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鉴
——主持人语

2015-02-13黄柏权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武陵铜仁人类

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许多年不见的大雪飘飘洒洒降临峡州,驱走了久久散不开的雾霾,加上校园突然的冷清,让人真切感觉到年关的邻近,新春的到来。于是才能静下心来完成《铜仁学院学报》每期需要写作的主持人语。“武陵论坛”栏目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就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在许多珍爱她的人士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分子,时刻担心其能否健康成长。因此,每一次的主持人语都如涅槃再生,越写越觉得下笔艰难,总有江郎才尽之慨。按照编辑的要求,从今年开始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并拟出题目展开,越发感觉难以把握。将本期发来的四篇文稿反复研读,总感觉不是一个主题可以概括,只能择其要勉强提炼出“以史为鉴”这一关键词,写出自己拜读几篇文稿的感受。

历史既是对人类过往历程的记录,也是照耀今人的镜子,启迪后人的教科书。《韩诗外传》说:“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成为千古名言。《晋书》也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过往的历史经验教训,后世当需借鉴。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从生活细节、人生哲理、国家治理等几个层面概括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至理名言。古今中外睿智之士对历史资政作用的深刻阐释,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更是如此。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历史中去吸取经验教训,才有可能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区的发展同样如此。就广义的概念而言,武陵地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巫山人、建始直立人距离今天200多万年,是目前亚洲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20万年前的长阳人是早期人类的重要代表,已被写进各类教科书。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武陵地区人类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各族人民在开辟武陵地区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专家们更是将武陵地区称为“文化沉积带”、“文化聚宝盆”、“历史文化冰箱”。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一部分记载了人类的智慧和经历,这些经历中既有成功的辉煌,也有可资借鉴的教训。

就历史经验教训来说,本期有两篇文稿值得一读。一篇是罗运胜的《明清时期沅水流域的土地开垦》,这是一篇考据性文章,作者通过查阅和考证大量的方志史料,考察和探讨明清时期沅水流域常德府、辰州府、靖州府、永顺府土地开垦的基本过程,运用表格的形式和详细的数据,清晰列出明清不同时期这几个府土地开垦的情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土地开垦的动因是人口的增加和流动,开垦的结果解决了当时的基本民生问题,其功绩应该载入史册。在大量土地开垦背后也隐含着诸多负面效应,虽然作者没有深入地分析土地开垦带来的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生态恶化、资源日益短缺等社会问题,但这种考论已经给我们明显的提示。特别是沅水中上游山区土地过度开垦和利用,带来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生态恶化等问题一直影响到武陵地区日后的发展。作者对明清时期沅水流域土地开垦情况的梳理和考论,从另外的角度提醒我们: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要适度、要科学合理。武陵山片区是国家确定的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是限制开发地区。土地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的根脉,保护人类自身。历史的经验值得汲取,鉴古思今,值得深思。

另一篇是李锦伟的《清代贵州女性自杀现象初探——以铜仁府为例》,这是一篇选题很新颖的文章,足见作者平常读书思考的细微。女性问题研究在国外有由曼等提出的“应激——应感型”理论,Baechler 提出的“逃避自我”理论,戴维·罗森提出的“杀死自我”理论。国内研究女性自杀的成果较少,在中国知网输入“女性自杀”这一关键词,仅发现了5篇相关文章,再就是有几篇学位论文。就武陵地区这一特殊区域来说,女性自杀问题还未能引起学界的关注。李锦伟独辟蹊径,从历史的角度,致力于武陵地区女性自杀问题研究,足见其观察问题的敏锐。他通过查阅铜仁地区的方志,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揭示了清代铜仁府范围内女性自杀现象,梳理了清代铜仁府范围内女性自杀的四种类型,考据了几种自杀方式,分析了自杀的原因。作者特别指出:清代铜仁府范围内女性自杀的原因主要是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引发,进而提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是减少女性自杀现象的根本所在。在古代,女性自杀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武陵地区也不例外。这些自杀的女性之所以轻视生命,更多的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战乱、社会不安定、人生没有安全感、生活极度贫困等是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使人民珍惜生活、珍爱生命,必须营造稳定安全和谐的环境,必须能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田青的《宋代梵净山周边佛教寺院考》也是一篇历史考据文章,运用丰富的资料对宋代梵净山周边的佛教寺院进行了详尽考察,体现出作者的史学功力。通过作者的考据和梳理可以发现,宋代在如此边远的大山里兴建如此多的寺院,其历史人文背景同样值得深思,是否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交流有关?是否与人们需要找寻心灵皈依有关?刘冰清、吴静黎的《略论侗族文化生态保护——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清理了通道县民族文化资源,分析了保护意义,提出了保护对策。看起来只是对现实问题的关照,透过现实的思考和拷问,仍然可以窥见对传统的追寻和反思,其借鉴性仍然明显。

《周易·系辞下》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本期四篇文章尽管选题有异,但其揭示的目的意义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大规模土地开垦留下的反思,还是女性自杀给社会的警示;无论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的建议,还是众多佛教场所的建立和留下的记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人类社会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珍重人类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

猜你喜欢

武陵铜仁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武陵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