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在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2-01卢婉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伊马替尼阳性细胞干扰素

卢婉娜

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在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卢婉娜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在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已确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观察组给予伊马替尼和干扰素-α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状况, 根据细胞遗传学反应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MCR)+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R)所占比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在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干扰素-α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借鉴。

慢性髓性白血病;伊马替尼;干扰素-α

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治疗方法, 伊马替尼取得了传统治疗方法而成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伊马替尼是一种络氨酸激酶抑制剂[1]。本文选择本院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观察伊马替尼和干扰素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 均已确诊。上述患者有出血、胸骨压痛等症状, 合并有肝脏及脾脏肿大等体征, 患者可表现为贫血。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龄32~58岁, 平均年龄41.9岁;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1例;年龄33~59岁, 平均年龄4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伊马替尼和干扰素-α联合治疗:干扰素-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药准字S20000054, 批号:100124), 300 U/次, 连续应用7 d, 待到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缓解后改为200 U/d, 连续应用7 d。伊马替尼(Novartis Pharma Stein AG, 批准文号:H20100264, 批号:101223), 口服, 400 mg/d,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改变情况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为600 mg/d。在应用过程中, 检测患者肝功能, 当患者出现肝脏毒性反应时要停药, 用药过程中患者血象中血小板计数和粒细胞计数持续减少>30 d, 要停药。对照组患者给予伊马替尼,具体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同观察组。

1.3 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状况, 根据细胞遗传学反应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无反应(NCR):治疗后的Ph染色体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为90%~10%;MCR:Ph染色体细胞所占比例>35%,但<90%;PCR:治疗后的染色体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4%;CCR:治疗后的染色体阳性细胞完全消失。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疼痛、出现皮疹、恶性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中NCR共1例、MCR共3例、PCR共9例、CCR共12例, MCR+ PCR+CCR所占比例96.0%。对照组中NCR共7例、MCR共5例、PCR共5例、CCR共8例, MCR+PCR+CCR所占比例72.0%。观察组MCR+PCR+CCR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1例、关节肌肉疼痛1例、出现皮疹2例、恶性呕吐4例)发生率32.0%;对照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5例、关节肌肉疼痛4例、出现皮疹7例、恶性呕吐8例)发生率96.0%。观察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疼痛、出现皮疹、恶性呕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Ph染色体发生以为在多数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发生, 从而引起Ph染色体内ABL基因和BCR基因发生融合现象, 这些融合发生后可影响到相关传导通路功能,当传导通路功能发生改变后, 使处于幼稚状态的中性粒细胞发生持续性增值反应, 或转移到髓外组织中[2-4]。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措施中, 伊马替尼应用较多, 伊马替尼为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线用药, 应用伊马替尼后, 携带有BCRABI基因的阳性细胞的增值被抑制, 同时也能抑制上述细胞的分化[5,6]。干扰素-α对机体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对肿瘤病毒有抵抗作用, 对病毒的增值产生抑制作用, 对机体的抗白血病反应起到强化作用, 能够靶向的抑制Ph阳性细胞干细胞[7,8]。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MCR+PCR+CCR所占比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 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再者, 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疼痛、出现皮疹、恶性呕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说明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后, 不但疗效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这样干扰素-α的药理作用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 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在慢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干扰素-α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值得借鉴。

[1] 陈莹莹, 曾庆曙, 杨明珍, 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12(9):1325-1328.

[2] 张进芳, 刘晓力, 林愈灯, 等.慢性髓系白血病疾病进展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初步实验验证.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 22(4):909-913.

[3] 李萍, 颜金花, 陈建兰.砷剂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绝经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6(17):4972-4973.

[4] 孟文俊, 徐昕, 戴秋新, 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4(25):29-30.

[5] 江浩, 黄晓军.慢性髓性白血病临床诊疗指南与中国实践.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1):32-34.

[6] 陈智超, 游泳, 朱晓明, 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中华内科杂志, 2007, 9(12):1003-1006.

[7] 刘洋, 包尔宁, 钟文雯, 等.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 22(2):304-309.

[8] 龙彬彬.羟基脲加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10(19):26-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94

2015-01-21]

474350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阳性细胞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