小时。还有他善于在谈吐中卖弄学问,包括经常用法语说俏皮话。但他最擅长的学问还是“情场上的把戏”,即与太太小姐们作乐寻欢。当他对这些厌倦了以后,也曾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他曾想写作,“可艰难的工作使他厌烦”。他试着读书,可“读来读去,全无道理”。后来他到了农村,曾试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但他虽鄙视上流社会,却又不得不服从它的陈规陋习。而在爱情上,他拒绝了达吉雅娜的表白,却低估了姑娘的真诚,他和自己的好朋友决斗,结果痛失好友和友谊。他想挽回失去的爱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最终他一事无成,只有四处漂流。这是一个饱含深意耐人寻味的形象,以致成为“多余人”的典型。总括这一类人物的特征就是: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也聪明并有新思想,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懒惰而没有毅力,再加上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总是浑浑噩噩,远离实际,在生活中永远找不着自己的位置,结果不论爱情还是事业,终究一事无成,纯然变成了一个“聪明的废物”。而这样一种性格在当时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它概括出了19世纪初期整整一代贵族青年的典型特征,因而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以后还有好多作家描写过这方面的情况,比如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罗摩夫,以及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等等。而且这种不求实际,只想不做的悲剧意味,恐怕到现在也有一种警世的意义。

其二,在社会场景方面第一次展示了19世纪初期整个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小说对主人公的经历,从首都到外省、从上流社会到城市贫民、从文学流派到社会思潮、从人物生活到自然风光、从民情风俗到古老传说等等,都有详尽的描述,展示的生活面非常广阔,所以别林斯基称它是“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三,在表述方面第一次把诗的抒情性和散文的叙事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小说以诗的形式展开,最起码在俄罗斯文学中属于首创。而在具体的表述中则处处以表现环境、塑造人物为主。小说主要以书信、对话和独白的方式表现人物的内心,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而在形式方面,由于采用的是诗的格式,所以又特别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总之,在这部诗体小说中,作者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了一体,既体现了诗的精炼含蓄,又表现了散文的流畅朴实,使得整个作品别有一种韵味。

那么除了三个第一之外,在艺术上非常突出的应该说就是它的对比。

如小说在出色地塑造了奥涅金这个“多余人”的同时,也相当出色地塑造了另一个典型形象,这就是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达吉雅娜。她与奥涅金的生活空虚、脱离实际完全不同,而是实实在在立足于现实的大地上,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比如在小说中作者写道,她虽然也出身贵族家庭,但从小却从老奶奶给她讲的民间故事中培养了美好的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感情,再加上她始终热爱大自然,所以造就了她真诚、善良、纯朴的性格气质。另外,由于一开始奥涅金鄙视现实的态度和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她,所以她写信表达她的爱。而当后来她已成婚,奥涅金却回头向她求爱时,她则明确地告诉对方:“我爱你,/可是,既然我已嫁给别人,/我就要对他一辈子忠诚。”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这个人物的朴实坦荡和敢爱敢恨。这与奥涅金的心浮气躁、玩世不恭完全不一样。正由于此,别林斯基称赞达吉雅娜是拥有“俄罗斯灵魂”的迷人女性,并指出,在俄罗斯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凡是感动人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脱胎”于达吉雅娜。

再有一点要提的就是它的优美韵律。

关于这一点,显然指的是作品“诗的语言”。整部小说全用诗歌写成,读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而且在具体书写上,作家采用了被评论家称作“奥涅金诗节”的格式,即每节十四行,根据固定排列的韵脚连接。这就越发使整部诗作铿锵悦耳、缠绵悠长。请看这样一段(第八章的三小节):

四十九

我的读者啊,不管你是谁,/不管是仇家还是好友,/我和你告别时满怀友情。/再见吧。不管你把什么寻找——/是通过我这些潦草的诗句/追寻动荡生涯的回忆,/或者是寻求工余的消闲,/生动的画面,俏皮的语言,/或者是指摘语法错误——/但愿你通过这本小书,/为了散心或幻梦的满足,/为了感情或报刊的争辩,/多少能找到些什么片段。/然后让我们分手吧,再见!

五十

再见了,我的古怪的旅伴,/还有我忠实的理想化身/和灵感充溢的长期劳作/(虽然很渺小,无足挂心)。/我和你们在一起的体验/真能叫每一个诗人艳羡:/我能和朋友们愉快地倾谈,/忘却生活和社交的狂澜。/自从达吉雅娜和奥涅金/首次在我的梦中出现,/多少岁月已飞逝不见——/这小说如何自由地开展,/透过神秘魔球的水晶/那时还没能看得分明。

五十一

我曾经会见一些好友,/向他们念过这最初的篇页……/他们在哪里?像萨迪说的,/有人在远方,有人已殒灭。/完篇了,他们却无影无踪。/还有她——达吉雅娜的原型/(那是我书中可爱的楷模)……/劫数啊,夺走了许多、许多!/早早抛开生活的享乐,/不必饮干人生的酒盏,/这样的人才会幸福美满,/他没等人生的小说读完,/就突然离开,把它遗忘——/就像我离开奥涅金一样。

总之,《叶甫盖尼·奥涅金》不仅是普希金标杆性的作品,也是俄罗斯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诗中由现实包裹的那种浪漫永远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阳光般的温暖。

[1] “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

[2] 致凯恩·创作背景[EB/OL].http://baike.baidu.com/2013-12-27.

【责任编辑 冯自变】

On Eternal Romance in Pushkin

ZHAO Sheng-ping

(LiteratureInstitute,TaiyuanNormalUniversity,Jinzhong030619,China)

Pushkin is doubtlessly the outstanding personage of Russian Nation, whose greatness lies in his every maintaining the life view of seeking righteousness and seeking perfection, and whose works are enthusiastic and positive in tones. In his short life of only 38 years, he left us large numbers of poets and novels, the nourishment for the mind is both excellent literature achievement by nobles in upsurge period of Russian national awareness, an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content, forms or thoughts and art. Therefore, his romance bears everlasting power of inspiring.

Pushkin; romance; Onegin

2015-04-06

赵升平(1958-),男,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1672-2035(2015)05-0080-04

I106.4

A

猜你喜欢

奥涅金凯恩普希金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拿回我的微波炉
吉凯恩计划于2019 年开始生产首个完整eDrive 系统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我曾经爱过你
“多余人”的苦恼
——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建造一个自己的游乐园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此情可待成追忆——纪念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纯洁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