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

2015-02-01吴多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腔多普勒彩色

吴多钢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

吴多钢

目的 探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下肢静脉进行检测。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 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准确性高,且具有安全、无创及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 并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外周血管性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45%[1], 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 发生部位主要见于从腓肠肌静脉丛、髂静脉到股静脉这段范围。此病易造成下肢水肿、皮炎、静脉曲张及郁滞性溃疡等疾病, 易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至今, 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仍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但其操作繁琐、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 而且有一定的创伤性, 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能够检测出下肢静脉是否存在血栓, 而且能清楚地检查出血栓的范围、部位及血栓的血流量等情况[3,4], 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等优势,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5], 本文将进一步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临床诊断的5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 对其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其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37~68岁, 平均年龄52.5岁。病程13 h~14个月。临床表现: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 皮温升高, 小腿皮肤色素沉着, 浅静脉曲张, 部分伴有肢体功能活动受限。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7.5~11.0 MHz, 取样匡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 声束与血管长轴夹角≤60°。患者采取仰卧位, 受检髋关节略外旋, 大腿轻度外展且膝关节略曲, 让整个下肢呈松弛状态, 检查顺序从髂外、股总、股浅、股深到大隐静脉, 之后取俯卧位检查腘静脉与小腿静脉。首先采用二维超声探查下肢静脉的管径、管壁、管腔及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再使用CDFI观察其血流充盈情况, 侧支循环情况以及血栓再通情况, 并与健侧进行对比。在检测过程中, 可依据检查的部位及需求, 进行挤压远端肢体试验或乏氏试验等,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 符合率为100%。其中有外伤及手术史23例, 心脏病史13例, 晚期恶性肿瘤6例, 产后或流产后5例, 原因不明4例。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26例, 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17例, 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7例;多数为深静脉血栓:股静脉和小腿深静脉血栓者39例, 髂静脉血栓5例, 深浅静脉均有血栓形成者4例, 全下肢静脉血栓2例。不完全阻塞41例, 完全阻塞9例。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血管系统性疾病, 其三大危险因素为静脉内血流缓慢、静脉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急性期患者, 超声检查可见静脉内径增宽, 管腔内存在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影, 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瘪。彩色血流显像(CDFI)显示, 部分阻塞者, 彩色血流束变细, 可见血流绕过血栓向心走行;完全阻塞者, 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部分再通者, 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完全再通者, 静脉腔内可充满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检查显示, 完全阻塞者, 阻塞部位无自发性血流信号, 血栓远端可见静脉频谱变为连续性,但无周期性, 且乏氏试验反应显著减弱甚至消失;若为部分阻塞或血栓再通者, 血栓内可检测到低速静脉血流频谱。一旦静脉受到直接损伤或静脉内皮结构及其功能失调, 便可激活血液内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形成血栓, 最终导致静脉部分或全部回流受阻。若不能及时得到诊治, 早期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 死亡率极高;中晚期持续存在的血栓可导致约50%的患者形成血栓后综合征[6], 其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血流缓慢多见于久病卧床不起, 久坐不动、术中或术后, 以及肢体固定患者,此时血流缓慢, 在瓣窦内易形成涡流, 激活某些凝血因子,促进血栓的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妊娠、流产、产后或术后、长期服用避孕药、恶心肿瘤、创伤等患者, 此时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均增多, 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导致血栓形成。本文中观察显示, 左下肢血栓多于右下肢, 原因可能为在骶骨处右髂总动脉跨越左髂总静脉, 不同程度的压迫左髂总静脉, 致使管腔相对狭窄, 故易形成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辅助检查主要为患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7]和顺行静脉造影。既往把静脉造影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 但近些年来彩色超声因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床旁即可进行、可重复检查并且无创性等优点, 得到了到广大医生与患者的青睐及认可, 已成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辅助检查。绝大部分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通过彩色超声检查确诊[8]。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 同时又能提供病变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在临床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9]。其功能特点为:可快速直观地观察示血管内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与血流的运行方向, 可清楚地区分动静脉, 并能识别病变和非病变血管, 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时相及其流速;还能可靠地发现血液的分流和返流, 并能对血流束的宽度、长度、起源及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本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回声存在不同的超声特点:①急性血栓:指血栓形成的时间在2周以内, 静脉管腔扩张, 腔内弱回声松散;血栓段静脉管腔无血流信号, 血栓远端静脉频谱变为连续性。②亚急性血栓:指血栓形成的时间在数周以上, 血栓回声较急性期显著增强;静脉管腔变为正常大小, 但管腔仍不能被压瘪, 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③慢性血栓:指血栓形成的时间为数月至数年, 管腔内径较正常小, 血栓回声为中强回声, 且边界不规则;机化后的血栓与静脉壁混为一体, 超声显示为静脉壁毛糙, 部分或弥漫性增厚;部分再通者, 静脉腔内可显示部分血流信号, 完全再通者, 静脉腔内可充满血流信号;因静脉瓣受损, 乏氏试验显示明显反流信号。探头加压静脉腔时, 若下肢静脉腔可压闭为正常静脉的表现, 不可压闭为血栓的主要征象, 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10];由于小腿静脉细小, 无自发血流, 需配合挤压远端肢体与探头加压法,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而髂静脉位置深且有肠管覆盖,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其检查的核心[11]。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不仅准确性高, 而且操作简单、无创、无痛, 可重复检查, 随访方便,无禁忌证, 同时还可通过动态观察下肢静脉及其血栓演变情况, 判断临床治疗疗效, 明确是否并发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故可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1] 彭永华, 孙超.10例下肢静脉血栓超声临床诊断价值.吉林医学, 2012, 33(26):5731.

[2] 何庆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1):25-26.

[3] 张春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8):120.

[4] 阮坚, 潘永寿, 皮永前,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14):48-49.

[5] 李有忠, 胡爱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8):596-597.

[6] 朱晔, 程晓玲, 王素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3):291-292.

[7] 程凌.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诊断意义.中外医疗, 2011, 30(8):171.

[8] 何海斌, 赵瑞.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2):174-175.

[9] 韩秋, 刘彦丽, 李广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意义.中外医疗, 2010, 29(25):171-172.

[10] 白沈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中国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8, 5(2):164.

[11] 杨淑贤, 方海燕, 艾咏梅, 等.多种超声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34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8):19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060

2014-11-20]

450002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猜你喜欢

管腔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有那样一抹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