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2015-02-01闫坤赵洪梅于海英鲁丽君张光华刘振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危重分泌物神经外科

闫坤 赵洪梅 于海英 鲁丽君 张光华 刘振云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闫坤 赵洪梅 于海英 鲁丽君 张光华 刘振云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39例建立人工气道神经外科患者, 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39例患者中, 完全治愈21例,病情得到改善17例, 原发病重死亡1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97.4%,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感染几率, 降低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较为危急, 且变化较快, 其死亡率极高。为了抢救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通常会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运行, 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1]。为了探究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有效护理措施, 文章选取了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神经外科患者39例, 对其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患者例数为39例, 均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在所有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 男18例, 女21例, 年龄23~70岁, 平均年龄(51.2±6.3)岁。其中气管切开13例, 气管插管26例。

1.2 护理方法 ①气道湿化:在建立人工气道后, 患者气管患者干燥、异物清除力减弱或是出现呼吸道炎症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 首先应采取必要的气道湿化护理。湿化液为0.45%氯化钠注射液, 在患者吸入后将会逐渐浓缩为0.9%,对于气道不会产生较强刺激[2]。湿化液的组成配比为50 ml生理盐水及2%碳酸氢钠溶液。NaHCO3的注入目的为预防肺部感染。运用注射器将湿化液注入套管之内, 注入量为5~10 ml, 速度4~6滴/min, 连续时间10 min, 每隔2小时 1次,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感染效果。应注意的是, 每日湿化总量应保持在200 ml以上[3]。在对其进行雾化处理, 实行2次/d,单次湿化量为200~400 ml。在气道湿化操作中应指导患者定时进行体位更换, 避免同一体位时间过长导致的湿化液过量问题。湿化标准为:患者产生分泌物较为稀薄, 能够直接通过吸引管且导管内不存在结痂。若患者分泌物较为粘稠, 且通过吸引管存在困难则表明应加大湿化液分量。湿化量过多的表现为:分泌物较为稀薄但患者出现连续咳嗽问题。依照患者湿化表现对其湿化量及时间进行科学调整。②正确有效吸痰。a.适时吸痰。若吸痰过于频繁则极易致使患者出现患者损伤问题, 继而引发缺氧、感染。而吸痰若不及时又会对正常通气造成不利影响。适时吸痰极为重要。吸痰护理通常在患者出现分泌物潴留表现时进行, 如在患者出现呼吸机气道压力突然升高、频繁咳嗽等表现时。吸痰管在插入合理深度后, 将吸痰管进行上提, 之后开启负压。在整个吸痰过程中均应对患者给予氧气支持, 时间为1~2 min, 从而有效避免肺泡氧分压过低情况出现。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叩背, 促进其痰液排出。b.防感染。为患者安排独立病室, 减少过多探视, 室内每日进行通风换气, 2次/d。室内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在20~22℃, 湿度为70%左右, 进行消毒2次/d。对患者吸氧装置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湿化液、瓶要做到每日更换,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护理2次。③气囊护理:始终确保气囊内部压力不超过2.45 kPa, 以此避免出现患者气管患者坏死问题。在进行压力调节及放气处理的同时, 应对病患气道分泌物进行抽吸, 以免造成吸入性肺炎。在患者需要进食时,对气囊采取放气处理, 并将患者体位改为半坐位, 以免发生呛咳问题。④心理护理:在护理中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 能有效避免气道并发症的出现。相关护理人员首先应将人工气道的建立作用及存在危险告知患者家属, 在征求其认同签字后方可进行气道建立操作。若患者神志较为清醒, 可直接向其说明手术必要性, 消除其心理负担, 已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在气道建立后, 若患者发音存在问题, 可用笔标明心理想法或运用手势进行医患交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了解患者实际需求, 尽可能地满足其正当需求, 做好应急准备。

2 结果

39例患者中, 完全治愈21例, 病情得到改善17例, 原发病重死亡1例, 治疗总有效率97.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管道脱落、堵塞等并发症。

3 讨论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危急且发病迅猛, 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意义重大。一旦护理出现不妥, 则极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危急生命。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属于较为复杂的治疗过程, 并非简单的治疗操作。建立人工气道的治疗方式, 能维持患者呼吸道的功能, 在其抢救中发挥的作用极大, 对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也极为必要。对人工气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能够保障患者分泌物的通畅引流, 能有效控制感染,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其身体的早日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在39例患者中, 仅1例患者因自身病情过重而死亡,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 而且所有患者所建立的人工气道均为出现脱落或堵塞等并发症, 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朱校燕[4]曾对85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采取了细致、科学的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极为优良, 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 对人工气道采取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 如湿化、吸痰、防感染等, 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效果, 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治愈率。

[1] 金海欧.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求医问药, 2013(5):225.

[2] 牛辉妮, 曹水妮.神外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探讨.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171.

[3] 熊京京.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24):3793-3794.

[4] 朱校燕.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科技视界, 2013(26):4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61

2014-11-04]

163316 大庆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危重分泌物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