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年期综合征体质研究及防治概况

2015-02-10李雅彦赵利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气郁质肝郁阴虚

李雅彦,赵利华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更年期综合征体质研究及防治概况

李雅彦1,赵利华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近年来研究发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和中医体质有密切联系,通过查阅2009~2015年更年期综合征与体质关系的相关文献,对其易发体质、体质和证型的关系、体质和更年期症状的关系、中医体质防治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找出更年期综合征的体质偏颇规律和防治方法,为防治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依据,同时为更年期女性的体质调养提供参考。

更年期综合征;体质;防治;综述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内,因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烘热汗出、心悸、眩晕、失眠、皮肤感觉异常、易激动、抑郁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体质与临床疾病有密切联系,体质差异决定临床疾病的易感性、病性与治疗等[1]。王琦的中医体质学将体质分为9种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特禀质[2],为辨体论治提供了临床依据。以下就本病的体质研究及中医药体质防治情况进行综述。

1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体质研究

更年期女性处在中老年转折期,体内气血阴阳的亏损和波动容易导致其体质出现偏颇,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体质偏颇尤为明显。

1.1 更年期综合征易患体质

李红[3]发现,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是本病的易发体质;王洪彬[4]发现该病以阳虚质、瘀血质、气虚质多见;邵祺腾等[5]认为更年期妇女以太阳、少阴、太阴人格特征明显,体质以阴寒质、阳虚质、气虚质、偏湿质、血虚质为主,其人格、体质存在一定相关性。

1.2 体质类型与更年期综合征证型的关系

体质偏颇决定疾病的发展过程与证候类型的转变,王铭霞[6]发现阴虚质、气郁质是本病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湿热质次之,阴虚质证型为肾阴虚型,气郁质、湿热质为肝郁型;周印香等[7]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以肝郁质、阴虚质及痰湿质为主,肝郁气滞和肝郁肾虚为肝郁质常见证型;肝郁肾虚、肝肾阴虚为阴虚质证型。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体质和临床证型密切相关,可通过体质辨识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和预防。张倩倩[8]发现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是本病的常见体质,阴虚质、气郁质与肾阴虚证、肝郁兼夹证具有趋同性。但在一定条件下,证候与体质状态表现得不一致,如气虚及阳虚质中以肾阴阳两虚证多见。认为中医证候与体质具有相关性,体现了病-体-证的统一性、复杂性。杜国清[9]分析气郁质、阴虚质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证型,发现两种体质的证型分别以气滞血瘀证和肾阴虚证为主,气滞血瘀证妇女的E2水平高于肾阴虚妇女,而FSH水平低于肾阴虚妇女,说明气滞血瘀证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要高于肾阴虚证的妇女。

1.3 体质类型对更年期症状的影响

贾彤[10-11]分析太仓地区绝经女性的体质,发现其以阴虚质和气虚质为主,体质与Kupperman症状评分表有相关性,阴虚质多出现潮热汗出、皮肤蚁走感症状,而气虚质则易出现眩晕、疲乏症状。在高雌二醇状态下,KMI的分值相对较高,经断前后诸症会加重。麻晓慧等[12]发现,Kupperman的评分值与平和质评分呈负相关,与各种病理体质评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各种体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影响着更年期症状。

1.4 更年期偏颇体质与疾病易感性

肖庆华[13]发现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异常与中医体质有相关,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为围绝经期妇女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体质,即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平和质是其保护体质。

2 中医体质防治更年期综合征

庞勇等[14-15]用药线点灸及天灸疗法干预气虚质、阳虚质亚健康人群,治疗后体质积分、康奈尔医学指数量总分有所下降,两种方法对改善亚健康体质均有效。证明对偏颇体质进行调理,使之趋向平和之体,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更年期女性处在中老年转折期,气血阴阳的亏损和波动容易导致其出现体质偏颇,通过干预体质可明显改善更年期症状。

2.1 中药防治

李红等[16]用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妇女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体质进行治疗,治疗后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稳心颗粒可改善围绝经期体质,使患者平稳度过围绝经期。陈霞等[17]认为中药膏方调理可有效补肾调精、疏肝健脾、宁心安神,缓解和预防中老年妇女因气血衰退、脏腑功能下降而出现的烘热出汗、失眠、心悸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张晓天[18]用滋阴润玉膏干预阴虚气郁体质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2个月后患者改良Kupperman 评分及阴虚气郁体质积分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状改善有效率为73.0%,阴虚气郁体质改善总有效率为54.1%,说明滋阴润玉膏对本病有一定疗效,能够干预并改善阴虚质及气郁质的体质情况。

2.2 药物结合膳食、运动防治

黄流波[19]、陈莹[20]针对阴虚质、气郁质的更年期女性提出从饮食、药物、起居等调理,认为阴虚者的食物性质应宜酸宜甘宜寒,如石榴、葡萄、枸杞子、柠檬等,气郁质者则宜使用荞麦、蘑菇、柑橘、萝卜、苦瓜、菊花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中药则分别给予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和疏肝行气、宽胸开郁的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并配合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动静结合小强度锻炼来健脾疏肝,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

