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分析

2015-02-01洪书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成功率溶栓心肌梗死

洪书新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分析

洪书新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护理组(3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溶栓成功率为91.18%, 护理组溶栓成功率94.12%, 护理组溶栓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 对照组明显高于护理组(χ2=3.865, 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能明显提升护理效果, 避免发生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综合护理

在临床中,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内科常见急危重症, 死亡率较高, 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目前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方法, 疗效满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多,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明显,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护理组(34例)。对照组中, 女14例, 男20例, 年龄43~73岁, 平均年龄(63.23±6.21)岁;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10例, 下壁心肌梗死11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13例。护理组中, 女15例,男19例, 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62.89±6.09)岁;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12例, 下壁心肌梗死11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溶栓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①溶栓前护理。入院后, 对患者采取各项常规检查, 护理人员多同患者交流, 详细了解患者的禁忌证与适应证, 并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②溶栓治疗护理。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与心电图变化, 对患者血压进行定时测量。溶栓治疗时要对滴速严格控制, 一般滴速控制为30滴/min。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征象, 严密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黏膜以及穿刺点等是否发生出血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 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定时检验大便潜血、尿常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血小板, 对患者出血倾向进行监测。在治疗期间, 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鼓励患者,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治疗过程中, 要减少对患者的探视,使患者处于安静环境中, 接受相关治疗, 特别是在溶栓2 h之内, 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③溶栓后护理。在溶栓以后, 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避免发生心律失常症状;溶栓后, 护理人员要详细测量与记录患者血压, 并对患者的末梢循环、黏膜以及皮肤进行严密观察, 防止发生低血压症状, 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测患者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原活动度, 密切监测出血征象, 避免发生出血情况;治疗后,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患者只需无神经系统浮动或者是症状稳定便可采取康复训练。

1.3 溶栓评价标准 溶栓评价标准:①同工酶酶峰与肌酸激酶提前到患者病发14 h之内, 或者是肌酸激酶峰值提前到病发16 h;②溶栓治疗后, 24 h之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③溶栓治疗后, 2 h之内心电图ST段降低>1/2;④溶栓治疗2 h之内, 胸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除了③④组合以外,同时有2项内容, 可判定为成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 31例溶栓成功, 3例溶栓失败, 溶栓成功率为91.18%;护理组患者中, 32例溶栓成功, 2例溶栓失败, 溶栓成功率94.12%, 护理组溶栓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 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 3例低血压, 3例出血, 3例心律失常, 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护理组患者中, 1例出血, 1例心律失常, 并发症发生率为5.88%, 对照组明显高于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5, P<0.05)。

3 讨论

临床中, 急性心肌梗死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造成的血流阻断, 进而导致心肌发生局部缺血性坏死[3]。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率较高、病情进展快、起病急, 如果不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患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 对患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 临床中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比较有效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能使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并且能对患者缺血性心肌坏死病情进展起到预防作用,进而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容易引发不同并发症, 这就需要在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主要对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适当心理疏导, 增加患者信心, 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 对照组明显高于护理组(P<0.05)。对照组溶栓成功率为91.18%, 护理组溶栓成功率94.12%, 护理组溶栓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临床疗效,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刘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2(20):111-113.

[2] 梅其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96例的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5):101-102.

[3] 闫黔云, 张鑫.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的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6):115-1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69

2014-11-11]

122000 朝阳市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成功率溶栓心肌梗死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