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探索

2015-02-05蓝晓耘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7期
关键词:模式探索问题教学高中化学

蓝晓耘

【内容摘要】我国新课程目标提出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立自强的能力,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境的创设、学生提问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对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教学 模式探索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有做的较好的方面,比如很多学生对化学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养成了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师与学生能互相合作教学,也会运用生活实际来解决化学问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对于化学没有很好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因为化学基础差或者缺乏自信,不能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对于化学学习没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思维比较被动,教师对学生化学成绩的关注远高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导致没有形成主动提问的氛围。另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化学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学生自身储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比较少,而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措。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大部分教师习惯用灌输式的方法来进行化学教学,不能为学生创造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其次,在化学实际教学中,很难融入新课程理念。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压力较大,课堂中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往往一掠而过,不够重视,新课程理念始终不能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二、高中化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探索

1.基于“问题”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化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导向的作用,是教学结果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目标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传递者,学生也不是接受者,而是通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并探索答案的互动过程。因此,目标内容的确定应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水平提高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其次,教学目标要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制定时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能通过一刀切的方法来要求每个学生一次性达到同一水平。同时,教学目标要具体全面,不能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需要三维考虑,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描述。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考虑。一切教学过程需要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考虑他们的基础能力,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应该以问题情境为基础,问题情境指的是学生能感受到的一种有目的但是不知道如何实现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以往的认知水平不匹配时对疑难问题需要解决的现象。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去主动积极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并激发出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不能将问题情境和习题混淆,问题情境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而习题只是一种温习的方式。其次,问题情境需要具备实践性和开放性,如此才能激发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问题情境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和意识

提问兴趣和意识是高中化学问题解决的前提,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大的作用。培养学生提问兴趣和意识的方法很多,首先,可以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促使学生敢提问。很多学生因为不自信而在化学课堂上不敢提问,如果能够营造出民主、宽松、平等的提问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才能放松,思维才能拓展,相应的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或疑问。因此,教师应该多对学生鼓励,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适合提问的课堂环境。其次,教师教给学生科学提问的方法,促使他们善于提问。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处在被动消极的化学学习状态中,提问意识缺乏。因此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善于提问。最后,教师应留适当的空间给学生思考,促使他们乐于提问。在将问题情境创设好以后,并不是急着发问,而是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尽量使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而不干扰。在解决完问题后,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或者探索其他解决方法,并对个人见解进行表达,不迷信于权威答案。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存在一些困难,例如不能联系以往所学知识、看不懂题目、题型不熟练等。因此,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方法的练习。科学的方法是化学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师需要在问题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化学事实、实验现象进行处理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除了常规方法如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传授外,还应该向学生教授一些具备化学特点的方法,如守恒法、等效法、模型法和转换法等。其次,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思维的发散与指导。很多学生在遇到新类型的化学问题时会不知所措,思维空白,教师需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回忆和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多个子问题,从而使得问题难度降低,顺利解决。

5.基于“问题”的教学案例分析

基于“问题”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运用以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本研究选取高一化学《钠》的教学来分析。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珠江神秘的“水雷”事件新闻短片,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以创设情境。然后根据短片来向学生提出与钠的学习相关的问题,如铁皮桶里的物质为什么会爆炸?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性的深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演示实验来组织学生观察钠在空气中燃烧的颜色及状态。最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解答,如此一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结语

高中化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开发,是实现我国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复杂性和实用性,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应积极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模式探索问题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小学英语让学与生的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