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9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体会

2015-02-01周莎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经皮

周莎莎

49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体会

周莎莎

经皮复位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 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既往采取的大切口手术, 由于对膝关节周围的组织创伤较大, 而且对关节腔内其他结构的损伤也不易处理等缺陷[1], 容易导致膝关节的早期退变和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后果, 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 本院骨科积极研究克服手术弊端的方法, 采取关节镜和C臂辅助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本次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2年9月的49例病例, 根据手术改良的特点制订了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计划,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骨科采取关节镜和C臂辅助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Ⅱ型骨折患者49例, 其中男35例, 女14例,年龄17~63岁, 平均年龄40岁;受伤机制分别为运动损伤16例, 车祸伤20例, 重物砸伤13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 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9例。采用Schatzker分型为I型25例、Ⅱ型24例。49例患者中, 46例均在伤后1周内手术, 3例患者因为内科疾病好转后在伤后2周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 患膝下垂90°于手术床缘, 常规术区消毒, 铺无菌手术巾, 上气囊止血带, 止血带压力调节为280~300 mm Hg (1 mm Hg=0.133 kPa),取膝关节膝眼切口, 常规行关节镜检查, 有半月板损伤的先行处理。然后利用一侧切口作为观察通道, 一侧切口作为复位通道, 手术清除骨折断端的血肿和软组织, 屈曲膝关节,显露平台塌陷处, 撬拨复位平台塌陷骨块, C型臂监测下确定经皮肤的进针点, 经皮打入克氏针, 联合关节镜的探针进行联合复位, 复位后克氏针穿过骨折线固定塌陷骨块, 共打入2枚或3枚克氏针, 然后再使用空心钻钻孔。经皮肤垂直骨折线打入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平台骨折块, 关节镜检查和C型臂监测可见关节面恢复良好。骨折固定牢固可靠, 术后放置伤口引流管, 无需石膏外固定。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心理护理 对手术的预后的未知和高昂检查费用,患者常表现出心理负担重, 恐慌和焦虑。护士应善于观察,针对患者心理给予耐心的解释, 告知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高科技方法, 介绍手术医师经验技能,介绍此类手术短暂的恢复期等, 给患者良好的期望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坦然接受手术。

1.3.1.2 完善检查 保证手术准确、精确地实施, 术前检查尤为重要。膝关节的DR、双源CT重建、膝关节MRI检查, 双源CT重建图像属于三维立体显示, 可以术前明确骨折线的移位, 分离的具体情况以及关节面的塌陷情况, 而且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裂缝骨折和胫骨后侧平台的塌陷骨折, 都能得以清晰显示。

1.3.1.3 术前准备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控制血压、血糖、对患者进行全身各系统及手术耐受性的评估。常规进行术区备皮, 药物皮试, 禁饮6 h, 禁食12 h。术前30 min给予抗菌、消炎药物应用。

1.3.2 术后护理

1.3.2.1 术后即刻抬高患肢, 严密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切口渗血情况, 注意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的急性炎症表现;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明显肿胀伴有静止痛和高热时, 应及时报告医生。

1.3.2.2 疼痛的管理 术后切口疼痛者, 可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超前镇痛[2], 使患者尽可能舒适。

1.3.2.3 制订安全可行的膝关节训练计划 原则为早锻炼,晚负重, 以免重力压迫引起再次骨折。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背伸蹠屈练习, 以不疲劳为宜, 促进患肢的消肿、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肿胀消退后, 用指推活髌法按摩以防止髌骨粘连。术后1~4周, 主动屈伸膝关节、静态负重、原地重心转移及跨步练习[3]。手术第3周, 加压包扎解除后即可应用下肢功能锻炼器(CPM)锻炼, 从30°开始, 以后每天增加10°, 到拆线出院时应达90°。

1.3.2.4 饮食与营养 术后6 h麻醉药效消失, 可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骨折患者为结构损伤, 要加强营养, 选用品种多样、富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丰富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3.3 出院指导

1.3.3.1 术后每月复查X线平片, 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3.3.2 康复训练 根据骨折损伤的程度于术后2~3个月开始逐渐负重锻炼。术后2个月, 拄拐不负重练习;术后4个月, 患肢逐步进行负重练习;先做髋、膝、踝抗阻力练习,双足站立和扶持下坐起、坐下练习, 双足站立做踮足尖练习和下蹲起立练习, 健肢站立由患肢做髋关节主动运动。2周后,开始扶双拐行行走, 逐步过渡到扶单拐行走。第6个月起改健侧扶手杖行走, 坚持2~4周, 逐步过渡到去拐杖行走。

1.3.3.3 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及时解答疑惑。对因手术后疼痛不敢锻炼的患者给予关怀和鼓励, 并嘱咐患者锻炼要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2 结果

对49例患者均进行了定期电话回访和不定期家庭访视,了解患者动态和发生的问题, 随访的时间为1~2年。经随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6个月出现骨性愈合, 且关节屈伸功能良好。

3 小结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 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本院骨科新开展的使用关节镜和C臂连续监测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具有创伤小、周围组织损伤小、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每项新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护理配合, 正确地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护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制订系统化的整体护理, 开展康复护理, 在心理护理、手术引导和功能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1] Gill TJ, Moezzi DM, Oates KM, et al.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n skⅡng.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1, 383(2):243-249.

[2] 郭向丽, 赵继军. 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报, 2008, 15(12): 8-10.

[3] 李建华.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23):8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158

2014-11-07]

455001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