2.3 针灸防治

姜伟强等[21]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阳虚质,于每年三伏天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膈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进行温针灸,总有效率为83.3%。王洪彬等[22]认为根据女性更年期健康未病态下肾虚、冲任不足、血少气余的基础体质特点,对偏颇体质制定相应的针灸调质方案,提前在三阴交、肾俞、关元、百会等俞穴和内分泌、肾等耳穴上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的基础体质。赵利华等[23]认为针对阳虚体质,常于神阙、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等处施灸,可补益脾肾之阳气;对于阴虚体质,可常于太溪、三阴交、肾俞等穴针灸,滋阴益肾;气郁体质者可于太冲等穴施针以清泻肝火、调畅情志。

2.4 情志防治

张馥绯[24]从血管舒缩、心理、生理、性生活4个维度干预各种体质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辨别体质后每周给予不少于3次的膳食、运动及音乐治疗。干预后其生存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血管舒缩、心理及生理三方面的改善尤为明显,但瘀血质及痰湿质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魏超容[25]用中医体质辨证的方法对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负性情绪进行调护,发现经心理疏导和据体质给予合理膳食后,抑郁及焦虑等情绪有所改善,认为中医体质辨证调护利于更年期女性恢复心理功能及疏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任飞针对不同体质的更年期妇女播放轻松欢快乐曲的音乐疗法配合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疗法,以改善更年期症状。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与体质密切相关,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是其易发体质;不同体质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情轻重程度、中医证型亦有差别,平和质出现更年期症状较轻,偏颇体质更年期症状表现较严重,阴虚质多见肝郁肾虚、肝肾阴虚证型,气郁质多见肝郁气滞和肝郁肾虚、气滞血瘀证型,湿热质为肝郁型。更年期体质的偏颇,增加了机体对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易感几率。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调性,使体质调节成为可能,目前更年期综合征的体质防病方法主要从膳食、运动、音乐疗法、心理疏导、中药、针灸等方面着手。通过辨别体质后,从针-药-饮食-运动-心理疏导等多角度进行调质防病,最大限度地纠正偏颇体质,可减缓或避免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1] 聂金娜.浅析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J].中外医疗,2011,23(11):186-187.

[2]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1-171.

[3] 李红.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特征及常见体质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4]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等.针灸辨质治未病与更年期女性的三级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90-891.

[5] 邵祺腾,杜渐,李黎,等.更年期妇女中医人格、体质特征分析中医杂志[J].2013,54(17):1466-1468.

[6] 王铭霞.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D].城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7] 周印香,程文莉,陈小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体质类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3):36-37.

[8] 张倩倩.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与体质临床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9] 杜国清.围绝经期阴虚质与气郁质妇女的证素特点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10] 贾彤.太仓地区绝经女性的中医体质评估情况分析[J].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3,11(5):102.

[11] 贾彤.自然绝经女性的中医体质与雌二醇的关系[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8):57-58.

[12] 麻晓慧,梁广和,殷振谨,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与中医学体质相关性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4):390-391.

[13] 肖庆华.围绝经期妇女骨量异常((T<-1SD)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4] 庞勇,冯卓,杜艳,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气虚质亚健康人群体质调养效果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432-1433.

[15] 庞勇,王晓荷,冯卓,等.三伏天天灸调治阳虚质亚健康人群50例[J].四川中医,2013,31(10):140-141.

[16] 李红,李灿东,梁文娜,等.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妇女体质状况的影响[C].中医杂志,2009,50(12):1084-1086.

[17] 陈霞,于红娟.妇科疾病的膏方调理[R].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2009:147-148.

[18] 张晓天,史慧怡,郭丽雯,等.滋阴润玉膏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阴虚气郁体质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11): 1468-1470.

[19] 黄流波,吴昆仑.针对更年期阴虚体质女性进行治未病探讨[J].河南中医,2013,33(1):14-15.

[20] 陈莹,李红.调体治未病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J].中医药通报,2012,11(1): 26-28.

[21] 姜伟强,张亚君,方燕,等.三伏天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阳虚质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5):410-411.

[22] 王洪彬,李晓泓,孙志芳,等.针灸辨质治未病与更年期女性的三级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90-891.

[23] 赵利华,徐梦.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易患体质调养的研究思路[J].世界中医药,2013,8(11):1372-1376.

[24] 张馥绯.中医体质辨证调护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5] 魏超容.中医体质辨证调护对妇女绝经前后负性情绪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9):1720-1721.

(责任编辑:余 婷)

2015-05-12

广西中医药管理局面上普通课题(合同号:GZPT1215)

李雅彦(1987-),女,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灸防治老年病。

赵利华(1967-),女,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针灸防治老年病、针灸体质调养。E-mail:zhaolh67@163.com

R711.75

A

1673-2197(2015)19-0091-02

10.11954/ytctyy.201519039

猜你喜欢

气郁质肝郁阴虚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体质及其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30例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